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年3月24日晚,“月掩金星”亮相天宇。“月掩金星”是月亮在运行中恰好走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间,三个星球呈一条直线时发生的天象。下图为“月掩金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与地球相比金星( )A. 表面温度更高 B. 属于巨行星 C. 大气环境相似 D. 公转轨道长2. 与“月掩金星”现象密切相关的条件是( )A. 天体运动速度时刻变化 B. 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C. 月球的体积远小于金星 D. 金地距离远大于地月距离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开发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 下列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A.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C. 气候寒冷,冰川广布 D.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4. 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B. 藏南谷地的地热能C. 高原北部的风能 D. 雅鲁藏布江的水能《汉书·五行志》记载:“河平元年……三月已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距离我们约1.5亿千米的太阳,表面非常活跃。下图中的①代表太阳内部,②③④代表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的三个圈层。完成下面小题。5. 我们平时看到的像圆盘一样明亮发光的太阳大气层对应的是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6. 材料中的“黑气”指代及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 太阳耀斑一① B. 太阳黑子一② C. 日珥一③ D. 太阳风—④7. 太阳活动的变化可以引发很多现象,下列现象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A. 地球磁场不稳定出现磁暴现象 B. 可以看到阴晴圆缺的月相变化C. 地球上的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D. 赤道地区夜空出现绚丽的极光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完成下面小题。8. 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丁、乙、丙、甲C. 乙、丁、甲、丙 D. 乙、丁、丙、甲9. 与图中丙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 )A. 孢子植物时代 B. 裸子植物 C. 海生藻类 D. 被子植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塔里木河流域,分布有世界面积最大、分布最密、存活最好的“第三纪活化石”40余万亩的天然胡杨林,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下图为新疆胡杨林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0. 在胡杨林景观图中出现的地球圈层有( )①岩石圈②地幔③水圈④地核⑤生物圈⑥大气圈A. ①②④⑥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⑤⑥ D. ②③④⑤11. 胡杨林景观的形成,说明地球各圈层( )A. 存在着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B. 呈现连续而不规则分布C. 处于彼此独立的发展变化中D. 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能12. 干旱地区胡杨林群落的存在,起关键作用的圈层是( )A. 大气圈 B. 岩石圈 C. 生物圈 D. 水圈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13. 长征五号B遥三运火箭进入预定轨道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气温变化可能是( )A. 递增→递减→递增 B. 递减→递增→递减C.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14. 长征五号B遥三运火箭发射地文昌对流层的厚度最接近( )A. 8—9km B. 10—12km C. 17—18km D. 4—6km15. 下列关于长征五号B遥三运火箭穿过的大气层的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 平流层看到大雁南飞C. 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的紫外线 D. 高层大气有若干电离层在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华北地区的果农都要给果树涂上白色的涂白剂:而在夏日来临时却在果树的底部铺上白色的地膜。据此完成下列题。16. 果树的幼苗在栽种时要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A. 减弱了②的逃逸 B. 增强了①的反射C. 增强了③的强度 D. 增强了对④的吸收17. 将树木涂成白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效增加太阳辐射,使地面热量大量增加B. 增加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以躲过冻害C. 减小树干底部日温差,减少树皮冻裂D. 增加树皮厚度,减少虫害,利于抗寒18. 夏季果树底部覆盖白色地膜的目的是( )A. 减少内外空气的对流,从而降低膜内温度而制冷B 反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热量减少从而降温C. 减少土壤内部水分的蒸发,起到保湿效果D. 反射太阳辐射的光照,增加底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历史上古徽州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山区,气候湿热,徽派建筑在布局上因地制宜,构思精巧,天井贯通院落中间,四周住房相围,寓意为“四水归堂”,天井使民居通风透气,冬暖夏凉,还可以有效排泄雨水。下图为徽派建筑实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下列符合天井近地面大气环流形式的是( )A. B.C. D.20. 天井民居布局格局对气候的调节作用表现在( )①夏季可以有效减少太阳辐射②夜晚便于保持室内温度③冬季可以增加室内太阳辐射④白天有利于排泄室内潮气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段海陆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下列关于图中热力环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处气压最低B. c处气流流向d处C. b处昼夜温差大于a处D. 该时段为白天22. 