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四文言文阅读】考点2 文言虚词—【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模块四文言文阅读】考点2 文言虚词—【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模块四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文言虚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虚词的考查主要有三种考查形式:(1)杂合到文中对文意的梳通和理解;(2)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形式间接考查;(3)个别地方试卷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常常用比较的方式,即从两个句子中挑出某一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的异同;通常一句是所给的文章或片段中的,另一句是所学的课文中的。其中常考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以积累高考常见虚词为依托,在考试真题中灵活掌握虚词考查方法。
(2024·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
【解题步骤】
第一步:代入分析“之”的含义
“彼之不死”中“之”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也是同样的位置。
第二步:根据文本,总结答案
根据文本内容和题目的要求,综合分析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11.C
【真题解析】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判断偏义复词的能力。
A.正确。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贵,以……为贵,意动用法。句意:皇帝赞许李陵的豪情壮志,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以难得稀有的财货为贵。
B.正确。父母,可偏指父或母;/属性词,血统最接近的。句意:李陵侍奉父母很孝顺。/我有一个亲哥哥。
C.错误。相同,都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他之所以没有死节。/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D.正确。都是“等到”。句意:等到后来李广利征讨匈奴。/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
故选C。
【解题技巧】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2013年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二、代入法
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 “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
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
再看正确项所涉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三、切入法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
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 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
B项中两个“于”显然不同,符合题目要求。
四、语境推断法
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
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
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 “却已经、倒已经”,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
【18文言虚词整理】

(1)介词
①表示工具、手段,可译为:拿,用,凭借,按照
a.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表示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用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于,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④表示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率领,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魏公子列传》)
(2)连词
①表示并列、递进关系,可译为:又,而,而且,并且
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来,或不译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便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⑤表示修饰,可译为:地,而,或不译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3)助词
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可不译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4)复音虚词
“以是”“是以”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可译为:因此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5)通“已”,已经
前以降及物故。(《苏武传》)

(1)代词
①代人、物、事,可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我
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②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种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①表示修饰,限制,可译为:的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译为: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③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④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⑤音节助词,可不译
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
(3)动词
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可译为:往,去,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三、而
(1)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⑥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2)代词
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通“尔”,你,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复音虚词
“而已”,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四、其
(1)代词
①表示第三人称,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②表示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它(不加“的”)
方其破荆州。(《赤壁赋》)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译为:我的,我(自己)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④远指代词,可译为:那,那些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⑤指示代词(后面多为数词),可译为:其中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
①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岂,难道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应当,千万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连词
