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梳理介绍纪念碑的顺序。
(2)学习本文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特点,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感受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和伟大精神。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报国志向,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理解作者如何将时间、空间顺序完美结合。
(2)品味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对人民英雄的崇敬之情。
2. 教学难点
(1)从十幅浮雕中了解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含义。
(2)学习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第 一 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座纪念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
2.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背景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字音教学:
瞻仰 (zhān yǎng) 橘黄 (jú huáng) 上溯 (shàng sù)
销毁 (xiāo huǐ) 挑衅 (tiǎo xìn) 旌旗 (jīng qí) 峻峭 (jùn qiào) 天 堑 (tiān qiàn) 矗立(chù lì) 馏金 (liú jīn) 重幔 (chóng màn) 逾越 (yú yuè)
小庑殿顶 (xiǎo wǔdiàn dǐng) 五卅运动 (wǔsà yùn dòng)
2.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明确:“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词,用它作标题,浓缩了全文的 主旨,表达了对人民英雄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
明确:作者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以及下一上一下,正面一背面,四周一中间的 空间顺序来介绍纪念碑。
(三)细读课文,梳理思路
1. 快速浏览文章,圈出文中作者瞻仰纪念碑的地点和方位,小组合作完成作者的瞻仰线 路图,并展示交流。
2.根据文章内容,按照顺序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每个部分的样式和特点。 明确:
纪念碑的整体样式:巍峨、雄伟、庄严。
碑身:高达37.94米,正面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是毛主 席起草、周总理题写的碑文。
碑座:分为大碑座和小碑座,四周有十幅汉白玉浮雕。 碑顶:呈歇山式,上有卷云与垂幔。
(四)研读课文,了解浮雕
1. 学生再次阅读7- 10 自然段,以讲解员的身份,介绍10幅浮雕的内容。 明确:
东面的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中国人民销毁鸦片的场景, 展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东面的第二幅浮雕是“金田起义”,描绘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反
抗精神。
南面的第一幅浮雕是“武昌起义”,展示了辛亥革命的重要时刻,标志着封建帝制的结 束。
南面的第二幅浮雕是“五四爱国运动”,反映了中国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封建势力 的反抗。
西面的第一幅浮雕是“五卅运动”,表现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反帝斗争。
西面的第二幅浮雕是“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北面的第一幅浮雕是“抗日敌后游击战”,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抵抗。
北面的第二幅浮雕是“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描绘了解放军渡江作战的胜利场景。
中间的两幅浮雕是“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 持。
2. 思考并讨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 为什么写浮雕不像写碑身那样从 正面(北面)写起呢
明确:作者按方位顺序(东一南一西一北)介绍10幅浮雕,同时巧妙地把空间顺序和 时间顺序结合起来。这样的顺序与浮雕中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吻合,能够更好地展现 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
(五)课堂小结
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介绍顺序、浮雕的内容等。
2. 强调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人民英雄的崇敬之情。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 绍纪念碑的
2.展示一些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 朗读课文中的一些精彩语句,如“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
庄严的纪念碑。”“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 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 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等,体会作者的情感。
2.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体现了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崇敬之情
明确:“瞻仰”“万分崇敬”“巍峨、雄伟、庄严”等词语,以及对纪念碑的细致描写,都体 现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的语言准确而富于变化,综合运用了说明、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例 如,“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大部分浮雕里有20个 左右英雄人物。”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语言表达准确、严谨;“深夜,起义的新军和 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总 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 使语言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三)深入理解,感悟精神
1. 引导学生思考:从十幅浮雕中,你能感受到人民英雄的哪些精神品质
明确:人民英雄具有爱国、勇敢、顽强、牺牲等精神品质,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自由和幸福, 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理解。
明确:“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仅是指人民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也是对他们 的崇高敬意和赞美。人民英雄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奋斗,无私奉献,他们的精神将激励着后 人不断前进。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 如果要在纪念碑上补充建国以来的人民英雄,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 请说明理由。
明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提出一些建国以来的人民英雄,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等, 并说明他们的事迹和贡献,以及为什么应该被增加到纪念碑上。
2 .运用一定的顺序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介绍学校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建筑,重点突 出说明顺序。
明确: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运用合适的说明顺序,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清晰地介绍学
校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建筑。
(五)课堂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特点、人民英雄的精神品质、对“人民英雄永垂不 朽”的理解等。
2. 强调人民英雄的伟大精神,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而努力奋斗。
(六)布置作业
1. 阅读一些关于人民英雄的书籍或文章,进一步了解他们的事迹和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