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03 讲 酸碱盐的分类和命名01 知识回顾 02 知识精讲 03 对点精练 04 易错辨析05 基础测评 06 能力提升知识回顾酸、碱、盐的概念与常见分类1.概念酸 电离时产生的 的化合物概碱 电离时产生的 的化合物念盐 在水溶液中解离出 的化合物2.酸的分类含氧酸酸 从是否含氧来分无氧酸的一元酸分从氢原子数目来分 二元酸类三元酸3.碱的分类强碱碱 从碱性强弱来分弱碱的一元碱分从氢氧根数目来分 二元碱类三元碱4.盐的分类含氧酸盐盐 从是否含氧来分无氧酸盐的正盐分 从酸与碱反应程度酸式盐类 来分碱式盐对点精练1.根据初中化学学习的知识判断,下列有关酸、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酸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B.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D.碱参与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知识精讲一、酸的其它分类和命名1.分类:酸 难挥发性酸 H3PO4、H2SO4根据酸是否具有挥发性的 挥发性酸 HCl、HNO3、CH3COOH其 强酸 HCl、H2SO4、HNO3根据酸电离出氢离子的难易程度它 弱酸 H2CO3、CH3COOH、HF分 高沸点酸 H3PO4、H2SO4根据酸的沸点的高低类 低沸点酸 HCl、HBr2.酸的命名:除去含氧酸中氢氧元素后,用剩下的元素命含氧酸的 HClO4(高氯酸)、HClO3(氯酸)、名该酸,根据该酸中化合价的高低,可依次命名 HClO2(亚氯酸)、HClO(次氯酸)用高某酸、某酸、亚某酸、次某酸命名。无氧酸的 HCl 氢氯酸,俗称盐酸;HBr 氢溴酸;通常称作氢某酸。命名 HI 氢碘酸;H2S 氢硫酸。3.酸的通性酸溶液遇到 色的石蕊试液变 色,遇到酚酞 ,遇到甲基橙变 色1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PH<3.1), (3.12 与活泼金属反应 生成 。如:铁与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3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生成 。如:氧化镁和硫酸溶液反应:MgO+H2SO4=MgSO4+H2O4 与碱发生 反应 生成 。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生成 。如:碳酸钠与硫酸溶液反应:5 与某些盐反应Na2CO3+H2SO4=Na2SO4+CO2↑+H2O正误判断 (对的打“ ”,错的打1.“酸能x与”金)属 氧 化 物 、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2.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对点精练3.写出下列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2)用稀盐酸除铁锈:(3)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4)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二、碱的其它分类和命名1.分类和命名:碱的其 可溶性碱:NaOH、KOH、Ba(OH)2分类 根据碱是否溶于水来分它分类 难溶性碱:Cu(OH)2、Fe(OH)3、Mg(OH)2和命名 命名 氢氧化某或氢氧化亚某 氢氧化铁:Fe(OH)3 氢氧化亚铁:Fe(OH)22.碱的通性:1 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碱溶液遇到酚酞试液显 ,遇到甲基橙试液显 ,遇到紫色石蕊试液显 。2 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 如: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3 与酸的反应 如:硫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4 与某些可溶盐的反应 如: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反应:正误判断 (对的打“ ”,错的打1.“酸和x碱”反)应 生 成 盐 和水,物质 M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 就是碱( )2.只有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才是复分解反应。( )对点精练3.写出下列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①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②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④氯化铝溶液和一水合氨反应:三、盐的其它分类和命名1.分类和命名:分类 根据碱是否溶 易溶性盐 CuSO4、FeCl3、Mg(NO3)2于水来分 微溶性盐 CaSO4、MgCO3、PbSO4难溶性盐 CaCO3、BaSO4、AgCl正盐无氧酸盐 “某化某” 如 KCl:氯化钾含氧酸盐 “某酸某” 如 Na2CO3:碳酸钠命名酸式盐 “某酸氢某” 如 NaHCO3:碳酸氢钠碱式盐 “碱式某酸某” 如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2.盐的通性:盐溶液不都是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如:NaCl 溶液呈中性;FeCl1 3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溶液呈酸性,遇紫色石蕊试液呈 ;Na2CO3呈碱性,遇酚酞试液呈 。2 与酸的反应 如:碳酸钠与盐酸:Na2CO3+2HCl=2NaCl+CO2↑+H2O3 与碱的反应 如氯化铜溶液与一水合氨反应:CuCl2+2NH3·H2O=Cu(OH)2↓+2NH4Cl4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如:锌和氯化铜溶液反应:CuCl2+Zn=Cu+ZnCl25 与盐的反应 如: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NaCl+AgNO3=AgCl↓+NaNO3对点精练1.由 Ca、C、H、O 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Ca(HCO3) 2、CaCO3都属于盐 B.H2O、CaO 都属于氧化物C.C2H5OH、H2CO3都属于酸 D.Ca (OH)2属于碱2.如图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挥”处物质的溶液具有挥发性B.“微”处物质的化学式为 Mg2CO3C.氢氧化镁能溶于水D.“溶”处的物质属于碱3.写出下列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①碳酸钙和醋酸溶液反应:②硫酸铁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③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④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易错辨析易错点 1:复分解反应条件在应用中常被忽略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需要条件:反应物易溶于水,生成物有气体或水或沉淀中至少有一种。而实际应用中易被忽略。易错点 2:一种物质与溶液中的两种物质反应时难以判断反应的先后。规律总结:当一种物质与溶液中的两种溶质都会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时,需要先判断反应生成的沉淀或气体会不会与另一种物质再发生反应,若会,则一开始没有气体或沉淀;若不会,则一开始就会出现气体或沉淀。