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复习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能正确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能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性质决定用途。3.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4.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重点:物质的变化;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点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定 义 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化学变化物质的_____、_____可能发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并吸热、常见现象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放热、发光等(一定伴随能量改变)①形状改变:破碎、弯曲、拉丝、压片等 ①燃烧:物质燃烧、燃烧引起的爆炸(汽油、火②状态改变:物质的三态变化 药、燃气、烟花爆竹等爆炸)③其他:灯泡通电发光、活性炭吸附色素、 ②变质:发酵、酿酒、发霉、腐烂等实 例金属导电、压强过大导致爆炸(气球、轮 ③锈蚀:金属生锈胎、高压锅) ④其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杀菌消毒、物质化合、分解等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物质的_____是否发生变化微观实质物理变化分子__________,化学变化分子__________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__________。联 系举例:蜡烛燃烧时一定伴随蜡烛的熔化。【易错提醒】(1)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只有燃烧引起的爆炸才是化学变化,单纯由压力增大引起的爆炸是_____变化。(2)有发光、放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也不一定有明显现象。知识点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定 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__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__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 例 颜色、状态、_____;硬度、密度、燃点、_____、熔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点;溶解性、_____性、_____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 别 某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__________才能表现出来注 意 物质的性质受外界条件影响,在描述物质性质时注明条件。(如液体沸点受大气压影响)知识点 3 常用实验仪器分类 仪器 图示(1)直接加热:_____、_____、燃烧匙、坩埚;反应仪器(2)垫陶土网间接加热:_____、锥形瓶、烧瓶(1)粉末固体:_____;取用仪器 (2)块状固体:_____;(3)少量液体:__________;(1)固体:_____;存放仪器 (2)液体:__________、_____;(3)气体:_____计量仪器 托盘天平、_____添加液体仪器 _____、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加热仪器 酒精灯夹持仪器 __________、试管夹、坩埚钳其他仪器 水槽、玻璃棒、石棉网知识点 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化学试剂取用规则三不原则 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不要把鼻孔凑到_______去闻试剂的气味,不___任何试剂的味道。按规定用量取用试剂,如不指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_______,固体节约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剩余的试剂既不能__________,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处理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试剂的取用试剂种类 贮存 操作要点 示意图粉末:_______或_______先使容器倾斜,用药匙小心地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容器直立。(“一斜、二送、三直立”)固体试剂 广口瓶块状:_______夹取先横放容器,把试剂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试剂缓缓地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一横、二放、三慢竖”)较多量取用:直接倾倒①瓶塞____放(防止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试剂);②瓶口____试管口,缓缓地倒;③标签朝向____(防止腐蚀标签);④倒完后,立即________,放回_______,标签________(防止药品潮解、变质)。少量取用:用胶头滴管滴加①在容器的______竖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______________(防止沾污试管或污染试剂);②取液后的滴管,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______,沾污试剂或腐蚀细口瓶液体试剂 橡胶胶帽);或滴瓶③用过的试管要立即______________;滴瓶上的滴管(专管专用)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交叉使用。定量取用:用量筒量取(配套使用__________)①操作:先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时停止,再用____________滴加试剂至刻度线;②正确读数:读数时量筒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____保持水平。③读数误差:____视:读数 >实际体积,实际体积 < 读数;____视:读数 <实际体积,实际体积 > 读数【易错提醒】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____________。3.给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操作要点 示意图(1)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______放在试验台上,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酒精灯的(2)用______点燃酒精灯。点燃与熄(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_盖灭,______用嘴灭去吹(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____。两个绝对禁止 (2)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使用______,绝对禁止向____________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酒精灯的______温度最高,应用______部分加热。给酒精灯火试管加热要先______再____________,要防止灯芯与焰试管接触(以防炸裂)。(2)对试管内物质加热操作要点 注意事项 示意图① 热时试管口应____________,防止 ① 热时试管外壁应_____;给试管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时不要让试管接触到中的固② 预热(来回移动使试管____________), _______;体加热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部位加热。 ③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①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试 _______冲洗,防止骤冷破管与桌面成______角; 裂;也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给试管②先______,再集中加热,加热过程中不时 上,以免烫伤实验台;应放中的液移动一下试管,防止液体冲出; 在_______上。体加热③试管口不要____________,防止液体冲出伤人。【易错提醒】1.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必须从试管底部套上、取下,防止异物掉落试管。手持试管夹加热时,切记大拇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防止不小心摁下拇指导致试管滑落。2.对试管预热时,若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则上下来回移动试管即可;若试管夹在铁架台上,则需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酒精灯进行预热。3.对试管里固体加热时,固体要平铺在试管底,增大受热面积。4.连接仪器装置操作要点 示意图玻璃管连接 左手拿橡胶塞,右手拿玻璃管(靠近要插入塞子的一端),先橡胶塞 _____要插入的一端,稍用力_____,将其插入橡胶塞。连接 玻璃管连接 左手拿胶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_____玻璃管口,稍用力即可仪器 胶皮管 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橡胶塞连接 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胶塞慢慢_____,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 容器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_____。①连接好装置;②先将导管的_____中; ③再用手_____;④一段简易 升温时间后若导管口_____,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_____,则装置装置 法气密性良好。①_____弹簧夹;②往长颈漏斗中_____,使漏斗中液面_____容检查气器中液面;③一段时间后,液面_____,即形成_____,说明装密性带长颈液面 置气密性良好。漏斗的差法 向长颈漏斗中__________,当缓慢__________活塞时,长颈漏装置斗的下端管口处有__________,当缓慢__________时,长颈漏斗中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5.洗涤玻璃仪器先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_____中,再注入试管容积的 1/2的水,_____后水洗把水倒掉,这样连洗几次。试管刷刷洗 _____或__________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洗净标准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__________既不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洗净仪器的放置 试管倒插在_____上晾干,_______和_____放在干净的烧杯中。有油脂:先用__________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特殊情况洗涤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_____溶解,再用水冲洗。知识点 5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由_____和__________组成,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或结论 实验图示点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 ____色、____态、_____ 石蜡密度比水____,燃 闻一闻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块 状,_____气味。切下的质____,____溶于水前 石蜡放入水中。 石蜡____在水面上。观察火焰附近石蜡 石蜡从烛芯向四周逐渐 石蜡的熔点_____,火观察燃的状态变化,观察 _____;火焰分____层, 焰从外到里分别为烧情况火焰 ____层最亮,内层最暗。 _____、内焰、焰心燃烧 干燥的烧杯罩在火时 烧杯内壁有_____产生 石蜡燃烧有____生成焰上方检验燃烧产物 澄清石灰水润湿内 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 石蜡燃烧有_____生壁的烧杯罩在火焰_____ 成上方①熄灭蜡烛 有_____产生熄 ②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 白烟具有_____性灭 蜡烛重新_____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后蜡烛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错提醒】1. 描述时不可将实验结论当作实验现象来描述,即描述实验现象时切不可出现生成物的名称。2. 蜡烛熄灭产生的是“白烟”,不能说成“白雾”。知识点 6 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1)提出问题;(2) ________;(3)制定计划(实验方案);(4)进行____;(5)收集证据(记录现象、数据等);(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2.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____。(2)关注物质的____。(3)关注物质____________,以及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 考点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典例 1】如图所示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捶打织品 B.梳理丝线 C.缝制衣物 D.烧炭熨烫【变式 1-1】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水落石出 B.