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法律保障生活 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七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不断丰富,初步感受到 法律与自己息息相关,对我国法制进程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发育、 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社会经验有限,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一提起法律,学生 可能更多地联想到法律的威严和强制性,很少能想到法律的保障作用;有的学生 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实施了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却浑然不知,缺乏法律意 识。
二、教材分析
从教材看“走进法治天地”作为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同时是整套教材 法律板块的起始单元,统领整个法律板块的学习,力图展现法律的公平公正和谐 等因素,将学生视角从学校生活领域引入社会生活领域,着力体现学生的生命成 长的连续性与教育内容的衔接性。本节课是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二 框的内容。本框题在对法律认知的前提下注重法治意识的渗透与培养。本框共两 目,第一目为“法律的特征”,阐释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说明法律与道 德、纪律等的区别;第二目为“法律的作用”,重点分析规范作用与保护作用及 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阐述法律让生活更美好。
三、设计思想
每年的“3.15”晚会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是中国消费者最信赖的守护消费品 质的舆论阵地,也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很多“舌尖”案例。2022年“3.15” 晚会,“老坛酸菜”被推上风口浪尖。晚会曝光了湖南省华容县“土坑酸菜”的 乱象,农户用土坑腌制酸菜,直接将烟头扔进酸菜。。。酸菜加工厂的卫生环境 更是不堪入目。我会充分挖掘“老坛酸菜”案例背后的法律问题,并作为主线贯 穿始终。在课堂上,借助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手段再现“老坛酸菜”事件, 创设有价值的法治情境,引导学生在议学中撬动思维、慎思问题、感受法治,从 而生成法治知识、培育法治观念。
我将以“从舌尖上的安全看法治”为总议题,创设一系列真实情景,提出一 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内化法治知识,生
成法治素养。
四、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法律条款,对“老坛酸菜”违法行为的治理行动进行梳理,了解法 律的特征,加深对政府行为的认可,增强政治认同。
通过对“脚尖上的酸菜”的逻辑分析,加深对法律特征的学习,知道法律是 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能够辨别日常生活中各种侵权行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依 法维权,增强法治观念。通过解读法律文本,加深对“法律保障生活”的理解, 感受法律的重要性,学会关心社会,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维品质和健 康的生活态度,培育健全人格。
通过对市场监督管理局情况通报和《人民日报》观点评论等,学会客观看待 执法行为,同时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并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践行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培育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征
六、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方法与策略
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八、学习评价和作业设计
(1)学习评价
通过一系列的议学活动,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学生在一步 步的议学活动中坚定法治信仰,提升法治能力,学会用法眼看生活。
(2)作业设计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对此观点,你 的看法是 请评析此观点,并找到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例子进行解释撰写研究报告 ,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九、预设过程
议学活动一:以“戏”引法,畅玩游戏,初识法律;
议学活动二:以“案”释法,收集法条,展开讨论;
议学活动三:以“法”明案,关注后续,辨析观点;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议学活动一:以“戏”引法,唤醒学生学习兴趣。
“谁是卧底”小游戏。在课堂上分发卡片邀请玩家,游戏底牌是“道德”和 “法律”,其中一位同学的牌是法律,剩下其他三位同学的牌是道德。
(二)新授
议学活动二:以“案”释法,收集法条,展开讨论;
展示3.15晚会曝光湖南省插旗菜业“土坑酸菜事件”视频。
情境一:视频回顾中我们看到市场监督管理局连夜行动,查封车间。 师(提出问题)①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依据是什么
②市场监督管理局如何执法 封条能不能随便贴 能不能撕下 来
生(预设):市场监督管理局是按照相关法律进行执法,封条不能随便贴也不能 随便撕。
师::根据同学们在课前搜索到的内容,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依据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法律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封条不 能够随便撕也不能够随便贴,在视频中出现的贴封条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我们 看到了,是由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授权,具有法律效力。分析得出法律的特征之 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的特征之二: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 施的。
情境二:湖南省插旗菜业企业收入及对当地GDP 的带动作用。
师(提出问题):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插旗菜业是否可以免受处罚呢
生(预设):插旗菜业不能免受处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违反了法律就必 须受到相应的处罚。
教师小结: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企业也是一样的,都 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这个县级企业把自己包装成了一家具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现代化企业,细 致的编排之后,利用现代化食品企业的话术把自己包装成了具有商业价值和极具 社会责任感的优良企业。但这与在视频中看到脚踩出来的酸菜制作工艺截然不同, 几个数字,几句话,成为当地经济的“功臣”。从3.15晚会曝光的视频看来,
插旗菜业把“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运用和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必然要受到法律 的严惩。所以,法律的特征之三——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根据所学内容以及有关知识填写表格,法律与我们所知的纪律与道德到底有 何不同。那么它的不同之处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我们一起来看“土坑酸 菜”事件的后续进展。
议学活动三:以“法”明案,关注后续,辨析观点 活动:小小辩论赛
图片展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锦瑞菜业等情况通报”以及当地老百姓哭诉的 案例。
辨析题目:土坑酸菜是我国腌制酸菜的传统工艺,对于土坑酸菜的做法可以进行 说服教育,没有必要进行法律处罚。
正方:要考虑到当地的现状,芥菜产业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力,不 能够一棒子打死,老百姓的经济来源不能不考虑。
反方:无论传统工艺与否,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事关每一个人,该管还是要管 ,该查封的还是要查封。对于涉事企业必须要严惩,相关的措施要逐步进行完善 ,不能够凭曝光去保证食品卫生。
情境三:《人民日报》观点评论:法律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法律的作用:
(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 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当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 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 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 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利益。
(三)小结
学生自行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