易错点 3、酸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和验证规律总结:酸碱反应后,溶液成分的确定必须通过分析反应时的拐点来确定是酸过量还是碱过量或恰好完全反应。易错点 4、pH 试纸的使用(1)pH 试纸测出的 pH 值为 1~14 的整数。(2)pH 试纸不能润湿,否则测出的结果可能有误差。若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下列溶液的 pH 值,则造成的误差情况如下:①稀硫酸 pH——偏高;②氢氧化钠溶液 pH——偏低;③氯化钠溶液 pH——无影响。易错点 5、 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水;检验 CO2:Ca(OH)2+CO2=CaCO3↓+H2O吸收 CO2:2NaOH+CO2=Na2CO3+H2O此类反应虽然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但并未相互交换成分,故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易错点 6、中和反应: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注意: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并不一定就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以及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这一类反应并不属于中和反应。实质:H+与 OH-结合生成 H2O。易错点 7、金属+盐→新盐+新金属(置换反应)Zn+CuSO4=ZnSO4+CuFe CuSO 4 Cu FeSO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位于前面的金属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与氢的位置无关;盐必须是可溶性盐。注意:(1)不要用 K、Ca、Na 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因为它们活动性太强,会直接与溶液中的水反应;(2)铁参加的置换反应生成的都是亚铁盐。易错点 8、特殊易错点的记忆1.溶液呈碱性的盐:Na2CO3 K2CO3 NaHCO3溶液2.能作建筑材料的物质:CaCO3 Ca(OH)23.能用作补钙剂的物质:CaCO34.能用于制洗涤剂和造纸的物质:NaOH Na2CO35.在溶液中只能与酸反应的物质:难容性碱、盐、金属氧化物6.无法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物质:KNO3 NaNO3 AgCl BaSO47.同时生成两种沉淀的反应:Ba(OH) 2+CuSO4=BaSO4↓+Cu(OH) 2↓Ba(OH) 2+MgSO4=BaSO4↓+Mg(OH) 2↓8.同时生成沉淀、气体和水的反应:H2SO4 +BaCO3= BaSO4 ↓+H2O+CO2↑Ba(OH) 2 +(NH4)2SO4=BaSO4 ↓+2H2O+2NH3↑9.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盐;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易错点 9、物质溶解性(1)酸都溶。(2)溶碱有五个:钾、钠、铵、钙、钡[KOH、NaOH、NH3·H2O、Ca(OH)2、Ba(OH)2]。(3)钾、钠、铵、硝酸盐都可溶。(4)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可溶。(5)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可溶。(6)碳酸盐只溶钾、钠、铵[K2CO3、Na2CO3、(NH4)2CO3],剩下都不溶。(7)另外:AgCl、BaSO4不仅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稀硝酸。基础测评1.下列有关“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盐的水溶液都显中性 B.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C.盐发生电离时一定会电离出金属阳离子 D.根据“交叉分类法”,硫酸钠属于钠盐、硫酸盐、正盐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A Cu2(OH)2CO3 H2SO4 CaCO3 SiO2 CO2B NaOH HCl NaClO2 Na2O2 COC NaOH C2H5OH CaCl2 MgO SO2D NH3 H2O CH3COOH NaHCO3 CaO Mn2O7A.A B.B C.C D.D3.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增铁酱油”等商品.这些描述中的“碘”“钙”“铁”指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4.下列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名称(或俗名)、化学式、类别一致的是A.胆矾 CuSO4 混合物 B.氖气 Ne 化合物C.烧碱 NaOH 氧化物 D.火碱 NaOH 碱5.在我国空间站的太空课堂中,航天员向水球内注入蓝色颜料后,将一颗泡腾片(由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组成的混合物)放进了水球内。水球“沸腾”了!无数气泡在其中产生,逐渐将水球充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泡腾片溶于水只发生物理变化 B.气泡的主要成分是酸性氧化物C.泡腾片中的碳酸氢钠属于碱类 D.泡腾片溶于水发生分解反应6.下列对物质分类的归纳中,错误的是A.蔗糖、酒精、甲烷等这类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B.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C.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酸D.分类法中把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7.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下列物质按混合物、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A.氯水、氧化钙、硫酸钠 B.稀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C.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氯化铜 D.漂白液、氢氧化钡、硫酸铜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做了以下 A、B 两个实验:【观察与讨论】(1)实验结束后,他们将 A 试管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将滤液和 B 实验后的废液都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出现白色沉淀。他们通过分析,确定 A 滤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B 废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接着,他们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废液缸里最终的废液含有什么溶质?【猜想与假设】(2)小组同学进行了多种猜想:猜想①:NaCl、 CaCl2、 HCl ;猜想②:NaCl 、CaCl2 猜想③:NaCl、Na2CO3 经分析后,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①不成立,他们的理由是 。