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1.(2022八上·慈溪期末)下列对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符合事实的是( )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km/hB.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0NC.一本科学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约为300PaD.一般轮船漂浮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约为1000N2.(2022八上·慈溪期末)人工合成的立方氮化硼(BN),其硬度已超过金刚石.氮化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硼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0 C.+1 D.+33.(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甲表示天宫一号绕地球运动,如图乙为宇航员在天一号内实验时的一个情景。宇航员用软绳将小球系在铁架台上,软绳处于松她状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的质量与其在地面时相等 B.小球的惯性与其在地面时相等C.小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天宫一号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4.(2022八上·慈溪期末)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当人水平向右推窗时,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5.(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的中间用力向下吹气,纸会向中间靠拢。下列现象具有上述现象所揭示的科学道理的是( )A.壁虎紧贴墙面向上爬行 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 D.大风把茅草屋顶掀翻6.(2022八上·慈溪期末)现有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已知ρ铜>ρ铁>ρ铝,下列情况中不可能的是( )A.铝球是空心的 B.铁球是空心的C.铜球是实心的 D.三个球都是空心的7.(2022八上·慈溪期末)根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根能不断地向地生长,具有固定、吸收等功能。下列关于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当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向外生长形成的是根B.根能不断伸长,是因为分生区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C.根尖根毛区的细胞内有大液泡,有利于根对水的吸收D.根冠位于根的最顶端,主要起保护作用8.(2022八上·慈溪期末)下列各项中与小肠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结构特点是( )A.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仅有一层上皮细胞D.小肠腔中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9.(2022八上·慈溪期末)“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〇”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A. B. C. D.10.(2022八上·慈溪期末)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11.(2022八上·慈溪期末)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纸上层析实验的是( )A. B. C. D.12.(2022八上·慈溪期末)小明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最好选择颜色深的部位观察B.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看到血液流动情况C.可根据血液颜色的深浅分辨动、静脉D.图中的三种血管中,③为静脉13.(2022八上·慈溪期末)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水平传送带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传送。当工件放到传送带上后,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2内,工件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0~t2内,工件始终受到向右的摩擦力C.0~t2内,工件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D.0~t2内,工件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始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4.(2022八上·慈溪期末)有时候,园林工人在移栽较大的绿化树木时,会给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树干(茎)的( )A.树皮 B.韧皮部 C.木质 D.形成层15.(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曲线(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绿色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B.B点绿色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BC段(不含B)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D.光照强度大于D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强16.(2022八上·慈溪期末)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气体交换器或体外膜肺,是一种代替人体肺排出二氧化碳,摄取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人工器官,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如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C.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D.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17.(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等物质之间的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O2属于① B.NaCl属于②C.③表示含氧化合物 D.①②③④的总和即为纯净物18.(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楼层 1 2 3 4 5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19.(2022八上·慈溪期末)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B.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C.“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20.(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所示,金属块A用细线悬挂在漂浮在水中的木块B下面,静止后木块B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1,木块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1,若将细线剪断再将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静止后金属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2,木块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2,则下面关系式成立的是( )A.V1=V2,P1=P2 B.V1>V2,P1<P2C.V1<V2,P1>P2 D.V1=V2,P1<P221.(2022八上·慈溪期末)打网球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甲为快速飞行的网球遇到迎面而来的球拍时的三个瞬间,图乙为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网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过程的照片。(1)网球遇到球拍时,球和球拍都变形了,这说明 (写两点)。(2)球遇到球拍后的某一瞬间,网球的速度刚好变为零,则该瞬间网球所受的力是否平衡? 。22.(2022八上·慈溪期末)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某次试验中,他驾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测得的形式距离为33m,其中反应过程中的行驶距离是 m;在相同情况下,他边打电话边驾车时测得的行驶距离为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23.(2022八上·慈溪期末)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疑车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 。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 (A/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24.(2022八上·慈溪期末)在一只很薄的塑料袋中装满水,把空气全部排出,用细线把袋口扎紧,再使橡皮筋与细线相连。拿住橡皮筋的上端浸没于水中,此时橡皮筋的长度 橡皮筋原长(填大于、小于、等于);一个粗心的同学没有将塑料袋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橡皮筋的长度 橡皮筋原长(填大于、小于、等于)。25.(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遇到适宜的植物就缠绕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体内吸取有机养料。(1)茎黄色、叶退化,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缺少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2)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 。菟丝子与植物 A 之间属于寄生关系, 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26.(2022八上·慈溪期末)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简称,俗称“人工肺”,在新冠疫情中为抢救重症患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ECMO有很多器件,但核心组件就是两个:氧合器、离心泵(如图所示),其基本原理是先由离心泵把患者的静脉血抽出来(心脏功能),再通过氧合器排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氧气(肺功能),最后重新把血液输回人体。(1)ECMO在体外建立的循环其作用相当于人体的 (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2)氧合器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中空的纤维内是气体。纤维管外是血液流动,从而实现气体交换,你认为中空的纤维管需要具备哪两大特点: 。27.(2022八上·慈溪期末)小科对19年春晚刘谦的“魔壶”表演印象深刻,经与同学研究讨论,设计出了一款魔术杯,利用学校的3D打印机打印出杯子,并给全班同学表演了“空杯来酒”魔术。魔术杯为双层空心塑料杯,其中有P1和P2两个肉眼不易觉察的小孔,P1位于魔术杯的内壁底部。P2位于魔术杯的外壁上侧部,其俯视图、截面图和侧面图及实物图分别如下。使用步骤如下:a.向杯中缓缓倒入适量酒水,酒水水位不要超过P2点;b.用手指摁住魔术杯迈上的P2孔,并将杯中酒水全部倒出;c.松开把住P2孔的手指,把魔术杯放在桌上,五秒后拿起杯子,发现刚刚已经被倒空的杯子中又会有半杯酒水,产生了“空杯来酒”的效果。请你分析并回答:(1)在步骤b中水为什么没有从空心层中流出? 。(2)在步骤c中,水从空心层流入杯子所应用的原理与下列哪一项相同?____(选填字母代号)A.船闸 B.注射器 C.抽水机28.(2022八上·慈溪期末)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1)在图乙中,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 ,使B的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2)在图乙中,弹簧测力计 (选填“C”或“D”)测的是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使A、B保持相对静止,然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经多次实验,若发现 ,则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29.(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所示,溢水杯中装的是水,弹簧测力计下挂着某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物体吸水忽略不计。如图A、B、C、D、E是小科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五个实验步骤。(1)请根据实际情况,将ABCDE各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 。(2)假设步骤D中小桶内盛放的是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溢水杯内溢出的水,那么图A和图D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之差应为 。(3)在实验操作中如果出现了下列情况,则会影响实验结论得出的有____。(选填字母代号)A.弹簧测力计未调零B.A中小桶内有少量积水C.B中溢水杯中的水位低于溢水口(4)根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该物质的密度为 kg/m2。30.(2022八上·慈溪期末)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物质的变化情况,小科将等量的正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分别装在A、B两个玻璃瓶中,如图甲所示,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进行了实验。(1)小科取A瓶。按图乙连接装置后,打开阀门并取掉淘斗口的棉花,往长颈漏斗内加水,“加水”的目的是 。