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 元 教 学 设 计单元名称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 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共设两课,即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和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在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规则的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社会责任,认识勇担社会责 任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从而积极主动奉献社会。 责任意识是新课标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着眼于该素养培育,就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 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建设国家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基于上述思考, 第三单元以“社会责任”为主题,重点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懂得因社会角色的差 异而产生不同的责任,明确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理解责任的承担和履行对个人、社会的意义,培 养责任意识。帮助学生理解承担责任的结果可能会获得回报,也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对自己 的行为负责,理性对待承担责任过程中的得与失。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的关爱,理解关 爱他人是一种幸福,也要讲究一定的艺术。引导学生思考服务和奉献的意义,了解服务和奉献社会的 途径,培养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核心素养 的落实,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 理解责任的内涵和来源,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知道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代价和回报,能知道如何正确承担责任。 理解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表现,能自觉的关爱他人、服务社会。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第七课第一框关爱他人1 . 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 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本框设两目,即“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第一目:关爱他人是一种 幸福人在社会环境中生活,社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说,人是社会环 境的产物,环境影响人、熏陶人、塑造人。那么,社会环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 上是人活动的产物。人通过自身的活动创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影响人,当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彼此 尊重、互谅互让、与人为善,人间就会变成爱的天堂。反之,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彼此忌恨、互相 拆台,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变成狼与狼的关系,人间就会变成可怕的地狱。关爱是幸福之源。“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点滴爱的付出,给人以感动、温暖、信心和力量的同时,自己的心灵得到洗礼、情感得以 充盈、境界得以提升。教材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关爱,感悟关爱对形成和谐温 馨的人际交往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理解关爱既能温暖他人又能升华自己、促 进自身健康成长的道理。 第二目: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人,最重要的是心怀善念、源于爱心。一 个 人失去了善意和爱心,他的内心就不再有温暖和阳光;一 个社会缺乏善意和爱心,哪怕物质财富再充 盈,也会让人觉得寒气逼人、心灰意冷。关爱他人,不在于场面如何壮观、表面文章做得如何花哨, 而在于发乎本心、出于善心、源于仁心,在每个受助者心中播种爱和希望的种子,于润物无声中传递 真善美、彰显人性光辉。关爱不是施舍,更不是伤害,关爱必须建立在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础上,必须以尊重生命尊严和人格尊严为前提。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有的人利用他人的善心骗取钱财,有的 人利用他人的善意夺人性命……这就警示我们:关爱需要爱心、能力,同样需要经验、理性和智慧, 盲目的、不加辨析的关爱可能伤害自己。我们不能因为社会复杂就放弃关爱,也不能让盲目的关爱遮 蔽理性的慧眼。教材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理解关爱他人是自己内心爱的本质力量的外显,而不是 虚情假意的表面文章;感悟关爱不分大小、贵在爱的付出的道理;体会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掌握关爱 他人的基本策略。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 需求、发展路径等) 八年级学生往往勇于进取,具备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 们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满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把个人成长成才与社 会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努力成为一名合格公民。3. 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 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通过帮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关爱举动,分析他人献血或急救的例子,理解关爱他人对他人、社会、个 人各方面的意义。 通过关注身边的“无障碍”设施,思考如何对待残障人士,理解如何关爱他人。4.学习重点难点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关爱他人的策略 重点:理解关爱他人对他人、社会、个人各方面的意义5 .学习活动设计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新闻引入:一位女生晒出了她妈妈在地铁站分 享的厕所照片 思考 学生分享 (1)你在这则新闻中感受到了哪些关爱 (2)在生活中有哪些关爱的瞬间让你感动,请 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环节一:体会,勾勒关爱的轮廓 总结:关爱的含义 播放视频:无处不在的关爱,没有人是一座孤 岛 探究与分享: 为什么要给别人献血或者对他人进行急救 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 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 待自己。 环节二:传递,给予关爱的力量 探究:关注身边的“无障碍” 思考问题 (1) 你是否有受伤、生病导致身体活动不便 的经历 你当时希望别人如何对待 你 (2) 你注意到哪些关爱残障人士的设施和 举措 (3) 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残障人士 总结:要心怀善意、要尽己所能、要讲究策略 课后作业: 为你的家人、邻居老人送上重阳节祝福,耐心 的教他们使用一项手机功能,帮老年人开启智 慧生活,一起享受数字生活的便利和乐趣。感 受这一举动的意义。 环节三:课堂小结与练习 学生理解并思考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总结并完成练习6.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关爱他人 关爱的含义和表现 维系友好关系 为什么 促进社会和谐 收获幸福 要心怀善意 怎么做 要尽己所能 要讲究策略7.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