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蜜蜂》教学设计一 教学理念(一)指导思想遵循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充分利用多种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打通第一、第二课堂,重视和鼓励音乐实践创造,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音乐教学工作,最终实现学生音乐专业知识技能全面有效的提高和音乐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二)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感受、体验,并提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本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知识的建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才能的过程。因此,我们音乐教师要注重每一节课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2、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要以人为本,强调对学生心理品质和人格的教育。音乐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的发挥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这样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二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欢乐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小蜜蜂采蜜时愉快的心情。(二)过程与方法聆听、感受、体验、表现歌曲《小蜜蜂》,用稍快的速度准确的演唱歌曲。(三)知识技能1、进一步熟悉休止符,以及感受稳定拍。2、认识相同乐句。3、通过音阶视唱整个歌曲。三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小蜜蜂》,体验、感受、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二)教学难点1、 进一步熟悉休止符,以及感受稳定拍。2、认识相同乐句。3、 通过音阶视唱整个歌曲。四 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课演唱曲目《小蜜蜂》歌曲是德国儿歌,四二拍,F大调,这首歌仅用五个音写成,旋律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歌曲中节奏包括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节奏有规律。(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能够在稳定拍中,拍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组成的节奏短句对于旋律演唱大部分学生跟琴模唱大调音阶,以及跟琴唱三度级进和三度音程。(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以下是本课使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及效果:1、本节课主要采用聆听法、教授法、练习法、体验法、歌唱法、欣赏法、发现法等进行歌曲教学。循序渐进地逐步解决教学的重难点,由浅入深地将学生带入音乐作品之中。教学过程中,我把握住音乐教学以听为主,突出节奏入手为基调,给学生创设充分感受音乐的氛围,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使他们在欢快的情绪中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感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情感熏陶、情绪感染;而本课所采用的教授法、练习法也基本合乎教学原则的要求。2、建立多种评价体系,使学生掌握动态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建立声音评价标准,引导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自我评价;针对新授知识,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测评,多种评价方式,不仅使评者学到了真知,也使评者融进学者的行列,师生在不断的自评、互评中真真正正地学到了本领,内心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3、教学手段:把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有机整合,激发学生体验、探索音乐的热情。(四)技术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课件、钢琴、双响筒、小手铃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目标】此环节为本堂中的第一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起发挥铺垫的作用【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练习音准感受音阶级进以及三度音程关系“drm dm rmf rf……..上行 d’tl dl tls ts ………下行” 为歌曲旋律级进和三度音程做好铺垫。(二)节奏训练【环节目标】通过用卡片的形式练习节奏,让学生掌握歌曲中出现的节奏,以及培养学生的稳定拍活动2.1 ——第一乐句节奏训练教师让学生通过读卡片的形式,熟悉第一乐句的节奏活动2.2——第二乐句的节奏训练教师敲节拍,让学生听节拍,心中默读节奏【设计说明】通过用卡片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在玩中进行了节奏的练习,以及培养心中稳定拍(三)旋律学习【环节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歌曲旋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悉歌曲。活动3.1 ——音的学习1、复习F大调音阶2、学习第二乐句的音符3、学习第一乐句的音符活动3.2 ——旋律的学习将节奏放入五线谱中活动3.3 ——小节线的学习两拍画出小节线活动3.4 ——相同乐句的学习出现第三乐句,相同的颜色是相同的乐句【设计说明】通过消失字母谱的方式让学生记住乐谱,以及将卡片中的节奏放入旋律中,这些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动性(四)歌曲演唱【环节目标】运用聆听、分乐句演唱等多种方法学唱歌曲,完成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即“唱会、唱好歌曲。”活动4.1——聆听歌曲听音乐体会歌曲欢快的情绪活动4.2——找相同乐句用同样的图片表示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旋律、节奏、歌词完全相同活动4.3——朗读歌词教师带着学生读歌词活动4.4:轻声跟唱学生耳朵眼听得到音乐,轻声跟唱活动4.5:分乐句演唱师生齐唱第一乐句,学生演唱第二乐句,教师演唱第三乐句活动4.6:跟伴奏演唱1、 学生跟着慢速伴奏演唱2、 学生跟着原速伴奏演唱【设计说明】在聆听、感受、学唱、过程中了解歌曲内容。采用师轻声跟唱、生合作法演唱表现歌曲,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五)为歌曲伴奏【环节目标】加入伴奏乐器双响筒、小手铃,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表达歌曲欢快的情感。活动5.1:用双响筒、小手铃为歌曲伴奏在歌曲的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用双响筒伴奏,第二乐句用小手铃伴奏。【设计说明】在歌曲中加入伴奏乐器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小蜜蜂愉快的情绪。(六)教学小结【环节目标】希望同学们都可以体会到小蜜蜂在辛勤劳动中愉快的心情。【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会歌曲欢乐的心情。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课堂教学中关注过程的评价,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第一是自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集体和自身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进行评价。如:演唱及欣赏作品时是否理解了作品,表述是否准确、到位,在自评中可以发现教学的重难点。第二是互评:采用师生间、生生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1.师生相互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演唱进行情感的理解和学习性评价。教师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采取提问、个别检查等方法,对学生的活动给予适当的评价。2.学生相互评价: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的表现效果进行评价,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导。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更加关注学生,突出以学定教的基本理念。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例如节奏卡以及认音时音一个个消失)我都能紧紧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来进行,并引导学生积极快乐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