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模块二 名篇名句默写】名篇名句默写关联“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等任务群,名篇名句默写是对学生文言词汇、语句积累的直接检验,它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大量的文言文经典篇目。考查中具体情境的设置,这又符合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情境感知能力。考生需要在特定情境中准确回忆、联想并提取相应的文言文语句,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2024·新高考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解题步骤】第一步:提高审题能力,注意题干的内在逻辑和重点。不要急于作答,避免一看到熟悉的内容就兴奋地轻率作答;而应首先把题干读完,然后梳理其重点,明确问题的指向,然后再作答。第二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句子意蕴。情境式理解性默写题一般都涉及正确理解文意及句子内涵,因此平时积累时要加强理解性记忆,弄清文章内容及句子内涵,切不可死记硬背。第三步:揣摩提示语言,准确理解情境。提示性语言对于正确解答情境式默写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示性信息主要有作者、出处及题干中的叙述性情境等。第四步:紧扣关键词语,选择恰当语句。做好了上述几步后,就可以扣住关键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子进行填写答题了。【参考答案】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写错的字有:称、指、迩、见、荫。【解题技巧】分析重要题型一、提示型: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对要求默写的句子会从某个角度进行提示。而这个“提示”往往就是我们解题的关键与突破口。【题型示例】(1)(2022新高考Ⅰ卷)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2全国甲卷)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3)(2022全国乙卷)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4)(2020新高考Ⅱ卷)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答题演示】准确理解语境材料的含意,明确语境材料提示内容的指向。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语,联想诗中可用来答题的句子。比如,例(1)中,根据提示语“写到乐器的句子”,我们就可以马上想到在《诗经·关雎》中关于乐器描写的两个句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于是答案呼之欲出。例(2)中根据提示语“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就可以写出答案“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例(3)中根据提示语“两句中的数目字”,就能马上想到《锦瑟》中带数目字的两句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例(4)中根据提示语“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就可以写出答案“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应对技巧】准确解答“提示型”试题,首先,要提高审题能力,注意审读题干出现的“提示语”,梳理其重点,明确问题指向,进一步思考其内容指向和范围限制。其次,根据“提示语”进行联想,联系课文内容,确定可作为答案的诗句。切忌急于作答,避免一看到熟悉的内容就兴奋地轻率作答。二、阐释型: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是对要求默写语句的具体阐释,表述中有明确的关键词暗示答案。【题型示例】(1)(2022全国甲卷)《诗经·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住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2)(2022全国乙卷)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3)(2021全国乙卷)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演示】解答此类“阐释型”题目,就要准确寻找语境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命题者在题干的语境表述中,一般会用到所要默写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因此,做题时只要仔细审题,勾画出这些词语,再联想包含这些词语的句子,就可以比较容易写出答案来了。例(1)中,根据阐释“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住昔”“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便可准确写出答案“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例(2)中,根据阐释语句“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可知,答案是“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例(3)中,根据阐释语句“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便可准确写出答案“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应对技巧】要准确解答此类“阐释型”题目,必修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注意准确理解重点文言词语。在复习时,要扎扎实实落实文言词语,尤其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语,更要拓展联系,弄清其经常用到的意义,这样不但能提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语境式默写也有很大帮助,因为有时语境材料的表述会有对一些关键词的阐释。三、衔接型:题干所提供语境材料与要默写的句子从语意关系上来说,前后衔接,一脉相承。这种题型一旦审题不清,就很容易出错。【题型示例】(1)(2021全国甲卷)《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0新高考Ⅰ卷)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而北望故都,又““____________________”,视线常被遮断。(3)(2020新高考Ⅲ卷)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20全国甲卷)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演示】解答此类“衔接型”题目,要准确审题,关注相关衔接词,明确要求默写的句子和上下文的关系。如果审题不细致,这类题型很容易被误导,当成“阐释型”题型来对待,这样就落入了命题者所设置的陷阱里。例(1)中,根据衔接词“因为”可知,应填的两句是表原因的“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例(2)中,根据第一组关联词“不仅……还……”,可知第一处的答案是“中间多少行人泪”;根据第二处的关联词“而”表转折,“又”表并列,可知第二处的答案是“可怜无数山”。例(3)中,根据关联词“而”表转折,可知答案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例(4)中,根据衔接词“原因在”直接表明指出原因,可知答案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应对技巧】解答“衔接型”题目,要学会划分语意层次,关注语意的上下衔接,理清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特别关注题干中出现的连词、关联词等相关衔接词。