资源简介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环节一:自主预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政治方面 背景 影响措施思想方面 背景 影响措施经济方面 背景 影响措施军事方面 背景 影响措施总体评价环节二:精讲点拨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1.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当时士农工商的界限正在逐渐淡化 B.当时通过经商致富比从事农业或手工业要快C.西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D.表明当时政府税收主要来自于商业2. 想一想这种状况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3. 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环节三:合作探究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顾颉刚《中国历史众生相》经济方面 思想方面 政治方面地方管理 监察问题秦始皇汉武帝4.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环节四:测试评价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D.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因为( )A.法家思想导致秦朝短命而亡B.儒家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D.儒家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3. 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 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 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4. 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6. 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A.锦衣卫 B.刺史 C.太尉 D.节度使7.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半两钱 B.五铢钱 C.铲币 D.刀币8.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但他们在处理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 B.外族骚扰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9.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A.削弱了王国势力 B.促成了 “文景之治”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10. 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A.东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11. 汉武帝采取的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 B.统一铸造五铢钱 C.开通大运河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2.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削减侯国数量 C.推行郡县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 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采用其主张是为了( )A.促进艺术繁荣 B.推动教育发展 C.加强思想控制 D.保持思想活跃14. 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统治措施,完成下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