【活动与探究】(3)他们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写化学式)溶液 可证明猜想③成立。10.牙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用品,由粉状摩擦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黏合剂、香料、甜味剂及其他特殊成分构成。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牙膏 X 牙膏 Y 牙膏 Z 牙膏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摩擦剂物质类别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指酸、碱、盐、氧化物)(1)将上述摩擦剂所属物质的正确类别填入空格 、 、 。(2)你推测上述三种摩擦剂都 (填“溶于”或者“不溶于”)水,理由是 。(3)已知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 SiO2 ,该物质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NaOH+SiO2=Na2SiO3+H2O,Na2SiO3属于 (填“酸”“碱”或“盐”)类。由此可知 SiO2属于 (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SO2也具有类似的性质,请你写出 SO2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力提升1.古代利用绿矾 FeSO4 ×7H2O 制取硫酸。制取过程中FeSO4 ×7H2O首先发生如下分解反应:高温2 FeSO4 ×7H2O Fe2O3 SO2 SO3 14H2O,该反应中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A.盐 B.酸性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 D.含氧酸2.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部分的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B.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C.向 Ca(OH)2溶液中加入 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物质 X 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3.虎年春晚一段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此画用到了一种矿物颜料——石青 éCu3 CO3 (OH)2 ù2 。以下关于石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盐 B.既属于盐又属于碱C.在常温下易分解 D.石青易溶于水4.如图表示部分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涉及物质的类别包含:碱、盐和氧化物B.图中涉及的氧化物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 3 种C.圈Ⅱ中O2生成氧化物的反应都可以由O2和相应单质在点燃条件下生成D.反应①和②一定是同一反应5.“混盐”是指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就是一种混盐。“复盐”是指含有多种简单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如 KAl(SO4)2,下列各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A.Ag(NH3)2OH B.(NH4)2Fe(SO4)2C.Cu2(PO4)Cl D.K3[Fe(CN)6]6.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不正确的有①海水、空气、胆矾、盐酸均为混合物;②H2CO3、CH3COOH、H2SO4、H2S 均为酸;③Mg(OH)2、NaOH、Cu2(OH)2CO3、NH3·H2O 均为碱;④干冰、Mn2O7、SiO2、CO 均为酸性氧化物:⑤NaHSO4、AgCl、AlCl3、CaCO3均为盐;⑥NaH2PO4、Na2SO4、纯碱既为钠盐,同时又为含氧酸盐。A.①③④⑥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7.化学小组的同学用思维导图绘制出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相互反应关系图(每一个反应表示酸碱盐不同的化学性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一、不同的酸溶液中含有相同的 H+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①表示酸能与使指示剂反应②表示酸可与某些金属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铁和稀盐酸___________。锌和稀硫酸___________。(2)③表示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写出分别用稀盐酸和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④表示酸与碱反生中和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和稀盐酸___________。氢氧化钠和稀硫酸___________。(4)⑤酸与某些盐会发生反应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写出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二、不同的碱溶液中含有相同的 OH-,所以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5)⑥表示碱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⑦表示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___________。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___________。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___________。(6)④表示酸与碱反生中和反应⑨表示碱与某些盐会发生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三、盐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7)可利用反应⑧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8)⑤酸与某些盐会发生反应⑨表示碱与某些盐会发生反应⑩表示两种盐之间也能发生反应,写出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第 03 讲 酸碱盐的分类和命名01 知识回顾 02 知识精讲 03 对点精练 04 易错辨析05 基础测评 06 能力提升知识回顾酸、碱、盐的概念与常见分类1.概念酸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概碱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念盐 在水溶液中解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2.酸的分类含氧酸 HNO3、H2CO3、H2SO4酸 从是否含氧来分无氧酸 HCl、HF、H2S的一元酸 HNO3、HCl、HF、分从氢原子数目来分 二元酸 H2S、H2CO3、H2SO4类三元酸 H3PO43.