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五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课时 珍惜师生情谊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1.学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会尊重老师、热爱老师,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2.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承认并积极接纳不同风格的教师,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3.在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尊重老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学习目标
回想与老师交往的场景,老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新课引入
珍惜师生情谊
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
第五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讲授
1931年,33岁的顾颉刚已经成为国史大家,名满天下。他在燕大开讲《尚书》研究课程,其中讲了一句:尧典所谓十二州,起源于汉武帝制度。学生谭其骧根据自己的阅读,发现讲义中的“十三部”并不是西汉制度而是东汉制度。谭其骧并没有当堂指正老师的错误,而是在一次课程后,谭其骧把这一观点告诉了老师顾颉刚。顾颉刚非常重视,并要求他马上把想法写出来。
谭其骧立即查询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的看法、观点写成了一封信交给了顾颉刚老师。顾颉刚当天晚上就信件内容,给自己的学生回复了一封长达六千字的信,对里面的内容有赞成的、也有否定的。这封信激发了谭其骧研究的热情,并就同一问题再次写信给老师,与老师进行分析和探讨,顾颉刚也针对学生的问题再次进行回复,与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顾老师把这四封信的内容整理好,加上一份说明,发给了班上的学生,让他们参与讨论。
得遇良师,亦师亦友
学习任务一
(1)阅读材料,思考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是怎样的。
(2)从师生之争到教学相长,从顾颉刚和谭其骧的交往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1)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
(2)我们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
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学界权威,一个是初露头角的毛头小子,但是,老者风度翩翩,少年人锐气逼人,两人争论的时候,既据理力争又志趣相投。多年后,谭其骧回忆时仍在感慨:正是在顾先生这种胸襟气度的感召之下,才促使我对这个问题努力深入钻研下去,勇于独立思考。
生活分享会
回忆自己与老师之间的相处,哪些生活情境体现了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该如何与老师相处呢?
一起交流
一起运动
共同商讨
老师
学生
共同成长
相互促进
1.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和谐的师生关系)
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
老师
共同成长
相互促进
学生
笔记要点
2.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主动理解、关心老师。
(2)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
(3)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4)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不同风格的老师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产生原因:年龄、专业、阅历、性格等差异)
小奇喜欢文学创作,经常拿自己写的小说请语文老师指导,并得到了语文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一次,上数学课时,小奇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还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和数学老师的批评?
(2)在经历这件事后,小奇发现语文老师是一个温柔而博学的老师,数学老师是一个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老师,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小奇心里有些迷茫,不知道如何适应。请你帮她解决内心的疑惑。
学习任务二
答案 (1)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语文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对待老师的表扬,我们应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数学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2)由于年龄、专业、阅历、性格等差异,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不同风格的老师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对待老师的表扬,我们应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笔记要点
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求同存异,尊重关心。
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方法与技能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小活动:教师模仿秀
模仿我们班的某科老师,用最能体现老师风格特点的动作、语言、表情等,请同学上台表演,大家一起猜是哪位老师。(注意:不能说出该老师姓名和所教学科。)
为什么会产生不同风格的老师?
学习任务三
尝试着了解老师的初衷和用意,更好的理解老师。
试着主动和老师交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亲近感。
承认老师的差别,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老师
交流与分享
我们该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呢?
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不同风格的老师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从多个角度了解老师的职业和生活,发现不同风格的老师。
珍惜师生情谊
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彼此尊重
教学相长
携手共进
主动理解、关心老师
真诚接受老师的引导和指导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课堂小结
1.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良好的尊师传统,如“子贡尊师” “张良拜师” “陆佃千里求师” “程门立雪”等。我们尊师,是因为( )
①老师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②老师是世界上最高贵的职业
③老师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指导者 ④老师是拥有知识最丰富的人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C
随堂练习
2.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状态的是( )
A.甲同学敬畏老师,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
B.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取绰号
C.丙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D.丁同学向班主任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不同意见,班主任很生气
C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