大浪淘沙 C.刻舟求剑 D.百炼成钢【变式 1-2】遂宁射洪市享有“子昂故里、诗酒之乡”的美誉,当地的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于研究我国传统生物发酵工业具有极高的价值。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研磨 B.发酵 C.蒸馏 D.灌装 考点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典例 2】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它是紫红色的,富有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在湿空气中表面生成铜绿。铜和铜合金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性质属于铜的化学性质的是A.紫红色 B.有延展性 C.能导热,能导电 D.能在表面生成铜绿【变式 2-1】山西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例中,主要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一项是A. 踩高跷 B. 雕木龙C. 敲大鼓 D. 祭祖先【变式 2-2】防晒霜中二苯酮是一种接触性过敏原。下列属于二苯酮化学性质的是A.无毒性,但使用过量对人体健康有害B.熔点 48.1℃:沸点 305.9℃C.浅黄色晶体,不溶于水D.密度为1.146g / mL 考点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典例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固体药品取用 B.检查装置气密性C.配制溶液 D.点燃酒精灯【变式 3-1】试管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试管口朝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C.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变式 3-2】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移走蒸发皿C.连接仪器 D.读取液体体积 问题四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典例 4】“天宫课堂”第四课在空间站与地面同步探究了蜡烛燃烧实验。实验观察到空间站蜡烛火焰呈球形(图 1),地面实验蜡烛的火焰呈锥状(图 2),而且火焰比地面实验显得微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空间站的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②空间站失重条件下蜡烛燃烧热气流向四周扩散,火焰呈球状,地面上蜡烛燃烧热气流向上扩散,火焰呈锥状③空间站内没有空气,因此蜡烛燃烧火焰微弱④空间站失重条件下氧气流动性差,蜡烛燃烧的火焰比较微弱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变式 4-1】《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下探究。任务一: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实验】同学们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实验现象】(1)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组讨论】(2)若欲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则应进行的操作是 。【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任务二:比较空间站中蜡烛的燃烧与地面有什么不同(3)2023 年 9 月 21 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课堂上,当蜡烛被老师点燃后,我们可以看到与地面蜡烛的火焰不同,①空间站中燃烧的蜡烛火焰呈现蓝色,②火焰形状近似球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请你选择一个不同现象加以说明。你的选项是 (填①或②),原因是 。【变式 4-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旨在让学生们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蜡烛燃烧现象的理解,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更为深入的实验探究。探究一:对密闭集气瓶内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装置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 1】6 个集气瓶中盛有不同配比的氧气、氮气的混合气体,分别用 6 支相同的蜡烛点燃后测定其燃烧时间,氧气体积分数 10% 20% 40% 60% 80% 100%燃烧时间/ s 0 12 26 35 30 25现象 立即熄灭 安静燃烧 剧烈燃烧,烛芯长度变大,蜡烛高度变小同学们对比氧气体积分数 60% 100%的现象,发现氧气体积分数越大蜡烛燃烧越剧烈,烛芯长度变大和蜡烛高度变小越显著。猜测烛芯长度或蜡烛高度可能会影响燃烧时间,继续进行实验。【实验 2-1】将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相同蜡烛高度、不同烛芯长度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时间。烛芯长度/ cm 0.2 0.5 0.7 0.9燃烧时间/ s 16.01 12.09 11.40 8.49【实验 2-2】将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______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蜡烛高度/ cm 1 3 5 7燃烧时间/ s 17.58 10.28 8.99 7.84【分析与结论】(1)实验 1 的目的是探究 对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时间的影响。(2)实验 2-1 的结论是 。(3)请你补全实验 2-2 的操作: 。【反思与评价】(4)甲同学认为实验 2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完全消耗,乙同学依据实验 1 判断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支持乙同学判断的证据是 。(5)实验 1 中,氧气体积分数大于60%之后,氧气体积分数增大,蜡烛燃烧时间变短。结合实验 2 分析其原因是 。探究二:在一圆柱形封闭的容器中,设置高、中、低三支高度不同的蜡烛(如下图所示),并用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实时测量数据。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熄灭。熄灭的顺序为最高的蜡烛最先熄灭,中间次之,最低的蜡烛最后熄灭。测得数据如下表:表 1 不同高度蜡烛的熄灭时间熄灭时间(高) 熄灭时间(中) 熄灭时间(低) 熄灭顺序106s 164s 199s 高→中→低表 2 蜡烛熄灭时刻数据记录含氧量% 二氧化碳浓度/(mg m-3)时间/ s③ ② ① ⑥ ⑤ ④106 19.8 19.1 18.5 1940.2 2214.9 3056.5164 18.9 17.7 17.1 1798.5 2002.3 2755.3199 18.6 17.1 16.5 1771.9 1913.7 2666.7(6)请解释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花香四溢 C.风吹叶落 D.燃煤取暖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关于笔墨纸砚的制作工艺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伐竹制笔 B.烧炭集墨C.裁剪纸张 D.开石磨光3.我国古代发明了燃松脂取炭黑造墨,使得字画长久保存。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还原性 B.熔点高 C.难溶于水 D.常温下呈固态4.如图所示容器,可以用来保存固体石灰石的是A. B. C. D.5.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 长劲漏斗 B. 量筒C. 坩锅钳 D. 椎形瓶6.实验室中药品的存放和使用有严格的要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固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内B.药品是分类存放的,试剂瓶的标签向外C.实验后将剩余的药品装回原来的试剂瓶内D.小冬看到一瓶药品是氯化钠,用手指捻一下,看是否有颗粒感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读取液体体积 B. 滴加液体C. 倾倒液体 D. 闻气体气味8.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取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如图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C.加热液体 D.闻气体的气味9.某同学欲取 8mL 水进行水的沸腾实验,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10mL 量筒;②50mL 量筒;③酒精灯;④容积为 20mL 的试管;⑤容积为 30mL 的试管;⑥试管夹;⑦胶头滴管 所选用仪器组合正确的是A.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⑥ C.②③⑤⑥⑦ D.①③⑤⑥⑦10.人的五官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实验中五官的使用符合安全规则的是A. 眼睛看 B. 鼻子闻C. 嘴巴吹 D. 用手摸11.化学实验是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液体的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 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 D.振荡液体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B.C. D.13.清蒸宝应大闸蟹由青色变成红色,小泽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位同学的看法而言,这应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交流14.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A.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D.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蜡烛上方飘出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15.在化学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安全规范.下列做法符合实验安全规范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然另一盏酒精灯 B.将鼻孔凑近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C.实验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 D.用冷水冲洗刚刚结束加热的试管16.某同学在实验室中有以下错误操作,请你指出造成的后果。(1)倾倒液体试剂时,细口瓶的塞子正放在桌面上: 。(2)倾倒液体试剂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向下: 。(3)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加试液: 。(4)向竖直的玻璃仪器中加入金属颗粒: 。17.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按照要求填空。(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B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3)仪器 D 的名称是 。(4)若某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它操作无误),则所量水的体积比读数 (填“偏大”、“偏小”)。18.李彬同学就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实验。【实验操作一】(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硬度 。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于火焰中,约 1s 后取出。然后再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李彬同学把小木条迅速从火焰中取出,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中 A 所示,这证明焰心 。【实验操作二】李彬同学再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2)我们可预测:烧杯内壁会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由此可得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为 。【实验操作三】李彬同学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做出假设】猜想Ⅰ: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猜想Ⅱ: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猜想Ⅲ: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实验操作】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实验分析】(3)操作①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Ⅰ”“Ⅱ”或“Ⅲ”),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4)操作②中若 ,则猜想Ⅱ不成立。(5)操作③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猜想 (填“Ⅰ”“Ⅱ”或“Ⅲ”)提供了证据。19.探究天然气燃烧的变化。小刚同学在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天然气燃烧的现象,他认为天然气燃烧应属于化学变化。