四、手法型: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中,用表现手法来提示要默写的语句。【题型示例】(1)(2022新高考Ⅰ卷)《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2)(2022全国甲卷)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3)(2021新高考Ⅰ卷)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答题演示】解答此类“手法型”题目,要以手法为中心,结合手法,理解语境材料,明确命题意图。这种题型考查,往往对所默写句子的手法提示和句意阐释相结合,所以答题时首先应该用解答“阐释型”题型的方法,勾画语境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根据关键词语先确定要默写的句子,然后考虑手法的限定,最后分析这个句子是否符合题干要求,即句意阐释→手法分析。例(1)中,“为喻”是“作为比喻”的意思,那么题干的意思就是“以劣马的执着作为比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如此,答案就是“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例(2)中,“叠字”是修辞手法,“听觉”“视觉”是描写角度,属于表现手法,因此,此处的答案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例(3)中,根据题干中“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可知,这两句的答案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应对技巧】首先,要熟悉各种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构建起完备的知识体系。其次,在学习古诗文和复习背诵时,除了理解诗句的意义,也要关注手法的运用。五、比较型: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用名言名句、表达技巧、所学其它篇目的相关句子等方式,和要求默写的句子形成比较。一般所比较的两组句子在进行比较的层面上,意义或写法相似、相近。【题型示例】(1)(2020全国甲卷)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2)(2021新高考Ⅱ卷)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答题演示】解答此类“比较型”题目,要熟悉并准确理解语境中所用来比较的名言名句或其它篇目中句子的意义或手法。如果不能准确理解用作比较的句子,那么就很难对要默写的句子做出正确选择。例(1)中,《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一名言,后来固定为一个成语“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这一意义,与《师说》中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正好非常接近。例(2)中,是李存勖两个阶段的比较——“强盛的时候”与“衰败的时候”相比较,由此得知,这两处的答案是“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应对技巧】在平时的学习与复习过程中,在准确理解每一句诗文的意义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发散思维,养成对相似、相关意义进行联想的习惯。当然,学习古诗文,加强对名言名句的积累和运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六、开放意象型:这是2021年新高考出现的类似于飞花令的开放式理解性默写,只为考生提供一个答题的方向,对试题的答案没有确切的要求,考生答出相关内容即可,答案不唯一。【题型示例】(1)(2022新高考Ⅰ卷)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1新高考Ⅰ卷)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演示】例(1)中,题干前半句“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首先引出主题“自然界鸟类的啼鸣”“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然后限定答题范围“唐宋诗词”(注意:必须是唐宋时期的,如果是其他时期的,就不符合题干要求了),因此,答案可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或“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或“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例(2)中,题干第一句只是作为引子,目的是引出话题“三秦”,由此引导考生联想古诗词中含有“三秦”的诗句,因此,答案可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或“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或“镜写三秦色,窗摇八水光”或“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但是实际上,考生基本上都是写“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一句,其他几句没有什么学生答得出来。【应对技巧】解答“开放意象型”,要发挥想象和联想,善于运用纵向与横向的联系与对比——①纵向联系与对比:按照主题、意象、情感、主旨等角度,把历朝历代的古诗文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如此可从容应对“开放型意象”题目。②横向联系与对比:注意诗文的文化内涵及与现代生活情景的联系。善于举一反三,加以联想,学以致用,主动为古诗文创设运用情景。【关联教材】依据课标及高考评价体系的具体要求,现整理2024新高考语文必背篇目如下,仅供大家复习参考,不作为考试依据。必修10篇1.《论语》十二章 2.《劝学》(《荀子》) 3.《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4.《谏太宗十思疏》(魏征)5.《师说》(韩愈) 6.《阿房宫赋》(杜牧) 7.《六国论》(苏洵) 8.《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9.《赤壁赋》(苏轼) 10.《项脊轩志》(归有光)选择性必修10篇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2.《报任安书》(司马迁) 3.《过秦论》(上)贾谊4.《礼运》(《礼记》) 5.《陈情表》(李密) 6.《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潜 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8.《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9.《石钟山记》(苏轼)10.《登泰山记》(姚鼐)诗词曲40篇1.静女《诗经》2.无衣《诗经》3.氓《诗经》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5.《短歌行》(曹操)6.《归园田居(其一)》陶潜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8.《春江花月夜》(张若虚)9.《山居秋暝》(王维)10.《蜀道难》(李白) 11.《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12.《将进酒》(李白)13.《燕歌行》(高适) 14.《蜀相》(杜甫) 15.《客至》(杜甫) 16.《登高》(杜甫)17.《登岳阳楼》(杜甫) 18.《石头城》(刘禹锡) 19.《李凭箜篌引》(李贺) 20.《菩萨蛮》(温庭筠)21.《锦瑟》(李商隐) 2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23.《望海潮》(柳永)24.《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2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26.