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紫金港中学2024年七年级下科学5月月考(到第3章)
一、选择题
1.(2024七下·杭州月考)将月季的枝条插入土壤中,能够长成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分裂繁殖 B.出芽繁殖 C.孢子繁殖 D.营养繁殖
2.(2024七下·杭州月考)夏商时期,已有铜质的铃和皮制的鼓。人耳能分别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3.(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展示了生活生产中的四种情境,其中运用了增大压强的知识的是( )
A.穿上滑雪板滑雪 B.用细线切割肥皂
C.在螺母下方垫垫片 D.拖拉机轮子上装履带
4.(2024七下·杭州月考)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A.树荫下的光斑
B.折断的铅笔
C.镜中的像
D.日食
5.(2024七下·杭州月考)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两只鸡蛋的重力约为1N
D.一个中学生双脚站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强约100Pa
6.(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是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的情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B.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速度越大,他的运动状态越难被改变
7.(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模拟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拍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孙悟空”模型和“蓝天白云”背景板组成。为了让孙悟空从背景板的甲处移到乙处,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背景板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孙悟空:第二种方式是孙悟空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背景板。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背景板按下列方向移动可以实现的是 ( )
A. B.
C. D.
8.(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家蚕和蝗虫一生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 )
A.家蚕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B.蝗虫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C.家蚕和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有较大差异
D.家蚕和蝗虫都是体内受精和卵生
9.(2024七下·杭州月考)某荷花池水深2m,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5m处的荷尖上,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1.5m
B.蜻蜓在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荷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吸收了绿色的光
D.荷花池底看起来比实际的.2m要浅一些
10.(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F甲、Fz、F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11.(2024七下·杭州月考)许多高龄妇女选择“试管婴儿”等辅助技术生育二孩。现今,“试管婴儿”技术能将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先进行基因筛查,然后选择无重大遗传缺陷的胚胎进行移植。下列有关“试管婴儿”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婴儿”技术依据的科学原理是克隆技术
B.“试管婴儿”的形成属于体内受精、有性生殖
C.“试管婴儿”的胚胎植入母体的子宫内继续发育
D.“试管婴儿”只具有母亲的遗传特征
12.(2024七下·杭州月考)圆柱形玻璃杯后白纸上有一水平方向的箭头(如图所示).慢慢向玻璃杯中注入水至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下列图中哪一种像符合放大镜的原理( )
A. B. C. D.
13.(2024七下·杭州月考)图甲和乙为两种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
A.图甲中的生物的为原核生物,图乙中的生物为真核生物
B.图甲中的生物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图乙中的生物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
C.图甲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D.图乙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孢子生殖,属于有性生殖
14.(2024七下·杭州月考)A、B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七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 和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 ( )
A.F15.(2024七下·杭州月考)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 (如图甲)。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移动玻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 ( )
A.① B.② C.③
二、填空题
16.(2024七下·杭州月考)图甲为人的受精和早期胚胎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图乙为人的胚胎发育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受精卵在[ ](填序号)形成,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填序号)。
(2)如图乙所示,胚胎通过[4]脐带和[5] (填名称)从母体不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3)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生殖器官 (填名称)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
17.(2024七下·杭州月考)春天,各个品种的桃花竞相开放,相
互传粉。小乐疑惑:结出的桃子是否会由于异花传粉、受精而改变口味?咨询果农后得知:①种植多年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没有改变;②桃核繁殖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改变,退化严重;③桃核繁殖的桃树只能作为嫁接时的砧木。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桃花传粉受精后,最终发育成图乙结构,图中A 发育成果实(填结构名称);胚珠发育为B (填结构名称)。
(2)果实口味由遗传物质决定,不同品种的桃花相互传粉受精并不改变 中的遗传物质(选填“果皮细胞”或“种子中胚的细胞”)。
(3)水蜜桃味美汁多,生产中常采用嫁接进行繁殖。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将接穗和砧木的 紧贴,使它们长成一体。
18.(2024七下·杭州月考)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如图是它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据图可知,甲的速度为 m/s;在第 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在2~3s的时间里,以甲为参照物,乙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19.(2024七下·杭州月考) 如图所示,拴在细线下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当向下落到最低点B时小球处于 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当向上减速到最高点A 点时所受各力突然全部消失,小球将处于 状态(选填“静止”, “匀速直线”或“静止或匀速直线”)。
20.(2024七下·杭州月考)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的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缩小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1)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如图),若真空吸盘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为测试该机器滑动时的摩擦力,小金分别用竖直向上为10N的力和竖直向下6N 的力恰好可以匀速拉动机器,则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牛。
22.(2024七下·杭州月考) 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某人眼球内的晶状体等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人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应配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23.(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F甲 F乙(选填“>” “=”或“<”),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选填“>” (=”或“<” ) 。
24.(2024七下·杭州月考) 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小金手持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s。请画出两条太阳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乙,小金用餐时尝试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请画出汤匙的受力示意图。
三、实验探究题、作图题
25.(2024七下·杭州月考) 小金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3N的钩码(如图所示),钩码的运动状态与测力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 (N)
① 匀速向上运动 3.0
② 匀速向下运动 3.0
③ 加速向上运动 4.5
④ 加速向下运动 2.3
⑤ 减速向上运动 2.4
⑥ 减速向下运动 3.8
(1)由①②可知,钩码在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 重力(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2)小金站在体重计上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为550N。当小金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中可看成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据(1)中结论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是:____。
A.一直小于 550N, 但最后等于 550N
B.一直大于 550N, 但最后等于550N
C.先小于 550N, 后大于550N, 但最后等于550N
D.先大于550N, 后小于550N, 但最后等于550N
26.(2024七下·杭州月考)小金通过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②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A、B、C、D,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③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黄豆种子,盖上盖子;
