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学习重点】光武中兴、黄巾起义【学习难点】古代政权兴衰的共同原因环节一:自主预习西汉灭亡 时间 标志事件 影响东汉建立 时间 建立者 史称 都城光武中兴 见精讲点拨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形成时间 根源影响黄巾起义 背景 领导人 宗教特点 爆发时间 结果影响 补充 P66《州牧割据》环节二:精讲点拨材料一: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列传》1. 根据材料一反映的社会情况,并结合光武帝的措施,完成下面的表格。问题 解决措施 作用2. 结合材料二表格和所学知识,简述“光武中兴”的表现。材料二:见下图表格环节三:合作探究3. 通过本课学习,简要分析东汉的兴衰的原因。4. 通过对两汉知识的学习,归纳古代政权兴衰的共同原因并谈谈对现代治国的启示。环节四:测试评价1.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剧 B.统治阶级内部派系斗争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2. 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3. 公元纪年法是现在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我国也采用,我国历史上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A.夏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4. 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5. 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6.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7.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通过哪种方式建立汉朝政权的( )A.农民起义 B.世袭继承 C.谋权纂位 D.联盟征战8. 史称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结合所学历史和地理知识,想一想这么称呼的原因应该是( )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C.因东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9.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中国古代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口号(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C.西汉绿林赤眉起义 D.东汉黄巾起义10.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11.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 )A.176年 B.177年 C.226年 D.227年12. 下列哪些人是东汉的“外戚”( )A.皇帝的弟弟 B.皇帝的叔叔C.皇帝的舅舅或者妻弟 D.皇帝的子女13. “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宗教信徒领导的农民起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也奠定了道教主要在社会底层传播、发展的历史格局。”这段材料叙述的是( )A.大泽乡起义 B.项羽起义 C.刘邦起义 D.黄巾起义14. 东汉末年国家分裂的根源在于( )A.黄巾起义的打击 B.内迁少数民族的壮大C.赤壁之战的影响 D.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15. 黄巾起义被镇压,是不是标志着东汉朝廷转危为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