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测试卷——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测试卷——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卷)

资源简介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
单元检测卷(B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班以“壮丽75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为主题召开班会,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走过的75年非凡历程,重温一个个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重要时刻。下列内容叙述正确且符合班会主题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近日海关总署对外发布前三季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均实现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11万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出口17.67万亿元,增长13.8%;进口13.44万亿元,增长5.2%。中国对外货物贸易可喜成绩展现出我国( )
①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②充分利用好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快培育出口贸易竞争新优势
③联通内外,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扩大开放推动对外贸易发展,为全球合作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某校学生在学习“伟大的改革开放”相关内容时,围绕关键词,撰写了以下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某同学搜集了1984年的一些资料(如下表所示)。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月 邓小平同志视察经济特区,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5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0月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③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有力增强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④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深圳经济特区的“杀出一条血路”、浦东开发开放、中国入世……每一步都写满了艰辛,凝固成经验与成就,传递推动人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
③中国入世——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⑤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A.⑤②④③① B.②③⑤④① 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③⑤④
6.下图是1978—2017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情况: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 )
①推动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趋协调
②助力湖南腾飞,使湖南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③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湖南的社会生产力
④推动湖南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放眼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有这样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敢于大刀阔斧、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推动这么大范围、这么大规模、这么大力度的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所谓“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实质就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精神的高度把握、深刻认识和自觉践行。关于改革开放,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能够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④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电视剧《人世间》播出后,引发了观众情感共鸣。某班同学以“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以下是同学乙所述故事的部分内容。
透过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可以从中感悟到( )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日盛世之中国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百姓之幸福生活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
③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从2023年4月3日起在全国发行。著作生动记录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宝贵经验,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成果,是引领我们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强大思想武器。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回应新时代之问,开创新时代之治,谱写了新的篇章
②是结构完整、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
③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亮点之一就是提出了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不仅指出了中国在新阶段的发展目标,更进一步向外界明确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实现“伟大复兴”所要走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式现代化( )
①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②立足中国实际,凸显中国特色,完全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
③为世界上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的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
④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回望过往的奋斗路,从当年的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到现在的潮涌东方、复兴气象,从曾经“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如今“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蛟龙”入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立足本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奇迹。这表明( )
①我国已经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发展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中国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法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人民日报》刊发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文章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下列论述可能作为其论点的是( )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回顾历史的时刻,一定也是展望未来的时刻。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事实证明,那个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明天的中国必然是一个蒸蒸日上、未来可期的中国。明天的中国“未来可期”是因为(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回顾历史能够为明天的中国找到现成的发展路径
③中华传统文化既能立足时代前沿也能与时俱进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智慧借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风雨沧桑,大道无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大潮激荡神州。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实践证明改革开放( )
①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2024年1月,商务部集中发布47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至此,国家层面已累计推广34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在各地推进高水平开放、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了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 )
①是在中国民主革命和建设土壤里成长起来的
②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制度
③集中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④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寒假期间,济宁市某高中课题小组成员共享了他们所搜集到的一些代表性建筑图片资料。通过这些图片和文字,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 )
1926年,鲁西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在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位于曲阜)诞生
1954年,玉堂酱园进行了公私合营,成为山东省第一家公私合营的企业
作为国家新区建设的缩影,济宁高新区2021年综合考核位列全省国家级高新区前五强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现代社会的鲜明主题
③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一个接续奋斗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中国拥有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在一段很长的历史时间里都处于世界前列,然而两三百年的封闭造成了我们曾经的落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中国仍然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当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从设立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再到建立海南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逐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多年来,中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大幅开放市场,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今天,面对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节点:回答好、解决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经济强国建设、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等全局性的重大课题,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应当承担也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
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中国经济实力、活力、动力再上台阶。
减贫困、建小康、惠民生,反腐败、兴法治、促公平,中国人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
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出重拳、亮利剑、谋福祉,中华大地天蓝、山绿、水清日日可享。
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东方大国改革步伐越迈越大,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结合材料,运用改革开放的意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8分)
(2)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中国改革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继续全面推进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请你为宣传改革开放设计两条标语。(4分)(要求:有时代感,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30个字)
19.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2分)
2024年是自贸区建设十周年。自2013年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我国21个自贸区大胆探索、勇于突破,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上海“一个点”到东部“一条线”再到全国“一个面”,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高水平改革开放新格局。历经10年,21个自贸区已发展成中国开放型经济最为活跃、商品服务要素跨境流动最为自由便利的区域之一。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8%的外商投资和进出口总额,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我国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正确性。