④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
其中第5 天的数据如表,回答问题: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平均芽长/cm 萌发率
A 0% 10 100%
B 40% 4 95%
C 70% 1.2 65%
D 100% 0.5 35%
(1)培养皿编号为 (选填字母)的组别是本实验的对照组。
(2)步骤②中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步骤③中在每个培养皿中放的黄豆种子,在挑选时需选择 的种子。
(3)该实验通过 来判断烟草浸出液对黄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
27.(2024七下·杭州月考)小金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用器材有玻璃板、火柴、光屏(白纸)、蜡烛、刻度尺。小金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的关系
(3)小金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要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进一步的操作是什么 。
28.(2024七下·杭州月考) 研究小组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压强计、橡皮膜、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玻璃杯、圆柱形容器等。
【实验过程】小金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如图所示,无论轻压还是重压,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解决上述问题后,小金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0厘米处观察并记录;
②将金属盒放入酒精中深度10厘米处观察并记录;
③比较两次实验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差;
④换用密度不同的液体,重复上述实验。
(2)该实验通过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科学方法是 ;
【实验结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迁移应用】小金将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进行改装,用橡皮膜将其下端封住,往玻璃管内倒入一定量的酒精,观察到橡皮膜向下凸起,然后将玻璃管置于一空玻璃杯内,如图所示(固定仪器省略),再沿着玻璃杯内壁缓慢注水。
当玻璃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的形变情况为 (选填“向下凸起”“向上凸起”或“相平”) ;
【拓展提升】图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在距离容器底同一高度处分别有M、N两点。
(4) 若 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 P乙(选填“>” “=”或“<”) 。
29.(2024七下·杭州月考)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投影灯的设计和制作”(图甲)项目化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分析、设计并制作、评价、展示与优化四个环节。
(1)【分析原理】投影灯结构包括光源、透明图标、镜头。通过凸透镜将透明图标上的彩色图案呈现在地面上。由于图标本身不发光,需要光源照射到图标上。为了使投影效果最佳,同时能使地面上像的颜色与彩色图标的颜色尽可能相同,在图乙中画出光源的摆放位置并写出光源的颜色。 (说明:用○代表光源)
(2)【设计制作】为了在地面上观察到图丙的效果,图标的放置方式为 。(填字母)
(3)【评价优化】①小科发现在使用过程中投影图像过小,在不改变图标大小的情况下,他认为只要将投影灯远离地面即可,请你对小科的观点进行评价。 。
②小科发现地面上的投影图像如图丁所示,小科认为是图标破损,小乐认为是凸透镜破损。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四、综合题
30.(2024七下·杭州月考)鸡蛋运输,采用了以下方法:取泡沫箱,底部放入若干冰袋(如图甲),再在冰袋上放置装有凹形海绵垫的鸡蛋托,将表面涂过油的鸡蛋放置在鸡蛋托上,且鸡蛋间彼此不接触(如图乙)。请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解释上述方法的原理。
31.(2024七下·杭州月考)超限超载运输被称为头号“公路杀手”和“事故元凶”,它不仅对公路造成损坏,还可能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故国家规定,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 以内。现有一辆自重为2t的6轮货车,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 如图甲所示;该货车某次实际装货10t,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一段时间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该货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货车装货后的总重力的0.05倍, 求:
(1)该货车装货后的总重力是多少
(2)通过计算说明,该货车装货后对路面的压强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3)7~12s内该货车受到的水平牵引力是多大
32.(2024七下·杭州月考) 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在杭州拉开序幕。
(1)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城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篱笆的顶芽进行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2)桂花是杭州市市花,如图甲是桂花的一种——银桂,阳光下银桂花瓣呈白色的原因是____ 。
A.花瓣发出了白色的光
B.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
C.花瓣吸收了所有色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莲莲、琮琮、宸宸,称之为“江南忆”组合(如图乙)“辰宸”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辰桥。如图丙是杭州古桥中最长的拱宸桥,在大运河的映衬下,形成上下连体桥,这是因为光的 形成的孔洞美景。
(4)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场馆建设体现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比赛期间,场馆内产生的垃圾需分类投放,以下垃圾可以和废弃矿泉水瓶投放在一起的是 (选填①“纸盒”、②“铝合金衣架”、③“鱼骨头”, 可多选, 填序号)。
(5)杭州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我们食用的大米主要来自稻谷的子叶
B.鱼类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
C.水稻在春末夏初播种,属于营养生殖
D.桑叶是家蚕的食物,桑树的果实(桑葚)是一种鲜果,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
【解答】将月季的枝条插入土壤中,能够长成新植株,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植物的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繁殖。
故选:D。
2.【答案】C
【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人能辨别出是铜制的铃和皮质的鼓,是因为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故人们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铃声和鼓声,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解答】A、滑雪者站在滑雪板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滑雪者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故A不符合题意。
B、细线分割肥皂,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细线对肥皂的压强,故B符合题意。
C、螺丝和螺母连接工件时,通常在螺母下面垫上垫圈,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螺母对工件的压强,保护工件,故C不符合题意。
D、拖拉机上安装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拖拉机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筷子在水杯中会变弯等;逐项分析各情景运用的光学知识进行作答。
【解答】A、树荫下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折断”的铅笔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
C、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不符合实际;
C.两只鸡蛋的质量约100g,即0.1kg,重力为:G=mg=0.1kg×10N/kg=1N,故C正确;
D.一个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强约:,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一对平衡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则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解答】A、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压力一定,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故A错误;
B、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则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根据第二种方式确定参照物,进而分析背景板相对于参照物的移动方向。
【解答】第二种方式孙悟空相对于地面静止,以孙悟空为参照物,要让孙悟空从背景板的甲处移到乙处,即让乙处靠近孙悟空,因此应将背景板向右下方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A、 家蚕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A错误。
B、蝗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B错误。
C、蝗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C错误。
D、家蚕和蝗虫的共同特征,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D。
9.【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1)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
(2)物体在水中都会形成倒影,这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属于光的反射;
(3)本身不透明的物体它显示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它只能反射和本身颜色相同的光;
(4)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解答】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若蜻蜓立于距水面0.5m处的荷尖上,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蜻蜓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也为0.5m,故A错误;
B、蜻蜓在水中的像是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荷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绿色的光,故C错误。
