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学习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学习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的历史地位与繁荣原因环节一:自主预习科技成就 农学 成就 作者 朝代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历史评价数学 人物 时代 曹魏 成就 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________;求得3.1416著作 《缀数》 成就其他 天文历法 机械制造文化成就 书法 曹魏时期 东晋 代表作 地位西晋 北魏 被誉为绘画 东晋名家 擅长 代表作阶段特征雕塑 代表成就 特点其他 无神论 主要人物 范缜 时代 南朝 著作 神灭论 主要内容 形神结合,形死神灭地理学 杰出人物 时代 著作 历史地位环节二:精讲点拨1. 请归纳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并分析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原因。2. 我国青年书法家钟致帅称魏碑书体“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这反映了以魏碑书体为代表的的魏晋南北朝科技与文化在我国古代处于怎样的历史地位(即特点)?环节三:合作探究3.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请你概括本单元的阶段特征。4.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5. 在本学期的历史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哪些形式的历史材料呢?6. 如果让你组织一次“感受历史”的主题活动,你有哪些好的思路呢?环节四:测试评价1.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门艺术,下列推动书法艺术发展的原因有( )①造纸术的发明是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方便 ②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③大一统国家政权的高度重视 ④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 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A.绘画艺术的发展 B.佛教的盛行 C.社会动荡不安 D.社会相对稳定3.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特点概括全面的是( )①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但最终趋向统一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③民族融合形成又一次高潮④三文化在秦汉文化和隋唐文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②江南经济的开发 ③佛教的盛行 ④统治者的重视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5. 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 )①民族融合的作用 ②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的作用 ④科技文化的进步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6. 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A.都江堰 B.秦陵兵马俑 C.龙门石窟 D.万里长城7.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是(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8. 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在他的名作中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 )A.《女史箴图》 B.《兰亭集序》 C.《水经注》 D.《洛神赋图》9. 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该文献主要介绍了( )A.江南的手工业技术 B.全国江河水道系统C.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北方农业生产经验10. 若举办书法的历程展览,下列书法作品按出现先后的正确顺序是( )①《宣示表》(楷书) ②《熹平石经》(隶书)③《琅琊石刻》(小篆) ④《兰亭集序》(行书)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11.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A.书桌上有毛笔和纸张 B.墙上有临摹的《洛神赋图》C.书桌上放着一盘葡萄 D.书架上有一本《史记》12. 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硕果累累,成就辉煌。下列科技成果按取得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研制出“麻沸散” ③冶铁技术的发明 ④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