20.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8分)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角度,简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12分)
(2)请以“点赞中国道路”为主题,拟定两句宣传标语。(6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②④正确,75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表明新中国的成立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故本题选C。①题干未涉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符合主题,排除。③错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运的关键一招,排除。故本题选C。
2.答案:B
解析:①④正确,材料强调我国通过进出口贸易助力世界经济增长,特别是进口贸易增长,充分发挥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作用,展现出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扩大开放推动对外贸易发展,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为全球合作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②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我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不涉及出口结构和类型,不能推出加快培育出口贸易竞争新优势;③错误,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故选:B。
3.答案:C
解析:①: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①排除。
②: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②正确。
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正确。
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④排除。故本题选C。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①符合题意。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有力增强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③说法正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②不符合题意。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④不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②排在第一位。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①排在第二位。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⑤排在第三位。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③排在第四位。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④排在第五位。C符合题意。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助力湖南腾飞,使湖南经济实力显著提升,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湖南的社会生产力,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趋协调,也没有体现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①④不选。
7.答案:A
解析:改革开放能够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①②符合题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③不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不选。
8.答案:B
解析:题文中,透过“人世间”故事,可以从中感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日盛世之中国,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①③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百姓之幸福生活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②错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④错误。故选:B。
9.答案:B
解析:根据习近平重要著作内容的有关介绍,可以选出①,根据材料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等信息,可以选出①。②说法缺乏材料信息的充分支撑。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③错误。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知识。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为世界上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的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③④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①说法错误。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实际,既有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的共性,更凸显中国特色,②说法错误。
11.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立足本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奇迹”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发展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④正确。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①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为我们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但不能提供具体的方法,③错误。
12.答案:B
解析: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一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①③正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②错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④错误。
13.答案:B
解析:“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明天的中国“未来可期”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智慧借鉴,①④符合题意。回顾历史能够为明天的中国发展提供借鉴,而不是现成的发展路径,②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能立足时代前沿也能与时俱进,③说法错误。
14.答案:D
解析: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错误。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大潮激荡神州,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说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②正确。
③: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
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这说明改革开放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④正确。故本题选D。
15.答案:D
解析: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在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供各地在相关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工作中借鉴推广,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制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②④正确。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土壤里成长起来的制度,而不是民主革命和建设,①错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③错误。
16.答案:B
解析:①④:通过这些图片和文字,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一个接续奋斗的过程,①④符合题意。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而不是近代社会的鲜明主题,②错误。
③: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错误。故本题选B。
17.答案:“改革开放走过千山万水”,取得巨大成就。①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5分)②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仍需跋山涉水”说明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要取得发展的新成就,必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5分)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限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由“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可思考改革开放的意义,由“但仍需跋山涉水”可思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材料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信息①:多年来,中国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大幅开放市场,实现更广互利共赢→可联系改革开放的意义和在我国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信息②:今天,面对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节点:回答好、解决好全局性的重大课题,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应当承担也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18.答案:(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环境保护取得重大成效,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使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8分)
(2)答案示例:①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2分)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分)
解析:(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改革开放的意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可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环境保护取得重大成效,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使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2)本题要求为宣传改革开放设计两条标语。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围绕主题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19.答案: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平台。(4分)②由上海“一个点”到东部“一条线”再到全国“一个面”,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要求。(4分)③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中国人民高度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4分)
解析:我国自贸区建设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可联系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相关知识作答。“由……到……再到……”,形成了高水平改革开放新格局,可作答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要求。21个自贸区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可作答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0.答案:(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分)
(2)举例: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奠定道路自信,实现民族复兴;坚定中国道路,创造中国奇迹。(每点3分,任答2点即可)
解析:(1)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之所以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就是因为它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活力,使中国的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可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系、制度方面谈起,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2)本题要求从“点赞中国道路”为主题,拟定两句宣传标语,此为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只要注意题干要求的主题,标语要求简洁凝练,言之有理。
即可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