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名称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 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本单元承接第一单元对社会生活的总体介绍,专题探讨社会规则,对初中生进行规则教育。社会规 则对初中生来说并不陌生。本单元设计了三课,分别为“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讲道德”“做 守法公民”。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主要包括道德、纪律、法律等,它们对人们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本单元以“遵守社会规则”为主题,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和价值,认识社会规则的主要内容, 知道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学习和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首先,帮助学 生从规则的产生、运行、修订等角度深度认识规则,以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规则。其次,从尊重的含义 和功能,从文明有礼的培养,从诚信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等角度。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几类 主要道德规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树立“法不可违”的信念。增强规则意识和法 治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帮助学生反省自身行为,远离不良行为,积极预防犯罪;帮助学生 认识法律救济的相关知识,增强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意识。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核心素养 的落实,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 加强个人道德教育的方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将道德教育育贯穿公民道德建 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营造向上向善的社 会氛围。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 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等)(社会生活有秩序维护秩序维护秩序靠规则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从我做起待人礼为先第 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诚信无价诚实守信践行诚信违法无小事法不可违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了解罪与罚加强 自我 防范遇到侵害依法求助善用法律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做文明有礼的人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 五课做 守法公民尊重他人道守规则遵守社《规以礼待人预防犯罪)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 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第五课“做守法公民”包括“法不可违”‘预防犯罪"“善用法律”三个框题。 第一框“法不可违”包括“违法无小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两目。第一目从学生日常生 活切入,介绍法律规范的社会作用,说明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和法律后果。使学生认识:法律规范 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而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 害社会的行为;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 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第二目选取身边常见的一般违法行为案例,分析其含义、特点和危害性, 对学生进行守法教育。使学生认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在社会生活中, 我们要增强守法观念,自居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从事民事活动。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 需求、发展路径等) 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定了解并且有极高的探究热情,对社会新闻中有争议的话题和日常生活中出现 的法律问题有一定的自我想法,这种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意识和态度,需要我们加强示范和引导, 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克服和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在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引导。3. 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 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①学生通过探究了解民法典的规定,理解民事违法行为的特征;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违反治安管理 的行为,理解行政违法行为的特征,并区分二者的不同,总结违法行为的共同点。 ②学生通过分析漫画中违法行为的类型,迁移自我的生活经验,理解如何做到遵章守法。4.学习重点难点 难点:理解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重点:理解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别和联系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趣引入 近日,教育部颁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 法》,分享该法的具体条文规定。 理解法律如何规范我们的行为。 总结:①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 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 绳。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环节一:违法无小事 探究一:通过了解民法典的规定,理解什么是 民事违法行为。 探究二:通过辨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理解 什么是行政违法行为。 教师总结:违法行为的共同点是有一定社会危 害性、违反了某项法律、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 任。 观点辨析:违法就是犯罪,这种说法对吗 总结: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 环节二:做守法公民 练习:观看漫画,分辨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 为。 提问: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总结: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 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 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依法从事民法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 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 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社会文明程度。 环节三:课堂小结与练习 学生总结并分享:违法行为的共同点,两种违法行 为的区分方法。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理解并思考 学生理解并思考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总结并完成练习6.板书设计课堂总结1、法不可违的原因2、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无小事3、违法行为的类别 5.1法不 可违警惕违法行为 二做守法行为如何遵章守法7.教学反思与改进(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 犯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