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 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 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资源简介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5.1物体的质量
教材分析 在沪粤版教材中,5.1节“物体的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 是全章学习的基础。本节内容从日常生活常识出发,通过比较不同物体所含物 质的多少,逐步引导学生抽象出质量的概念。教材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质量是物 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还强调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 位置等变化而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体验,通过托盘天平的使用, 让学生掌握测量质量的基本技能。同时,教材还通过一些生活实例,帮助学生 巩固和深化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 灵活运用。整体而言,本节教材内容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既注重理论知识的 传授,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物体的质量这一章节时,已经具备了 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 欢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对物体的质量有 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比如能够区分不同物体的轻重,但他们对质量这一概念的 抽象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动手操作方面,学生们表现出较强的欲望和能力,他们乐于参与实验, 通过亲自动手来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然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可能无法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结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通过 多媒体展示和实验操作,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质量的概念和性质。同时,我们还 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用准确、清晰的语言来描述实验 现象和结论。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理解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掌握质量的国际 单位是千克(kg),以及与其他质量单位(如克、吨)的换算关系。认识质量 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2.科学思维: 能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物体质量的特性进行分析。能够运用数 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和单位换算。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运用逻辑推理和 证据分析,得出关于物体质量的结论。 3.科学探究: 能够使用天平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并学会进行误差分析。能够设计实验
探究物体质量与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等因素的关系。能够在实验中运用控 制变量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对实验数据的尊重和诚实记录数据的良好科学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学 会与同伴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培养节约意识,学会合理使用实验器材和药品。 培养环保意识,实验过程中注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 、 难点及其 突破方法 物体的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在沪粤版教材中,关于物体的质量的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可以概括如下: 重难点: 1.质量的概念理解:学生往往难以区分质量与重量的区别,容易将两者混为 一谈。 2.质量的测量方法: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使用天平或其他测量工具感到 困惑。 3.质量的单位换算:学生在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时可能会出现错误。 突破方法: 1.强化概念理解:通过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质量是物体固 有的属性,而重量是由于重力作用产生的力。 2.实践操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天平的使用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来熟悉测量 步骤和注意事项。 3.单位换算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不同质 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4. 创设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或实物演示,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 理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5.问题解决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讨论来解决问题, 从而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教学资源 1.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等; 2.辅助器材:铁锤、矿泉水瓶、铁钉、塑料桶等; 3.教辅资料:PPT、学生任务单、学生评价量表。
(
教 学 流


) 引入:课件展示学生几个物体的照片 提出问题:对几个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分类的理由 是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 引入物体质量的概念 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师演示小实验 质量单位的换算 托盘天平的使用 引导学生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 邀请学生上台分享探究过程 (
学生分组实验使用
托盘天平测量物体
)学生分享探究过 程,展示项目成果 评价判断 评价判断 引入学以致用:托盘天平的应用 引入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手段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课件显示几个物体的照片并提问: 同学们能不能对这几个物体进行简 单的分类 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讨论 交流。 引导学生思 考问题,对 物体进行分 类 学生具有 观察和思 考的习 惯。
