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数学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一.分数乘法概念总结分数乘法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的简便运算。例如:×5的意义是:表示求5个的和事多少。分数乘法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约分,然后再相乘。)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多少。21世纪教育网例如:5×的意义是:表示求5的是多少4.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分母的积做分母。(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约分,然后再相乘。)5.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6.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双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作倒数。www.21-cn-jy.com7.一个的数(0除外)乘以的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的本身。8.一个数(0除外)乘于以的假分数,所得的积大于或等于它的本身。9.如果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得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例如:a×=b×=c×cab.(都不为0)因为<<,所以吧》b>a>c. 2·1·c·n·j·y二.分数除法概念总结。1.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 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因数的积于其中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2.分数除法口诀: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3.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4.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5.比的后续不能为0,(分母不能为0,除数不能为0)6.比同除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7.和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8.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9.一个数(0除外)除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商小一或等于它的本身。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注意事项:1.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分数的句子中找,“的”前“比”后的规则。当句子中的我单位“1”不明显时,把原来的量看作单位“1”。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三种基本类型①求比较量,用乘法,单位“1”×分率=比较量②求单位“1”用除法 比较量÷分率=单位“1”③求分率,用除法 比较量÷单位“1”=分率3.注意比较量与分率的对应①多的比较量对多的分率 ②少的比较量对少的分率③增加食物比较量对增加的分率 ④减少的比较量对减少的分率⑤提高的比较量对提高的分率 ⑥降低的比较量对降低的分率⑦工作总量的比较量对工作总量的分率⑧工作效率的比较量对工作效率的分率⑨部分的比较量对部分的分率⑩总量(和)的比较量对总量(和)的分率4.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率不能相加减,解应用题中的不变量作为单位“1”,统一分率的单位“1”然后再相加减。21·cn·jy·com5.单位“1”的特点:①单位“1”位分母;②单位“1”为不变量三.圆的概念总结1.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2.半径:连接圆心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应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21·世纪*教育网3.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连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5.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多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6.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数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7.用字母表示为:d=2r r=d÷28.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9.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是取3.14.2-1-c-n-j-y10.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圆周率=π≈3.1411.把一个圆切拼成一个进似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r=πr212.在一个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在一个长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来源:21cnj*y.co*m】13.环形圆的周长=外圆周长-内圆周长14.半径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公式c=πd÷2+d或c=πr+。2r 注:半圆的周长不等于周长的一半,(圆的周长的一半=πr)【出处:21教育名师】15.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公式为:c=πr2÷21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二面积罗达或缩小一上倍数的平方倍。21教育网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4倍,那么直径和着床就都扩大4倍,而面积扩大16倍。17.两的圆的半径比等于直径比等于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一上比的平方。如: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面积比是4:918.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π a厘米;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πa厘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19.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20.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这条直线较对称轴。21*cnjy*com21.有1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扇形、半圆。 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形、同心环形圆。注意: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22.直径所在知线是圆的对称轴。21世纪教育网四.百分数概念总结1.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较百分率或百分比。2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不表示具体数量,无单位名称。3.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分子部分可为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小于100或等于100.【版权所有:21教育】4.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款额.5.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利率。6.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7.本金:存入银行的钱交本金8.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9.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20%(现在是5%,应用题目为准)的税率。国债的利息不纳税。10.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注意:前、后项不要倒转)11.银行存款税后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12.国债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3.本金:本金与利息的总和叫本金.五.图形总结(一) 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两边无限延长,无法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一边可以无限延长,无法度量。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二)角1.角的大小取决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2.角的分类 锐角:大于0度小于90度。 直角:等于90度 1周角=2平角=4直角。 周角:等360度(三)。三角形1.意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3.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为90度。4.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①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②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按边分:①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是60度)②大于三角形(两条边相等)③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度偶不相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四)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较做平行四边形。(或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或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www-2-1-cnjy-com2.长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3.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4.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较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三角形。5.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和为360度(五)立体图形1.正方体的特征:有6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12条棱长(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2.长方体的特征: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可能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棱(相对的棱长相等),8个顶点。 21*cnjy*com(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当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即为正方体)(六)图形公式总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 ×221世纪教育网正方形周长=边长×4 公式:c=a×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s=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s=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 ×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多边形的内角和=(边数-2)×180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或2×半径×π 公式: c=π×d或c=2π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r环形圆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公式:s环=π×r×r-π×r×2六.定义定理性质总结(一)定律性质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3.减数的运算性质:①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几个减数的和。②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将几个减数交换位置。21cnjy.com4.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5.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6.乘法分配率:两个数的和(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减),结果不变。如(2+4)×5=2×5+4×5[来源:21世纪教育网]7.除数的运算性质: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②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出数的积。例如:90÷5÷6=9÷(5×6) ③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将几个除数交换位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