图示时刻该地a、b间的风向最可能为(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畦灌是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以薄水层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河套灌区张连生海子附近耕地以畦灌为主,该区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的水循环模式较为独特(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 相比于大水量灌溉,该区耕地采用畦灌的主要优势为( )①减少渗漏量②增大蒸发量③增加降雨量④提高水资源利用率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4. 在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水体的相互转化顺序为( )A. 海子—地下水—降水—灌溉水 B. 降水—地下水—海子—灌溉水C. 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 D. 地下水—灌溉水—海子—降水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大规模整治,当地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某年7月,黄河支流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但未形成明显洪峰。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 与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⑤⑥ D. ④⑥26. 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但未形成明显洪峰,主要是因为( )A. 植被生长需水量大 B. 气温高,蒸发旺盛C. 地表水下渗量较大 D. 林冠大量截留雨水27.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符合的是( )A. 土壤肥力逐渐上升,生物多样性增加 B. 流水作用减弱,坡面、梁峁侵蚀程度下降C. 河流含沙量降低,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D. 空气湿度上升,温差变大下图为某年某月长江入海口的表层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8. 图中长江入海口附近等盐度线向东弯曲凸起明显,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A. 洋流 B. 入海径流 C. 地转偏向力 D. 盛行风29. 若此时是甲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在一年中距离大陆最近的时间,此时是该年的(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30. 吃水深度,简称吃水,是指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影响吃水深度的直接因素是( )A. 海水温度 B. 海水盐度 C. 海水运动 D. 海水密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 下图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2)图中字母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其中C表示____界面,该界面下A波B波的速度变化是____。(3)D界面下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E处物质状态为____态。(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填选项)A. ① B. ② C. ③ D. ④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市道路大多为普通沥青路面,其热容量和不透水性特点带来诸多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科研人员研究出大孔隙透水沥青,这种沥青铺设的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具有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内涝等诸多优,点。左图示意某城市透水沥青路面和不透水沥青路面温度日变化,右图示意大孔隙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1)比较透水沥青路面与不透水沥青近地面气温的昼夜差异,并说明原因。(2)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透水沥青路面对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3)结合水循环的角度,说明铺设透水沥青在减轻城市内涝中的作用。3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沙特阿拉伯及周边地区略图、海水淡化过程示意图。沙特阿拉伯是高收入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国,有三十多年海水淡化历史,其产能占世界的20%,全国70%的饮用水来自海水淡化。海水淡化属于高耗能产业。(1)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之一,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该海域盐度高的原因。(2)简析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 简要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题答案】【答案】1. A 2. B【3~4题答案】【答案】3. C 4. B【5~7题答案】【答案】5. B 6. B 7. A【8~9题答案】【答案】8. C 9. D【10~12题答案】【答案】10. C 11. A 12. D【13~15题答案】【答案】13. D 14. C 15. B【16~18题答案】【答案】16 A 17. C 18. D【19~20题答案】【答案】19 A 20. B【21~22题答案】【答案】21. C 22. A【23~24题答案】【答案】23. D 24. C【25~27题答案】【答案】25. B 26. C 27. D【28~30题答案】【答案】28. B 29. A 30.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题答案】【答案】(1) ①. 横 ②. 纵(2) ①. 莫霍 ②. 明显增加(3) ①. 消失 ②. 突然下降 ③. 液 (4)A【32题答案】【答案】(1)与不透水沥青路面相比,透水沥青路面气温的昼夜差异较小。原因: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与不透水沥青路面相比,透水沥青孔隙大,白天有利于路面下方的水分蒸发, 从而降低沥青路面白天的温度,近地面气温较低;夜晚,孔隙有利于路面底部的热量向表面传导,因此昼夜温差较小。(2)透水沥青路面能有效降低城市的气温,减小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温差,从而减小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气压差异,降低热岛环流强度。(3)透水沥青路面有利于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33题答案】【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少;位于副热带海区,气温高,蒸发量大;入海河流稀少,地表径流淡水注入少。(2)生态环境问题: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排放有害气体,导致大气污染:增加海水盐度,海洋生物多样性受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