小刚在妈妈的帮助下对此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天然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查阅资料】天然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猜想与假设】天然气燃烧是化学变化。【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打开天然气,并将其调至小火, 。分析: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水和二氧化碳。【获得结论】天然气燃烧为化学变化。【反思与交流】天然气燃烧过程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你认为小刚的观点是否正确 ,举一例说明 。1.从变化角度看下列诗句中与其它三句有本质区别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以下是《礼记》记载的中国秦代古法酿酒。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秣稻必齐——备好优质粮食B.水泉必香——选择优良水质C.陶器必良——挑选精良容器D.火齐必得——适宜温度下发酵3.下列仪器均能用酒精灯加热,但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的是A. B. C. D.4.下列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A.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三层,外焰最亮B.蜡烛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D.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白烟5.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添加酒精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A.A B.B C.C D.D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药品 B.溶解 NaClC.滴加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7.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C.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等腐蚀性固体药品可放在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D.取用固体药品,只可用镊子夹取8.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①试管 ②集气瓶 ③瓷质蒸发皿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燃烧匙 ⑦陶土网A.①③⑥⑦ B.①②⑤⑦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9.给 80 mL 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要的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陶土网;⑥带铁圈的铁架台A.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10.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闻气味 B.夹试管C.连接仪器 D.点燃酒精灯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固体药品取用 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 D.连接仪器12.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燃着的小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提出猜想 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 D.收集证据13.小言同学欲用量筒取 18ml 液体,将量筒放平后,俯视读数为 12ml,她又加入少许液体后,平视读数恰好为 18ml。则小言实际加入的少许液体体积A.6ml B.小于 6ml C.大于 6ml D.无法确定14.下列实验结果或操作正确的为A.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B.为了防止液体飞溅,应该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滴加液体C.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 36.76gD.用 100mL 的量筒量取 20mL 的液体15.下列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 B.加入药品C.加热固体 D.清洗试管16.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⑥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其中与之相关的是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17.下列装置操作图中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A. B.C. D.18.正确使用化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图 1 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图 2 是称量氯化钠的模拟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于配制溶液或较大量试剂反应容器的是 (填图 1 中仪器名称)。(2)可用于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是 (填图 1 中仪器名称)。(3)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填图 1 中仪器名称)。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保持水平,若视线仰视,会使液体实际体积比读出的体积 “偏大”“偏小”)。(4)小明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①如果他在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游码在“0”处,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偏向右边,则应 (填字母序号,下同)。A.将游码向左调节 B.将游码向右调节C.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②如果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偏向右边,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A.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B.取下一部分砝码C.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D.移动游码③如果平衡时,称量结果如图 2 所示。他实际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g。④如果称量完,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氯化钠放在了右盘,砝码共 15g,游码数值为 3.2,则他实际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g。19.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一、都是化学变化;二、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a ;b 手摸烧杯壁有 感觉;c 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2)将烧杯迅速倒转,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分析:该现象说明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有 ,蜡烛燃烧为 变化。(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 。【获得结论】猜想二正确。20.小红同学借助 U 形管对蜡烛燃烧产物进行创新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图(夹持装置略去)如图。实验操作步骤是:①准备一个干燥的 18mm×180mm 的 U 形管备用;②点燃固定在桌面的蜡烛,将 U 形管的一端罩在蜡烛火焰的中上部,观察 U 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③蜡烛燃烧 10 秒后,将 U 形管快速倒过来,立即向 U 形管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可以观察到 U 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是 。(2)步骤③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上述实验现象进一步表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 两种元素(填元素符号)。(4)小红同学用 U 形管代替小烧杯做实验,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有______(填选项)。A.便于实验操作 B.实验现象明显 C.产物浓度较低21.化学小组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Ⅰ、蜡烛燃烧过程探究。(1)火焰结构特点探究:点燃蜡烛,将一张滤纸从火焰上方盖下,1-2 秒后取出,观察到滤纸上碳化形成黑圈(如图 A),得出结论: 。(2)焰心所含物质探究:如图 B,点燃蜡烛,用注射器在烛芯附近抽取气体物质。(猜想假设)同学们对该物质主要成分提出三种猜想:①二氧化碳;②水蒸气;③石蜡蒸气,理由是液态石蜡受热会汽化。立即将注射器靠近火焰,推动活塞。观察到注射器口产生火焰,物质能燃烧。说明猜想③(填“是”或“否”)成立。(补充实验)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白烟”(填“能”或“不能”)燃烧。(实验结论)石蜡燃烧是固态石蜡受热熔化,在烛芯处形成气态石蜡后才燃烧。Ⅱ、蜡烛熄灭原因探究。(3)同学们对图 1 实验中蜡烛(足量)熄灭的原因展开研究。(猜想与假设)①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大于氧气含量;②可能是氧气被完全消耗。(探究与结论)甲同学收集 1 瓶含 20%氧气和 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熄灭。①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① (填“合理”或“不合理”)。②乙同学使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密闭装置内蜡烛(足量)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 所示。下列判断或结论正确的是A 实验开始时,密封装置内是纯净的氧气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C.蜡烛熄灭后瓶内气体是纯净的二氧化碳D.氧气的含量小于一定值时,蜡烛熄灭。(4)在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及实验完毕洗涤试管时,不当的操作会引起试管破裂,请列举两种: 、 。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试举一例说明小刚的观点正确 。单元复习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能正确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能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性质决定用途。3.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4.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重点:物质的变化;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点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定 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常见现象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放热、发光等(一定伴随能量改变)①形状改变:破碎、弯曲、拉丝、压片等 ①燃烧:物质燃烧、燃烧引起的爆炸(汽油、火②状态改变:物质的三态变化 药、燃气、烟花爆竹等爆炸)③其他:灯泡通电发光、活性炭吸附色素、 ②变质:发酵、酿酒、发霉、腐烂等实 例金属导电、压强过大导致爆炸(气球、轮 ③锈蚀:金属生锈胎、高压锅) ④其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杀菌消毒、物质化合、分解等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微观实质物理变化分子不改变,化学变化分子发生改变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联 系举例:蜡烛燃烧时一定伴随蜡烛的熔化。【易错提醒】(1)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只有燃烧引起的爆炸才是化学变化,单纯由压力增大引起的爆炸是物理变化。(2)有发光、放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也不一定有明显现象。知识点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定 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 例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 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 别 某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注 意 物质的性质受外界条件影响,在描述物质性质时注明条件。