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赣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22年11月8日晚,难得一见的“红月亮”准时上演。当月全食发生时,整个月球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球表面变成暗红色,从地球上看去,整个月球呈现出古铜色,也就是民众所看见的“红月亮”。右图示意月全食形成时相关天体的位置关系。据此完成1-2题。1.以上材料中描述的天体系统层次最多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月全食发生时,出现红月亮现象主要是因为大气的( )A.反射作用B.吸收作用C.散射作用D.逆辐射作用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是剧烈的太阳活动爆发。天文学家在太阳爆发事件中观察到了暗条和热通道,两者分别处于不同的太阳大气分层,热通道位于暗条的上方,与耀斑处于同一层。右图示意暗条——热通道系统结构。读图,完成3-4题。3.暗条和热通道分别位于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色球层 B.色球层、光球层C.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日冕层4.暗条和热通道物质活跃时,可能导致( )A.电网稳定水平提高 B.地球南北磁极倒转C.地表白昼时间变长 D.卫星导航遭到干扰右图为某河流不同河段河床横断面示意图。完成5-6题。5.A河段河流地貌表现为“V”形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河段( )A.地势落差大,河流侵蚀作用强B.受风力侵蚀作用明显C.河床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D.降雨集中,地表径流带来泥沙堆积6.关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B—C河段,容易形成曲流B.在B—C河段,越靠近上游,堆积物的颗粒越小C.河流中下游都会形成冲积平原D.冲积扇形成在干支流交汇处2022年10月31日我国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了“梦天实验舱”,并且顺利实现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完成。右图为“轨道高度400~450km的中国空间站示意图”。7.“梦天实验舱”发射升空后到距地表50km的过程中气温变化规律是( )A.持续降低 B.先降低,后升高C.持续增高 D.先升高,后降低8.梦天实验舱在对流层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A.地面辐射减弱 B.太阳辐射减弱 C.太阳辐射增强 D.地面辐射增强“地球变暗”效应是研究人员通过观察提出的伴随着温室效应而出现的一种现象。科学研究发现,自1954年以来,每过10年,我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便下降约2%,比起50年前,我国大地的光照平均减弱了10%。与此同时,全国的水分蒸发率也在下降,大约每10年下降3.8cm;天空中的云量大约每10年减少0.78%。完成9-10题。9.图中与“地球变暗”效应相关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下列地区中,阳光衰减程度最弱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冰雾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即形成冰雾。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某地设计了日光温室,保障喜温作物越冬。该温室前屋面上覆盖了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右图为新疆某地冰雾出现的概率日变化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一天中,该地上午9时前后最易出现冰雾,其原因是此时( )①空气湿度大 ②降温最快 ③风速较强 ④气温低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若某日出现冰雾,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下列掀起和盖上草苫的时间合理的是( )A.20时前后掀起、14时前后盖上B.正午前后掀起、日落前后盖上C.日出前后掀起、14时前后盖上D.10时前后掀起、12时前后盖上近年来,北京市城区每年冬天都会有大群的小嘴乌鸦聚集在特定的地方过夜,于是就有了诸如“天屎路”“禽粪路”的地名。乌鸦们白天飞到郊区觅食,夜晚飞回城区休息,飞行高度较低。专家表示,乌鸦通过交流、学习得知城里舒适,于是年年来此。完成13-14题。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乌鸦冬天夜晚在城区聚集是因为更加温暖 ②乌鸦在城区的栖息地不固定③乌鸦白天飞到郊区更费力 ④乌鸦晚上飞回城区更费力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4.鸟粪会释放大量氨气,氨气与某些物质反应会形成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由此推测乌鸦聚集地可能( )A.大气逆辐射增强 B.地面辐射增强 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D.昼夜温差会更大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右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1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6.如在图中丙地燃放孔明灯,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飞行方向是( )A.向南 B.向北 C.向东 D.向西右图为山东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17.据图可知( )①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 ②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③此时风向由Q到P ④此时风向由P到Q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18.在晴朗的夜晚,该谷地上空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逆温层产生的原因是( )A.山顶离太阳近,气温高;山谷离太阳远,气温低B.晴朗的夜晚,谷地气温下降快,高处大气层降温慢C.山坡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暖空气被抬升D.山顶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山谷接受的太阳辐射少读北半球某地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分布图,完成19-20题。19.①处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20.假设③处是一个高压中心,则下列对应的③处垂直方向上等压面的画法,正确的是为( )A. B. C. D. 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40分)21.(13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地区,是由 作用形成的。(2分)(2)甲图中F为 ,是由 作用形成的。(2分)(3)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 地貌。(1分)(4)乙图的地貌类型是 ,是由 作用形成的。由M到N颗粒物的大小排列是 (砂石、砾石、黏土)。(4分)(5)描述图乙中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 。(4分)22.(15分)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材料一 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材料二 图甲为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兆焦/米2.年),图乙为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图。材料三 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站设计与建设需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件、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1)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 ;地球上两次重要成煤时期是 ,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4分)(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按波长分),其相对于常规能源的主要优点是 , 。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 地形区。(4分)(3)如材料二图乙所示,与冬半年相比,夏半年太阳辐射量随着纬度增高而减少的幅度 (小/大),原因是 。(3分)(4)新疆虽然纬度较高,但却是我国光伏电站建设的理想地之一。请简要说明新疆建设光伏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2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大理古城昼夜风向变化显著,夜间降雨日数多。2023年元宵节,小明到大理古城游玩,中午12时到达洱海西侧大理古城时,感觉风力稍大,风向稳定,略有寒意。右图甲示意大理古城位置,下图乙示意沿25.7°N经大理古城的地形剖面。材料二 下面图丙为大理古城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1)判断此日中午12时大理古城的主导风向为 。(2分)(2)请在图乙中三种不同的线型上用箭头标注出气流运动方向。(3分)(3)图丙中穿堂风风力最强的时段是 (填“昼”或“夜”),屋前铺设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草,可以显著增强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从气温、气压、气流运动角度加以解释。(7分)高一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5:BCADA 6-10:ABABD 11-15:BBBAD 16-20:ACCCA21.(共13分)(1)西北 风力侵蚀(2分)(2)沙丘 风力沉积(堆积)(2分) (3)喀斯特(岩溶)(1分)(4)冲积扇(洪积扇)(1分) 流水沉积 (1分) 砾石、砂石、黏土 (2分)(5)冲积扇形成过程:河流流经山区,(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4分)22.(共15分)(1)太阳能 古生代(后期) 中生代 全球变暖(4分)(2)可见光 可再生 无污染 青藏高原(4分)(3)小(1分) 夏半年纬度较高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但白昼更长,日照时间长。(2分)(4)新疆晴天多(降水少),可利用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多;新疆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建设光伏电站占用耕地少。(4分)23.(共12分)(1)东南风(偏东风)(2分)(2)(3分) (3)昼 (1分) 与林草地相比,石子地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气温较高;石子地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林草地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房屋前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风力加大(空气流动加强)。(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