①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
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②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4)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介词
①表示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对象,可译为:对,向,对于
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③表示对象,可译为:与,跟,同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⑥表示原因,可译为:由于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进学解》)
(2)复音虚词
①“于是”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可译为:因此或不译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于是”作介宾短语,可译为:在这,从这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⑥表示被动关系(常和“所”搭配),可译为: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助词
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3)动词
表动作行为,可译为:认为,做,是,治理等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1)副词
①表示承接,可译为:就,于是,这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表示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竟然,却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刺客列传》)
(2)代词
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1)介词
①表示依据,可译为: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②表示条件,可译为:趁着,趁机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③表示方法,可译为: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2)连词
表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1)助词
①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可译为:……的人,……的事,……的情况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②所+动词+名词性结构,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可不译
臣所过屠者朱亥。(《魏公子列传》)
③为+所,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可译为:用来……的,……的凭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⑤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高祖本纪》)
(2)名词
表示处所,可译为: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1)连词
①表示并列,可译为:又,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②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而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都,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副词
①表示将要,可译为:将,将要
吾攻赵旦暮且下。(《魏公子列传》)
②表示暂时,可译为:暂且,姑且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1)介词
①表示对象,可译为:跟,同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②为,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2)连词
表示并列,可译为:和、跟、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3)动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可译为:结交,亲好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给予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赞扬
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④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
(4)语气词
表示疑问、感叹语气,可译为:通“欤”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1)连词
①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于是,便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那么,就
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③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④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反而,然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⑤表让步关系,可译为:虽然,倒是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国风》)
(2)副词
表强调和确认,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1)助词
①表示判断,可不译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②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谁可使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停顿,可不译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代词
形容词、动词+者,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人(事物、情况)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1)代词
①表示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它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②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2)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可译为:在这里,对这件事;对它,对他(她)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3)助词
①表示各种语气,可译为:了,呢,啊,或不译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②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1)助词
①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②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表示推测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④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⑤表示句中停顿,可不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⑥形容词、副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介词