(如液体沸点受大气压影响)知识点 3 常用实验仪器分类 仪器 图示(1)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反应仪器(2)垫陶土网间接加热:烧杯、锥形瓶、烧瓶(1)粉末固体:药匙;取用仪器 (2)块状固体:镊子;(3)少量液体:胶头滴管;(1)固体:广口瓶;存放仪器 (2)液体:细口瓶、滴瓶;(3)气体:集气瓶计量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添加液体仪器 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加热仪器 酒精灯夹持仪器 铁架台、试管夹、坩埚钳其他仪器 水槽、玻璃棒、石棉网知识点 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化学试剂取用规则三不原则 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试剂的气味,不尝任何试剂的味道。按规定用量取用试剂,如不指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 1~2mL,固体只需盖节约原则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的试剂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处理原则的容器内。2.化学试剂的取用试剂种类 贮存 操作要点 示意图粉末:药匙或纸槽先使容器倾斜,用药匙小心地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容器直立。(“一斜、二送、三直立”)固体试剂 广口瓶块状:镊子夹取先横放容器,把试剂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试剂缓缓地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一横、二放、三慢竖”)较多量取用:直接倾倒①瓶塞倒放(防止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试剂);②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倒;③标签朝向手心(防止腐蚀标签);④倒完后,立即盖紧瓶塞,放回原处,标签朝外(防止药品潮解、变质)。少量取用:用胶头滴管滴加①在容器的正上方竖直滴入;胶头滴管不要接触容器壁(防止沾污试管或污染试剂);②取液后的滴管,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细口瓶液体试剂 ③用过的试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或滴瓶的滴管(专管专用)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交叉使用。定量取用:用量筒量取(配套使用胶头滴管)①操作:先倾倒液体至接近刻度时停止,再用胶头滴管滴加试剂至刻度线;②正确读数:读数时量筒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③读数误差:俯视:读数 >实际体积,实际体积 < 读数;仰视:读数 <实际体积,实际体积 > 读数【易错提醒】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3.给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操作要点 示意图(1)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放在试验台上,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酒精灯的(2)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点燃与熄(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的目的是使灯帽内外气压平衡,防止下一次打不开)。(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2)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时使用漏斗,绝对禁止向燃两个绝对禁止 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部分加热。给试管酒精灯火加热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要防止灯芯与试管接触(以焰防炸裂)。(2)对试管内物质加热操作要点 注意事项 示意图①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 ①加热时试管外壁应干燥;给试管倒流导致试管破裂; ②加热时不要让试管接触到中的固②先预热(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 灯芯;体加热后用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③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①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 冷水冲洗,防止骤冷破裂;桌面成 45°角; 也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给试管②先预热,再集中加热,加热过程中不时移 以免烫伤实验台;应放在陶中的液动一下试管,防止液体冲出; 土网上。体加热③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和他人,防止液体冲出伤人。【易错提醒】1.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必须从试管底部套上、取下,防止异物掉落试管。手持试管夹加热时,切记大拇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防止不小心摁下拇指导致试管滑落。2.对试管预热时,若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则上下来回移动试管即可;若试管夹在铁架台上,则需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酒精灯进行预热。3.对试管里固体加热时,固体要平铺在试管底,增大受热面积。4.连接仪器装置操作要点 示意图玻璃管连接 左手拿橡胶塞,右手拿玻璃管(靠近要插入塞子的一端),先用橡胶塞 水湿润要插入的一端,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橡胶塞。连接 玻璃管连接 左手拿胶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用水湿润玻璃管口,稍用力仪器 胶皮管 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橡胶塞连接 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胶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 容器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①连接好装置;②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③再用手紧握试简易 升温管;④一段时间后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装置 法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①关闭弹簧夹;②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使漏斗中液面高于容检查气器中液面;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不变,即形成稳定的液面密性带长颈液面 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漏斗的差法 向长颈漏斗中注水没过下端管口,当缓慢拉注射器活塞时,长装置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处有气泡冒出,当缓慢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5.洗涤玻璃仪器先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再注入试管容积的 1/2的水,振荡后水洗把水倒掉,这样连洗几次。试管刷刷洗 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洗净标准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洗净仪器的放置 试管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玻璃棒和滴管放在干净的烧杯中。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特殊情况洗涤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知识点 5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或结论 实验图示点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 白色、固态、圆柱状, 石蜡密度比水小,质燃 闻一闻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块 略有气味。切下的石蜡软,难溶于水前 石蜡放入水中。 浮在水面上。观察火焰附近石蜡 石蜡从烛芯向四周逐渐 石蜡的熔点较低,火观察燃的状态变化,观察 熔化;火焰分三层,外 焰从外到里分别为外烧情况火焰 层最亮,内层最暗。 焰、内焰、焰心燃烧 干燥的烧杯罩在火时 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 石蜡燃烧有水生成焰上方检验燃烧产物 澄清石灰水润湿内 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 石蜡燃烧有二氧化碳壁的烧杯罩在火焰浑浊 生成上方①熄灭蜡烛 有白烟产生熄 ②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 白烟具有可燃性灭 蜡烛重新燃烧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后蜡烛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易错提醒】1. 描述时不可将实验结论当作实验现象来描述,即描述实验现象时切不可出现生成物的名称。2. 蜡烛熄灭产生的是“白烟”,不能说成“白雾”。知识点 6 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和假设;(3)制定计划(实验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记录现象、数据等);(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2.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 考点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典例 1】如图所示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捶打织品 B.梳理丝线 C.缝制衣物 D.烧炭熨烫【答案】D【详解】A、捶打织品是改变织品的形状,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A 错误;B、梳理丝线,改变了丝线的缠绕状态,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B 错误;C、缝制衣物,改变了丝线的空间位置,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C 错误;D、烧炭熨烫,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 正确。故选:D。【变式 1-1】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水落石出 B.大浪淘沙 C.刻舟求剑 D.百炼成钢【答案】D【详解】A、水落石出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不符合题意;B、大浪淘沙是分离物质,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不符合题意;C、刻舟求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不符合题意;D、百炼成钢过程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D 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变式 1-2】遂宁射洪市享有“子昂故里、诗酒之乡”的美誉,当地的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于研究我国传统生物发酵工业具有极高的价值。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研磨 B.发酵 C.蒸馏 D.灌装【答案】B【详解】A、研磨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发酵过程中生成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蒸馏主要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此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灌装只是物质的转移和存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典例 2】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它是紫红色的,富有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在湿空气中表面生成铜绿。铜和铜合金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性质属于铜的化学性质的是A.紫红色 B.有延展性 C.能导热,能导电 D.能在表面生成铜绿【答案】D【详解】A、紫红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B、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C、能导热,能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铜在潮湿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铜绿,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故选 D。【变式 2-1】山西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例中,主要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一项是A. 踩高跷 B. 雕木龙C. 敲大鼓 D. 