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以礼待人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以礼待人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名称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学习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 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本单元承接第一单元对社会生活的总体介绍,专题探讨社会规则,对初中生进行规则教育。社会规 则对初中生来说并不陌生。本单元设计了三课,分别为“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讲道德”“做 守法公民”。社会生活中的规则主要包括道德、纪律、法律等,它们对人们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本单元以“遵守社会规则”为主题,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和价值,认识社会规则的主要内容, 知道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学习和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首先,帮助学 生从规则的产生、运行、修订等角度深度认识规则,以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规则。其次,从尊重的含义 和功能,从文明有礼的培养,从诚信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等角度。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几类 主要道德规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树立“法不可违”的信念。增强规则意识和法 治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帮助学生反省自身行为,远离不良行为,积极预防犯罪;帮助学生 认识法律救济的相关知识,增强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意识。
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核心素养 的落实,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 加强个人道德教育的方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将道德教育育贯穿公民道德建 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营造向上向善的社 会氛围。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 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等)
(







维护秩序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自觉遵守规则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尊重从我做起





第 四








诚信无价













法不可违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了解罪与罚

强 自
我 防























做文明有礼的人












第 五

做 守

公民




道守规则
遵守社《规
以礼待人
预防犯罪
)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二框以礼待人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 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包括“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三个框题。第二框“以礼 待人”包括“待人礼为先”“做文明有礼的人”两目。第一目主要引发学生对文明有礼的体验和共鸣, 逐步体会文明有礼的表现,深度思考文明有礼所产生的影响,从而理解文明有礼的意义。使学生认识: 礼体现了一个人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礼主要通过人们的语言、仪表、举止等表现出来;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维系着良好的社会关系;文明有礼体现着国家形象。第 二目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文明有礼的表现,学会做一个用语文明、态度谦恭、彬彬有礼的人。使 学生认识:文明有礼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文明有礼要注意仪表和举止;学礼最主要的是践行。
2.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 需求、发展路径等)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可能会呈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对道德规范、规则持消极态度,甚 至通过违反道德规则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这种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意识和态度,需要我们加强示 范和引导,从尊重道德规范的深层原因、社会价值和意义角度,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克服和解决学生 成长中的问题,在学生道德规范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引导。
3. 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 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所在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情境下,理解礼的内涵和主要表现、理解为什么要重视文 明有礼、进一步与实践情境结合,做文明有礼的少年。 学生能够从文学典籍和历史典故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与礼有关的精神内涵,理解礼的主要表现和意 义,培养文化认同和道德修养。
4.学习重点难点 难点:从中华传统文化中理解礼的体现和重要性 重点:理解文明有礼的意义。
5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如果你所在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你要如何 做文明有礼的新时代少年 课堂新授 环节一:知礼待人礼为先 任务一:延续古今脉络,知“礼”之内涵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1.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你在视频中看到的人们表现出什么样的状 态 (2)在日常生活中你接触到哪些“礼” 学生回答常见的礼:婚礼、葬礼、抓周礼
2.经典回顾:品读典籍中的礼 在《论语》中,“礼”出现了75次,你能说出 关于“礼”的名句并解释含义吗 总结:文明有礼是中华传统美德,是文化的延 续。 3.运用你的经验 教材小岩一家就餐的情境分析 问题: (1)小岩哪些方面做的不合适,如何改进。 总结: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 等良好品质。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 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同行的旅客, 你会有什么反应 会如何做 总结:①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4.观看视频《礼炮兵的故事》 总结: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环节二:行礼做文明有礼的人 任务二:置身生活情景,行“礼”之规范 情境1: 看到老师和同学们,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 践行“礼” 总结: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情境2:仪容镜前、走廊里我们应该以什么样 的姿态践行“礼” 总结: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分享素材:文明八礼 总结:学习观察、思考践行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理解并思考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总结并完成练习
环节三 : 课堂小结与练习
6.板书设计
(
礼的体现和主要表现
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①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
观察、思考和践行。
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以礼
)
7.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