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教材分析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初中物理的基础章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章节旨在让学生 理解长度和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米、秒)及其换算,并学会使 用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秒表)进行准确测量。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 认识到测量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教材还介绍了 测量误差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整体而言,教材注重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测量技能.
二、教学策略
学生在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章节前,已经对长度和时间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 但往往缺乏系统、准确的测量方法和技能。此外,学生对于测量误差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容易忽视测量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因此,学情分析显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 学生的测量意识和技能,通过实例讲解和动手实践,让学生熟练掌握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方 法,并理解测量误差的产生和减小方法。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样 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科学思维: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刻度尺、秒表等测量工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科学探究: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记录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度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难点:特殊测量方法的掌握,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导入新课(约5分钟)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长度和时间 的概念,如询问学生如何测量教室的长度、 如何估算一节课的时间等。 展示一段视频,展示不同长度和时 间的测量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课内探究 2.讲授新知(约20分钟) (一)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介绍长度的基本单位米 (m),以及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等。讲解这些单位 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km=1000m,1m=10dm 等。 测量工具:展示刻度尺、卷尺、游标卡 尺、螺旋测微器等测量工具,并简要介绍它 们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 测量方法: 强调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包括选择 合适的刻度尺、观察零刻度线、确定量程和 分度值、正确放置刻度尺、准确读数和记录 结果等。 演示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强调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包括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观察零刻度线、 确定量程和分度值、正确放置刻度 尺、准确读数和记录结果
并强调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秒 (s),以及常用单位分钟(min)、小时(h) 等。讲解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 1min=60s,1h=60min等。 测量工具:展示秒表等时间测量工具, 并简要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 测量方法: 强调使用秒表测量时间的方法,包括启 动、停止和复位等操作。 演示如何使用秒表测量某段时间的长 度,并强调读数时要准确到秒。 3.实践活动(约20分钟) 分组进行实际测量活动。每组学生选择 一种或多种测量工具,测量教室内的物体长 度(如课桌、书本等)和一段时间的长度(如 从教室一端走到另一端的时间)。 学生记录测量数据,并在小组内进行讨 论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 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思维延伸 4.讨论与总结(约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测量中的误差问题,包括误差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更有利于
的来源、减小误差的方法等。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度和时间的 基本单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量中的 注意事项。 布置课后作业,如要求学生测量家中某一物 体的长度或估算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间等,以 巩固所学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 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 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板书设计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 基本单位:米 (m)
2. 常用单位:千米 (km) 、分米 (dm) 、 厘米 (cm) 、毫米 (mm) 等
3. 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4.测量方法:选、放、读、记
二、时间的测量
1. 基本单位:秒 (s)
2.常用单位:分钟 (min) 、小时 (h) 等
七 、 教 学 反 思
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他们不仅加深了对长度和时间概念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正确使 用测量工具进行准确测量。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教授测量方法和技能时,需要注重细节和 规范性,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测量习惯。此外,我还发现,学生 在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测量误差的 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概念。总的来说,本次教学在帮助学生掌 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继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