祭祖先【答案】D【详解】A、踩高跷,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雕木龙,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敲大鼓,不需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祭祖先,包含物质的燃烧,需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 D。【变式 2-2】防晒霜中二苯酮是一种接触性过敏原。下列属于二苯酮化学性质的是A.无毒性,但使用过量对人体健康有害B.熔点 48.1℃:沸点 305.9℃C.浅黄色晶体,不溶于水D.密度为1.146g / mL【答案】A【详解】A、无毒性,但使用过量对人体健康有害,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 熔点 48.1℃,沸点 305.9℃,熔点、沸点等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浅黄色晶体,不溶于水等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密度为 1.146g/mL,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典例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固体药品取用 B.检查装置气密性C.配制溶液 D.点燃酒精灯【答案】B【详解】A、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错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C、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进行,错误;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错误。故选 B。【变式 3-1】试管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试管口朝向可能因实验的不同而不同。下列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的是A.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B.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C.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答案】C【详解】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 45°角,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握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的朝向正确,不符合题意;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固体滑到试管底部,试管口的朝向正确,不符合题意;C、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的朝向错误,符合题意;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时,试管口应垂直向上,试管口的朝向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变式 3-2】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移走蒸发皿C.连接仪器 D.读取液体体积【答案】C【详解】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该选项操作不正确;B、不能用手拿蒸发皿,防止烫伤,引用坩埚钳夹取,该选项操作不正确;C、连接仪器时,先将玻璃管润湿,再慢慢旋转插入胶皮管中,该选项操作正确;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故选 C。 问题四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典例 4】“天宫课堂”第四课在空间站与地面同步探究了蜡烛燃烧实验。实验观察到空间站蜡烛火焰呈球形(图 1),地面实验蜡烛的火焰呈锥状(图 2),而且火焰比地面实验显得微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空间站的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②空间站失重条件下蜡烛燃烧热气流向四周扩散,火焰呈球状,地面上蜡烛燃烧热气流向上扩散,火焰呈锥状③空间站内没有空气,因此蜡烛燃烧火焰微弱④空间站失重条件下氧气流动性差,蜡烛燃烧的火焰比较微弱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详解】①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着石蜡熔化,石蜡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②从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出,空间站失重条件下蜡烛燃烧热气流向四周扩散,火焰呈球状,地面上蜡烛燃烧热气流向上扩散,火焰呈锥状,故正确;③根据题干信息,空间站火焰比地面实验显得微弱,可能是空间站失重条件下氧气流动性差,而不是空间站内没有空气,故错误;④根据题干信息,空间站火焰比地面实验显得微弱,可能是空间站失重条件下氧气流动性差,故正确;故选:C。【变式 4-1】《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蜡烛燃烧展开了以下探究。任务一: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实验】同学们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实验现象】(1)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组讨论】(2)若欲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则应进行的操作是 。【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任务二:比较空间站中蜡烛的燃烧与地面有什么不同(3)2023 年 9 月 21 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课堂上,当蜡烛被老师点燃后,我们可以看到与地面蜡烛的火焰不同,①空间站中燃烧的蜡烛火焰呈现蓝色,②火焰形状近似球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请你选择一个不同现象加以说明。你的选项是 (填①或②),原因是 。【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看是否有水雾形成(3) ①(或②) 选择①在空间站里,对流十分微弱,氧气的补充不如地面及时,蜡烛的燃烧也不如地面充分,火焰的温度也会更低一些,蓝色火焰就是燃烧温度低的一个表现。(或选择②在空间站里,重力较小,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相同,不管蜡烛的方向朝向哪里,它的火焰都近似球形。)【详解】(1)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会有水雾形成,就可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3)选择①在空间站里,空气流动性差,消耗的氧气补充的不及时,蜡烛的燃烧不如地面充分,火焰的温度比地面上低一些,故火焰呈蓝色。(选择②在空间站里,微重力环境几乎消除了浮力对流,燃烧后的气体向各个方向运动的趋势相同,不管蜡烛的方向朝向哪里,它的火焰都近似球形。)【变式 4-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旨在让学生们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蜡烛燃烧现象的理解,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一系列更为深入的实验探究。探究一:对密闭集气瓶内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装置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 1】6 个集气瓶中盛有不同配比的氧气、氮气的混合气体,分别用 6 支相同的蜡烛点燃后测定其燃烧时间,氧气体积分数 10% 20% 40% 60% 80% 100%燃烧时间/ s 0 12 26 35 30 25现象 立即熄灭 安静燃烧 剧烈燃烧,烛芯长度变大,蜡烛高度变小同学们对比氧气体积分数 60% 100%的现象,发现氧气体积分数越大蜡烛燃烧越剧烈,烛芯长度变大和蜡烛高度变小越显著。猜测烛芯长度或蜡烛高度可能会影响燃烧时间,继续进行实验。【实验 2-1】将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相同蜡烛高度、不同烛芯长度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时间。烛芯长度/ cm 0.2 0.5 0.7 0.9燃烧时间/ s 16.01 12.09 11.40 8.49【实验 2-2】将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______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蜡烛高度/ cm 1 3 5 7燃烧时间/ s 17.58 10.28 8.99 7.84【分析与结论】(1)实验 1 的目的是探究 对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时间的影响。(2)实验 2-1 的结论是 。(3)请你补全实验 2-2 的操作: 。【反思与评价】(4)甲同学认为实验 2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完全消耗,乙同学依据实验 1 判断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支持乙同学判断的证据是 。(5)实验 1 中,氧气体积分数大于60%之后,氧气体积分数增大,蜡烛燃烧时间变短。结合实验 2 分析其原因是 。探究二:在一圆柱形封闭的容器中,设置高、中、低三支高度不同的蜡烛(如下图所示),并用氧气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实时测量数据。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熄灭。熄灭的顺序为最高的蜡烛最先熄灭,中间次之,最低的蜡烛最后熄灭。测得数据如下表:表 1 不同高度蜡烛的熄灭时间熄灭时间(高) 熄灭时间(中) 熄灭时间(低) 熄灭顺序106s 164s 199s 高→中→低表 2 蜡烛熄灭时刻数据记录含氧量% 二氧化碳浓度/(mg m-3)时间/ s③ ② ① ⑥ ⑤ ④106 19.8 19.1 18.5 1940.2 2214.9 3056.5164 18.9 17.7 17.1 1798.5 2002.3 2755.3199 18.6 17.1 16.5 1771.9 1913.7 2666.7(6)请解释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 。【答案】(1)氧气体积分数(2)氧气体积分数和蜡烛高度相同时,烛芯长度越大,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时间越短(3)相同烛芯长度、不同高度(4)实验 1 中,氧气体积分数为 10%时,蜡烛立即熄灭(5)随氧气体积分数增大,烛芯长度变大对燃烧时间的影响大于蜡烛高度变小对燃烧时间的影响(6)烧杯上层的氧气被消耗【详解】(1)实验 1 中每组数据氧气体积分数不一样,所以实验 1 的目的是探究氧气体积分数对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时间的影响;(2)实验 2-1 通过数据发现烛芯越长,燃烧时间越短,结论是:氧气体积分数和蜡烛高度相同时,烛芯长度越大,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时间越短;(3)实验 2-2 通过实验数据可知想探究蜡烛高度对燃烧时间的影响,其它量要保持一致。将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相同烛芯长度、不同蜡烛高度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4)在实验 1 中,氧气体积分数为 10%时,蜡烛立即熄灭,所以不能说明实验 2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完全消耗;(5)实验 1 中,氧气体积分数大于 60%之后,氧气体积分数增大,蜡烛燃烧时间变短。由实验 2 可知:随氧气体积分数增大,烛芯长度变大对燃烧时间的影响大于蜡烛高度变小对燃烧时间的影响;(6)根据表格中数据,高处的氧气浓度明显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却增大不多,由此说明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烧杯上层的氧气被消耗。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花香四溢 C.风吹叶落 D.燃煤取暖【答案】D【详解】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冰雪融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花香四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风吹叶落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燃煤取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D。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关于笔墨纸砚的制作工艺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伐竹制笔 B.烧炭集墨C.裁剪纸张 D.开石磨光【答案】B【详解】A、伐竹制笔,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烧炭集墨,烧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C、裁剪纸张,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开石磨光,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3.我国古代发明了燃松脂取炭黑造墨,使得字画长久保存。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还原性 B.熔点高 C.难溶于水 D.常温下呈固态【答案】A【详解】熔点、溶解性以及物质的状态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物质的还原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 A。4.如图所示容器,可以用来保存固体石灰石的是A. B. C. D.