《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7.《登快阁》(黄庭坚) 28.《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29.《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30.《声声慢》(李清照) 31.《书愤》(陆游)32.《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3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3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3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3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 38.《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39.《长亭送别》(王实甫)4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高考名句默写易错字33组】1.已 己①我闻琵琶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②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惘然!③君子曰:学不可以。④所不欲,勿施于人。1.①已②已③已④己2.决 绝①非能水也,而江河。②余音袅袅,不如缕。③冰泉冷涩弦凝,凝 不通声暂歇。2.①绝②绝③绝 绝3.作 做①万里悲秋常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②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商人妇。3.①作②作4.坐 座①苏子愀然,正襟危。②莫辞更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③凄凄不似向前声,满重闻皆掩泣。④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⑤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长叹。4.①坐②坐③座④座⑤坐5.常 长①圣人无师。②斜阳草树,寻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终。④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叹。5.①常②常③长④长6.架 驾①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②驽马十,功在不舍。③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6.①架②驾③驾7.唯 惟①芳与泽其杂糅兮,昭质其犹未亏。②东船西舫悄无言,见江心秋月白。③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7.①唯②唯③惟8.青 清①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衫湿。②风徐来,水波不兴。③惟江上之 风,耳得之而为声。④蜀道之难,难于上 天,侧身西望长咨嗟。8.①青②清③清④青9.沧 苍①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②山川相缪,郁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9.①沧②苍苍10.尤 犹①至今商女,时时唱,《后庭》遗曲。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远矣,且从师而问焉。③雕栏玉砌应在,只是朱颜改。④千呼万唤始出来, 抱琵琶半遮面10.①犹②犹③犹④犹11.齿 耻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学于师。11.①齿②耻③耻12.工 宫①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女。②朝歌夜弦,为秦人。12.①工②宫13.至 致①故不积跬步,无以千里。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13.①至②致14.倾 顷①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之茫然。14.①倾②顷15.旨 指 止①其称文小而其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15.①指②止16.矣 也①则知明而行无过。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③廉颇老,尚能饭否 ④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⑤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 。16.①矣②矣③矣④矣也⑤也17.负 覆①使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②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17.①负②覆18.幽 忧①舞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②别有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③大珠小珠落玉盘, 咽泉流冰下难18.①幽②幽③幽19.阑 栏①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干。②直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③雕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④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珊处。19.①阑②栏③栏④阑20.嘱 属①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②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20.①属②属21.智 知①则明而行无过矣。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乃反不能及。21.①知②智22.授 受①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②彼童子之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③木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2.①受②授③受23.生 升 声①别有幽愁暗恨,此时无 胜有 。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烟。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23.①生 声 声②生③生24.渺 缈①兮予怀,望美人各一方。②寄蜉蝣于天,沧海之一粟。24.①渺渺②渺25.耳 尔①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②惟江上之清风, 得之而为声。25.①尔②耳26.勾 钩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 连。②各抱地势,心斗角。26.①钩②钩27.非 匪①蛇蟮之穴地可寄托者②剑阁峥嵘而崔嵬,所守或 亲。③苟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27.①非②匪③非28.度 渡①血色罗裙翻酒污,秋月春风等闲 。②银汉迢迢暗。③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长絜大,比权量力。④众里寻他千百。28.①度②度③度④度29.皇 黄 遑①赢得仓 北顾,烽火扬州路②天厚土,实所共鉴。③胡为乎欲何之?29.①皇②皇③遑遑30.盈 萦 膺①百步九折 岩峦,以手抚 坐长叹。②携幼入室,有酒樽。30.①萦②膺③盈31.砾 砺 利①木受绳则直,金就 则 。②金块珠 ,弃掷逦迤。31.①砺②利③砾32.招 昭①芳与泽其杂糅兮,唯质其犹未亏。