碱的分类强碱 NaOH、Ba(OH)2、Ca(OH)2碱 从碱性强弱来分弱碱 NH3·H2O、Fe(OH)3的一元碱 NaOH、NH3·H2O分从氢氧根数目来分 二元碱 Ba(OH)2、Ca(OH)2类三元碱 Fe(OH)34.盐的分类含氧酸盐 Na2SO4、Ba(NO3)2、CaCO3盐 从是否含氧来分无氧酸盐 NH4Cl、FeBr3的正盐 NaCl、(NH4)2SO4分 从酸与碱反应程度酸式盐 NaHCO3类 来分碱式盐 Cu2(OH)2CO3对点精练1.根据初中化学学习的知识判断,下列有关酸、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酸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B.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D.碱参与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解析】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A 正确;B.碱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氨水,B 错误;C.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C 错误;D.碱参与的化学反应不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D 错误;故选:A。知识精讲一、酸的其它分类和命名1.分类:酸 难挥发性酸 H3PO4、H2SO4根据酸是否具有挥发性的 挥发性酸 HCl、HNO3、CH3COOH其 强酸 HCl、H2SO4、HNO3根据酸电离出氢离子的难易程度它 弱酸 H2CO3、CH3COOH、HF分 高沸点酸 H3PO4、H2SO4根据酸的沸点的高低类 低沸点酸 HCl、HBr2.酸的命名:除去含氧酸中氢氧元素后,用剩下的元素命含氧酸的 HClO4(高氯酸)、HClO3(氯酸)、名该酸,根据该酸中化合价的高低,可依次命名 HClO2(亚氯酸)、HClO(次氯酸)用高某酸、某酸、亚某酸、次某酸命名。无氧酸的 HCl 氢氯酸,俗称盐酸;HBr 氢溴酸;通常称作氢某酸。命名 HI 氢碘酸;H2S 氢硫酸。3.酸的通性酸溶液遇到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遇到酚酞无色,遇到甲基橙变红色1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PH<3.1),橙色(3.12 与活泼金属反应 生成 H2。如:铁与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3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生成盐和水。如:氧化镁和硫酸溶液反应:MgO+H2SO4=MgSO4+H2O4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生成新酸和新盐。如:碳酸钠与硫酸溶液反应:5 与某些盐反应Na2CO3+H2SO4=Na2SO4+CO2↑+H2O正误判断 (对的打“ ”,错的打1.“酸能x与”金)属 氧 化 物 、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 2.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答案】 对点精练3.写出下列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2)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3)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4)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二、碱的其它分类和命名1.分类和命名:碱的其 可溶性碱:NaOH、KOH、Ba(OH)2分类 根据碱是否溶于水来分它分类 难溶性碱:Cu(OH)2、Fe(OH)3、Mg(OH)2和命名 命名 氢氧化某或氢氧化亚某 氢氧化铁:Fe(OH)3 氢氧化亚铁:Fe(OH)22.碱的通性:1 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碱溶液遇到酚酞试液显红色,遇到甲基橙试液显黄色,遇到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2 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 如: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CO2+Ca(OH)2=CaCO3↓+H2O3 与酸的反应 如:硫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S+2NaOH=Na2S+H2O4 与某些可溶盐的反应 如: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正误判断 (对的打“ ”,错的打1.“酸和x碱”反)应 生 成 盐 和水,物质 M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 就是碱( )【答案】x2.只有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才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x对点精练3.写出下列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①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2+Ba(OH)2=BaSO3↓+H2O②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uSO4+Ba(OH)2=BaSO4↓+Cu(OH)2↓④氯化铝溶液和一水合氨反应:AlCl3+3NH3·H2O=Al(OH)3↓+3NH4Cl三、盐的其它分类和命名1.分类和命名:易溶性盐 CuSO4、FeCl3、Mg(NO3)2根据碱是否溶分类 微溶性盐 CaSO4、MgCO3、PbSO4于水来分难溶性盐 CaCO3、BaSO4、AgCl正盐无氧酸盐 “某化某” 如 KCl:氯化钾含氧酸盐 “某酸某” 如 Na2CO3:碳酸钠命名酸式盐 “某酸氢某” 如 NaHCO3:碳酸氢钠碱式盐 “碱式某酸某” 如 Cu2(OH)2CO3:碱式碳酸铜2.盐的通性:盐溶液不都是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如:NaCl 溶液呈中性;FeCl1 3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溶液呈酸性,遇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Na2CO3呈碱性,遇酚酞试液呈红色。2 与酸的反应 如:碳酸钠与盐酸:Na2CO3+2HCl=2NaCl+CO2↑+H2O3 与碱的反应 如氯化铜溶液与一水合氨反应:CuCl2+2NH3·H2O=Cu(OH)2↓+2NH4Cl4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如:锌和氯化铜溶液反应:CuCl2+Zn=Cu+ZnCl25 与盐的反应 如: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NaCl+AgNO3=AgCl↓+NaNO3对点精练1.由 Ca、C、H、O 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Ca(HCO3) 2、CaCO3都属于盐 B.H2O、CaO 都属于氧化物C.C2H5OH、H2CO3都属于酸 D.Ca (OH)2属于碱【答案】C【解析】A、Ca(HCO3)2、CaCO3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不符合题意;B、H2O、CaO 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C2H5OH 是有机物不属于酸,符合题意;D、Ca(OH)2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符合题意。