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据“CCTV纪录微信公号”发布:2023年6月22日将上演“金火双星伴月”,8月13日将出现英仙座流星雨极大夜等美妙天文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材料中所述天文景象涉及的天体,属于行星的是( )
A. 金星、火星 B. 金星、月球
C 月球、流星 D. 火星、流星
2. 若天气晴好,下列地点中,肉眼观察流星雨最佳的是( )
A. 成都市中心 B. 峨眉山山顶
C. 金沙江谷底 D. 青城山林间
下图示意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影响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大气厚度 B. 纬度差异 C. 距日远近 D. 太阳活动
4. 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可能( )
A. 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 B. 形成多姿多彩的地表地貌形态
C. 引起大气电离层中的电磁扰动 D. 影响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本次太空授课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如图为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直播场景。完成下面小题。
5. 空间站在绕地轨道上和地球构成的天体系统与下列哪一天体系统的级别相同( )
A. 银河系 B. 地月系 C. 太阳系 D. 河外星系
6. 可能会对“天宫课堂”正常向地球传输信号造成影响的是( )
A. 太阳活动 B. 昼夜交替 C. 太阳辐射 D. 地球运动
7. 2022年10月9日发射升空的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已观测到200多次太阳表面局部异常“增亮”现象。该现象及所在的太阳外部圈层是( )
A. 太阳黑子光球层 B. 耀斑色球层 C. 日珥色球层 D. 太阳黑子日冕层
据外媒2022年8月报道,随太阳活动逐渐接近最大值,在短短两周内,太阳已经发生了36次日冕物质抛射,爆发了14次太阳黑子和6次耀斑。这意味着太阳目前正处于第25次太阳周期之中,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达到顶峰。完成下面小题。
8. 2022年8月的日冕物质抛射和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有( )
①呼和浩特出现极光②无线电短波通信信号削弱或消失
③发生磁暴现象④一定引发火山喷发和地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试推断,太阳黑子数目第24次峰值年及造成的主要现象是( )
A. 2014年,极端天气增多 B. 2011年,粮食全面减产
C. 2014年,树木年轮变宽 D. 2011年,河流汛期延长
10. “卯门生紫气,兔岁报新春”。2022年12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发布官方标识和吉祥物形象“兔圆圆”取意来自“安徽模鼠兔”,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兔形动物,生存的时代距今6200万年。“兔圆圆”活泼的萌萌态,亮亮的大眼睛,“万物有灵”的东方表达……这是春晚40年历史上首个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完成初始配方原创的总台春晚吉祥物IP。2023年央视春晚吉祥物“兔圆圆”的原型生活的地质年代属于( )
A 古生代 B. 中生代
C. 新生代 D. 元宇宙
读图,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B. 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
C. 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上升 D. 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12. 图中的X处即为( )
A. 内核与外核交界 B. 莫霍界面
C.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 古登堡界面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下列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低纬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地区 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居住在智利南端海伦娜岬角的居民只要走出家门,就要在衣服遮不住的肤面涂上防晒油,再戴上太阳眼镜,否则半小时后,皮肤就要被晒成粉红色,并伴有痒痛。据说那里的羊群、兔子眼睛受损严重,猎人可以轻易地拎起兔子的耳朵并带回家去,河里捕到的鱼多数是盲鱼,这些情况都是由于臭氧层被破坏。完成下面小题。
15. 臭氧层主要分布于( )
A. 对流层底部 B. 对流层顶部 C. 平流层中下部 D. 平流层上部
16. 导致兔子、鱼视力受损的因素主要是( )
A. 红外线过量 B. 红外线过少 C. 紫外线过量 D. 紫外线过少
2023年6月10日,位于印尼巽他海峡中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3500m。下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7. 火山灰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 )
A. ①减弱,②减弱 B. ②增强,③减弱
C. ③增强,④增强 D. ②减弱,④增强
18. 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 )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②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19. 下图中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我国某地绿地、裸地不同时段的气温曲线图。图中( )
A. ①表示绿地气温日变化 B. 15时风由绿地吹向裸地
C. 18时绿地、裸地温差最大 D. 两地温差是由地形导致
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名曰发海西,四时皆然”这里所说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上图中正确示意“台地早东风、午西风”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1. 下列能表示台湾海峡两岸风向日变化相反的是( )
A. 夜晚两地盛行海风,白天两地盛行陆风 B. 白天两地盛行海风,夜晚两地盛行陆风
C. 白天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 D. 夜晚台湾盛行海风,福建盛行陆风
22. 下图示意某热力环流中的两地在垂直方向上四点的气压分布,该热力环流中,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甲→丁→丙→乙→甲 B. 甲→丙→丁→乙→甲
C 甲→乙→丁→丙→甲 D. 甲→乙→丙→丁→甲
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P地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受到了哪种力的影响( )
A. 地转偏向力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C. 摩擦力 D. 重力
2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温状况是M处>N处
B. 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压状况是M处<N处