D、池底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所以人逆着光线看到的池底的像比池底的实际位置浅,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匀速拉动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拉力的大小。
【解答】(1)甲、乙两图中,虽然木块的放置方式不同,但它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的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相同,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这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甲=F乙=f;
(2)丙图中,在木块上加放一个重物后,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变大,即f'>f;
木块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丙=f';
由此可知F甲=F乙<F丙。
故选:D。
11.【答案】C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人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试管 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精子与卵子在试管中相遇,在形成早期胚胎后再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解答】A、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所以A不符合题意;
B、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精子与卵子在试管中相遇,属于体外受精,所以B不符合题意;
C、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精子与卵子在试管中相遇,在形成早期胚胎后再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所以C符合题意。
D、“试管婴儿” 是由精子与卵子结合发育来的,包含了母亲与父亲双方的遗传特征,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观察工具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原理是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注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玻璃杯后白纸上的水平箭头为物体;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箭头的方向不改变、箭头变长了,由图可知,A符合题意。
故选:A。
13.【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图甲是酵母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乙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它属于真核生物生物(它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解答】A、图甲酵母菌为真核生物,A错误。
B、图甲中的生物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图乙中的生物不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B错误。
C、图甲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C正确。
D、图乙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孢子生殖,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
故选C。
14.【答案】D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分别对磁环A、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A和B所处的状态,利用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力的合成分析求解。
【解答】 对于磁环A,受到重力和磁环B的排斥力F斥,
∵磁环A悬浮,
∴G=F斥,
对于磁环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支、重力和磁环A的排斥力F斥',
∵磁环B静止,
∴F支=G+F斥',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F斥=F斥',
∴F支=G+F斥'=2G,
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F支=2G。
故选:D。
15.【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要使像移到烧杯中,需要增大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故③符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1)②;③
(2)胎盘
(3)卵巢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解析】【分析】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及附属性腺等。其中卵巢是主要的性器官,主要有两大功能,即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并且是精卵结合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图甲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图乙中③羊水,⑤胎盘,④脐带。
【解答】(1)②是输卵管,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③是子宫,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2)胚胎发育的营养供应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发育初期,由卵黄自身提供,另一个是在子宫内,通过胎盘由母体提供。
(3)青春期,人的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能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如女性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调较高。
17.【答案】(1)子房;种子
(2)果皮细胞
(3)形成层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在完成开花、传粉后,花粉中的精子进入子房中的胚珠里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里的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嫁接、扦插等可大量繁殖优良品种。
【解答】(1)图甲中的桃花传粉受精后,A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图乙中的B种子。
(2)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因而不同品种 的桃花相互传粉受精并不改变果皮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而会改变种子中胚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因为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3)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使它们长成一体。
故答案为:(1)子房;种子;(2)果皮细胞;(3)形成层
18.【答案】2;5;静止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物体的运动速度。
(2)由图可知当t=5s时,甲、乙通过的路程,据此可知此时甲、乙两物体是否相遇;
(3)乙在0~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其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其速度,然后比较2s~3s内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得出以甲为参照物时乙的运动情况。
【解答】在s-t图象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由图象可知,甲在2s~6s内通过的路程为8m,则甲物体的运动速度。
由图象可知,在t=5s时,甲通过的路程6m,乙通过的路程为6m,甲、乙两物体相遇。
由图象可知,乙在0~3s内做匀速运动,其通过的路程为6m,其速度=2m/s,
甲物体的运动速度=2m/s,则2s~3s内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此时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19.【答案】非平衡;静止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当小球沿ABC的轨迹下落到最低点B时,小球运动速度和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即小球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
当小球向上减速到最高点A点,速度为0,此时小球所受各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这一状态,所以小球将处于静止状态。
20.【答案】A;变大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
【解答】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半透明的薄纸相当于光屏,因此半透明的薄纸应放在圆筒的A端;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
21.【答案】(1)不变
(2)8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只要找出哪两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解题即可。
(2)分析机器人的重力和拉力来判断所受摩擦力的变化。
【解答】(1)“擦窗机器人”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若用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由于“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上仍静止,其重力不变,则摩擦力不变。
(2)当匀速拉动机器,“擦窗机器人”受力平衡,
F上=G+F摩
F下+G=F摩
得出:
10N=G+F摩
6N+G=F摩 则F摩=8N。
22.【答案】远视眼;凸透镜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该人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所以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23.【答案】>;<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边长关系可求出密度关系,则由压强公式可求得压强及压力的关系。
【解答】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则p甲=p乙, 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由F=pS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截去相等高度h后,
甲减少的压强为Δp甲=ρ甲gh,
乙减少的压强为Δp乙=ρ乙gh,
已知ρ甲<ρ乙,
所以Δp甲<Δp乙。
24.【答案】(1)
(2)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分析】(1)由图示可知,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入射光线过焦点。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2)汤匙被支起,处于平衡状态,手对汤匙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可知,支撑汤匙的点即为重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重力、支持力。
【解答】(1)由图知,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在焦点,如图所示:
(2) 图中所示汤匙静止时,手指尖与汤匙接触的位置即为重心,汤匙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作用。过汤匙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分别用G和F表示,大小为G=F,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25.【答案】(1)等于
(2)C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由①②可知,钩码在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二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直接得出结论。因为钩码在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此时受非平衡力作用,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不等于钩码的重力。
(2)根据小明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的结论中得出启示,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
【解答】 (1)因为钩码在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二力平衡,所以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2)当小明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
①加速向下运动,由(1)的结论知:小明受到的合力F方向向下,
那么体重计的支持力(即示数):F示=G-F<G=550N;
②减速向下运动,由(1)的结论知:小明受到的合力F方向向上,体重计的支持力,即 F示=G+F>G=550N;
③静止,此时小明受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为0,体重计的支持力,即F示=G=550N;
综上可知,整个过程体重计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最后等于550N,故C正确。
26.【答案】(1)A
(2)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被稀释;大小、形态和饱满程度相似,且其不处于休眠期。
(3)平均萌发率和幼苗的生长;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污染严重时,生物在形态特征、生存数量等方面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解答】(1)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培养皿编号为A的组别是本实验的对照组;
(2)步骤②中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被稀释;
种子的萌发的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步骤③中每个培养皿中放的黄豆种子,在挑选时除考虑大小、形态和饱满程度相似外,还需要其不处于休眠期。
(3)该实验通过五天的平均萌发率和幼苗的生长,来判断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27.【答案】(1)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物像大小
(3)不变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
(4)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解答】(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选择两段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小敏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是不变的;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28.【答案】(1)装置漏气
(2)转换法
(3)向上凸起
(4)>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如图1所示,无论轻压还是重压,发现U形管两边液样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2)该实验通过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是转换法;
(3)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p=ρgh可知当玻璃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水的压强较大,据此判断橡皮膜的形变情况;
(4)甲中液面高度较大,若pM=pN,根据p=ρgh可知两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MN以下部分的高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MN以下部分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等于上、下两部分的压强之和,进一步判断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 (1)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如图1所示,无论轻压还是重压,发现U形管两边液样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2)该实验通过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是转换法;
(3)将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进行改装,用橡皮膜将其下端封住,往玻璃管内倒入一定量的酒精,观察到橡皮膜向下凸起,然后将玻璃管置于一空玻璃杯内,如图2所示(固定仪器省略),再沿着玻璃杯内壁缓慢注水,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p=ρgh可知当玻璃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水的压强简较大,则橡皮膜的形变情况为向上凸起;
(4)甲中液面高度较大,若pM=pN,根据p=ρgh可知ρ甲>ρ乙,
MN以下部分的高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这部分液体对底部的压强p甲1>p乙1,
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等于上、下两部分的压强之和,所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
29.【答案】(1)
(2)D
(3)保持投影片的位置不变,只改变到地面的距离,使得像距改变,此时不能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的破损时,其他部分仍成完整的像,不影响成像的完整,而投影片不完整,则像不完整,因而支持小科的观点。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分析光源的颜色;物体反射的光线越多,成像越清晰;
(2)根据实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分析;
(3)根据像的大小由物体和物距决定,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进行分析。
【解答】 (1)根据图示可知,光源的颜色应为绿色;为了使投影效果最佳,光源应该在图标的上方;如下所示:
;
(2)为了在地面上观察到图丙的效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故图标的放置方式为图丁所示的D;
(3)保持投影片的位置不变,只改变到地面的距离,使得像距改变,此时不能成清晰的像;
(4)凸透镜的破损时,其他部分仍成完整的像,不影响成像的完整,而投影片不完整,则像不完整,因而支持小科的观点。
30.【答案】底部放入若干冰袋,冰袋熔化时吸收热量,对鸡蛋起到降温保鲜的作用;
将表面涂过油的鸡蛋放置在鸡蛋托上,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了摩擦力,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对鸡蛋起到保护作用。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减小压强和增大摩擦的方法分析解答。
31.【答案】(1)装货后总质量:
m=2000kg+10×103kg=1.2×104kg;
总重力:G=mg=1.2×104kg×10N/kg=1.2×105N;
(2)汽车对路面的压力:F=G=1.2×105N,
受力面积:S=6×0.02m2=0.12m2,
车对路面的压强:
因为1×106Pa>p最大=7×105Pa,
所以该货车装货后对路面的压强不符合国家规定;
(3)由图乙可知,在7~12s内该货车匀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受到的水平牵引力:
F牵=f=0.05G=0.05×1.2×105N=6000N。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 (1)求出装货后总质量,再利用G=mg求货车装货后的总重力;
(2)车对路面的压力等于车和货的总重力,求出受力面积,利用求车对路面的压强,和国家规定比较得出答案;
(3)由图乙可知,在7~12s内该货车匀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利用F=f=0.05G求受到的水平牵引力。
32.【答案】(1)消除顶端优势,保留侧芽,使树木不再长高,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
(2)B
(3)反射
(4)①“纸盒”、②“铝合金衣架”
(5)D
【知识点】植物激素;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据此分析;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物体反射所有色光时呈白色,据此分析;
(3)光在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据此分析;
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等。
(4)根据垃圾的分类进行分析;
(5)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胚,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包括种皮、胚和胚乳,据此分析。
【解答】 (1)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对篱笆的顶芽进行定期修剪,目的是消除顶端优势,保留侧芽,使树木不再长高,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
(2)太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阳光下银桂花瓣呈白色,是因为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造成的,故选B;
(3)光在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拱宸桥在大运河的映衬下,形成上下连体桥,属于水中倒影现象,这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孔洞美景;
(4)废弃矿泉水瓶属于可再生垃圾,纸盒和铝合金衣架可以回收再利用,也属于可再生垃圾;鱼骨头属于厨余垃圾,不属于再生垃圾;
(5)A.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胚乳是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主要结构,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来自稻谷的胚乳,A错误;
B.鱼类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卵生,B错误;
C.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播种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
D.受精完成,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桑树的果实(桑葚),由子房发育而来,D正确。
故选:D。
1 / 1浙江省杭州市紫金港中学2024年七年级下科学5月月考(到第3章)
一、选择题
1.(2024七下·杭州月考)将月季的枝条插入土壤中,能够长成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分裂繁殖 B.出芽繁殖 C.孢子繁殖 D.营养繁殖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
【解答】将月季的枝条插入土壤中,能够长成新植株,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植物的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繁殖。