故选 C。2.如图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挥”处物质的溶液具有挥发性B.“微”处物质的化学式为 Mg2CO3C.氢氧化镁能溶于水D.“溶”处的物质属于碱【答案】A【解析】A.“溶挥”处物质的溶液具有挥发性,说法正确;B.“微”处物质是碳酸镁化学式是 MgCO3,说法错误;C.氢氧化镁不能溶于水,说法错误;D.“溶”处的物质是碳酸铵属于盐,说法错误。故选:A。3.写出下列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①碳酸钙和醋酸溶液反应: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②硫酸铁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Fe2(SO4)3+3Ba(OH)2=3BaSO4↓+2Fe(OH)3↓③硫酸铜溶液和铁反应:CuSO4+Fe=FeSO4+Cu④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BaCl2+Na2CO3=BaCO3↓+2NaCl易错辨析易错点 1:复分解反应条件在应用中常被忽略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需要条件:反应物易溶于水,生成物有气体或水或沉淀中至少有一种。而实际应用中易被忽略。易错点 2:一种物质与溶液中的两种物质反应时难以判断反应的先后。规律总结:当一种物质与溶液中的两种溶质都会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时,需要先判断反应生成的沉淀或气体会不会与另一种物质再发生反应,若会,则一开始没有气体或沉淀;若不会,则一开始就会出现气体或沉淀。易错点 3、酸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和验证规律总结:酸碱反应后,溶液成分的确定必须通过分析反应时的拐点来确定是酸过量还是碱过量或恰好完全反应。易错点 4、pH 试纸的使用(1)pH 试纸测出的 pH 值为 1~14 的整数。(2)pH 试纸不能润湿,否则测出的结果可能有误差。若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下列溶液的 pH 值,则造成的误差情况如下:①稀硫酸 pH——偏高;②氢氧化钠溶液 pH——偏低;③氯化钠溶液 pH——无影响。易错点 5、 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水;检验 CO2:Ca(OH)2+CO2=CaCO3↓+H2O吸收 CO2:2NaOH+CO2=Na2CO3+H2O此类反应虽然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但并未相互交换成分,故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易错点 6、中和反应: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注意: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并不一定就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以及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这一类反应并不属于中和反应。实质:H+与 OH-结合生成 H2O。易错点 7、金属+盐→新盐+新金属(置换反应)Zn+CuSO4=ZnSO4+CuFe CuSO 4 Cu FeSO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位于前面的金属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与氢的位置无关;盐必须是可溶性盐。注意:(1)不要用 K、Ca、Na 置换盐溶液中的金属,因为它们活动性太强,会直接与溶液中的水反应;(2)铁参加的置换反应生成的都是亚铁盐。易错点 8、特殊易错点的记忆1.溶液呈碱性的盐:Na2CO3 K2CO3 NaHCO3溶液2.能作建筑材料的物质:CaCO3 Ca(OH)23.能用作补钙剂的物质:CaCO34.能用于制洗涤剂和造纸的物质:NaOH Na2CO35.在溶液中只能与酸反应的物质:难容性碱、盐、金属氧化物6.无法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物质:KNO3 NaNO3 AgCl BaSO47.同时生成两种沉淀的反应:Ba(OH) 2+CuSO4=BaSO4↓+Cu(OH) 2↓Ba(OH) 2+MgSO4=BaSO4↓+Mg(OH) 2↓8.同时生成沉淀、气体和水的反应:H2SO4 +BaCO3= BaSO4 ↓+H2O+CO2↑Ba(OH) 2 +(NH4)2SO4=BaSO4 ↓+2H2O+2NH3↑9.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盐;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碱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易错点 9、物质溶解性(1)酸都溶。(2)溶碱有五个:钾、钠、铵、钙、钡[KOH、NaOH、NH3·H2O、Ca(OH)2、Ba(OH)2]。(3)钾、钠、铵、硝酸盐都可溶。(4)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可溶。(5)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可溶。(6)碳酸盐只溶钾、钠、铵[K2CO3、Na2CO3、(NH4)2CO3],剩下都不溶。(7)另外:AgCl、BaSO4不仅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稀硝酸。基础测评1.下列有关“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盐的水溶液都显中性 B.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C.盐发生电离时一定会电离出金属阳离子 D.根据“交叉分类法”,硫酸钠属于钠盐、硫酸盐、正盐【答案】D【解析】A.盐的水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碱性,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A 错误;B.两种盐反应不一定生成两种新盐,如 FeCl3和 Na2S 反应生成硫单质、氯化亚铁和氯化钠,B 错误;C.盐发生电离时不一定会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如铵盐电离出铵根离子,C 错误;D.硫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根据“交叉分类法”,硫酸钠属于钠盐、硫酸盐、正盐,D 正确;故选 D。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A Cu2(OH)2CO3 H2SO4 CaCO3 SiO2 CO2B NaOH HCl NaClO2 Na2O2 COC NaOH C2H5OH CaCl2 MgO SO2D NH3 H2O CH3COOH NaHCO3 CaO Mn2O7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Cu2(OH)2CO3是盐,SiO2是酸性氧化物,A 错误;B.Na2O2是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CO 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 错误;C.C2H5OH 是有机物、不属于酸,C 错误;D.