【答案】B【详解】A、该仪器为集气瓶,可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不能用来保存固体石灰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仪器为广口瓶,可用于保存固体石灰石,该选项符合题意;C、该仪器为细口瓶,可用于保存液体药品,不能用来保存固体石灰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仪器为烧杯,不能用来保存固体石灰石,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5.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 长劲漏斗 B. 量筒C. 坩锅钳 D. 椎形瓶【答案】B【详解】A、图中化学仪器应为长颈漏斗,名称中“颈”字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B、图中化学仪器为量筒,名称书写正确,符合题意;C、图中化学仪器名称应为坩埚钳,名称中“埚”字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D、图中化学仪器名称应为锥形瓶,名称中“锥”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 B。6.实验室中药品的存放和使用有严格的要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固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内B.药品是分类存放的,试剂瓶的标签向外C.实验后将剩余的药品装回原来的试剂瓶内D.小冬看到一瓶药品是氯化钠,用手指捻一下,看是否有颗粒感【答案】B【详解】A、固体药品应存放在广口瓶内,错误;B、实验室药品分类存放,试剂瓶的标签向外,便于查找,正确;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防止污染原药品,应该放入指定的容器中,错误;D、不管药品是否有腐蚀性,实验室药品不能用手直接触摸、不能品尝,故小冬用手指捻一下药品,看是否有颗粒感,错误;故选 B。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读取液体体积 B. 滴加液体C. 倾倒液体 D. 闻气体气味【答案】D【详解】A、读取液体体积,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B、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错误;C、倾倒液体时,要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试管口和试剂瓶口紧挨着,错误;D、闻气体气味要用手扇着闻,正确;故选 D。8.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取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如图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C.加热液体 D.闻气体的气味【答案】A【详解】A、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A 正确;B、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B 错误;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C 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鼻子靠近瓶口用手扇闻,D 错误。故选 A。9.某同学欲取 8mL 水进行水的沸腾实验,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10mL 量筒;②50mL 量筒;③酒精灯;④容积为 20mL 的试管;⑤容积为 30mL 的试管;⑥试管夹;⑦胶头滴管 所选用仪器组合正确的是A.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⑥ C.②③⑤⑥⑦ D.①③⑤⑥⑦【答案】D【详解】要准确量取 8mL 的液体,需要用到 10mL 量筒和胶头滴管,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8mL 的液体,可用容积 30mL 的试管直接加热,夹持试管用试管夹,用来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所选用仪器组合为①③⑤⑥⑦;故选:D。10.人的五官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实验中五官的使用符合安全规则的是A. 眼睛看 B. 鼻子闻C. 嘴巴吹 D. 用手摸【答案】B【详解】A、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应俯视或仰视,选项错误;B、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选项正确;C、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以免将火焰吹进灯体引起爆炸,选项错误;D、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摸,以免腐蚀皮肤及污染药品,选项错误;故选:B。11.化学实验是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液体的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 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 D.振荡液体【答案】C【详解】A、取用液体时,滴管倒置,会造成液体药品倒流进橡胶胶帽,从而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选项 A 不正确;B、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伸入试管内,可能造成滴管被沾污,选项 B 不正确;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试管跟桌面大约呈 45°,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口没有对着人的方向,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选项 C 正确;D、振荡试管内的液体,如果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振荡,拇指会和试管内的液体接触,造成试剂污染,还可能腐蚀拇指,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C。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详解】A、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酒精洒出引发火灾,错误;B、量筒只能称量液体体积,不能用于溶解的容器。且溶解一般为先加入固体药品,后加入液体药品,错误;C、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不能用手直接拿取,应使用坩埚钳,错误;D、检测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如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正确;故选 D。13.清蒸宝应大闸蟹由青色变成红色,小泽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位同学的看法而言,这应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交流【答案】B【详解】A、本题给出的信息中,没有做实验,故选项错误;B、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属于建立假设,故选项正确;C、没有做实验,就无法观察现象,故选项错误;D、没有做实验,不能得出结论,也无法进行交流,故选项错误;故选:B。14.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A.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D.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蜡烛上方飘出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答案】A【详解】A、有关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叙述不能出现产物的名称,选项说法错误;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选项说法正确;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选项说法正确;D、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蜡烛上方飘出的白烟,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所以蜡烛能重新燃烧,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5.在化学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安全规范.下列做法符合实验安全规范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然另一盏酒精灯 B.将鼻孔凑近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C.实验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 D.用冷水冲洗刚刚结束加热的试管【答案】C【详解】A、实验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引发火灾,应用打火机或火柴点燃酒精灯,故 A 选项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闻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瓶口,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能直接凑近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故B 选项不符合题意;C、实验后将废液不能直接倒入水池,也不能随意丢弃,应倒入指定容器中,故 C 选项符合题意;D、刚刚结束加热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清洗,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会出现炸裂的现象,故 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16.某同学在实验室中有以下错误操作,请你指出造成的后果。(1)倾倒液体试剂时,细口瓶的塞子正放在桌面上: 。(2)倾倒液体试剂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向下: 。(3)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加试液: 。(4)向竖直的玻璃仪器中加入金属颗粒: 。【答案】(1)污染、腐蚀桌面,污染试剂(2)腐蚀标签(3)污染试剂(4)打破仪器底部【详解】(1)倾倒液体试剂时,细口瓶的塞子应倒放,若正放在桌面上,药液可能会污染、腐蚀桌面,或试剂会受到污染;(2)倾倒液体试剂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朝手心,若向下,残留的液体流下,会腐蚀标签;(3)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应悬在仪器上方滴加,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加试液,可能会污染试剂;(4)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向竖直的玻璃仪器中加入金属颗粒,可能会打破仪器底部;17.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按照要求填空。(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B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3)仪器 D 的名称是 。(4)若某同学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其它操作无误),则所量水的体积比读数 (填“偏大”、“偏小”)。【答案】(1)胶头滴管(2) I G(3)烧杯(4)偏小【详解】(1)由图可知,B 是胶头滴管;(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故填 I;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故填 G;(3)由图可知,D 是烧杯;(4)俯视读数,读取数值大于实际数值,故所量水的体积比读数偏小。18.李彬同学就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下列实验。【实验操作一】(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硬度 。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于火焰中,约 1s 后取出。然后再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李彬同学把小木条迅速从火焰中取出,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中 A 所示,这证明焰心 。【实验操作二】李彬同学再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2)我们可预测:烧杯内壁会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由此可得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为 。【实验操作三】李彬同学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做出假设】猜想Ⅰ: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猜想Ⅱ: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猜想Ⅲ: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实验操作】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实验分析】(3)操作①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Ⅰ”“Ⅱ”或“Ⅲ”),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4)操作②中若 ,则猜想Ⅱ不成立。(5)操作③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猜想 (填“Ⅰ”“Ⅱ”或“Ⅲ”)提供了证据。