②登高而,臂非加长也。32①昭②招33.樽 尊①人生如梦,一还酹江月。②携幼入室,有酒盈。33.①尊②樽5.《孟子(节选)》1.(2024·北京·高考真题)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1)春光旖旎,佳客临门,杜甫诗兴盎然:“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2)优美的神话传说常成为诗人灵感的来源,如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 , !”(3)孔子重视从心理角度阐说君子人格。《论语》曰:“知者不惑, , 。”(4)《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认为,《离骚》兼具《国风》和《小雅》的情感特点,其中《国风》是“ ”,《小雅》是“ ”。2.(2024·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3.(2024·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 ,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 , ”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3)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 , ’嘛!”4.(2023·天津·高考真题)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徜徉于中华大地,你自然会联想到许多美妙诗文。东至齐鲁,你再次诵习孔子的教诲:“君子喻于义, 。”西至巴蜀,你会用杜甫“ , ”来表达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壮志未酬的惋惜。南至湘江,你不禁吟出“ , ”来描绘江水澄澈、群舟竞驰的景象。北至秦地,“ ,檐牙高啄”的阿房宫浮现在你的脑海中。5.(2023·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 ”;过了几个月后,则“ ”。(2)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 ”。6.(2023·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3)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7.(2023·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 , ”,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 ”。8.(2023·全国·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2)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致与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3)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 , 。”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9.(2024·内蒙古通辽·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 , 。”②清人张伯行评苏轼《赤壁赋》:“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一难一解,悠然旷然。”《赤壁赋》中直接表达“喜造物之无私”的两句是:“ , 。”③“挽弓引弦”在诗人心中有着强烈的情结。在很多诗词中都有写道,比如:“ , 。”10.(2024·黑龙江佳木斯·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两句借用设问和借景抒情手法,自现境况,表达了“迁谪意”。(3)在《登泰山记》中,姚鼐描写日观以西的山峰时所写的“ ”一句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的“对此欲倒东南倾”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4)杜甫的《登高》对仗工整,不仅每联对仗,还有句内对仗,有句内对仗的诗句是“ ”。(5)在《劝学》中,荀子认为正如刀剑等金属器物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一样,人们如果“ ,”也能达到“ ”的境界。(6)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陪伴将士出生入死,在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到“马”的句子,如“ ”“ ”。11.(2024·江西赣州·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姚鼐的《登泰山记》中“ , ”两句,描绘了日出前泰山霞光缤纷绚丽的壮观景象。(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 , ”,以此劝诫为君者“慎终如始,方尽其美”。(3)酒食是诗歌中常见的描写对象,古人无论贫富,设宴待客皆有酒有菜,比如“ , ”。12.(2024·广东江门·模拟预测)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学习了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后,小桢被词人的高洁忠贞所感动,选取了上片“ ”与下片“ ”两个语意相近的句子组合作为人生座右铭,立志成为光明磊落、心地纯洁的人。(2)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一句强调人才对国家的重要作用,“ ”一句提倡应当不拘一格任用人才。(3)中华山水处处有大美,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是巍峨高耸的泰山;“ , ”,是辽阔无垠的八百里洞庭。13.(2024·河南信阳·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写,天下诸侯率领百万雄师,攻打函谷关,而秦国打开关口迎击诸侯之军,结果是“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后以反问的语气和比较的方式,充分肯定公西华有着很强的治理才能的两句是“ , ”。(3)张老师在讲解《台城》中“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两句诗时,总结说,古人常用草木茂盛抒发盛衰兴亡之感,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如“ , ”。14.(2024·四川绵阳·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比较来凸显秦人的穷奢极欲:阿房宫用于建筑的钉头数量,甚至“ ”;宫内嘈杂的器乐之声,甚至“ ”。(2)天寒更觉衣被薄,故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 ”的相似体会。(3)青春岁月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古诗文中留下来许多感叹时光流逝,青丝变白发的句子,如“ , ”。15.(2024·广西柳州·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安石“农人调笑追寻壑”的诗句,化用的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 ”和“ ”两句句意。(2)杜甫《客至》中“ , ”两句,反映了日常生活中,当得知客人要来,主人会以洁净的环境迎接客人的做法。(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古代诗词名句如“ , ”大体能够体现这一特点。命题趋势真题详解知识速查清单精选好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模块二名篇名句默写】【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原卷版).doc 【模块二名篇名句默写】【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