(2)乙图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小科同时利用B瓶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其作用是 。31.(2022八上·慈溪期末)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元素,请回答:(1)不同作物缺少不同的无机盐,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下列哪一种症状是由于植物缺乏氮元素造成的?____。(选填字母代号)A.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B.向日葵杆细茎弱,易倒伏C.油菜只开花不结果D.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2)硝酸铵(NH4NO3)分子中氮原子、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3)40kg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32.(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一种气体。据图回答:(1)水、无机盐、葡萄糖和膳食纤维中不能通过①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是 。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 。(2)a代表的物质是 。(3)排出的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发生了病变。33.(2022八上·慈溪期末)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的质量为40kg,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1)求送餐机器人的重力;(2)送餐机器人的外壳是由玻璃钢材料制作的。有一小块玻璃钢材料的质量为90g,体积为50cm3,求该材料的密度;(3)若送餐机器人托着3kg的物体,求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4.(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底面积为200cm2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中浸没有正方体A、圆柱体B,体积为1000cm3、重力为6N的A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B放在A上。圆柱体B底面积为40cm2,打开阀门K放出液体,容器中液体深度h与细线上拉力F关系如图乙所示。(1)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多少?(2)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多少?(3)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B对A的压力为多少?(4)当液体深度为16cm时,物体A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多少?(5)若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关闭阀门,剪断细线,将B从A上取下放入液体中,待A、B静止后,与剪断细线前相比,A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强的变化【解析】【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事实的答案。【解答】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故A错误。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g=0.1kg,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在F=G=mg=0.1kg×10N/kg=1N左右,故B错误。C、课本的质量约200g=0.2kg,受到的重力为G=mg=0.2kg×10N/kg=2N,课本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在S=200cm2=0.02m2左右,课本对桌面的压强为,故C正确。D、一般轮船漂浮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约为50000N,故D错误。故答案为:C。2.【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单质的化合价为0 ,化合物中个元素的代数和为0 ;【解答】 人工合成的立方氮化硼(BN),其硬度已超过金刚石.氮化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合物的代数和为0 ,则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答案为:D3.【答案】C【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2)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3)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解答】A、质量与物体所处位置无关,所以小球质量与在地面时相等,故A正确。B、小球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小球的惯性与其在地面时相等,故B正确。C、天宫一号受地球引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受不平衡的外力的作用,故C错误。D、天宫一号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C。4.【答案】A【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对壁虎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受到摩擦力的方向。【解答】壁虎和窗玻璃在水平方向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二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壁虎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5.【答案】D【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分析】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体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据此结合选项中的描述逐一进行判断。【解答】在两张纸的中间用力向下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纸压向中间。A、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当挤压“吸盘”时,排出里面的空气,大气压将脚掌压在墙壁上,使壁虎在墙壁上爬行,是利用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利用的是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利用的是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D、有大风时,屋顶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屋内压强不变,在屋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把茅草屋顶掀翻,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答案】C【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解析】【分析】 知道铜、铁、铝的密度关系,根据可知质量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中材料的实际体积关系,然后结合三球的体积相等判断出三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解答】因铝球、铁球和铜球的质量相等,且ρ铜>ρ铁>ρ铝,所以,由的变形式可知,三球材料的实际体积关系为V铜'<V铁'<V铝',又因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故ABD可能、C不可能。故答案为:C。7.【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根植物学名词,一般指植物在地下的部位。主要功能为固持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矿物质,将水与矿物质输导到茎,以及储藏养分。许多植物的地下构造本质上为特化的茎(如球茎、块茎),根与枝不同处主要在于缺少叶痕与芽,具有根冠,分枝由内部组织产生而非由芽形成。【解答】A. 当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向外生长形成的是根,A正确;B.根能不断伸长,是因为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体积不断增大 ,B错误;C. 根尖根毛区的细胞内有大液泡,有利于根对水的吸收,C正确;D. 根冠位于根的最顶端,主要起保护作用 ,D正确;故答案为:B8.【答案】D【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解析】【分析】 小肠的组织结构学特点为小肠的吸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小肠的生理功能表现为小肠的运动、分泌、消化及吸收等方面,并且与药物代谢密切相关。如小肠平滑肌的各种形式的运动可以完成对食糜的研磨、混合、搅拌等机械消化,小肠腺分泌的小肠液与小肠内胆汁、胰液一起完成食糜的化学消化,小肠黏膜分泌内分散存在有许多内分泌细胞,可分泌多种消化道激素,如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和胃动素等,它们对胃肠运动和分泌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解答】A. 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增加了吸收的面积B.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C.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仅有一层上皮细胞 ,便于物质的吸收,C正确;D.小肠腔中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便与物质的消化,与物质的吸收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D9.【答案】C【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 水,别名是氧化氢、一氧化二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常温常压下呈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无毒,可饮用。 自然界中水的水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固态、液态、气态。但是水却不止仅有三态,还包括:超临界流体、超固体、超流体、费米子凝聚态、等离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等等。【解答】“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〇”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C,一个水分子中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故答案为:C10.【答案】B【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解答】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该选项说法正确。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B.11.【答案】B【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解析】【分析】纸层析的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注意层析纸要接触层析液,样斑不能接触层析液,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A.该装置中没有样斑,故A错误。B.该装置符合实验原理,故B正确。C.该装置中层析纸没有接触层析液,故C错误。D.该装置中样斑接触层析液,故D错误。故答案为:B。12.【答案】D【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解析】【分析】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除角膜、毛发、指(趾)甲、牙质及上皮等地方外,血管遍布人体全身。血管按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从心脏将血液带至身体组织,静脉将血液自组织间带回心脏,微血管则连接动脉与静脉,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解答】A、观察血液流动方向,是通过血细胞来确定的,所以要选择颜色相对浅的地方来观察;故A错误;B、血液的流动低倍镜即可观察清楚;故B错误;C、通过观察血细胞流过时的排列情况来分辨动脉、静脉;故C错误;D、图中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答案】C【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力的辨别【解析】【分析】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受到的就是平衡力。(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答】 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根据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A、0~t2内,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大,工件做加速运动,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错误。B、0~t1内,工件向右加速运动,工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运动,因此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t1~t2内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错误。C、0~t2内,工件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它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0~t2内,工件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尽管大小相等,但是方向相同,因此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答案】C【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解析】【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与生活应用.