一水合氨属于碱,CH3COOH 属于酸,碳酸氢钠属于盐,CaO 属于碱性氧化物,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D 正确;故选 D。3.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增铁酱油”等商品.这些描述中的“碘”“钙”“铁”指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答案】A【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增铁酱油”的碘、铁、钙、硒、氟指的是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故答案为:A。4.下列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名称(或俗名)、化学式、类别一致的是A.胆矾 CuSO4 混合物 B.氖气 Ne 化合物C.烧碱 NaOH 氧化物 D.火碱 NaOH 碱【答案】D【解析】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 ×5H2O ,属于盐,是纯净物,A 错误;B.氖气属于单质,B 错误;C.烧碱,即 NaOH,属于碱,C 错误;D.火碱,即 NaOH,属于碱,D 正确;故选 D。5.在我国空间站的太空课堂中,航天员向水球内注入蓝色颜料后,将一颗泡腾片(由碳酸氢钠和有机酸组成的混合物)放进了水球内。水球“沸腾”了!无数气泡在其中产生,逐渐将水球充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泡腾片溶于水只发生物理变化 B.气泡的主要成分是酸性氧化物C.泡腾片中的碳酸氢钠属于碱类 D.泡腾片溶于水发生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A.泡腾片溶于水其所含碳酸氢钠和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产生气泡,发生化学变化,故 A 错误;B.气泡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故 B 正确;C.泡腾片中的碳酸氢钠属于盐类,故 C 错误;D.泡腾片溶于水碳酸氢钠与有机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故 D 错误;故选:B。6.下列对物质分类的归纳中,错误的是A.蔗糖、酒精、甲烷等这类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B.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C.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酸D.分类法中把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答案】C【解析】A.有机物是绝大多数含碳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甲烷,故 A 正确;B.盐是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故 B 正确;C.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 H+的化合物为酸,NaHSO4能电离产生 H+,但 NaHSO4属于盐,故 C 错误;D.分类法中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把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故 D 正确。答案选 C。7.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A.①为酸碱反应,氢氧化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可以制得氯化锌,A 不符合题意;B.酸与金属反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氢,所以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可以制得氯化锌,B 不符合题意;C.碱与盐的反应,碱为氢氧化锌,本身不易溶于水,不能与盐反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锌,C 符合题意;D.盐与金属反应,锌金属活动性强于铜,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可以制得氯化锌,D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C。8.下列物质按混合物、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A.氯水、氧化钙、硫酸钠 B.稀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C.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氯化铜 D.漂白液、氢氧化钡、硫酸铜【答案】D【解析】A.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A 错误;B.碳酸钠属于盐,B 错误;C.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C 错误;D.漂白液、氢氧化钡、硫酸铜分别属于混合物、碱、盐,D 正确;故选 D。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做了以下 A、B 两个实验:【观察与讨论】(1)实验结束后,他们将 A 试管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将滤液和 B 实验后的废液都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出现白色沉淀。他们通过分析,确定 A 滤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B 废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接着,他们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废液缸里最终的废液含有什么溶质?【猜想与假设】(2)小组同学进行了多种猜想:猜想①:NaCl、 CaCl2、 HCl ;猜想②:NaCl 、CaCl2 猜想③:NaCl、Na2CO3 经分析后,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①不成立,他们的理由是 。【活动与探究】(3)他们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华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写化学式)溶液 可证明猜想③成立。【答案】(1) Na2CO3、NaOH CaCl2、HCl(2)白色沉淀为 CaCO3,HCl 与 CaCO3反应,不能共存(3)HCl(或 Na2CO3)【解析】(1)在 A 试管中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在 B 试管中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氯化钙和水,而将滤液和 B 实验后的废液都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知白色沉淀为碳酸钙,气泡为二氧化碳,因此溶液中存在碳酸钠和盐酸,所以可知 A 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B 滤液中的溶质为盐酸和氯化钙。(2)因为最终生成物存在碳酸钙,而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所以两者不能共存,因此猜想①不成立。