①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表示地点、时间、范围,可译为:在,在……时候,在……方面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③表比较,可译为: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助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可不译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示商量语气,可不译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表示疑问语气,可不译
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④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吧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⑤表示句中停顿,可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1)代词
①作谓语,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作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什么,哪里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2)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②表示程度(形容词前),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
①“何如”表示疑问或诘问,可译为: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②“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可译为:拿什么,凭什么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
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程昱以备有雄才劝操图之。操曰:“今收揽英雄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然此犹非与操有怨者。臧霸先从陶谦,后助吕布,布为操所擒,霸藏匿,操募得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先是操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操定兖州,翕、晖投霸。至是,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操叹其贤。盖操当初起时,方欲藉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等,皆以嫌忌杀之。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济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
至刘备,一起事即为人心所向。观其三顾诸葛,咨以大计,独有傅岩爰立之风。关、张、赵云,自少结契,终身奉以周旋,即羁旅奔逃,无寸土可以立业,而数人者患难相随,别无贰志。此固数人者之忠义,而备亦必有深结其隐微而不可解者矣。至托孤于亮,曰:“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
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孙策生擒太史慈,即解其缚曰:“子义青州名士,但所托非人耳。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此策之得士也。陆逊镇西陵,权刻印置逊所,每与刘禅、诸葛亮书,常过示逊,有不安者,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力者乎?陆逊晚年为杨竺等所谮,愤郁而死。权后见其子抗,泣曰:“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
(节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藉,凭借、借助,与《陈涉世家》中“藉第令毋斩”的“藉”意思相同。
B.即,即使,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意思不同。
C.固,固然,与《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固”意思相同。
D.但,只是,与《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意思相同。
【答案】1.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两个“藉”意思不同。“藉”,凭借、借助;/即使。句意:正是想借助众人的力量成就大业。/即使仅能免于斩刑。
B.正确。即,即使;/立即。句意:即使在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时。/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
C.正确。句意:这固然是几人的忠义。/(曹孟德)固然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
D.正确。句意:只是所托非人罢了。/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故选A。
参考译文:
三国时期的人才可谓是最为鼎盛的,这也得益于三国的君主各自善于用人,因此能够汇聚众人的力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他们用人的方式各有不同。大致来说,曹操是以权术驾驭人,刘备是以性情结交人,孙氏兄弟则是以意气感召人。
刘备被吕布袭击后,投奔曹操,程昱认为刘备有雄才,劝曹操图谋除掉他。曹操说:“现在是收揽英雄的时候,杀一个人会失去天下人的心,这是不可以的。”然而,这还不是与曹操有怨的人。臧霸先是跟随陶谦,后来帮助吕布,吕布被曹操擒获后,臧霸藏匿起来。曹操通过招募的方式找到臧霸,立即任命他为琅邪相。早先,曹操在兖州时,任用徐翕、毛晖为将,兖州发生动乱,徐翕、毛晖都叛变了。后来曹操平定兖州,徐翕、毛晖投奔臧霸。到这时,曹操让臧霸交出那两个人,臧霸说:“我之所以能够自立的原因,是因为不做这样的事情。”曹操叹息他的贤能。曹操当初起事时,正是想借助众人的力量成就大业,所以以此奔走天下。等到他削平群雄,势位已定时,孔融、许攸等人都因嫌忌被杀。荀彧一直是曹操的谋主,也因为阻止曹操接受九锡而被逼死。由此可见,曹操的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的宽容用人,只是出于权宜之计,以应一时之需,这就是所谓的以权术驾驭人。
至于刘备,一起事就为人心所向。看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咨询大计,独有傅岩立贤的风范。关羽、张飞、赵云,自年轻时结交,终身相随,即使在颠沛流离、无立足之地时,这几人也患难与共,毫无二心。这固然是几人的忠义,但刘备也必定有深厚的情感纽带令人不能解开。到托孤于诸葛亮时,刘备说:“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之下仍能见其肝胆相照,岂不是性情的流露?诸葛亮是第一流的人才,其他两国都不能得到,唯独刘备能得到他,这也可见以诚待人的效果。
至于孙氏兄弟用人,也各自有别人比不了之处。孙策生擒太史慈后,立即解开他的绑缚,说:“子义是青州名士,只是所托非人罢了。我是你的知己,不用担心不如意。”这是孙策得士的表现。陆逊镇守西陵,孙权把印章放在陆逊那里,每次与刘禅、诸葛亮通信,常常给陆逊看,有不妥之处就让他改定,然后盖上印章发出。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尽力的吗?陆逊晚年被杨竺等人谗害,愤郁而死。孙权后来见到陆逊的儿子陆抗,哭着说:“我以前听信谗言,与令尊的关系不够深厚,因此辜负了你。”作为君主能自悔其过,像这样开诚布公地告知,谁能不感动流泪呢?这就是孙氏兄弟用人,这就是所说的以意气感人的表现。
(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论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闾,秦兵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虽全国有益,非所贵也。”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六国之兵非不锐,士众之力非不劲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强弱不敌,众寡不同,虽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变孟贲之意②,孟贲怒之,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力不如也。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不忍犯也。秦之与魏,孟贲之与童子也。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秦以兵强,威无不胜。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注]①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名士。②孟贲:战国时勇士。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同“宴”,指宴饮,成语有“新婚燕尔”,其中的“燕”字意思与此相同。