【解答】解:A、树皮,具有保护作用,A错误;B、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有输导有机养料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B错误;C、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C正确;D、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D错误.故选:C.15.【答案】B【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知识解题;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含量、叶绿体的含量等。据图可知,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迅速增加,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也不断增加;当光照强度到D点时,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不再变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再增加。【解答】A、A点时,光照强度为0,故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故A正确;B、B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表现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故B错误;C、B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BC段(不含B)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在持续升高,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故C正确;D、据图可知,光照强度大于D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再增加,说明光合作用不再增强,故D正确;故答案为:B。16.【答案】B【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解析】【分析】 气体交换指肺泡和血液之间,以及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是物理性的扩散过程,气体从分压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散。吸入的空气中氧分压比血液中氧分压高,所以氧从肺泡进入血液,再进入组织。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血液的二氧化碳分压,故二氧化碳由组织排入血液,再排入肺泡。【解答】A. 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A正确;B.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增加,B错误;C. 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C正确;D. 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D正确;故答案为:B17.【答案】D【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可以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分离,而纯净物不需要经过化学合成;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盐:电离时生成含有金属阳离子(或NH4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解答】①是单质,②是化合物,③是含氧化合物,④是氧化物;所以A正确;B正确,C正确;D错误,因为纯净物是指只有一种物质,包括了①②③④,还有酸、碱、盐等别的类别;故答案为:D18.【答案】A【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 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外界气压大于瓶中气压时,水柱将会下降。【解答】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体被压缩,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故A错误。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内部大气压大于外部大气压,所以大气压降低了,故B正确。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减少气体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故C正确。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A。19.【答案】B【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物体沉浮问题的灵活应用;【解答】A、浮沉子下沉,说明重力比浮力大;故A正确;B、当挤压的水把空气部分填满后,浮沉子则悬浮在水中;故B错误;C、浮沉子上浮时,重力小于浮力,而浮沉子的体积不变,则通过改变重力实现上浮,所以会通过空气减少内部的水;故C正确;D、浮沉子和潜水艇都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的方式实现上浮和下潜;故D正确;故答案为:B。20.【答案】D【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把物体A和B看做一个整体,露出水面的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排水体积。根据沉浮条件得出排水体积大小的关系,从而得出露出水面体积的关系。物体B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可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得出。【解答】把物体A和B看做一个整体,两种情况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AB的总重力,浮力相等。在同种液体中,浮力相等,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V1=VA+VB-V排,V2=VA+VB-V排,所以V1=V2。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根据P=ρgh,第二种情况下木块B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大,受到的液体压强就大。P1<P2。故答案为:D。21.【答案】(1)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否【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分析】(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和相互性分析解答;(2)注意分析球是否会受到球拍的弹力。【解答】(1)网球遇到球拍时,球和球拍都变形了,这说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球和球拍都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球遇到球拍后的某一瞬间,网球的速度刚好变为零,此时网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球拍的弹性势能,球拍变形会对网球产生弹力,此时网球受力不平衡。22.【答案】8;0.7;变慢【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解析】【分析】(1)据题目中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的运动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2)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汽车刹车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汽车司机在反应前运动的距离,再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从而得出打电话时,驾驶员刹车反应是变快还是变慢。【解答】(1)由题知,反应时间是t=0.4s,此时的速度是v=20m/s,根据可得,此时运动的距离:s=vt=20m/s×0.4s=8m,故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即经过8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2)据(1)可知,汽车的司机反应后的距离是:s=33m-8m=25m,故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即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刹车运动的距离是:s1=39m-25m=14m,故据得,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故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故答案为:8;0.7;变慢。23.【答案】大;B【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根据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进行分析。【解答】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大。由图知,B处比A处的面积小,所以用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在用力相同的情况下,产生的压强越大,玻璃更容易破碎。这是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故答案为:大;B。24.【答案】等于;大于【知识点】弹力;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分析,塑料袋内装入水,塑料袋排开水的重力即浮力等于塑料袋内水的重力,可知塑料袋悬浮。当塑料袋不是完全浸没时,根据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判断塑料袋的浮沉情况。【解答】很薄的塑料,袋子的重力可忽略不计,袋中装满水,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重力即浮力大小等于塑料袋内水的重力,所以塑料袋在水中悬浮,此时橡皮筋的长度等于橡皮筋原长。没有将塑料袋完全浸没在水中,则塑料袋排开水的重力即浮力小于塑料袋所装水的重力,橡皮筋的长度将大于原长。故答案为:等于;大于。25.【答案】(1)叶绿体(2)筛管【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茎的运输作用【解析】【分析】1、 菟丝子叶退化(无叶),利用吸根从别的植物中吸取有机养料。从菟丝子茎黄色、无叶可知菟丝子的细胞结构中是不含叶绿体的;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韧皮部中的筛管。【解答】(1)根据题中信息“ 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 ”可知, 菟丝子这种植物是不含叶绿体结构的,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在韧皮部的筛管,所以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筛管。故答案为:(1)叶绿体 (2)筛管26.【答案】(1)肺循环(2)一是中空的纤维管数量多,增大了气体与血液的接触面积;二是中空纤维管管壁薄,有利于气体交换【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解析】【分析】体循环:左心室(心脏)→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肺循环:右心房(心脏)→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心脏);【解答】(1) 先由离心泵把患者的静脉血抽出来(心脏功能),再通过氧合器排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氧气(肺功能),最后重新把血液输回人体。 所以 ECMO在体外建立的循环其作用相当于人体的肺循环;(2) 氧合器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中空的纤维内是气体。纤维管外是血液流动,从而实现气体交换,你认为中空的纤维管需要具备哪两大特点: 一是中空的纤维管数量多,增大了气体与血液的接触面积;二是中空纤维管管壁薄,有利于气体交换故答案为:(1)肺循环(2) 一是中空的纤维管数量多,增大了气体与血液的接触面积;二是中空纤维管管壁薄,有利于气体交换27.【答案】(1)摁住魔术杯迈上的P2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不会从空心层中流出(2)A【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2)底部相连、上端开口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解答】(1)用手指摁住魔术杯迈上的P2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不会从空心层中流出。(2)在步骤c中,此时的杯子相当于是一个连通器,所以水从空心层流入杯子;船闸相当于一个连通器;注射器、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A正确。故答案为:(1)摁住魔术杯迈上的P2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不会从空心层中流出;(2)A。28.【答案】(1)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桌面对B的摩擦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2)D(3)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D的示数【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2)图乙中,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D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B对A的摩擦力,物体A静止,受力平衡。(3)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解答】(1)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桌面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2)图乙中,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测力计D的拉力和B对A的摩擦力,物体A静止,测力计D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则测力计D测量的是B对A的摩擦力。(3)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C测B受到的静摩擦力,弹簧测力计D测A受到的静摩擦力,若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D的示数,则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故答案为:(1)减小桌面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2)D;(3)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D的示数。