故选:D。
2.(2024七下·杭州月考)夏商时期,已有铜质的铃和皮制的鼓。人耳能分别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C
【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人能辨别出是铜制的铃和皮质的鼓,是因为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故人们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铃声和鼓声,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C。
3.(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展示了生活生产中的四种情境,其中运用了增大压强的知识的是( )
A.穿上滑雪板滑雪 B.用细线切割肥皂
C.在螺母下方垫垫片 D.拖拉机轮子上装履带
【答案】B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解答】A、滑雪者站在滑雪板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滑雪者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故A不符合题意。
B、细线分割肥皂,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细线对肥皂的压强,故B符合题意。
C、螺丝和螺母连接工件时,通常在螺母下面垫上垫圈,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螺母对工件的压强,保护工件,故C不符合题意。
D、拖拉机上安装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拖拉机对路面的压强,保护路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4七下·杭州月考)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A.树荫下的光斑
B.折断的铅笔
C.镜中的像
D.日食
【答案】B
【知识点】光的色散;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筷子在水杯中会变弯等;逐项分析各情景运用的光学知识进行作答。
【解答】A、树荫下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折断”的铅笔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
C、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5.(2024七下·杭州月考)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两只鸡蛋的重力约为1N
D.一个中学生双脚站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强约100Pa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A.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不符合实际;
C.两只鸡蛋的质量约100g,即0.1kg,重力为:G=mg=0.1kg×10N/kg=1N,故C正确;
D.一个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强约:,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6.(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是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的情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B.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速度越大,他的运动状态越难被改变
【答案】B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一对平衡力必须同时符合四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则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解答】A、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压力一定,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下去,故A错误;
B、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
C、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则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7.(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模拟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拍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孙悟空”模型和“蓝天白云”背景板组成。为了让孙悟空从背景板的甲处移到乙处,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背景板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孙悟空:第二种方式是孙悟空相对于地面静止,移动背景板。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背景板按下列方向移动可以实现的是 (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根据第二种方式确定参照物,进而分析背景板相对于参照物的移动方向。
【解答】第二种方式孙悟空相对于地面静止,以孙悟空为参照物,要让孙悟空从背景板的甲处移到乙处,即让乙处靠近孙悟空,因此应将背景板向右下方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8.(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是家蚕和蝗虫一生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 )
A.家蚕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B.蝗虫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C.家蚕和蝗虫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有较大差异
D.家蚕和蝗虫都是体内受精和卵生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发育过程
【解析】【分析】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A、 家蚕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A错误。
B、蝗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B错误。
C、蝗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C错误。
D、家蚕和蝗虫的共同特征,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D。
9.(2024七下·杭州月考)某荷花池水深2m,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5m处的荷尖上,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蜻蜓在水中的像距水面1.5m
B.蜻蜓在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荷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吸收了绿色的光
D.荷花池底看起来比实际的.2m要浅一些
【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1)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
(2)物体在水中都会形成倒影,这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属于光的反射;
(3)本身不透明的物体它显示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它只能反射和本身颜色相同的光;
(4)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解答】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若蜻蜓立于距水面0.5m处的荷尖上,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蜻蜓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也为0.5m,故A错误;
B、蜻蜓在水中的像是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荷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绿色的光,故C错误。
D、池底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所以人逆着光线看到的池底的像比池底的实际位置浅,故D正确。
故选:D。
10.(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F甲、Fz、F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2)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匀速拉动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拉力的大小。
【解答】(1)甲、乙两图中,虽然木块的放置方式不同,但它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的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相同,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这两种情况下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甲=F乙=f;
(2)丙图中,在木块上加放一个重物后,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变大,即f'>f;
木块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丙=f';
由此可知F甲=F乙<F丙。
故选:D。
11.(2024七下·杭州月考)许多高龄妇女选择“试管婴儿”等辅助技术生育二孩。现今,“试管婴儿”技术能将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先进行基因筛查,然后选择无重大遗传缺陷的胚胎进行移植。下列有关“试管婴儿”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婴儿”技术依据的科学原理是克隆技术
B.“试管婴儿”的形成属于体内受精、有性生殖
C.“试管婴儿”的胚胎植入母体的子宫内继续发育
D.“试管婴儿”只具有母亲的遗传特征
【答案】C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人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试管 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精子与卵子在试管中相遇,在形成早期胚胎后再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解答】A、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所以A不符合题意;
B、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精子与卵子在试管中相遇,属于体外受精,所以B不符合题意;
C、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精子与卵子在试管中相遇,在形成早期胚胎后再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所以C符合题意。
D、“试管婴儿” 是由精子与卵子结合发育来的,包含了母亲与父亲双方的遗传特征,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2024七下·杭州月考)圆柱形玻璃杯后白纸上有一水平方向的箭头(如图所示).慢慢向玻璃杯中注入水至水面高过箭头位置,透过玻璃杯看纸上的“箭头”,下列图中哪一种像符合放大镜的原理(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观察工具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原理是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注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玻璃杯后白纸上的水平箭头为物体;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箭头的方向不改变、箭头变长了,由图可知,A符合题意。