(3)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HCl(或 Na2CO3)溶液,若产生气泡(或无明显现象),则可判断猜想③成立。10.牙膏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用品,由粉状摩擦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黏合剂、香料、甜味剂及其他特殊成分构成。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牙膏 X 牙膏 Y 牙膏 Z 牙膏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摩擦剂物质类别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指酸、碱、盐、氧化物)(1)将上述摩擦剂所属物质的正确类别填入空格 、 、 。(2)你推测上述三种摩擦剂都 (填“溶于”或者“不溶于”)水,理由是 。(3)已知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 SiO2 ,该物质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2NaOH+SiO2=Na2SiO3+H2O,Na2SiO3属于 (填“酸”“碱”或“盐”)类。由此可知 SiO2属于 (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SO2也具有类似的性质,请你写出 SO2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碱 盐 氧化物(2) 不溶于 因为摩擦剂是通过牙刷的运动摩擦以清洁牙齿,所以均不溶于水(3) 盐 酸性 2NaOH+SO2=Na2SO3+H2O【解析】(1)Al(OH)3为 Al3+和 OH-构成,它为碱。CaCO 2+3为 Ca 和碳酸根组成,它为盐。二氧化硅为氧化物。答案为碱;盐;氧化物;(2)摩擦剂利用固体之间相互摩擦作用,所以摩擦剂不溶于水。答案为不溶于;因为摩擦剂是通过牙刷的运动摩擦以清洁牙齿,所以均不溶于水;(3)Na2SiO +3由 Na 与硅酸根构成,它为盐。SiO2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SiO2为酸性氧化物。SO2为酸性氧化物,它与碱反应也产生盐和水,反应为 2NaOH+SO2=Na2SO3+H2O。答案为盐;酸性;2NaOH+SO2=Na2SO3+H2O。能力提升1.古代利用绿矾 FeSO4 ×7H2O 制取硫酸。制取过程中FeSO4 ×7H2O首先发生如下分解反应:高温2 FeSO4 ×7H2O Fe2O3 SO2 SO3 14H2O,该反应中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A.盐 B.酸性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 D.含氧酸【答案】D【解析】A.FeSO4 ×7H2O属于盐,A 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B 不符合题意;C.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C 不符合题意;D.水属于氢化物,不属于含氧酸,再结合前三项分析,D 符合题意;故选 D。2.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部分的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B.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C.向 Ca(OH)2溶液中加入 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物质 X 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答案】D【分析】依据转化关系可知,X 可与碳酸钙相互转化,且与氢氧化钙反应,可知 X 为二氧化碳,结合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判断解答。【解析】A.由题图中物质之间的反应可知,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A 错误;B.由于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不属于盐,即反应②不一定有盐参加反应,B 错误;C.向 Ca(OH)2溶液中加入 CaO,若是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会增大,C 错误;D.由于二氧化碳、碳酸钙之间能相互转化,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X 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D 正确;故答案为:D。3.虎年春晚一段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生动还原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此画用到了一种矿物颜料——石青 éCu3 CO3 (OH) ù2 2 。以下关于石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盐 B.既属于盐又属于碱C.在常温下易分解 D.石青易溶于水【答案】A【解析】A.石青的化学式是 éCu3(CO ) OH ù Cu2+3 2 2 ,由 、OH-、CO2-3 构成,属于碱式盐,故 A 正确;B éCu (CO ) OH ù Cu2+ -.石青的化学式是 3 3 2 2 ,由 、OH 、CO2-3 构成,属于盐,故 B 错误;C.能够一直保存下来,说明该物质在常温下较稳定,故 C 错误;D.石青的化学式是 éCu3(CO3)2 OH ù2 ,属于碳酸盐,难溶于水,故 D 错误;选 A。4.如图表示部分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涉及物质的类别包含:碱、盐和氧化物B.图中涉及的氧化物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 3 种C.圈Ⅱ中O2生成氧化物的反应都可以由O2和相应单质在点燃条件下生成D.反应①和②一定是同一反应【答案】D【解析】A.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因此图中涉及物质的类别不包含酸,有盐如 CaCO3、碱如 Ca(OH)2和氧化物如 CO2,故 A 正确;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图中涉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属于酸性氧化物,有 3 种,故 B 正确;C.圈Ⅱ中的化学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反应,可以由 C、S、P、Fe 单质与氧气点燃反应得到,故 C 正确;D.反应①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也可能是氢氧化钙和可溶性的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②是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①②可能是同一个反应,故 D 错误;故选:D。5.“混盐”是指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就是一种混盐。“复盐”是指含有多种简单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如 KAl(SO4)2,下列各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A.Ag(NH3)2OH B.(NH4)2Fe(SO4)2C.Cu2(PO4)Cl D.K3[Fe(CN)6]【答案】C+【解析】A.Ag(NH3)2OH 是络合物,由 é Ag NH3 ù 、OH-2 构成,属于碱,故不选 A;B.