逐步推进 新课讲授 一、质量的概念 教师同时出示一把铁锤和一根铁 钉,明确告诉学生:铁锤是一个物体, 铁钉也是一个物体,这两个物体有什么 相同之处吗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 都是由铁组成的。此时教师讲解:铁锤、 铁钉都叫作物体,铁就是组成他们的物 质。 提问: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 成的,但它们含有的铁一样多吗 为了表示这种差别,物理学里引入 了质量这个概念。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 质量。 二、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1.将孙悟空积木打散,质量会不会发生 改变 2.演示:将泥团捏成泥人,质量变吗 学生观察 教师演示 实验,交 流与讨论 学生讨论 回答上述 问题。归 纳质量是 物体本身 的一种属 性。 通过图片反 映的知识, 归纳出质量 的概念。 培养学生语 言 表 达 能 力,小组之 间 合 作 能 力。 通过实例引 入质量是物 质的属性的 概念 学生掌握 了物体和 物质的概 念。 学生思维 打开,操作 技能和探 究能力有 所提升,具 有团队合 作精神。
(
泥团
泥人
) 学生阅读 课本,掌 握质量的 单位及单 位间的换 算。 通过阅读教 材,提取有 用知识。培 养学生数据 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阅 读能力。 学生掌握 质量的国 际单位以 及换算
3. 出示图片:冰块熔化,铁锭压成钢 板,它们的质量变吗 4.宇航员从地面到太空,他的质量变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质量是物体本 身的一种属性,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 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三、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介绍国际质量千克原器 3.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 (mg) 4.单位的换算: 1 t=1000 kg =10 kg 1 kg =1000 g =10 g 1 g =1000 mg =10 mg 四、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1.认识托盘天平
(
分度盘
游码
指针
横梁
平衡螺母
标尺
砝码
镊子
) 学 生 结 合 教 材 , 多 媒体动画 认识托盘 天 平 的 构 造。 认识测量质 量的常用工 具。 熟练掌握天 平的使用规 则。 培养学生实 际 操 作 能 力。 学生直观 得 认 识 到 托盘天平 得结构构 造 。 并且 认识到天 平得平衡 不一定是 要指针静 止不动。 学生学以 致用,通过 学习托盘 天平的使
(



)( 1 ) 平 衡 螺 母 : 用 来 调 节 天 平 横 梁 平 衡 ; ( 2 ) 指 针 和 分 度 盘 : 判 断 天 平 是 否 平 衡 , 可 以 根 据 指 针 在 分 度 盘 上 左 右 摆 动 幅 度 是 否 相 等 来 判 断 , 而 不 必 等 到 指 针 完 全 停 止 摆 动 , 只 要 摆 动 幅 度 相 同 即 可 ; ( 3 ) 标 尺 、 游 码 、 砝 码 : 指 示 所 称 物 体 质 量。 2 . 掌 握 天 平 的 正 确 使 用 规 则 ( 1 ) 测 量 前 估: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 看:看天平的量程和标尺的分度值 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拨: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 调:调节平衡螺母使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或使指针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规律: 指针偏左,则平衡螺母向右调(左偏右调) 指针偏右,则平衡螺母向左调(右偏左调)
( 2 ) 测 量 时
测 量 时 测 :左物右码 用镊子砝码添加顺序:先大后小,再移游码; 取下顺序:先小后大 读 :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 所对应的刻度值 m物=m法+m游码示数 天平平衡后读数:读游码读左侧对应读数值
( 3 ) 天 平 使 用 的 注 意 事 项 。 ①在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 ②保持天平干燥、清洁,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 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③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或者移动游码,要用镊 子
3.液体能直接倒入天平盘中吗 如何测 量液体质量 归纳:①先调节横梁平衡。 ②将一烧杯放入天平左盘,称出其质量 为m。 ③向烧杯内倒入被测液体,称出总质量 为M。 ④被称液体质量为M-m。 学生认真 阅读天平 的使用说 明,结合 老师的指 导,总结 其使用规 则。 小组合作 测量液体 的质量。 拓展学生知 识面。 培养学生天 平 使 用 能 力,正确读 出物体的质 量。 用和老师 的引导知 道如何测 量液体的 化学物品 的称量。
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理解物体的 质量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例如, 当我们提起一个重物时,会感受到手部 的拉力;当我们在超市购物时,会根据 物品的重量选择合适的购物车;在运输 行业中,了解货物的质量对于计算运输 成本和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物体的质量,我们不仅能 够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还能够将这些 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我们的生 活质量。例如,通过学习托盘天平的使 用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正确测量物体的质 量。 学生认真 思考物体 的质量在 生活中的 应用。 培养学生对 物理的学习 兴趣。 学生能够 了解清楚 生活中各 个物体都 是存在着 质量,并 且能够将 使用托盘 天平的知 识应用到 生活中去 称量物体 质量。
创新应用 例如,在制造业中,通过精确的质量控 制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在医疗领 域,利用质量检测技术来确保药品和医 疗器械的安全性。 接着,分析质量创新对提高效率和降低 成本的影响。阐述如何通过提高材料和 产品的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资 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促进环境的可持 学生观察 思考。 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学 以 致 用,将学 到的知识 用到科学
续性。 发 展 中 去。
课堂小结 1.物体质量的概念。 2.物体质量的特点: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3.质量的处理工具:托盘天平。 4.托盘天平的操作步骤 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用镊子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 ③调: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④测:左物右码; ⑤读:砝码+游码示数; ⑥收:用镊子把工具回收;
板书设计 5.1物体的质量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质量的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千克(kg)。 4、托盘天平的操作步骤。 5、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和托盘天平的使 用方法。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上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进行的,通过讲解、设 疑、自学、小组讨论,使同学们认识质量的概念和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而改变,以及常见的测质量的仪器。通过观察、 讲解、示范操作,学生亲自操作,让学生认识天平的结构,学会托盘天平的使 用方法。这种教学设计基础夯实有力,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本节课在完 成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关注学生生活,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让生活走进 物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