【答案】(1) 小 小 最低(2) 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和水(3) Ⅰ 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玻璃片没有出现水雾(5)Ⅲ【详解】(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把小木条迅速从火焰中取出,观察到与焰心接触部分不变色,两边变黑,说明焰心温度最低;(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可预测:烧杯内壁会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以上分析可知,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操作①是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看是否变浑浊,则操作①是为了验证猜想Ⅰ,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操作②中,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若玻璃片没有出现水雾,说明没有生成水蒸气,则猜想Ⅱ不成立;(5)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则操作③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猜想Ⅲ提供了证据,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不能燃烧。19.探究天然气燃烧的变化。小刚同学在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天然气燃烧的现象,他认为天然气燃烧应属于化学变化。小刚在妈妈的帮助下对此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天然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查阅资料】天然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猜想与假设】天然气燃烧是化学变化。【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打开天然气,并将其调至小火, 。分析: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水和二氧化碳。【获得结论】天然气燃烧为化学变化。【反思与交流】天然气燃烧过程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你认为小刚的观点是否正确 ,举一例说明 。【答案】 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玻璃杯,发现有水雾,迅速倒转,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不正确 灯通电发光、放热【详解】[收集证据]若想证明生成物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玻璃杯,发现有水雾,则说明有水生成,再迅速倒转,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反思与交流]灯泡通电时也发光、放热,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小刚的观点正确。1.从变化角度看下列诗句中与其它三句有本质区别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答案】C【详解】A、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石灰石高温煅烧时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燃放烟花爆竹能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D、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C。2.以下是《礼记》记载的中国秦代古法酿酒。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秣稻必齐——备好优质粮食B.水泉必香——选择优良水质C.陶器必良——挑选精良容器D.火齐必得——适宜温度下发酵【答案】D【详解】A、秣稻必齐﹣﹣备好优质粮食是收集原料,无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水泉必香﹣﹣选择优良水质是选择水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陶器必良﹣﹣挑选精良容器是选择容器,无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火齐必得﹣﹣适宜温度下发酵,发生了缓慢氧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 D。3.下列仪器均能用酒精灯加热,但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的是A. B. C. D.【答案】B【详解】A、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符题意;B、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必须垫陶土网才能加热,符合题意;C、燃烧匙可直接加热,不符题意;D、试管可直接加热,不符题意;故选:B。4.下列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A.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三层,外焰最亮B.蜡烛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D.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白烟【答案】A【详解】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焰心最暗,故选项说法正确;B、蜡烛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5.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添加酒精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向熄灭的酒精灯添加酒精时用漏斗添加,操作正确,符合题意;B、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药品 B.溶解 NaClC.滴加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答案】D【详解】A、粗盐的取用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用粗盐,故 A 操作错误;B、量筒只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来溶解氯化钠,溶解氯化钠要在烧杯中进行,故 B 操作错误;C、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 C 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装置,将导气管一端伸到水中,再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 D 操作正确;故选:D。7.下列关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C.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等腐蚀性固体药品可放在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D.取用固体药品,只可用镊子夹取【答案】D【详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将无法完全收集制取的气体,造成药品浪费,甚至污染环境、损害身体,故凡是制取气体的装置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 A 正确;B.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故 B 正确;C.因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所以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药品可放在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故 C 正确;D.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镊子,也可用药匙,故 D 错误;故选 D。8.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①试管 ②集气瓶 ③瓷质蒸发皿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燃烧匙 ⑦陶土网A.①③⑥⑦ B.①②⑤⑦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答案】A【详解】试管、瓷质蒸发皿、燃烧匙、陶土网可以直接加热;集气瓶、量筒不能用于加热;烧杯可垫陶土网加热。故选 A。9.给 80 mL 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要的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陶土网;⑥带铁圈的铁架台A.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答案】A【详解】加热 80mL 液体时,由于液体体积较大,则应选用烧杯加热,则除此之外,还需要酒精灯、陶土网、带铁圈的铁架台,故选②③⑤⑥,故选 A。10.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闻气味 B.夹试管C.连接仪器 D.点燃酒精灯【答案】A【详解】A、闻药品气味时,应该用手在瓶口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子,选项正确;B、用试管夹夹紧试管,应从试管底部套上取下,不能在试管口套上,以防试管破损,选项错误;C、连接试管和橡皮塞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不能把试管放在桌面,再使劲塞进塞子,以防压破试管,选项错误;D、点燃酒精灯时可用火柴引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选项错误;故选 A。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固体药品取用 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 D.连接仪器【答案】C【详解】A、取用块状固体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来,图示操作错误;B、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示操作正确;D、塞紧胶塞,应该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图示操作错误;故选:C。12.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燃着的小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提出猜想 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 D.收集证据【答案】B【详解】科学探究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燃着的小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设计实验,故选B。13.小言同学欲用量筒取 18ml 液体,将量筒放平后,俯视读数为 12ml,她又加入少许液体后,平视读数恰好为 18ml。则小言实际加入的少许液体体积A.6ml B.小于 6ml C.大于 6ml D.无法确定【答案】C【详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为 12ml,则实际液体的体积小于 12mL,则加入的液体的体积大于18mL-12mL=6mL,故选 C。14.下列实验结果或操作正确的为A.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B.为了防止液体飞溅,应该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滴加液体C.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 36.76gD.用 100mL 的量筒量取 20mL 的液体【答案】A【详解】A:洗净后的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晾干,为防止受污染,管口向下,A 正确。B:胶头滴管应悬空在容器的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或碰器壁。B 错。C: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 0.1g,C 错。量筒量程应选择与所量液体体积接近。用 20mL 的量筒量取 20mL 的液体的体积即可,D 错。综上所述:选择 A。15.下列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 B.加入药品C.加热固体 D.清洗试管【答案】B【详解】A、连接试管时,应该手捏橡胶塞,倾斜旋转着拧进去,操作错误;B、加入药品要点“一横二送三直立”,操作正确;C、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操作错误;D、清洗试管应左右振荡,操作错误;故选:B。16.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 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⑥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其中与之相关的是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答案】D【详解】 ①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应用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是正确操作;②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三分之一 ,其后果是加热沸腾后液体飞溅出,不会造成试管破裂③试管底部接触焰心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试管;④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的中下部,这样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⑥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试管内的液体受热不均匀会溅出,不会造成试管炸裂。