29.【答案】(1)ABECD(2)1.2N(3)C(4)3.5×103【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应先测量空杯的重力G杯,再测量实心物体的重力G物,然后将实心物体逐渐浸入到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最后测量出溢出的液体和杯子的总重力G总,根据F浮=G物-F拉求出实心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浮力F浮,根据G排液=G总-G杯可求出溢出液体的重力G排液,比较F浮与G排液的大小即可得出阿基米德原理。(2)根据图B和图C,利用F浮=G物-F拉求出实心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浮力F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由于图A和图D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之差等于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由此可求出图A和图D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之差。(3)A、当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图A、B、C、D中均要减去使用前,指针对准的刻度,才是准确的数值,根据实心物体浸在水中的浮力F浮=G物-F拉,溢出水受到的重力G排液=G总-G杯可知F浮与G排液的大小不变,由此可得出结论。B、A中小桶内有少量积水,在步骤A中空杯的重力包含了积水的重力,在步骤D中杯和溢出的水的总重力也包含了积水的重力,由G排水=G总-G杯可知所测排开水的重力不变,由此可得出结论。C、B中溢水杯中的水位低于溢水口,将物体放出溢水杯中,溢水杯中的水要先满了,再溢出,由此可知溢出水的重力将偏小。(4)知道实心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浮力F浮,根据F浮=ρ水gV排可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由于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由此可求出物体的体积,知道物体的重力,根据G=mg可求出物体的质量,根据可求出实心物体的密度。【解答】(1)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应先测量空杯的重力G杯,再测量实心物体的重力G物,然后将实心物体逐渐浸入到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最后测量出溢出的液体和杯子的总重力G总,根据F浮=G物-F拉求出实心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浮力F浮,根据G排液=G总-G杯可求出溢出液体的重力G排液,比较F浮与G排液的大小即可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BECD。(2)由图B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物体的重力G物=4.2N,由图C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拉=3.0N,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力F浮=G物-F拉=4.2N-3.0N=1.2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所以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液=F浮=1.2N,由于图A和图D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之差等于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所以图A和图D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之差为1.2N。(3)A、当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图A、B、C、D中均要减去使用前,指针对准的刻度,才是准确的数值,根据实心物体浸在水中的浮力F浮=G物-F拉,溢出水受到的重力G排液=G总-G杯可知F浮与G排液的大小不变,故当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时,不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B、A中小桶内有少量积水,在步骤A中空杯的重力包含了积水的重力,在步骤D中杯和溢出的水的总重力也包含了积水的重力,由G排水=G总-G杯可知所测排开水的重力不变,故A中小桶内有少量积水时,不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C、B中溢水杯中的水位低于溢水口,将物体放出溢水杯中,溢水杯中的水要先满了,再溢出,由此可知排开水的重力将偏小,故B中溢水杯中的水位低于溢水口,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故选C。(4)物体的重力G物=4.2N,所以物体的质量,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力F浮=1.2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由于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所以物体的体积V=V排=1.2×10-4m3,实心物体的密度。故答案为:(1)ABECD;(2)1.2;(3)C;(4)3.5×103。30.【答案】(1)将瓶中的气体排出(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对照【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答】(1)小科取A瓶。按图乙连接装置后,打开阀门并取掉淘斗口的棉花,往长颈漏斗内加水,“加水”的目的是将瓶中的气体排出;(2) 乙图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因为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3) 小科同时利用B瓶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其作用是对照,因为煮熟的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故答案为:(1) 将瓶中的气体排出 (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对照31.【答案】(1)A(2)2:4:3(3)14kg【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氮磷钾肥分别有以下作用:氮肥:促进叶子生长,使叶色深绿,有利于产量增加和品质改善。磷肥: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钾肥:增强植物的抗寒、抗病和抗倒伏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有利于根茎的发育和提早成熟【解答】(1)A: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是由于缺氮导致的;B:向日葵杆细茎弱,易倒伏,是由于缺钾导致的;C:油菜只开花不结果,是因为缺磷导致的;D: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缺磷导致的;(2) 硝酸铵(NH4NO3)分子中氮原子、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4:3 ;(3) 40kg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40kg×()=14kg故答案为:(1)A(2) 2:4:3 (3) 14kg32.【答案】(1)膳食纤维;右心房(2)氧气(3)肾小管【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血液循环;泌尿系统【解析】【分析】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牵扯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同学们系统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图中结构名称: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解答】(1)不能通过营养物质吸收进入人体的是大分子膳食纤维,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右心房;(2)B是呼吸系统,代表呼吸作用,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3)排出的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肾小管发生病变了。故答案为:(1)膳食纤维,右心房;(2)氧气;(3)肾小管。33.【答案】(1)解:送餐机器人的重力:G=mg=40kg×10N/kg=400N。答:送餐机器人的重力为400N;(2)解:该材料的密度:。答:该材料的密度为1.8g/cm3;(3)解:送餐机器人托着3kg的物体,总质量:m总=3kg+40kg=43kg,总重力:G总=m总g=43kg×10N/kg=430N,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总=430N,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答: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3×104Pa。【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利用G=mg求餐机器人的重力。(2)利用密度公式求材料的密度。(3)送餐机器人托着3kg的物体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机器人和物体的总重力,利用求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4.【答案】(1)解: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2×103kg/m3;(2)解: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20N;(3)解: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B对A的压力为6N;(4)解:当液体深度为16cm时,物体A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6cm;(5)4.5cm【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当液体深度为20cm、16cm时,根据物体A、B受力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受到浮力和AB的重力绳子的拉力关系表达式,据此求出液体的密度和圆柱体B的重力。(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出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3)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B对A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4)当液体深度为16cm时,根据体积公式可求出此时物体A浸在液体中的深度。(5)若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关闭阀门,求出液体的体积,待A、B静止后,求出A漂浮时浸没的体积,然后根据液体的体积、B的体积求出液体的深度,分别求出与剪断细线前后A的下表面与容器底的高度,然后即可求出A竖直移动的高度变化。【解答】 已知VA=1000cm3,则,则SA=hA2=(10cm)2=100cm2。(1)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绳子的拉力发生转折,说明圆柱体B全部露出液面,正方体A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则此时V排2=VA=1000cm3=1×10-3m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2=ρ液gV排2,根据受力平衡可知:F浮2=GA+GB+F2,则:ρ液gV排2=GA+GB+F2,即:ρ液×10N/kg×1×10-3m3=6N+GB+8N ---------------①当液体深度为16cm时,绳子的拉力为0,则说明正方体A和圆柱体B处于漂浮状态,此时,V排3=VA-SAΔh3=1000cm3-100cm2×(20cm-16cm)=600cm3=6×10-4m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3=ρ液gV排3,根据受力平衡可知:F浮3=GA+GB,则:ρ液gV排3=GA+GB,即:ρ液×10N/kg×6×10-4m3=6N+GB----------②解①②可得:ρ液=2×103kg/m3,GB=6N;(2)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A浸没在液体中,此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F浮2=ρ液gV排2=2×103kg/m3×10N/kg×1×10-3m3=20N;(3)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说明圆柱体B全部露出液面,此时物体B对A的压力为:F压=GB=6N;(4)当液体深度为16cm时,物体A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5)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关闭阀门,此时液体体积V液=S容h3-VA=200cm2×20cm-1000cm3=3000cm3,将B从A上取下放入液体中,待A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则F浮A=GA=6N,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由图象知,当液体深度大于25cm时,正方体A和圆柱体B都处于浸没状态,则根据受力平衡可知:F浮1=GA+GB+F1=6N+6N+12N=24N,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所以,VB=V排-VA=1.2×10-3m3-1000×10-6m3=2×10-4m3=200cm3,则待A、B静止后液体深度为:,液体深度为20cm时关闭阀门时,正方体A的下表面与容器底的高度为:h'=20cm-10cm=10cm,剪断细线,将B从A上取下放入液体中,待A、B静止后正方体A浸没的深度为:,则此时A的下表面与容器底的高度为h″=h-hA浸=17.5cm-3cm=14.5cm,所以,Δh=h″-h'=14.5cm-10cm=4.5cm。答:(1)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2×103kg/m3。(2)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20N。(3)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B对A的压力为6N。(4)当液体深度为16cm时,物体A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6cm。(5)4.5cm。1 / 1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1.