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3.7《生命最宝贵》教学设计(共2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3.7《生命最宝贵》教学设计(共2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生命最宝贵
【教学目标】
了解生命诞生的过程,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家人的期望和付出。
能够描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家人的付出。
通过调查、交流等方式,感受生命诞生和成长的不易。
【教学重点】
了解生命诞生的过程,感受孕育生命的艰辛。
掌握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具体方法和行为。
【教学难点】
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培养感恩之心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引导学生将珍爱生命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持之以恒。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为学生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迎接新生命诞生的视频。视频中,孕妇在产房待产,表情痛苦但充满期待;家人在产房外焦急等待,来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关切和紧张;最终,新生儿呱呱坠地,啼哭声响亮,家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 播放结束后,向学生提问:“看到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分享他们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感受到新生命诞生的喜悦和激动,或者体会到家人的期待和紧张。 通过学生的回答,顺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命最宝贵,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生命诞生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 (二)生命的诞生 展示一组胎儿在母体内不同阶段发育的图片,从最初的受精卵开始,到逐渐形成胚胎,再到胎儿的各个器官发育成熟。在展示图片的过程中,配合简单而生动的讲解,让学生仿佛亲身经历生命在子宫内的奇妙成长过程。 例如:“同学们,看这张图片,这是刚刚形成的受精卵,它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蕴含着生命的无限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开始分裂、生长,逐渐形成了胚胎。再看这张,胎儿的小手、小脚已经开始发育了,是不是很神奇?”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生命诞生的知识或故事。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到从父母那里听说的怀孕过程中的趣事,有的可能会讲述在科普书籍中看到的生命诞生的奥秘。 (三)孕育生命的艰辛 “妈妈的一天”调查分享 在课前,老师精心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任务,让学生回家向妈妈了解怀孕时的生活情况,包括饮食、睡眠、工作、心情等各个方面。课堂上,请学生们踊跃发言,分享他们从妈妈那里获取的珍贵信息。 一位学生说道:“我妈妈说她怀孕的时候胃口很差,很多以前喜欢吃的东西都吃不下。”另一位学生接着说:“我妈妈怀孕时睡眠很不好,经常半夜醒来就很难再入睡。”老师则在一旁引导学生总结妈妈怀孕时所面临的各种艰辛,如身体的不适、心理的压力等。 模拟体验“怀孕妈妈” 老师提前准备好几个装满重物的背包,让学生将背包绑在腹部,模拟怀孕妈妈的状态。然后,要求学生尝试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弯腰捡东西、上下楼梯等。 体验结束后,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一位学生皱着眉头说:“弯腰的时候感觉特别吃力,根本看不到脚下的东西。”另一位学生则喘着气说:“上下楼梯的时候,肚子上的重量让我觉得脚步特别沉重。”通过这样的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妈妈怀孕时的行动不便和辛苦。 (四)成长的足迹 展示学生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将这些照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自己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从小小的婴儿逐渐长大成为如今的模样。 老师引导说:“同学们,看看你们小时候那胖乎乎的小脸,再看看现在的自己,是不是变化很大?” 学生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惊讶和感慨的表情。 组织小组讨论:“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家人为你做了哪些事情?”每个小组的学生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交流着。有的说家人每天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有的说生病时家人日夜陪伴照顾,还有的说家人总是鼓励自己勇敢面对困难。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将小组内讨论的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 老师讲述一些感人的成长故事,比如为了给孩子筹集手术费用,家人四处奔波借钱;为了让孩子能够上好学校,父母辛苦工作、省吃俭用。通过这些故事,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家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无私的爱。 (五)感恩生命 制作感恩卡 老师给每位学生发放一张精美的卡片,让他们在卡片上写下对家人的感谢和祝福。学生们拿起笔,认真地思考着,一笔一划地写下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 有的学生写道:“亲爱的妈妈,感谢您在怀孕时的辛苦付出,我会永远爱您。”有的写道:“爸爸,您为了我们的家努力工作,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总结发言 老师走上讲台,深情地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生命的诞生是一个神奇而艰辛的过程,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辛勤付出。生命是如此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它,感恩家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最后,老师鼓励学生珍惜生命、感恩家人,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回报家人的爱。 (六)课后作业 回家后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洗碗、扫地等,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收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下节课进行分享,进一步深化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二、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老师面带微笑,亲切地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生命的诞生和成长,了解到生命的来之不易。