故选:A。
13.(2024七下·杭州月考)图甲和乙为两种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
A.图甲中的生物的为原核生物,图乙中的生物为真核生物
B.图甲中的生物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图乙中的生物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
C.图甲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D.图乙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孢子生殖,属于有性生殖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图甲是酵母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乙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它属于真核生物生物(它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解答】A、图甲酵母菌为真核生物,A错误。
B、图甲中的生物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图乙中的生物不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B错误。
C、图甲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C正确。
D、图乙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孢子生殖,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
故选C。
14.(2024七下·杭州月考)A、B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七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 和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 ( )
A.F【答案】D
【知识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解析】【分析】分别对磁环A、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A和B所处的状态,利用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力的合成分析求解。
【解答】 对于磁环A,受到重力和磁环B的排斥力F斥,
∵磁环A悬浮,
∴G=F斥,
对于磁环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支、重力和磁环A的排斥力F斥',
∵磁环B静止,
∴F支=G+F斥',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F斥=F斥',
∴F支=G+F斥'=2G,
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F支=2G。
故选:D。
15.(2024七下·杭州月考)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蜡烛的像成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就能观察到“蜡烛在水中燃烧” (如图甲)。若蜡烛的像位置如图乙所示,要使像移到烧杯中,仅移动玻璃板,则移动的方向应是 ( )
A.① B.② C.③
【答案】C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要使像移到烧杯中,需要增大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故③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6.(2024七下·杭州月考)图甲为人的受精和早期胚胎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图乙为人的胚胎发育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受精卵在[ ](填序号)形成,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填序号)。
(2)如图乙所示,胚胎通过[4]脐带和[5] (填名称)从母体不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3)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生殖器官 (填名称)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
【答案】(1)②;③
(2)胎盘
(3)卵巢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解析】【分析】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及附属性腺等。其中卵巢是主要的性器官,主要有两大功能,即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并且是精卵结合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图甲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图乙中③羊水,⑤胎盘,④脐带。
【解答】(1)②是输卵管,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③是子宫,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2)胚胎发育的营养供应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发育初期,由卵黄自身提供,另一个是在子宫内,通过胎盘由母体提供。
(3)青春期,人的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能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如女性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调较高。
17.(2024七下·杭州月考)春天,各个品种的桃花竞相开放,相
互传粉。小乐疑惑:结出的桃子是否会由于异花传粉、受精而改变口味?咨询果农后得知:①种植多年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没有改变;②桃核繁殖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改变,退化严重;③桃核繁殖的桃树只能作为嫁接时的砧木。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桃花传粉受精后,最终发育成图乙结构,图中A 发育成果实(填结构名称);胚珠发育为B (填结构名称)。
(2)果实口味由遗传物质决定,不同品种的桃花相互传粉受精并不改变 中的遗传物质(选填“果皮细胞”或“种子中胚的细胞”)。
(3)水蜜桃味美汁多,生产中常采用嫁接进行繁殖。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将接穗和砧木的 紧贴,使它们长成一体。
【答案】(1)子房;种子
(2)果皮细胞
(3)形成层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在完成开花、传粉后,花粉中的精子进入子房中的胚珠里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种子里的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嫁接、扦插等可大量繁殖优良品种。
【解答】(1)图甲中的桃花传粉受精后,A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图乙中的B种子。
(2)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因而不同品种 的桃花相互传粉受精并不改变果皮细胞中的遗传物质,而会改变种子中胚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因为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3)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使它们长成一体。
故答案为:(1)子房;种子;(2)果皮细胞;(3)形成层
18.(2024七下·杭州月考)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如图是它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据图可知,甲的速度为 m/s;在第 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在2~3s的时间里,以甲为参照物,乙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答案】2;5;静止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物体的运动速度。
(2)由图可知当t=5s时,甲、乙通过的路程,据此可知此时甲、乙两物体是否相遇;
(3)乙在0~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其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其速度,然后比较2s~3s内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得出以甲为参照物时乙的运动情况。
【解答】在s-t图象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由图象可知,甲在2s~6s内通过的路程为8m,则甲物体的运动速度。
由图象可知,在t=5s时,甲通过的路程6m,乙通过的路程为6m,甲、乙两物体相遇。
由图象可知,乙在0~3s内做匀速运动,其通过的路程为6m,其速度=2m/s,
甲物体的运动速度=2m/s,则2s~3s内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此时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19.(2024七下·杭州月考) 如图所示,拴在细线下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当向下落到最低点B时小球处于 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当向上减速到最高点A 点时所受各力突然全部消失,小球将处于 状态(选填“静止”, “匀速直线”或“静止或匀速直线”)。
【答案】非平衡;静止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当小球沿ABC的轨迹下落到最低点B时,小球运动速度和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即小球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
当小球向上减速到最高点A点,速度为0,此时小球所受各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将保持这一状态,所以小球将处于静止状态。
20.(2024七下·杭州月考)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的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缩小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A;变大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
【解答】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半透明的薄纸相当于光屏,因此半透明的薄纸应放在圆筒的A端;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
21.(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是“擦窗机器人”,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1)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如图),若真空吸盘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为测试该机器滑动时的摩擦力,小金分别用竖直向上为10N的力和竖直向下6N 的力恰好可以匀速拉动机器,则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牛。
【答案】(1)不变
(2)8