B.怪,以……为怪,意动用法,与《师说》中“不耻相师”的“耻”用法相同。
C.为寿,向尊长敬酒并祝长寿,《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的礼仪与此相同。
D.式,同“轼”,指扶轼,与《周亚夫军细柳》“改容式车”的“式”意思相同。
【答案】2.A
【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错误。同“宴”,宴饮/同“宴”,安乐,欢乐。句意:等到安闲的时候,设置酒宴。/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
B.正确。怪,以……为怪,意动用法/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句意:皇上感到奇怪。/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C.正确。向尊长敬酒并祝长寿。句意:四个人敬酒祝福已毕。/刘邦献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
D.正确。同“轼”,车前横木。此用为动词,古人立而乘车,低头扶轼以表敬意的礼节。句意: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故选A。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文侯师从子夏学经书,以客礼对待段干木,经过他的乡里,没有一次不凭轼敬礼的。秦国曾想进攻魏国。有人说:“魏君对贤人特别敬重,魏国人都称赞他的仁德,上下和谐同心,不能谋取。”文侯因此得到诸侯的赞誉。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皇上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吕后很害怕,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竭力要挟说:“一定得给我出个主意。”留侯说:“回想皇上不能招致而来的,天下有四个人。现在您果真能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恭,驾着(用四匹马拉的)安车,趁机派能言善辩之士恳切地聘请,他们应当会来。皇上知道这四个人贤能,那么这对太子是一大帮助。”汉十二年,皇上随着击败黥布的军队回来,病势更加沉重,愈发想更换太子。等到宴饮的时候,设置酒宴,太子在旁侍奉。那四人跟着太子,他们的年龄都已八十多岁,须眉洁白,衣冠非常奇特。皇上感到奇怪,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个人上前对答,各自说出姓名。皇上于是大惊说:“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四人都说:“陛下轻慢士人,喜欢骂人,我们讲求道义,不愿受辱,所以惶恐地逃跑躲藏起来。我们私下闻知太子为人仁义孝顺,谦恭有礼,喜爱士人,天下人没有谁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拼死效力的。因此我们就来了。”皇上说:“烦劳诸位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地好好调教保护太子吧。”四个人敬酒祝福已毕,小步快走离去。皇上起身离去,一直到酒宴结束,皇上最终没有更换太子,原本是留侯招致这四个人发生了效力。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议论者中有人说:“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秦军因此不去攻打魏国,并不是法制的功效。虽然在保全国家方面有好处,也不值得重视。”那么,法制的功能,指的是什么呢?养活三军士兵,明确赏罚法令,严厉刑法,富国强兵,这就是法制。六国灭亡,都灭亡在秦国的军队。六国的军队并非不精锐,士兵的力量也并非不强,然而甚至于被打败灭亡,这是因为强弱不相当,多少不一样,即使明确了法制,那又有什么益处呢?假使小孩违背了大力士孟贲的心意,孟贲发怒,小孩持刀跟孟贲对打,小孩肯定不能取胜,因为力量远远不如孟贲。要是孟贲发怒,而小孩讲究礼节,对他非常恭敬,孟贲才会不忍加害。秦国与魏国,就像孟贲与小孩一样。力量弱小就该修养德行,军队强大就该发扬威力。秦国凭借军队强大,威力无穷战无不胜。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汉高皇帝主张想废掉太子刘盈,吕后很担忧,张子房(张良)教太子用谦恭的态度去迎请四皓,并丰厚地礼遇他们。太子的地位安稳了太子敬重厚待四皓,来消除了高皇帝废掉太子的想法,就像魏文侯到里巷对段干木表示敬意,退掉了强大的秦军一样。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3.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
【答案】3.C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判断偏义复词的能力。
A.正确。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贵,以……为贵,意动用法。句意:皇帝赞许李陵的豪情壮志,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以难得稀有的财货为贵。
B.正确。父母,可偏指父或母;/属性词,血统最接近的。句意:李陵侍奉父母很孝顺。/我有一个亲哥哥。
C.错误。相同,都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他之所以没有死节。/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D.正确。都是“等到”。句意:等到后来李广利征讨匈奴。/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
故选C。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李广有个孙子名叫李陵,担任侍中,擅长骑马射箭。汉武帝认为他有李广的风范,让他在酒泉、张掖一带教士兵射箭,以防备匈奴。等到贰师将军出击匈奴时,李陵叩头自己请求说:“我所率领屯垦戍边的人,都是荆楚地区勇敢的人和奇才剑客。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臣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皇帝赞许李陵的豪情壮志,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李陵到达浚稽山,与单于军队相遇,匈奴约三万骑兵包围了李陵军队。李陵搏战攻击,匈奴军转身退回上山,汉军追击,杀敌几千人。单于大惊,召集八万多骑兵前来围攻李陵。李陵的军队在树林间徒步与匈奴骑兵战斗,又杀敌几千人。李陵的部队被困在山谷中,匈奴军在山上,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士兵很多被杀死,无法前进。李陵说:“没有脸面回去见皇上呀!”于是投降了。皇帝非常愤怒,群臣都责备李陵,皇帝拿这件事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极力辩护说:“李陵侍奉父母很孝顺,结交士人讲信用,常常奋不顾身来为国家的危难而献身,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而且李陵率领的步兵不满五千人,深践(深入)敌人的军事要地,阻挡(抵挡)数万敌军。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然而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他之所以没有死节,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汉武帝认为司马迁在诬陷欺骗,把司马迁下狱(关进牢狱),施以宫刑。很久以后,汉武帝才对原先使李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表示后悔。武帝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公孙敖无功而返,于是对武帝说:“抓获了匈奴俘虏,说李陵在教单于制造兵器,以防备汉军。”于是汉武帝下令诛杀了李陵全家。不久后听说,教单于练兵的是投降匈奴的汉朝将领李绪,并非李陵。李陵派人将李绪刺杀。匈奴单于的母亲大阏氏要杀李陵,单于将他藏匿在北方。直到大阏氏去世后,李陵才回到王庭。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为妻,封其为右校王,与卫律一起都成为掌权的贵族。卫律常常伴在单于身边,李陵则在外朝,有大事才召入王庭议事。征和三年三月,武帝遣李广利率七万人出兵五原,攻打匈奴。匈奴派大将与李陵率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了九天。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投降匈奴,罪行显著而不可掩盖。如果说他孤军奋战而无援助,那么他率领五千步兵出塞,是他自己炫耀勇敢,而不是汉武帝命令他无法推辞的。李陵的家族因此受祸,他将灾祸转嫁给了李绪;等到后来李广利征讨匈奴,李陵率领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九天,难道也要把罪责推给李绪吗?