(2022八上·慈溪期末)下列对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符合事实的是( )A.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km/hB.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0NC.一本科学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约为300PaD.一般轮船漂浮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约为1000N【答案】C【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压强的变化【解析】【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事实的答案。【解答】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故A错误。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g=0.1kg,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在F=G=mg=0.1kg×10N/kg=1N左右,故B错误。C、课本的质量约200g=0.2kg,受到的重力为G=mg=0.2kg×10N/kg=2N,课本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在S=200cm2=0.02m2左右,课本对桌面的压强为,故C正确。D、一般轮船漂浮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约为50000N,故D错误。故答案为:C。2.(2022八上·慈溪期末)人工合成的立方氮化硼(BN),其硬度已超过金刚石.氮化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硼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0 C.+1 D.+3【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单质的化合价为0 ,化合物中个元素的代数和为0 ;【解答】 人工合成的立方氮化硼(BN),其硬度已超过金刚石.氮化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合物的代数和为0 ,则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故答案为:D3.(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甲表示天宫一号绕地球运动,如图乙为宇航员在天一号内实验时的一个情景。宇航员用软绳将小球系在铁架台上,软绳处于松她状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的质量与其在地面时相等 B.小球的惯性与其在地面时相等C.小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天宫一号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答案】C【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分析】(1)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温度无关。(2)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3)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解答】A、质量与物体所处位置无关,所以小球质量与在地面时相等,故A正确。B、小球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小球的惯性与其在地面时相等,故B正确。C、天宫一号受地球引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受不平衡的外力的作用,故C错误。D、天宫一号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即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C。4.(2022八上·慈溪期末)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当人水平向右推窗时,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答案】A【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对壁虎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受到摩擦力的方向。【解答】壁虎和窗玻璃在水平方向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二者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壁虎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状态,它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5.(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的中间用力向下吹气,纸会向中间靠拢。下列现象具有上述现象所揭示的科学道理的是( )A.壁虎紧贴墙面向上爬行 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 D.大风把茅草屋顶掀翻【答案】D【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析】【分析】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体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据此结合选项中的描述逐一进行判断。【解答】在两张纸的中间用力向下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纸压向中间。A、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当挤压“吸盘”时,排出里面的空气,大气压将脚掌压在墙壁上,使壁虎在墙壁上爬行,是利用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利用的是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利用的是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D、有大风时,屋顶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屋内压强不变,在屋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把茅草屋顶掀翻,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2022八上·慈溪期末)现有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已知ρ铜>ρ铁>ρ铝,下列情况中不可能的是( )A.铝球是空心的 B.铁球是空心的C.铜球是实心的 D.三个球都是空心的【答案】C【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解析】【分析】 知道铜、铁、铝的密度关系,根据可知质量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中材料的实际体积关系,然后结合三球的体积相等判断出三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解答】因铝球、铁球和铜球的质量相等,且ρ铜>ρ铁>ρ铝,所以,由的变形式可知,三球材料的实际体积关系为V铜'<V铁'<V铝',又因三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故ABD可能、C不可能。故答案为:C。7.(2022八上·慈溪期末)根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根能不断地向地生长,具有固定、吸收等功能。下列关于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当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向外生长形成的是根B.根能不断伸长,是因为分生区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C.根尖根毛区的细胞内有大液泡,有利于根对水的吸收D.根冠位于根的最顶端,主要起保护作用【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根植物学名词,一般指植物在地下的部位。主要功能为固持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矿物质,将水与矿物质输导到茎,以及储藏养分。许多植物的地下构造本质上为特化的茎(如球茎、块茎),根与枝不同处主要在于缺少叶痕与芽,具有根冠,分枝由内部组织产生而非由芽形成。【解答】A. 当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向外生长形成的是根,A正确;B.根能不断伸长,是因为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细胞体积不断增大 ,B错误;C. 根尖根毛区的细胞内有大液泡,有利于根对水的吸收,C正确;D. 根冠位于根的最顶端,主要起保护作用 ,D正确;故答案为:B8.(2022八上·慈溪期末)下列各项中与小肠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结构特点是( )A.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仅有一层上皮细胞D.小肠腔中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答案】D【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解析】【分析】 小肠的组织结构学特点为小肠的吸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小肠的生理功能表现为小肠的运动、分泌、消化及吸收等方面,并且与药物代谢密切相关。如小肠平滑肌的各种形式的运动可以完成对食糜的研磨、混合、搅拌等机械消化,小肠腺分泌的小肠液与小肠内胆汁、胰液一起完成食糜的化学消化,小肠黏膜分泌内分散存在有许多内分泌细胞,可分泌多种消化道激素,如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和胃动素等,它们对胃肠运动和分泌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解答】A. 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增加了吸收的面积B.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C.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仅有一层上皮细胞 ,便于物质的吸收,C正确;D.小肠腔中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便与物质的消化,与物质的吸收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D9.(2022八上·慈溪期末)“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〇”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 )A. B. C. D.【答案】C【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分析】 水,别名是氧化氢、一氧化二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常温常压下呈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无毒,可饮用。 自然界中水的水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固态、液态、气态。但是水却不止仅有三态,还包括:超临界流体、超固体、超流体、费米子凝聚态、等离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等等。【解答】“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〇”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C,一个水分子中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故答案为:C10.(2022八上·慈溪期末)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答案】B【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解答】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该选项说法正确。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B.11.(2022八上·慈溪期末)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纸上层析实验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解析】【分析】纸层析的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注意层析纸要接触层析液,样斑不能接触层析液,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据以上分析解答。【解答】A.该装置中没有样斑,故A错误。B.该装置符合实验原理,故B正确。C.该装置中层析纸没有接触层析液,故C错误。D.该装置中样斑接触层析液,故D错误。故答案为:B。12.(2022八上·慈溪期末)小明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最好选择颜色深的部位观察B.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看到血液流动情况C.可根据血液颜色的深浅分辨动、静脉D.图中的三种血管中,③为静脉【答案】D【知识点】心脏和血管【解析】【分析】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除角膜、毛发、指(趾)甲、牙质及上皮等地方外,血管遍布人体全身。血管按构造功能不同,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从心脏将血液带至身体组织,静脉将血液自组织间带回心脏,微血管则连接动脉与静脉,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解答】A、观察血液流动方向,是通过血细胞来确定的,所以要选择颜色相对浅的地方来观察;故A错误;B、血液的流动低倍镜即可观察清楚;故B错误;C、通过观察血细胞流过时的排列情况来分辨动脉、静脉;故C错误;D、图中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故D正确;故答案为:D。13.(2022八上·慈溪期末)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水平传送带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传送。