C. 对应近地面天气状况:M处为阴雨,N处为晴朗
D. 近地面M、N两处对应可能有城市分布的是N处
下图是2020年12月7日某时刻我国南方部分区域气压分布图(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示时刻,昆明地区的风为(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6. 图中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
A. 上海 B. 武汉 C. 成都 D. 广州
2022年8月,重庆遭遇了1961年来最严重的极端连晴高温天气,并引发了森林大火。在救火措施中,“以火攻火”即“点倒火”起到了良好效果。下图为点倒火原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点倒火”灭火的原理是( )
A. 山火处气压高,倒火不能行进,从而阻挡山火蔓延
B. 山火向倒火发展,二者相遇后改向绕行导致熄火
C. 倒火处气压低,加快山火向倒火处蔓延,促进救火
D. 倒火向火场发展,与山火相遇后因无物可燃和缺氧而熄火
28. 从大气受热过程来看,大火引发的浓烟会( )
A. 增强太阳辐射 B. 降低大气反射 C. 提高夜间温度 D. 增大昼夜温差
读图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若图示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则( )
A. ①增多 B. ②增多 C. ④增多 D. ⑥增多
30. 给陆地带来大量水资源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①⑥ B. ②③ C. ④⑤ D. ⑤⑥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8分)
3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D
C
B
A
(1)若图表示太阳系中部分天体的位置图。A表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则天体D是____,图能够直观显示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是____。
(2)若A表示太阳内部,B、C、D代表太阳大气。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现象发生在____层;太阳大气最外层发生的太阳活动是____。
(3)若A、B、C、D表示地下沉积岩层。其中岩石地质年代最古老的是____;这种岩层的特点是____和____。
(4)若A表示地球表面,B、C、D代表地球大气垂直分层。则风云雨等天气现象发生在____层,D层有____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有“生命保护伞”之称的臭氧层位于图中____层。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单选)
A. B.
C. D.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单选)
A. 热力环流 B. 温室效应 C. 热岛效应 D. 大气受热过程
(3)图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试比较流入区和流出区气温、气压差异____。
(4)上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单选)
A. 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 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 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 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33. 读“北半球某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x
(1)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低的是____。
(2)图中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____。
气压值PA、PB、PA'、PB'的从小到大顺序是____。
(3)假若上图所示环流为夜晚山谷风,则表示山坡的是____地。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3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实验既是方法,又是重要内容。小辰同学实验模拟水循环现象。
实验材料 足够冷的小石头、塑料薄膜、装干沙子的小盆、水、橡皮筋、透明平底盆。
(常温下实验)实验步骤:①在透明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没过盆底。然后把一个装干沙子的小盆放入盆中央。②用透明塑料薄膜盖住盆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将盆放在阳光下。③过足够长的时间把冷的小石头放在塑料薄膜上压陷塑料薄膜。注意小石头要放在装干沙小盆正上方。
(1)观察到实验结果:①塑料薄膜上有小水珠____现象,②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③水珠往装干沙的小盆滴下,④最后小盆的干沙变____。
(2)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____(水循环的类型)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下图中____(写字母)环节施加影响。
三、简答题(2分)
35. 某植物园内有一玻璃温室如下图,其内种有太空香蕉、猪笼草等多种热带植物。
请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解释该植物园温室的工作原理。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简要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2题答案】
【答案】1. A 2. B
【3~4题答案】
【答案】3. B 4. A
【5~6题答案】
【答案】5. B 6. A
【7题答案】
【答案】B
【8~9题答案】
【答案】8. C 9. A
【10题答案】
【答案】C
【11~12题答案】
【答案】11. D 12. D
【13~14题答案】
【答案】13. B 14. B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C
【17~18题答案】
【答案】17. D 18. C
【19题答案】
【答案】B
【20~21题答案】
【答案】20. C 21. B
【22题答案】
【答案】A
【23~24题答案】
【答案】23. B 24. D
【25~26题答案】
【答案】25. A 26. D
【27~28题答案】
【答案】27. D 28. C
【29~30题答案】
【答案】29. C 30.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8分)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地球 ②. 日地距离
(2) ①. B ②. 太阳风或日冕物质抛射
(3) ①. A ②. 层理构造 ③. 化石
(4) ①. B ②. 电离 ③. C
【32题答案】
【答案】(1)D (2)A
(3) ①. 由北向南(北风) ②. 流入区:气温低、气压高;流出区:气温高、气压低 (4)C
【33题答案】
【答案】(1)A (2) ①. ②. PA′<PB′<PB<PA
(3)A (4)B
【34题答案】
【答案】(1) ①. 凝结 ②. 湿
(2)海陆间循环 (3)F
三、简答题(2分)
【35题答案】
【答案】太阳辐射透过玻璃温室到达地表,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并向外释放地面辐射,玻璃温室具有选择透过性,太阳短波辐射能通过,地面长波辐射不能通过,这样地面辐射被截留在玻璃温室,能量不会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