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惜生命呢?” 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要注意饮食健康,有的说要多运动,还有的说要遵守交通规则。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生命只有一次 讲述“昙花一现”的故事 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昙花的故事。昙花总是在夜间悄然绽放,它的花期非常短暂,只有几个小时。然而,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昙花展现出了它无比绚烂的美丽。” 讲完后,老师提问:“同学们,从昙花的故事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们思考后回答,有的说生命就像昙花一样短暂,要好好珍惜;有的说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绽放自己的光芒。 播放一段关于生命轮回的动画视频 视频中展示了生命从诞生到死亡,再到重生的循环过程。观看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果生命可以重来,自己会怎么做?” 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会更加勇敢地追求梦想,有的说会多陪伴家人,还有的说会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 老师总结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生命是不可逆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也不能让时光倒流。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珍爱生命在行动 “健康生活大调查” 老师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日常作息时间、饮食习惯、运动频率等方面。学生们认真填写问卷,然后老师将问卷收上来进行统计和分析。 老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挑食、不爱运动等,并向学生们详细讲解这些习惯对身体的危害。比如,熬夜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系统,挑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发育和健康。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围绕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展开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如何认识这些不良习惯的危害,以及如何改进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个小组的学生们都积极参与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的小组提出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有的小组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还有的小组提出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 “安全小卫士” 老师展示一些常见的安全事故图片,如交通事故、火灾、溺水等。这些图片触目惊心,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 老师请学生们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讨论如何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学生们认真观察图片,思考事故原因。有的学生说交通事故可能是因为司机超速或酒驾,有的说火灾可能是因为乱丢烟头或电线老化,还有的说溺水可能是因为没有大人陪同或不会游泳。 针对学生们的回答,老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并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玩火,不到危险的地方游泳等。 老师总结 老师总结道:“同学们,珍爱生命不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时刻注意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未来。” (四)不爱生命担后果 案例分析 老师讲述一个年轻人因为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导致猝死的案例。在讲述过程中,老师详细描述了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状态,以及猝死给他的家人和朋友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损失。 讲完后,老师让学生们分析这个案例中年轻人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年轻人不应该为了工作而牺牲自己的健康,有的说应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还有的说要重视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 角色扮演 老师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的悲痛场景。有的学生扮演父母,哭得撕心裂肺;有的学生扮演兄弟姐妹,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痛苦之中。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们换位思考,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家人的痛苦和伤心。 老师总结 老师沉重地说:“同学们,不爱惜身体、不珍惜生命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还会给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 (五)珍爱生命的承诺 制定“珍爱生命承诺书” 老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珍爱生命承诺书”,承诺书的内容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方面。 老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承诺书,并在上面签字。学生们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表达了珍爱生命的决心。 总结发言 老师走上讲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自己的承诺,在今后的生活中真正做到爱惜身体、珍惜生命。” 最后,老师鼓励学生将承诺书贴在自己的书桌前,时刻提醒自己遵守承诺,以实际行动践行珍爱生命的誓言。 (六)课后作业 制作一份“珍爱生命”的手抄报,宣传珍爱生命的知识和方法。手抄报的内容可以包括生命的可贵、如何保持健康、安全小常识等方面。要求手抄报设计美观、内容丰富、字迹工整。 观察身边的人,记录他们珍爱生命的行为,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可以观察家人、朋友、同学或者陌生人,注意他们在饮食、运动、休息等方面的习惯,以及在面对危险时的应对方式。通过观察和记录,进一步加深对珍爱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