当工件放到传送带上后,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2内,工件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0~t2内,工件始终受到向右的摩擦力C.0~t2内,工件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D.0~t2内,工件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始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力的辨别【解析】【分析】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受到的就是平衡力。(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答】 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根据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A、0~t2内,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大,工件做加速运动,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错误。B、0~t1内,工件向右加速运动,工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运动,因此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右,t1~t2内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错误。C、0~t2内,工件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它的支持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0~t2内,工件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尽管大小相等,但是方向相同,因此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2022八上·慈溪期末)有时候,园林工人在移栽较大的绿化树木时,会给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树干(茎)的( )A.树皮 B.韧皮部 C.木质 D.形成层【答案】C【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解析】【分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与生活应用.【解答】解:A、树皮,具有保护作用,A错误;B、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有输导有机养料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B错误;C、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C正确;D、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D错误.故选:C.15.(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曲线(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绿色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B.B点绿色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BC段(不含B)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D.光照强度大于D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强【答案】B【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解析】【分析】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知识解题;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含量、叶绿体的含量等。据图可知,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迅速增加,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也不断增加;当光照强度到D点时,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不再变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再增加。【解答】A、A点时,光照强度为0,故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故A正确;B、B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表现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故B错误;C、B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BC段(不含B)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在持续升高,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故C正确;D、据图可知,光照强度大于D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再增加,说明光合作用不再增强,故D正确;故答案为:B。16.(2022八上·慈溪期末)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气体交换器或体外膜肺,是一种代替人体肺排出二氧化碳,摄取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人工器官,是可以代替肺完成相应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如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降低C.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D.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答案】B【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解析】【分析】 气体交换指肺泡和血液之间,以及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是物理性的扩散过程,气体从分压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散。吸入的空气中氧分压比血液中氧分压高,所以氧从肺泡进入血液,再进入组织。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血液的二氧化碳分压,故二氧化碳由组织排入血液,再排入肺泡。【解答】A. 隔离膜相当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A正确;B.血液流经人工肺后,含氧量增加,B错误;C. 增加隔离膜面积能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C正确;D. 隔离膜应只允许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 。D正确;故答案为:B17.(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等物质之间的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O2属于① B.NaCl属于②C.③表示含氧化合物 D.①②③④的总和即为纯净物【答案】D【知识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解析】【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可以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混合物可以用物理方法分离,而纯净物不需要经过化学合成;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盐:电离时生成含有金属阳离子(或NH4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解答】①是单质,②是化合物,③是含氧化合物,④是氧化物;所以A正确;B正确,C正确;D错误,因为纯净物是指只有一种物质,包括了①②③④,还有酸、碱、盐等别的类别;故答案为:D18.(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楼层 1 2 3 4 5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答案】A【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 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外界气压大于瓶中气压时,水柱将会下降。【解答】A.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体被压缩,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故A错误。B.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内部大气压大于外部大气压,所以大气压降低了,故B正确。C.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减少气体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故C正确。D.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A。19.(2022八上·慈溪期末)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B.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C.“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D.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答案】B【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物体沉浮问题的灵活应用;【解答】A、浮沉子下沉,说明重力比浮力大;故A正确;B、当挤压的水把空气部分填满后,浮沉子则悬浮在水中;故B错误;C、浮沉子上浮时,重力小于浮力,而浮沉子的体积不变,则通过改变重力实现上浮,所以会通过空气减少内部的水;故C正确;D、浮沉子和潜水艇都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的方式实现上浮和下潜;故D正确;故答案为:B。20.(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所示,金属块A用细线悬挂在漂浮在水中的木块B下面,静止后木块B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1,木块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1,若将细线剪断再将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静止后金属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V2,木块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2,则下面关系式成立的是( )A.V1=V2,P1=P2 B.V1>V2,P1<P2C.V1<V2,P1>P2 D.V1=V2,P1<P2【答案】D【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把物体A和B看做一个整体,露出水面的体积等于总体积减去排水体积。根据沉浮条件得出排水体积大小的关系,从而得出露出水面体积的关系。物体B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可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得出。【解答】把物体A和B看做一个整体,两种情况都是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AB的总重力,浮力相等。在同种液体中,浮力相等,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V1=VA+VB-V排,V2=VA+VB-V排,所以V1=V2。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根据P=ρgh,第二种情况下木块B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大,受到的液体压强就大。P1<P2。故答案为:D。21.(2022八上·慈溪期末)打网球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甲为快速飞行的网球遇到迎面而来的球拍时的三个瞬间,图乙为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网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飞行过程的照片。(1)网球遇到球拍时,球和球拍都变形了,这说明 (写两点)。(2)球遇到球拍后的某一瞬间,网球的速度刚好变为零,则该瞬间网球所受的力是否平衡? 。【答案】(1)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否【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分析】(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和相互性分析解答;(2)注意分析球是否会受到球拍的弹力。【解答】(1)网球遇到球拍时,球和球拍都变形了,这说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球和球拍都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球遇到球拍后的某一瞬间,网球的速度刚好变为零,此时网球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球拍的弹性势能,球拍变形会对网球产生弹力,此时网球受力不平衡。22.(2022八上·慈溪期末)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某次试验中,他驾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测得的形式距离为33m,其中反应过程中的行驶距离是 m;在相同情况下,他边打电话边驾车时测得的行驶距离为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答案】8;0.7;变慢【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解析】【分析】(1)据题目中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的运动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2)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汽车刹车的距离,进而计算出汽车司机在反应前运动的距离,再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从而得出打电话时,驾驶员刹车反应是变快还是变慢。