如果说李陵受单于的控制,不得不追击转战,那么匈奴难道没有可信任的人吗?如果李陵有两面讨好的心思,单于又怎么能信任他并委以重兵,让他深入敌境与汉将对峙呢?司马迁为李陵文过饰非好像不够,却不断地称赞李广,以此来奖掖其家族世代相传的事业。身为将领却向敌军投降,投降以后又为新主效死作战,即使想要洗涤自己身上的污点,可已经染黑的白布,不可能重新变白。大节已失,则其余的都没法洗干净了。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尧卿,字子余。其先汝阴人。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尤笃有爱。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所至称治,民有去思。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纭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纭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庆历间,范仲淹举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而卒。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其学《诗》,以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笺》欲详,或远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可以无去取乎?”其学《春秋》,曰:“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邪?”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席薪枕块,文中指居丧时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以表示悲伤哀苦之意。
B.何怨,怨恨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两者结构相同。
C.蔽,有涵盖、概括之义。文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
D.逆,意为揣度、预料。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意义相同。
【答案】4.D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
B.“何怨”是宾语前置的用法,应为“怨何”。“安在”也是宾语前置,应为“在安”。“多歧路,今安在”句意“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二者的结构是相同的。
C.正确。
D.错误。《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意思是“住在迎接客人的旅馆里”,“逆”的意思是“迎接”,和文中的“逆”意思不同。
故选D。
参考译文:
周尧卿,字子余,他的祖先是汝阴人。尧卿聪明机警,博闻强记,七岁时就擅长作诗,二十岁时以学识和品行而闻名。天圣二年考中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和饶州通判。去世时年五十三岁。他的文集有二十卷,《诗》和《春秋》的注解各有三十卷。尧卿在十二岁时失去了父亲,悲伤哀痛得就像成年人,见到母亲句抑制情感、忍耐哀痛,不想让母亲伤心。母亲对此感到诧异,对亲戚说:“我的儿子这样的关怀我,非常懂得孝顺赡养我。”尧卿后来果然赡养孝顺母亲,他的志向如同母亲所说的那样。他对待兄弟,尤其厚道友爱。母亲去世后,他结草庐守孝三年,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即使生病也不饮酒吃肉。有人劝他按照礼仪规矩适度保重,他说:“《礼记》上说‘老年多病可以不停止吃酒肉’,也许是因为忍受不了丧亲之痛罢了。我虽然病了但还没有年老,能忍心像这样做吗?”安葬母亲时,他亲自背土填埋。有人告诉他说:“古代贫穷无法安葬逝者的人或许会这样做,现在你何必自苦呢?”他泪流满面地回答说:“过了今天,即使以后我想要像现在这样竭尽全力,还能有机会吗?”尧卿为人正直严谨,不喜计较,对于那些轻慢他的人,他必定会以丰厚的礼仪来使其惭愧。尽管担任官职的薪俸不高,但他会倾尽所能来救助亲族和朋友,直到用完为止。无论到哪里为官,他都以治理得当而受到民众的思念。他曾在汀州宁化县任知县,提点刑狱杨纭刚进入境内,暗中观察刺史行为的优劣,他看到身戴刑具却仍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杨纭就靠近并询问原因。那个人回答说:“我因为贫穷而追求利益,(知县)为人正直不折,法令不可违反而我却违反了,我又有什么理由怨恨呢?”杨纭到达县里后,不再另行访查,只是将听到的情况上报来推荐他。庆历年间,范仲淹举荐尧卿为可作为学习榜样的老师,可惜周尧卿还没有得到起用就去世了。尧卿的学问,不拘泥于经传注释,他不断地提问、辨析和思索,以通达文义为目的。他在学习《诗经》时,遵循孔子所说的“《诗》有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纯真无邪”,以及孟子所说的“解说《诗》的人,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才叫做有所得”。他钻研经传的主旨,同时也看到了毛氏和郑氏注释的得失之处,他说:“毛氏注想要简洁,有时缺乏义理,不符合‘用一句话概括’的经义;郑氏注则想要详尽,有时偏离了情性,不算是‘推测诗人的本意’。我们还能不经过筛选地获取知识吗?”在学习《春秋》时,他说:“《左氏春秋》的记述详尽,符合经典的编写方式。”对于三传的异同,他都有所取舍,说:“圣人的意图,怎么可能是不一样的呢?”欧阳修为他的墓碑撰文说:“像周君这样的人,对待双亲恪尽孝道,处于丧期极尽哀礼,而且以礼行事。他的学识高于毛、郑《诗》注和《左氏春秋》。”
(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5.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答案】5.B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句意: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选拔。“围”和“举”都是实词的被动用法,二者用法相同。正确。
B.“不可以不劝爱人”句意:不能不鼓励关爱他人。此处的“劝”也是鼓励的意思,二者词义相同。
C.正确。
D.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是指捏造事实毁坏他人名誉的言论,和“诬说”词义不同,正确。
故选B。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晋阳解围后,他奖赏有功的五个人,高赫是受赏的首位。张孟谈说:“晋阳的战事,高赫并没有大功,现在成了第一个受赏的,这是为什么?”赵襄子说:“晋阳的战事,让我的国家宗庙都陷入了危机。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孔子听到后说:“这是懂得正确行赏啊,襄子!奖赏一个人而能使天下做臣子的没有敢失礼的了。”有人说:孔子不懂得正确行赏的道理。善于赏罚的人,能使百官不敢越权,群臣不敢失礼。君主设立法令,而臣下没有奸诈之心。这样的话,就可以算是善于赏罚了。襄子有君臣关系密切的恩泽,掌握着令行禁止的法令,这样尚且还有骄傲轻慢的臣子,这是襄子不善于惩罚的原因。做臣子的人,谋事有功才应该奖赏。现在高赫仅仅是不骄傲轻慢,而襄子却奖赏他,这是不善于奖赏。所以说,孔子不懂得正确行赏。
材料二:
陈国有个武将,对子鲋说:“韩非子制定的法律,有太多和夫子的理论截然不同之处。我经常探索他们的意图并比对他们的行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们在止恶劝善这方面,韩氏未必是错的,孔氏也未必完全正确。像韩非这样的人,也是当世的圣人。”子鲋回答说:“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好事而喜欢穿凿附会的人,在言谈中一定引经据典来自我修饰,援引圣贤的事例来标榜自我贤能,想要获得民众的信任从而传播他的说辞。像诸子的著作,其中的义理都是这样。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武将答应了。子鲋说:“最近赵国和韩国一起攻打知氏,赵襄子先奖赏臣子然后才有战果。韩非子在他的书中说,孔子赞赏赵襄子的做法,以此来强调“礼”的根本,然后在书中批驳孔子的看法,难道不像是真的吗?然而这其实是欺骗。如何能够证明这一点呢?早年我国先君在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直到哀公二十七年时荀瑶与韩国、赵国、魏国攻打郑国,遇到了陈恒而返回,而这时夫子已经去世了十一年,而晋四卿都还活着。后来在悼公十四年,知氏才灭亡。这两个事件之间相隔很久,韩非子竟然提到了它们,没有一点惭愧之意。所以世上有很多无事生非的人,这都是韩非的罪过。因此我对这些旁门左道的道理保持沉默、不去听取诸子的言说已经很久了。而你却使用以测日影的仪器来测量天空,用手指来测量深渊,失明于大道而不觉悟,相信谎言而怀疑圣人,恐怕不是我所期望的。”
命题趋势
真题详解
知识速查清单
