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口目耳手足 教学设计(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口目耳手足 教学设计(2课时)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一上识字3《口目耳手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口耳目》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是一篇看图识字的课文,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情分析】
本课时要求认识的5个汉字“口、耳、目、手、足”是学生身体上的5个部位,大部分学生非常熟悉,因此,本课学习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创设“认识身体上的五件宝”这一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场景,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从多种角度立体地去积累、梳理字词,感受识字写字的快乐,并爱上祖国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1.看图对照,链接字源,认识“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
2.通过游戏、儿歌,认识“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的词语朋友。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口、耳、目、手、足”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借助图画,识记生字。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2.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难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第一课时
【单元链接】
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寻访汉字馆,绘说方块字”,有三个子任务:
子任务一:探秘天地初开,了解万物由来;
子任务二:写画自然图形,记忆象形文字;
子任务三:快乐阅读游戏,绘说汉字故事。
本课对应的是“子任务二”:写画自然图形,记忆象形文字。
【活动一】趣味猜字谜,看图识字音
1.猜字谜(1):红门楼,白院墙,里面卧个红姑娘。既会说,又会唱,一日三餐用得上。
学生猜谜,教师公布答案,表扬答对的同学:口(嘴巴)。
2.猜字谜(2):两把扇,在两边,摸得着,看得见。
学生猜谜,教师公布答案,表扬答对的同学:耳(耳朵)。
3.猜字谜(3):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学生猜谜,教师公布答案,表扬答对的同学:目(眼睛)。
4.导入新课:口目耳手足
5.情景再现:教师打出图片和文字,学生认识“手”“嘴”“眼睛”。
校园里的花都开了,有红的黄的,美丽极了。小美和小丽站在花前看花,小美伸出手指,嘴里开心地数着:“一朵,两朵,三朵……”
这时,小东听到了,也跑了过来。
他的眼睛盯着每一朵花,高兴地说:“”我们学校的花太美了!
6.认一认,读一读:口、目、耳、手、足
7.比一比:“口、目、耳、手、足”谁最能干?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打出生活中的图片。
【活动二】图文记字形,运用知字义
1.生字学习:仔细观察甲骨文的“目”字和图中画的这只眼睛,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打出眼睛图片、甲骨文字形和“目”字,学生交流后回答。
2.连线游戏:这五个生字与身体部位形状都相似,你来连一连吧!
3.组词练习
(1)用“口”字组词。
学生回答,教师打出:口罩、口红、口哨……
(2)用“耳”字组词。
学生回答,教师打出:耳机、耳罩、耳环……
(3)用“目”字组词。
学生回答,教师打出:目录、目光、比目鱼……
4.生字学习:
(1)认识“手”的各个部位。
教师打出图片,认识手指、手心、手掌、手腕、手背。
(2)找一找并说一说与“手”有关的物品:
学生回答,教师打出图片和文字:手套、手记、手表、手提包……
5.生字学习:
(1)你知道哪些和“足”有关的词语?
学生交流后回答:足球、足迹……
教师补充“远足”并解释:我们秋游时到比较远的地方去游玩,叫做“远足”。
(2)思考:生活中还在哪里见过“足”字?
学生回答,教师打出图片补充:
(1)草坪上,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标语牌:芳草青青,足下留情。
(2)操场上,我们还会见到“足球场”的字样。
……
6.教师来指你来读:口、耳、目、手、足
7.复习田字格
8.书写指导:
(1)横折
(2)书写指导:口
(3)书写指导:目
第二课时
【活动三】借图片识字,诵儿歌学姿
1.听歌曲《中国功夫》,说一说自己好像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看图片:图中哪位京剧演员的姿势是站?哪位是坐?
3.儿歌诵读: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1)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发音。
(2)男女生比赛读。
(3)全班合作读。
4.生字学习:站
(1)站如松——如:像
(2)联系生活,想想生活中哪些人做到了“站如松”?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打出图片补充:
解放军站岗、交警执勤、小学生升旗……
5.生字学习:坐
(1)拆字:二人土上坐。
(2)打出包拯图片:他是谁?包公坐着断案时是什么姿势呢?
(3)坐如钟——如:像
(4)看图,判断它们的坐姿是否正确,并强调正确坐姿。
6.小组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你们觉得正确的走姿睡姿该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行如风——行走时要像风那样快而有力。
卧如弓——睡卧时将身体弯成“弓”形,才能使身体充分放松,解除疲劳。
7.集体诵读: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8.书写指导:
(1)耳。
(2)撇、弯钩。
(3)手。
9.认一认,读一读:口、耳、目、手、足、站、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