【解答】(1)由题知,反应时间是t=0.4s,此时的速度是v=20m/s,根据可得,此时运动的距离:s=vt=20m/s×0.4s=8m,故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即经过8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2)据(1)可知,汽车的司机反应后的距离是:s=33m-8m=25m,故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即汽车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刹车运动的距离是:s1=39m-25m=14m,故据得,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故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故答案为:8;0.7;变慢。23.(2022八上·慈溪期末)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疑车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 。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 (A/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答案】大;B【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根据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进行分析。【解答】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大。由图知,B处比A处的面积小,所以用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在用力相同的情况下,产生的压强越大,玻璃更容易破碎。这是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故答案为:大;B。24.(2022八上·慈溪期末)在一只很薄的塑料袋中装满水,把空气全部排出,用细线把袋口扎紧,再使橡皮筋与细线相连。拿住橡皮筋的上端浸没于水中,此时橡皮筋的长度 橡皮筋原长(填大于、小于、等于);一个粗心的同学没有将塑料袋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橡皮筋的长度 橡皮筋原长(填大于、小于、等于)。【答案】等于;大于【知识点】弹力;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分析,塑料袋内装入水,塑料袋排开水的重力即浮力等于塑料袋内水的重力,可知塑料袋悬浮。当塑料袋不是完全浸没时,根据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判断塑料袋的浮沉情况。【解答】很薄的塑料,袋子的重力可忽略不计,袋中装满水,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重力即浮力大小等于塑料袋内水的重力,所以塑料袋在水中悬浮,此时橡皮筋的长度等于橡皮筋原长。没有将塑料袋完全浸没在水中,则塑料袋排开水的重力即浮力小于塑料袋所装水的重力,橡皮筋的长度将大于原长。故答案为:等于;大于。25.(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遇到适宜的植物就缠绕在上面,形成吸根并插入植物体内吸取有机养料。(1)茎黄色、叶退化,说明菟丝子的细胞中缺少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2)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 。菟丝子与植物 A 之间属于寄生关系, 这在高等植物中极为罕见。【答案】(1)叶绿体(2)筛管【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茎的运输作用【解析】【分析】1、 菟丝子叶退化(无叶),利用吸根从别的植物中吸取有机养料。从菟丝子茎黄色、无叶可知菟丝子的细胞结构中是不含叶绿体的;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韧皮部中的筛管。【解答】(1)根据题中信息“ 菟丝子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其茎黄色、叶退化 ”可知, 菟丝子这种植物是不含叶绿体结构的,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2)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在韧皮部的筛管,所以菟丝子要获得有机物,其吸根必须插入植物 A 茎的筛管。故答案为:(1)叶绿体 (2)筛管26.(2022八上·慈溪期末)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简称,俗称“人工肺”,在新冠疫情中为抢救重症患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ECMO有很多器件,但核心组件就是两个:氧合器、离心泵(如图所示),其基本原理是先由离心泵把患者的静脉血抽出来(心脏功能),再通过氧合器排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氧气(肺功能),最后重新把血液输回人体。(1)ECMO在体外建立的循环其作用相当于人体的 (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2)氧合器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中空的纤维内是气体。纤维管外是血液流动,从而实现气体交换,你认为中空的纤维管需要具备哪两大特点: 。【答案】(1)肺循环(2)一是中空的纤维管数量多,增大了气体与血液的接触面积;二是中空纤维管管壁薄,有利于气体交换【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解析】【分析】体循环:左心室(心脏)→主动脉→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心脏);肺循环:右心房(心脏)→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心脏);【解答】(1) 先由离心泵把患者的静脉血抽出来(心脏功能),再通过氧合器排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氧气(肺功能),最后重新把血液输回人体。 所以 ECMO在体外建立的循环其作用相当于人体的肺循环;(2) 氧合器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中空的纤维内是气体。纤维管外是血液流动,从而实现气体交换,你认为中空的纤维管需要具备哪两大特点: 一是中空的纤维管数量多,增大了气体与血液的接触面积;二是中空纤维管管壁薄,有利于气体交换故答案为:(1)肺循环(2) 一是中空的纤维管数量多,增大了气体与血液的接触面积;二是中空纤维管管壁薄,有利于气体交换27.(2022八上·慈溪期末)小科对19年春晚刘谦的“魔壶”表演印象深刻,经与同学研究讨论,设计出了一款魔术杯,利用学校的3D打印机打印出杯子,并给全班同学表演了“空杯来酒”魔术。魔术杯为双层空心塑料杯,其中有P1和P2两个肉眼不易觉察的小孔,P1位于魔术杯的内壁底部。P2位于魔术杯的外壁上侧部,其俯视图、截面图和侧面图及实物图分别如下。使用步骤如下:a.向杯中缓缓倒入适量酒水,酒水水位不要超过P2点;b.用手指摁住魔术杯迈上的P2孔,并将杯中酒水全部倒出;c.松开把住P2孔的手指,把魔术杯放在桌上,五秒后拿起杯子,发现刚刚已经被倒空的杯子中又会有半杯酒水,产生了“空杯来酒”的效果。请你分析并回答:(1)在步骤b中水为什么没有从空心层中流出? 。(2)在步骤c中,水从空心层流入杯子所应用的原理与下列哪一项相同?____(选填字母代号)A.船闸 B.注射器 C.抽水机【答案】(1)摁住魔术杯迈上的P2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不会从空心层中流出(2)A【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2)底部相连、上端开口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解答】(1)用手指摁住魔术杯迈上的P2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不会从空心层中流出。(2)在步骤c中,此时的杯子相当于是一个连通器,所以水从空心层流入杯子;船闸相当于一个连通器;注射器、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A正确。故答案为:(1)摁住魔术杯迈上的P2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不会从空心层中流出;(2)A。28.(2022八上·慈溪期末)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1)在图乙中,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 ,使B的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2)在图乙中,弹簧测力计 (选填“C”或“D”)测的是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使A、B保持相对静止,然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经多次实验,若发现 ,则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答案】(1)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桌面对B的摩擦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2)D(3)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D的示数【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解析】【分析】(1)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2)图乙中,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D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B对A的摩擦力,物体A静止,受力平衡。(3)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解答】(1)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桌面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2)图乙中,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测力计D的拉力和B对A的摩擦力,物体A静止,测力计D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大小相等,则测力计D测量的是B对A的摩擦力。(3)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C测B受到的静摩擦力,弹簧测力计D测A受到的静摩擦力,若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D的示数,则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故答案为:(1)减小桌面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2)D;(3)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D的示数。29.(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所示,溢水杯中装的是水,弹簧测力计下挂着某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物体吸水忽略不计。如图A、B、C、D、E是小科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五个实验步骤。(1)请根据实际情况,将ABCDE各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排列 。(2)假设步骤D中小桶内盛放的是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溢水杯内溢出的水,那么图A和图D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之差应为 。(3)在实验操作中如果出现了下列情况,则会影响实验结论得出的有____。(选填字母代号)A.弹簧测力计未调零B.A中小桶内有少量积水C.B中溢水杯中的水位低于溢水口(4)根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该物质的密度为 kg/m2。【答案】(1)ABECD(2)1.2N(3)C(4)3.5×103【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应先测量空杯的重力G杯,再测量实心物体的重力G物,然后将实心物体逐渐浸入到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最后测量出溢出的液体和杯子的总重力G总,根据F浮=G物-F拉求出实心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浮力F浮,根据G排液=G总-G杯可求出溢出液体的重力G排液,比较F浮与G排液的大小即可得出阿基米德原理。(2)根据图B和图C,利用F浮=G物-F拉求出实心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浮力F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由于图A和图D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之差等于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由此可求出图A和图D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之差。(3)A、当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图A、B、C、D中均要减去使用前,指针对准的刻度,才是准确的数值,根据实心物体浸在水中的浮力F浮=G物-F拉,溢出水受到的重力G排液=G总-G杯可知F浮与G排液的大小不变,由此可得出结论。B、A中小桶内有少量积水,在步骤A中空杯的重力包含了积水的重力,在步骤D中杯和溢出的水的总重力也包含了积水的重力,由G排水=G总-G杯可知所测排开水的重力不变,由此可得出结论。C、B中溢水杯中的水位低于溢水口,将物体放出溢水杯中,溢水杯中的水要先满了,再溢出,由此可知溢出水的重力将偏小。(4)知道实心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浮力F浮,根据F浮=ρ水gV排可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由于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由此可求出物体的体积,知道物体的重力,根据G=mg可求出物体的质量,根据可求出实心物体的密度。【解答】(1)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应先测量空杯的重力G杯,再测量实心物体的重力G物,然后将实心物体逐渐浸入到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最后测量出溢出的液体和杯子的总重力G总,根据F浮=G物-F拉求出实心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浮力F浮,根据G排液=G总-G杯可求出溢出液体的重力G排液,比较F浮与G排液的大小即可得出阿基米德原理,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BECD。(2)由图B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物体的重力G物=4.2N,由图C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拉=3.0N,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力F浮=G物-F拉=4.2N-3.0N=1.2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所以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液=F浮=1.2N,由于图A和图D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之差等于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所以图A和图D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之差为1.2N。