(NH4)2Fe(SO+ 2+ 2-4)2由NH4、Fe 、SO4 构成,属于复盐,故不选 B;C.Cu2(PO4)Cl 由Cu2+、PO3-4、Cl-构成,属于混盐,故选 C;3-D.K3[Fe(CN)6]是络合物,由K 、 éFe CN ù6 构成,故不选 D;选 C。6.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不正确的有①海水、空气、胆矾、盐酸均为混合物;②H2CO3、CH3COOH、H2SO4、H2S 均为酸;③Mg(OH)2、NaOH、Cu2(OH)2CO3、NH3·H2O 均为碱;④干冰、Mn2O7、SiO2、CO 均为酸性氧化物:⑤NaHSO4、AgCl、AlCl3、CaCO3均为盐;⑥NaH2PO4、Na2SO4、纯碱既为钠盐,同时又为含氧酸盐。A.①③④⑥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答案】B【解析】①胆矾(CuSO4 5H2O)有固定的组成,为纯净物,①错误;②H2CO3、CH3COOH、H2SO4、H2S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 H+,符合酸的概念,均为酸,②正确;③Cu2(OH)2CO3是碱式盐,③错误;④CO 是不成盐氧化物,④错误;⑤NaHSO4、AgCl、AlCl3、CaCO3均是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属于盐,⑤正确;⑥NaH2PO4、Na2SO4、纯碱(Na2CO3)都含有钠离子属于钠盐,酸根离子都是含氧酸根离子,既为钠盐,同时又为含氧酸盐,⑥正确;综上所述,不正确的是①③④;答案选 B。7.化学小组的同学用思维导图绘制出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相互反应关系图(每一个反应表示酸碱盐不同的化学性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一、不同的酸溶液中含有相同的 H+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①表示酸能与使指示剂反应②表示酸可与某些金属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铁和稀盐酸___________。锌和稀硫酸___________。(2)③表示酸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写出分别用稀盐酸和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④表示酸与碱反生中和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和稀盐酸___________。氢氧化钠和稀硫酸___________。(4)⑤酸与某些盐会发生反应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写出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二、不同的碱溶液中含有相同的 OH-,所以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5)⑥表示碱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⑦表示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___________。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___________。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___________。(6)④表示酸与碱反生中和反应⑨表示碱与某些盐会发生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三、盐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7)可利用反应⑧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8)⑤酸与某些盐会发生反应⑨表示碱与某些盐会发生反应⑩表示两种盐之间也能发生反应,写出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 Fe+2HCl=FeCl2 +H2 Zn+H2SO4=ZnSO4 +H2 (2) Fe2O3 +6HCl=2FeCl3 +3H2OFe2O3 +3H2SO4=Fe2 (SO4 )3 +3H2O(3) 2HCl+Ca(OH)2=CaCl2 +2H2OH2SO4 +2NaOH=Na2SO4 +2H2O(4) CaCO3 2HCl=CaCl2 +H2O+CO2 NaHCO3 +HCl=NaCl+H2O+CO2 (5) CO2 2NaOH=Na2CO3 H2OCO2 +Ca(OH)2=CaCO3 +H2OSO3 2NaOH=Na2SO4 H2O(6) Ca(OH)2 +Na2CO3=CaCO3 +2NaOH2NaOH+CuSO4=Cu(OH)2 +Na2SO4(7) Cu+2AgNO3=Cu NO3 +2Ag2(8) BaCl2 +CuSO4=CuCl2 +BaSO4 【解析】(1)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 +H2 ;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 +H2 。(2)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6HCl=2FeCl3 +3H2O;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3H2SO4=Fe2 (SO4 )3 +3H2O。(3)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Ca(OH)2=CaCl2 +2H2O ;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 +2NaOH=Na2SO4 +2H2O。(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为: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l=CaCl2 +H2O+CO2 ;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的俗称,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 +HCl=NaCl+H2O+CO2 。(5)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2NaOH=Na2CO3 H2O;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a(OH)2=CaCO3 +H2O ;氢氧化钠能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3 2NaOH=Na2SO4 H2O。(6)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Na2CO3=CaCO3 +2NaOH ;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 +Na2SO4 。(7)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 NO3 +2Ag2 。(8)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 +CuSO4=CuCl2 +BaSO4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03讲 酸碱盐的分类和命名-2024年初升高化学衔接讲义(人教版2019)(学生版).pdf 第03讲 酸碱盐的分类和命名-2024年初升高化学衔接讲义(人教版2019)(教师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