故③④⑤会造成试管炸裂。综上所述:选择 D。17.下列装置操作图中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A. B.C. D.【答案】B【详解】A、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选项正确;B、该装置中即使漏气,当拉注射器时,液柱也会上升,该选项不正确;C、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当向内推注射器时,由于装置中气体变多,压强变大,则长颈漏斗中液柱会上升,该选项正确;D、关闭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若气密性良好,则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会下降,该选项正确。故选 B。18.正确使用化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图 1 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图 2 是称量氯化钠的模拟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于配制溶液或较大量试剂反应容器的是 (填图 1 中仪器名称)。(2)可用于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是 (填图 1 中仪器名称)。(3)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填图 1 中仪器名称)。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保持水平,若视线仰视,会使液体实际体积比读出的体积 “偏大”“偏小”)。(4)小明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①如果他在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游码在“0”处,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偏向右边,则应 (填字母序号,下同)。A.将游码向左调节 B.将游码向右调节C.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 D.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②如果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偏向右边,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A.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B.取下一部分砝码C.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D.移动游码③如果平衡时,称量结果如图 2 所示。他实际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g。④如果称量完,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氯化钠放在了右盘,砝码共 15g,游码数值为 3.2,则他实际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g。【答案】(1)烧杯(2)试管(3) 量筒 凹液面的最低处 偏大(4) D C 12 11.8【详解】(1)烧杯是可用于配制溶液或较大量试剂反应容器;(2)试管是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3)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视线仰视,读数偏小,液体实际体积比读出的体积偏大;(4)①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偏向右边,则应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故选D;②要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固体,应先放好砝码,调好游码,然后向左盘中放入药品,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说明药品质量偏小,则应继续向左盘添加适量氯化钠固体至天平平衡,故选C;③托盘天平中,左盘上的质量=右盘上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图可知,左盘上砝码的质量为 15g,游码的质量为 3g,则实际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 15g-3g=12g;④托盘天平中,左盘上的质量=右盘上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如果称量完,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氯化钠放在了右盘,砝码共 15g,游码数值为 3.2,则实际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 15g-3.2g=11.8g。19.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一、都是化学变化;二、 。【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a ;b 手摸烧杯壁有 感觉;c 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2)将烧杯迅速倒转,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分析:该现象说明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有 ,蜡烛燃烧为 变化。(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 。【获得结论】猜想二正确。【答案】 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发烫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化学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到热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详解】[猜想与假设]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故填: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收集证据](1)蜡烛燃烧生成水,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烧杯形成水雾,所以会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故填: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蜡烛燃烧放出热量,所以手摸烧杯壁感觉到烧杯外壁发烫,故填:发烫。(2)将烧杯迅速倒转,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两种燃烧后生成了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3)白炽灯通电过程中,灯丝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到热,故填: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到热;关闭电源开关后,灯丝不再发光,灯丝为银白色固体,故填:灯丝为银白色固体;由上述现象可知,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填: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点睛】检验某种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时,选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20.小红同学借助 U 形管对蜡烛燃烧产物进行创新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图(夹持装置略去)如图。实验操作步骤是:①准备一个干燥的 18mm×180mm 的 U 形管备用;②点燃固定在桌面的蜡烛,将 U 形管的一端罩在蜡烛火焰的中上部,观察 U 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③蜡烛燃烧 10 秒后,将 U 形管快速倒过来,立即向 U 形管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可以观察到 U 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是 。(2)步骤③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上述实验现象进一步表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 两种元素(填元素符号)。(4)小红同学用 U 形管代替小烧杯做实验,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有______(填选项)。A.便于实验操作 B.实验现象明显 C.产物浓度较低【答案】(1)出现水雾(2)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3) C H(4)AB【详解】(1)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因此步骤②中,可以观察到 U 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是出现水雾;故答案为:出现水雾;(2)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3)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氧元素,则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与氢元素,元素符号分别为 C、H;故答案为:C;H;(4)A、用 U 形管代替小烧杯做实验,操作更方便,符合题意;B、U 形管比较小,现象比较明显,符合题意;C、U 形管不影响产物浓度,不符合题意。故选 AB。21.化学小组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Ⅰ、蜡烛燃烧过程探究。(1)火焰结构特点探究:点燃蜡烛,将一张滤纸从火焰上方盖下,1-2 秒后取出,观察到滤纸上碳化形成黑圈(如图 A),得出结论: 。(2)焰心所含物质探究:如图 B,点燃蜡烛,用注射器在烛芯附近抽取气体物质。(猜想假设)同学们对该物质主要成分提出三种猜想:①二氧化碳;②水蒸气;③石蜡蒸气,理由是液态石蜡受热会汽化。立即将注射器靠近火焰,推动活塞。观察到注射器口产生火焰,物质能燃烧。说明猜想③(填“是”或“否”)成立。(补充实验)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白烟”(填“能”或“不能”)燃烧。(实验结论)石蜡燃烧是固态石蜡受热熔化,在烛芯处形成气态石蜡后才燃烧。Ⅱ、蜡烛熄灭原因探究。(3)同学们对图 1 实验中蜡烛(足量)熄灭的原因展开研究。(猜想与假设)①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大于氧气含量;②可能是氧气被完全消耗。(探究与结论)甲同学收集 1 瓶含 20%氧气和 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熄灭。①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① (填“合理”或“不合理”)。②乙同学使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密闭装置内蜡烛(足量)从燃烧到熄灭的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 所示。下列判断或结论正确的是A 实验开始时,密封装置内是纯净的氧气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C.蜡烛熄灭后瓶内气体是纯净的二氧化碳D.氧气的含量小于一定值时,蜡烛熄灭。(4)在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及实验完毕洗涤试管时,不当的操作会引起试管破裂,请列举两种: 、 。小刚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试举一例说明小刚的观点正确 。【答案】(1)蜡烛的火焰外焰温度最高(2) 是 能(3) 不合理 D(4) 试管外壁有水 加热时试管接触灯芯等 灯泡通电发光放热【详解】(1)点燃蜡烛,将一张滤纸从火焰上方盖下,1-2 秒后取出,观察到滤纸上与外焰接触部分碳化形成黑圈,说明蜡烛的火焰外焰温度最高;(2)观察到注射器口产生火焰,物质能燃烧。说明猜想③成立,因石蜡蒸气能燃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燃烧,故填:是;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白烟”,“白烟”能燃烧,因为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3)①收集 1 瓶含 20%氧气和 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才慢慢熄灭,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氧气的含量,一开始蜡烛燃烧,说明假设①不合理;②A、实验开始时,氧气体积分数为 19.56%,说明不是纯净的氧气,不符合题意;B、蜡烛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5.96%,说明蜡烛熄灭的原因不是氧气耗尽,不符合题意;C、蜡烛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5.96%,不是纯净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含量小于一定值时,蜡烛熄灭,符合题意。故选 D;(4)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未预热,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外壁有水,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炸裂;加热时,试管接触灯芯,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炸裂;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24).pdf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学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2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