精选好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模块四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文言虚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虚词的考查主要有三种考查形式:(1)杂合到文中对文意的梳通和理解;(2)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形式间接考查;(3)个别地方试卷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常常用比较的方式,即从两个句子中挑出某一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的异同;通常一句是所给的文章或片段中的,另一句是所学的课文中的。其中常考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以积累高考常见虚词为依托,在考试真题中灵活掌握虚词考查方法。
(2024·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
【解题步骤】
第一步:代入分析“之”的含义
“彼之不死”中“之”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也是同样的位置。
第二步:根据文本,总结答案
根据文本内容和题目的要求,综合分析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11.C
【真题解析】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判断偏义复词的能力。
A.正确。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贵,以……为贵,意动用法。句意:皇帝赞许李陵的豪情壮志,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以难得稀有的财货为贵。
B.正确。父母,可偏指父或母;/属性词,血统最接近的。句意:李陵侍奉父母很孝顺。/我有一个亲哥哥。
C.错误。相同,都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他之所以没有死节。/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D.正确。都是“等到”。句意:等到后来李广利征讨匈奴。/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
故选C。
【解题技巧】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2013年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二、代入法
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 “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
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
再看正确项所涉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三、切入法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
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 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
B项中两个“于”显然不同,符合题目要求。
四、语境推断法
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
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
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 “却已经、倒已经”,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
【18文言虚词整理】

(1)介词
①表示工具、手段,可译为:拿,用,凭借,按照
a.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表示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用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于,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④表示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率领,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魏公子列传》)
(2)连词
①表示并列、递进关系,可译为:又,而,而且,并且
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来,或不译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便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⑤表示修饰,可译为:地,而,或不译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3)助词
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可不译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4)复音虚词
“以是”“是以”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可译为:因此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5)通“已”,已经
前以降及物故。(《苏武传》)

(1)代词
①代人、物、事,可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我
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②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种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①表示修饰,限制,可译为:的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译为: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③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④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⑤音节助词,可不译
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
(3)动词
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可译为:往,去,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三、而
(1)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与”“和”“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才,接着,或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⑥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2)代词
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通“尔”,你,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复音虚词
“而已”,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四、其
(1)代词
①表示第三人称,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②表示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它(不加“的”)
方其破荆州。(《赤壁赋》)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译为:我的,我(自己)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④远指代词,可译为:那,那些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⑤指示代词(后面多为数词),可译为:其中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
①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岂,难道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应当,千万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连词
①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
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②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4)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1)介词