【知识点】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只要找出哪两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特点解题即可。
(2)分析机器人的重力和拉力来判断所受摩擦力的变化。
【解答】(1)“擦窗机器人”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若用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由于“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上仍静止,其重力不变,则摩擦力不变。
(2)当匀速拉动机器,“擦窗机器人”受力平衡,
F上=G+F摩
F下+G=F摩
得出:
10N=G+F摩
6N+G=F摩 则F摩=8N。
22.(2024七下·杭州月考) 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某人眼球内的晶状体等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人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应配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答案】远视眼;凸透镜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该人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所以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23.(2024七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F甲 F乙(选填“>” “=”或“<”),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选填“>” (=”或“<” ) 。
【答案】>;<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边长关系可求出密度关系,则由压强公式可求得压强及压力的关系。
【解答】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则p甲=p乙, 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由F=pS可知,甲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
截去相等高度h后,
甲减少的压强为Δp甲=ρ甲gh,
乙减少的压强为Δp乙=ρ乙gh,
已知ρ甲<ρ乙,
所以Δp甲<Δp乙。
24.(2024七下·杭州月考) 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小金手持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s。请画出两条太阳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如图乙,小金用餐时尝试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请画出汤匙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1)
(2)
【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解析】【分析】(1)由图示可知,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入射光线过焦点。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2)汤匙被支起,处于平衡状态,手对汤匙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可知,支撑汤匙的点即为重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重力、支持力。
【解答】(1)由图知,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在焦点,如图所示:
(2) 图中所示汤匙静止时,手指尖与汤匙接触的位置即为重心,汤匙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作用。过汤匙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分别用G和F表示,大小为G=F,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作图题
25.(2024七下·杭州月考) 小金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他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3N的钩码(如图所示),钩码的运动状态与测力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 (N)
① 匀速向上运动 3.0
② 匀速向下运动 3.0
③ 加速向上运动 4.5
④ 加速向下运动 2.3
⑤ 减速向上运动 2.4
⑥ 减速向下运动 3.8
(1)由①②可知,钩码在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 重力(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2)小金站在体重计上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为550N。当小金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中可看成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据(1)中结论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是:____。
A.一直小于 550N, 但最后等于 550N
B.一直大于 550N, 但最后等于550N
C.先小于 550N, 后大于550N, 但最后等于550N
D.先大于550N, 后小于550N, 但最后等于550N
【答案】(1)等于
(2)C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1)由①②可知,钩码在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二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直接得出结论。因为钩码在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此时受非平衡力作用,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不等于钩码的重力。
(2)根据小明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的结论中得出启示,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
【解答】 (1)因为钩码在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二力平衡,所以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2)当小明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
①加速向下运动,由(1)的结论知:小明受到的合力F方向向下,
那么体重计的支持力(即示数):F示=G-F<G=550N;
②减速向下运动,由(1)的结论知:小明受到的合力F方向向上,体重计的支持力,即 F示=G+F>G=550N;
③静止,此时小明受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为0,体重计的支持力,即F示=G=550N;
综上可知,整个过程体重计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最后等于550N,故C正确。
26.(2024七下·杭州月考)小金通过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②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A、B、C、D,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③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黄豆种子,盖上盖子;
④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
其中第5 天的数据如表,回答问题: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平均芽长/cm 萌发率
A 0% 10 100%
B 40% 4 95%
C 70% 1.2 65%
D 100% 0.5 35%
(1)培养皿编号为 (选填字母)的组别是本实验的对照组。
(2)步骤②中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步骤③中在每个培养皿中放的黄豆种子,在挑选时需选择 的种子。
(3)该实验通过 来判断烟草浸出液对黄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
【答案】(1)A
(2)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被稀释;大小、形态和饱满程度相似,且其不处于休眠期。
(3)平均萌发率和幼苗的生长;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污染严重时,生物在形态特征、生存数量等方面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解答】(1)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培养皿编号为A的组别是本实验的对照组;
(2)步骤②中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被稀释;
种子的萌发的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步骤③中每个培养皿中放的黄豆种子,在挑选时除考虑大小、形态和饱满程度相似外,还需要其不处于休眠期。
(3)该实验通过五天的平均萌发率和幼苗的生长,来判断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27.(2024七下·杭州月考)小金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用器材有玻璃板、火柴、光屏(白纸)、蜡烛、刻度尺。小金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的关系
(3)小金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要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进一步的操作是什么 。
【答案】(1)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物像大小
(3)不变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
(4)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解答】(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选择两段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小敏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是不变的;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28.(2024七下·杭州月考) 研究小组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压强计、橡皮膜、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玻璃杯、圆柱形容器等。
【实验过程】小金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如图所示,无论轻压还是重压,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
(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解决上述问题后,小金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0厘米处观察并记录;
②将金属盒放入酒精中深度10厘米处观察并记录;
③比较两次实验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差;
④换用密度不同的液体,重复上述实验。
(2)该实验通过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种科学方法是 ;
【实验结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迁移应用】小金将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进行改装,用橡皮膜将其下端封住,往玻璃管内倒入一定量的酒精,观察到橡皮膜向下凸起,然后将玻璃管置于一空玻璃杯内,如图所示(固定仪器省略),再沿着玻璃杯内壁缓慢注水。