(3)A、当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图A、B、C、D中均要减去使用前,指针对准的刻度,才是准确的数值,根据实心物体浸在水中的浮力F浮=G物-F拉,溢出水受到的重力G排液=G总-G杯可知F浮与G排液的大小不变,故当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时,不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B、A中小桶内有少量积水,在步骤A中空杯的重力包含了积水的重力,在步骤D中杯和溢出的水的总重力也包含了积水的重力,由G排水=G总-G杯可知所测排开水的重力不变,故A中小桶内有少量积水时,不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C、B中溢水杯中的水位低于溢水口,将物体放出溢水杯中,溢水杯中的水要先满了,再溢出,由此可知排开水的重力将偏小,故B中溢水杯中的水位低于溢水口,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故选C。(4)物体的重力G物=4.2N,所以物体的质量,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力F浮=1.2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由于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所以物体的体积V=V排=1.2×10-4m3,实心物体的密度。故答案为:(1)ABECD;(2)1.2;(3)C;(4)3.5×103。30.(2022八上·慈溪期末)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物质的变化情况,小科将等量的正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分别装在A、B两个玻璃瓶中,如图甲所示,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进行了实验。(1)小科取A瓶。按图乙连接装置后,打开阀门并取掉淘斗口的棉花,往长颈漏斗内加水,“加水”的目的是 。(2)乙图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小科同时利用B瓶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其作用是 。【答案】(1)将瓶中的气体排出(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对照【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答】(1)小科取A瓶。按图乙连接装置后,打开阀门并取掉淘斗口的棉花,往长颈漏斗内加水,“加水”的目的是将瓶中的气体排出;(2) 乙图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因为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3) 小科同时利用B瓶也做了同样的实验,其作用是对照,因为煮熟的种子无法进行呼吸作用’故答案为:(1) 将瓶中的气体排出 (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对照31.(2022八上·慈溪期末)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元素,请回答:(1)不同作物缺少不同的无机盐,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下列哪一种症状是由于植物缺乏氮元素造成的?____。(选填字母代号)A.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B.向日葵杆细茎弱,易倒伏C.油菜只开花不结果D.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2)硝酸铵(NH4NO3)分子中氮原子、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3)40kg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答案】(1)A(2)2:4:3(3)14kg【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氮磷钾肥分别有以下作用:氮肥:促进叶子生长,使叶色深绿,有利于产量增加和品质改善。磷肥: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钾肥:增强植物的抗寒、抗病和抗倒伏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有利于根茎的发育和提早成熟【解答】(1)A: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是由于缺氮导致的;B:向日葵杆细茎弱,易倒伏,是由于缺钾导致的;C:油菜只开花不结果,是因为缺磷导致的;D: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缺磷导致的;(2) 硝酸铵(NH4NO3)分子中氮原子、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4:3 ;(3) 40kg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40kg×()=14kg故答案为:(1)A(2) 2:4:3 (3) 14kg32.(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一种气体。据图回答:(1)水、无机盐、葡萄糖和膳食纤维中不能通过①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是 。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 。(2)a代表的物质是 。(3)排出的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发生了病变。【答案】(1)膳食纤维;右心房(2)氧气(3)肾小管【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血液循环;泌尿系统【解析】【分析】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牵扯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同学们系统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图中结构名称: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解答】(1)不能通过营养物质吸收进入人体的是大分子膳食纤维,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右心房;(2)B是呼吸系统,代表呼吸作用,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3)排出的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肾小管发生病变了。故答案为:(1)膳食纤维,右心房;(2)氧气;(3)肾小管。33.(2022八上·慈溪期末)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的质量为40kg,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1)求送餐机器人的重力;(2)送餐机器人的外壳是由玻璃钢材料制作的。有一小块玻璃钢材料的质量为90g,体积为50cm3,求该材料的密度;(3)若送餐机器人托着3kg的物体,求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答案】(1)解:送餐机器人的重力:G=mg=40kg×10N/kg=400N。答:送餐机器人的重力为400N;(2)解:该材料的密度:。答:该材料的密度为1.8g/cm3;(3)解:送餐机器人托着3kg的物体,总质量:m总=3kg+40kg=43kg,总重力:G总=m总g=43kg×10N/kg=430N,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总=430N,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答: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3×104Pa。【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1)利用G=mg求餐机器人的重力。(2)利用密度公式求材料的密度。(3)送餐机器人托着3kg的物体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机器人和物体的总重力,利用求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4.(2022八上·慈溪期末)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底面积为200cm2的轻质薄壁柱形容器中浸没有正方体A、圆柱体B,体积为1000cm3、重力为6N的A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B放在A上。圆柱体B底面积为40cm2,打开阀门K放出液体,容器中液体深度h与细线上拉力F关系如图乙所示。(1)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多少?(2)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多少?(3)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B对A的压力为多少?(4)当液体深度为16cm时,物体A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多少?(5)若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关闭阀门,剪断细线,将B从A上取下放入液体中,待A、B静止后,与剪断细线前相比,A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为 。【答案】(1)解: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2×103kg/m3;(2)解: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20N;(3)解: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B对A的压力为6N;(4)解:当液体深度为16cm时,物体A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6cm;(5)4.5cm【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分析】(1)当液体深度为20cm、16cm时,根据物体A、B受力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受到浮力和AB的重力绳子的拉力关系表达式,据此求出液体的密度和圆柱体B的重力。(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求出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3)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B对A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4)当液体深度为16cm时,根据体积公式可求出此时物体A浸在液体中的深度。(5)若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关闭阀门,求出液体的体积,待A、B静止后,求出A漂浮时浸没的体积,然后根据液体的体积、B的体积求出液体的深度,分别求出与剪断细线前后A的下表面与容器底的高度,然后即可求出A竖直移动的高度变化。【解答】 已知VA=1000cm3,则,则SA=hA2=(10cm)2=100cm2。(1)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绳子的拉力发生转折,说明圆柱体B全部露出液面,正方体A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则此时V排2=VA=1000cm3=1×10-3m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2=ρ液gV排2,根据受力平衡可知:F浮2=GA+GB+F2,则:ρ液gV排2=GA+GB+F2,即:ρ液×10N/kg×1×10-3m3=6N+GB+8N ---------------①当液体深度为16cm时,绳子的拉力为0,则说明正方体A和圆柱体B处于漂浮状态,此时,V排3=VA-SAΔh3=1000cm3-100cm2×(20cm-16cm)=600cm3=6×10-4m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3=ρ液gV排3,根据受力平衡可知:F浮3=GA+GB,则:ρ液gV排3=GA+GB,即:ρ液×10N/kg×6×10-4m3=6N+GB----------②解①②可得:ρ液=2×103kg/m3,GB=6N;(2)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A浸没在液体中,此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F浮2=ρ液gV排2=2×103kg/m3×10N/kg×1×10-3m3=20N;(3)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说明圆柱体B全部露出液面,此时物体B对A的压力为:F压=GB=6N;(4)当液体深度为16cm时,物体A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5)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关闭阀门,此时液体体积V液=S容h3-VA=200cm2×20cm-1000cm3=3000cm3,将B从A上取下放入液体中,待A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则F浮A=GA=6N,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由图象知,当液体深度大于25cm时,正方体A和圆柱体B都处于浸没状态,则根据受力平衡可知:F浮1=GA+GB+F1=6N+6N+12N=24N,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所以,VB=V排-VA=1.2×10-3m3-1000×10-6m3=2×10-4m3=200cm3,则待A、B静止后液体深度为:,液体深度为20cm时关闭阀门时,正方体A的下表面与容器底的高度为:h'=20cm-10cm=10cm,剪断细线,将B从A上取下放入液体中,待A、B静止后正方体A浸没的深度为:,则此时A的下表面与容器底的高度为h″=h-hA浸=17.5cm-3cm=14.5cm,所以,Δh=h″-h'=14.5cm-10cm=4.5cm。答:(1)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2×103kg/m3。(2)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20N。(3)当液体深度为20cm时,物体B对A的压力为6N。(4)当液体深度为16cm时,物体A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为6cm。(5)4.5cm。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