①表示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对象,可译为:对,向,对于
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③表示对象,可译为:与,跟,同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⑥表示原因,可译为:由于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进学解》)
(2)复音虚词
①“于是”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可译为:因此或不译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于是”作介宾短语,可译为:在这,从这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
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⑥表示被动关系(常和“所”搭配),可译为: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助词
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3)动词
表动作行为,可译为:认为,做,是,治理等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1)副词
①表示承接,可译为:就,于是,这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表示出乎意料,可译为:竟,竟然,却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刺客列传》)
(2)代词
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1)介词
①表示依据,可译为: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②表示条件,可译为:趁着,趁机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③表示方法,可译为: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2)连词
表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1)助词
①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可译为:……的人,……的事,……的情况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②所+动词+名词性结构,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可不译
臣所过屠者朱亥。(《魏公子列传》)
③为+所,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可译为:用来……的,……的凭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⑤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高祖本纪》)
(2)名词
表示处所,可译为: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1)连词
①表示并列,可译为:又,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②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而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都,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副词
①表示将要,可译为:将,将要
吾攻赵旦暮且下。(《魏公子列传》)
②表示暂时,可译为:暂且,姑且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1)介词
①表示对象,可译为:跟,同
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②为,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2)连词
表示并列,可译为:和、跟、同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3)动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可译为:结交,亲好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给予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赞扬
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④参与
蹇叔之子与师。(《崤之战》)
(4)语气词
表示疑问、感叹语气,可译为:通“欤”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1)连词
①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于是,便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假使,如果;那么,就
a.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③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④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反而,然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⑤表让步关系,可译为:虽然,倒是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国风》)
(2)副词
表强调和确认,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1)助词
①表示判断,可不译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②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谁可使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停顿,可不译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代词
形容词、动词+者,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人(事物、情况)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1)代词
①表示第三人称,可译为:他(她),它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②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2)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可译为:在这里,对这件事;对它,对他(她)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3)助词
①表示各种语气,可译为:了,呢,啊,或不译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②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1)助词
①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②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表示推测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④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⑤表示句中停顿,可不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⑥形容词、副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介词
①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表示地点、时间、范围,可译为:在,在……时候,在……方面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③表比较,可译为: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助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可不译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示商量语气,可不译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表示疑问语气,可不译