当玻璃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的形变情况为 (选填“向下凸起”“向上凸起”或“相平”) ;
【拓展提升】图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在距离容器底同一高度处分别有M、N两点。
(4) 若 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 P乙(选填“>” “=”或“<”) 。
【答案】(1)装置漏气
(2)转换法
(3)向上凸起
(4)>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如图1所示,无论轻压还是重压,发现U形管两边液样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2)该实验通过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是转换法;
(3)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p=ρgh可知当玻璃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水的压强较大,据此判断橡皮膜的形变情况;
(4)甲中液面高度较大,若pM=pN,根据p=ρgh可知两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MN以下部分的高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MN以下部分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等于上、下两部分的压强之和,进一步判断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
【解答】 (1)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如图1所示,无论轻压还是重压,发现U形管两边液样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2)该实验通过U形管左右两边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是转换法;
(3)将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进行改装,用橡皮膜将其下端封住,往玻璃管内倒入一定量的酒精,观察到橡皮膜向下凸起,然后将玻璃管置于一空玻璃杯内,如图2所示(固定仪器省略),再沿着玻璃杯内壁缓慢注水,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p=ρgh可知当玻璃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水的压强简较大,则橡皮膜的形变情况为向上凸起;
(4)甲中液面高度较大,若pM=pN,根据p=ρgh可知ρ甲>ρ乙,
MN以下部分的高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这部分液体对底部的压强p甲1>p乙1,
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等于上、下两部分的压强之和,所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
29.(2024七下·杭州月考)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投影灯的设计和制作”(图甲)项目化活动。活动包括观察分析、设计并制作、评价、展示与优化四个环节。
(1)【分析原理】投影灯结构包括光源、透明图标、镜头。通过凸透镜将透明图标上的彩色图案呈现在地面上。由于图标本身不发光,需要光源照射到图标上。为了使投影效果最佳,同时能使地面上像的颜色与彩色图标的颜色尽可能相同,在图乙中画出光源的摆放位置并写出光源的颜色。 (说明:用○代表光源)
(2)【设计制作】为了在地面上观察到图丙的效果,图标的放置方式为 。(填字母)
(3)【评价优化】①小科发现在使用过程中投影图像过小,在不改变图标大小的情况下,他认为只要将投影灯远离地面即可,请你对小科的观点进行评价。 。
②小科发现地面上的投影图像如图丁所示,小科认为是图标破损,小乐认为是凸透镜破损。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答案】(1)
(2)D
(3)保持投影片的位置不变,只改变到地面的距离,使得像距改变,此时不能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的破损时,其他部分仍成完整的像,不影响成像的完整,而投影片不完整,则像不完整,因而支持小科的观点。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分析光源的颜色;物体反射的光线越多,成像越清晰;
(2)根据实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分析;
(3)根据像的大小由物体和物距决定,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进行分析。
【解答】 (1)根据图示可知,光源的颜色应为绿色;为了使投影效果最佳,光源应该在图标的上方;如下所示:
;
(2)为了在地面上观察到图丙的效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故图标的放置方式为图丁所示的D;
(3)保持投影片的位置不变,只改变到地面的距离,使得像距改变,此时不能成清晰的像;
(4)凸透镜的破损时,其他部分仍成完整的像,不影响成像的完整,而投影片不完整,则像不完整,因而支持小科的观点。
四、综合题
30.(2024七下·杭州月考)鸡蛋运输,采用了以下方法:取泡沫箱,底部放入若干冰袋(如图甲),再在冰袋上放置装有凹形海绵垫的鸡蛋托,将表面涂过油的鸡蛋放置在鸡蛋托上,且鸡蛋间彼此不接触(如图乙)。请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解释上述方法的原理。
【答案】底部放入若干冰袋,冰袋熔化时吸收热量,对鸡蛋起到降温保鲜的作用;
将表面涂过油的鸡蛋放置在鸡蛋托上,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了摩擦力,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对鸡蛋起到保护作用。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根据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减小压强和增大摩擦的方法分析解答。
31.(2024七下·杭州月考)超限超载运输被称为头号“公路杀手”和“事故元凶”,它不仅对公路造成损坏,还可能引发道路交通事故;故国家规定,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 以内。现有一辆自重为2t的6轮货车,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 如图甲所示;该货车某次实际装货10t,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一段时间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该货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货车装货后的总重力的0.05倍, 求:
(1)该货车装货后的总重力是多少
(2)通过计算说明,该货车装货后对路面的压强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3)7~12s内该货车受到的水平牵引力是多大
【答案】(1)装货后总质量:
m=2000kg+10×103kg=1.2×104kg;
总重力:G=mg=1.2×104kg×10N/kg=1.2×105N;
(2)汽车对路面的压力:F=G=1.2×105N,
受力面积:S=6×0.02m2=0.12m2,
车对路面的压强:
因为1×106Pa>p最大=7×105Pa,
所以该货车装货后对路面的压强不符合国家规定;
(3)由图乙可知,在7~12s内该货车匀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受到的水平牵引力:
F牵=f=0.05G=0.05×1.2×105N=6000N。
【知识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 (1)求出装货后总质量,再利用G=mg求货车装货后的总重力;
(2)车对路面的压力等于车和货的总重力,求出受力面积,利用求车对路面的压强,和国家规定比较得出答案;
(3)由图乙可知,在7~12s内该货车匀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利用F=f=0.05G求受到的水平牵引力。
32.(2024七下·杭州月考) 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在杭州拉开序幕。
(1)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城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篱笆的顶芽进行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2)桂花是杭州市市花,如图甲是桂花的一种——银桂,阳光下银桂花瓣呈白色的原因是____ 。
A.花瓣发出了白色的光
B.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
C.花瓣吸收了所有色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莲莲、琮琮、宸宸,称之为“江南忆”组合(如图乙)“辰宸”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辰桥。如图丙是杭州古桥中最长的拱宸桥,在大运河的映衬下,形成上下连体桥,这是因为光的 形成的孔洞美景。
(4)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场馆建设体现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理念。比赛期间,场馆内产生的垃圾需分类投放,以下垃圾可以和废弃矿泉水瓶投放在一起的是 (选填①“纸盒”、②“铝合金衣架”、③“鱼骨头”, 可多选, 填序号)。
(5)杭州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我们食用的大米主要来自稻谷的子叶
B.鱼类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
C.水稻在春末夏初播种,属于营养生殖
D.桑叶是家蚕的食物,桑树的果实(桑葚)是一种鲜果,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答案】(1)消除顶端优势,保留侧芽,使树木不再长高,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
(2)B
(3)反射
(4)①“纸盒”、②“铝合金衣架”
(5)D
【知识点】植物激素;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据此分析;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物体反射所有色光时呈白色,据此分析;
(3)光在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据此分析;
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等。
(4)根据垃圾的分类进行分析;
(5)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一般包括种皮和胚,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包括种皮、胚和胚乳,据此分析。
【解答】 (1)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对篱笆的顶芽进行定期修剪,目的是消除顶端优势,保留侧芽,使树木不再长高,促使侧芽发育成枝条;
(2)太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阳光下银桂花瓣呈白色,是因为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造成的,故选B;
(3)光在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拱宸桥在大运河的映衬下,形成上下连体桥,属于水中倒影现象,这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孔洞美景;
(4)废弃矿泉水瓶属于可再生垃圾,纸盒和铝合金衣架可以回收再利用,也属于可再生垃圾;鱼骨头属于厨余垃圾,不属于再生垃圾;
(5)A.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胚乳是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主要结构,我们吃的大米主要来自稻谷的胚乳,A错误;
B.鱼类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卵生,B错误;
C.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播种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
D.受精完成,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桑树的果实(桑葚),由子房发育而来,D正确。
故选:D。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