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④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吧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⑤表示句中停顿,可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1)代词
①作谓语,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作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什么,哪里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2)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②表示程度(形容词前),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
①“何如”表示疑问或诘问,可译为:怎么样或什么样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②“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可译为:拿什么,凭什么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
刘备为吕布所袭奔于操程昱以备有雄才劝操图之。操曰:“今收揽英雄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也。”然此犹非与操有怨者。臧霸先从陶谦,后助吕布,布为操所擒,霸藏匿,操募得之,即以霸为琅邪相。先是操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操定兖州,翕、晖投霸。至是,操使霸出二人,霸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操叹其贤。盖操当初起时,方欲藉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等,皆以嫌忌杀之。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济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
至刘备,一起事即为人心所向。观其三顾诸葛,咨以大计,独有傅岩爰立之风。关、张、赵云,自少结契,终身奉以周旋,即羁旅奔逃,无寸土可以立业,而数人者患难相随,别无贰志。此固数人者之忠义,而备亦必有深结其隐微而不可解者矣。至托孤于亮,曰:“嗣子可辅,辅之;不可辅,则君自取之。”千载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性情之流露?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
至孙氏兄弟之用人,亦自有不可及者。孙策生擒太史慈,即解其缚曰:“子义青州名士,但所托非人耳。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此策之得士也。陆逊镇西陵,权刻印置逊所,每与刘禅、诸葛亮书,常过示逊,有不安者,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委任如此,臣下有不感知遇而竭心力者乎?陆逊晚年为杨竺等所谮,愤郁而死。权后见其子抗,泣曰:“吾前听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以人主而自悔其过,开诚告语如此,其谁不感泣?此孙氏兄弟之用人,所谓以意气相感也。
(节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藉,凭借、借助,与《陈涉世家》中“藉第令毋斩”的“藉”意思相同。
B.即,即使,与《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的“即”意思不同。
C.固,固然,与《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固”意思相同。
D.但,只是,与《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意思相同。
(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论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闾,秦兵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虽全国有益,非所贵也。”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六国之兵非不锐,士众之力非不劲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强弱不敌,众寡不同,虽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变孟贲之意②,孟贲怒之,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力不如也。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不忍犯也。秦之与魏,孟贲之与童子也。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秦以兵强,威无不胜。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注]①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名士。②孟贲:战国时勇士。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同“宴”,指宴饮,成语有“新婚燕尔”,其中的“燕”字意思与此相同。
B.怪,以……为怪,意动用法,与《师说》中“不耻相师”的“耻”用法相同。
C.为寿,向尊长敬酒并祝长寿,《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的礼仪与此相同。
D.式,同“轼”,指扶轼,与《周亚夫军细柳》“改容式车”的“式”意思相同。
(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3.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
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
(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尧卿,字子余。其先汝阴人。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尤笃有爱。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居官禄虽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所至称治,民有去思。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纭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纭就询其故。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纭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庆历间,范仲淹举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而卒。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其学《诗》,以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笺》欲详,或远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是可以无去取乎?”其学《春秋》,曰:“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邪?”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席薪枕块,文中指居丧时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以表示悲伤哀苦之意。
B.何怨,怨恨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两者结构相同。
C.蔽,有涵盖、概括之义。文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
D.逆,意为揣度、预料。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寓逆旅”的“逆”意义相同。
(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注】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5.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命题趋势
真题详解
知识速查清单
精选好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