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以
礼
待
人
第二单元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4.2
目
标
政治认同:懂得礼对个人、社会及国家的重要作用,弘扬讲文明礼仪的中华传统美德。
道德修养:树立以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为荣的交往态度。
法治观念: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展示自己的优雅礼仪,也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
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核心素养目标
新课导入:
2024年8月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巴黎奥运会中国游泳队方面确认,马尔尚赛后来到中国队休息区解释和道歉,不过当时朱教练并未在休息区。马尔尚表示,他当时注意力没有很集中,以为朱志根教练是在帮他提绳,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一个主动握手的动作。
8月5日,据《东方体育日报》报道,为了表达正式的歉意,马尔尚赛后再度上门,这回他和朱志根教练见面了。马尔尚面对面做了解释,双方还互赠了礼物。马尔尚送给朱教练的是巴黎奥运会吉祥物毛绒玩偶,朱教练回礼的则是一只熊猫玩偶。
1、礼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
2、为什么要做文明有礼之人?
3、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2-3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自主学习
一、待人礼为先
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总书记弯腰颁奖致敬,夏森老人几次欲奋力站起,总书记轻轻拦下老人,老人接过证书随轮椅转身向现场致意…… 夏森老人已经99岁高龄;这次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老人是中国社科院原外事局研究员,退休后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省吃俭用捐了203.2万元,其中100万元设立“夏森助学金”,截至目前资助182名贫困孩子圆了大学梦。
探究一 :礼的含义及表现
思考:老人两次想站起来接受证书,体现了什么?
提示:在接总书记颁发证书之前,年近百旬的老人,两次想站起来,这是对总书记的尊重,更是自己礼貌和修养的体现。
思考:图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礼仪?
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的品质
习大大和出席的嘉宾们都着装规范
仪表端庄
夏森老人几次欲奋力站起、
习总书记弯腰颁奖致敬
举止文明
习大大亲切慰问夏森老人、夏森老人言表感谢
语言文明
外在表现
内在体现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情境探究
小岩一家约了朋友一起吃晚餐。小岩一家先到了就餐地点,找到了包间。进屋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一会儿,几位朋友来了,他们主动与小岩打招呼,小岩只是答应了一句,眼睛没有离开他的手机。因为等的时间比较久,小岩有些饿了。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妈妈提醒他别着急,大人还没有开始呢。小岩鼓着嘴,很生气……
你认为小岩同学哪些方面做得不合适?如果你是小岩一家的朋友,你会怎么想?
小岩一家约了朋友一起吃晚餐。小岩和爸爸妈妈到就餐房间后,坐在沙发上读着书,等候其他人。几位朋友来了,小岩站起来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大家落座后,爸爸妈妈与朋友聊起天来。小岩虽然有些饿,但还是耐心等待。就餐时,每当朋友用公筷给小岩夹菜,小岩都会站起来表示感谢… …
思考:小岩的哪些行为体现了文明有礼?你还知道哪些餐桌礼仪?
情境反转
礼的含义及表现
含
义
体现一个人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表
现
语言文明
仪表端庄
举止文明
请列举关于“礼”的成语、故事或名人名言等。
知书达理
礼仪之邦
识礼知书
礼义廉耻
敬贤礼士
礼尚往来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扬雄
探究二: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材料:1957年初,朱德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和周围的观众愉快地交流,这时,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旁人的搀扶下走进礼堂,朱德见老人来了,急忙起身向前,立正行军礼,礼毕又亲切地叫了一声“叶老师”。然后,朱德又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自己才坐下。原来,这位老人叫叶成林,是朱德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
阅读材料,说一说你从朱德的行为中学到了什么?
爆粗口
图书馆霸座
高铁上脱鞋
你愿意同下面这样的人交朋友吗?
自身:影响人际关系,破坏自身形象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一口痰“吐掉”一项合同
中国长江医疗设备厂准备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欲与美国客商约瑟先生合作。经过详细的考察,约瑟先生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很满意,他已经决定要与范厂长签合同。双方决定第二天正式签定协议。范厂长请约瑟先生到车间参观。车间秩序井然有序,约瑟先生赞许地点着头。突然,范厂长感到嗓子不适,本能地咳了一声,到车间的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连忙用鞋擦去,油漆地面留下了一片痰迹……
两天后,约瑟先生在给范厂长的信中写道:
尊敬的范先生:
我十分佩服您的才智和精明,但是您在车间里吐痰的一幕使我彻夜难眠。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生产的是用于治病的输液管。贵国的成语说得好: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帝会惩罚我.....
一个人的行为好似一面镜子,反映出他的文化蕴涵,知识水准和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是塑造个人形象的重要工具!
下列这些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图片探究
随地乱扔垃圾
公共场合抽烟
社会:影响邻里关系,扰乱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和谐
我期望的文明小区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
文明有礼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让、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探究与分享
①上述情境体现了观众在体育赛事中文明有礼的行为,体现了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②这种文明有礼的行为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在南宁举办的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观众的文明观赛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在高低杠项目比赛中,某位外国选手两次在同一动作上掉杠。为了鼓励她,現场观众都鼓起掌来,最终,该选手顺利完成了所有动作。在场的运动员、教练员都认为,观众的掌声体现了包容和热情,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知识链接
认识三军仪仗队
三军仪仗队主要担负迎送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及纪念、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仪仗司礼任务。
对人有礼是如此的重要,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作为一名礼仪之邦的公民,我们应感到自豪,可是看了下面一组照片,我们会引以为豪吗?
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中国的形象。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归纳小结
笔记: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个人)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国家)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探究三: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小故事·大启发:古代有一位书生进京赶考,因路不熟,眼见天色已晚却找不到客栈。忽然见前面有位老人,他催马向前大声问道:“哎!老头,多远才有客栈?”老人转身看了看,心中很是不悦,斥道:“无礼。”书生以为是“五里”,连声谢都没说,便扬鞭策马径直走了。
走了大约五里路,并不见客栈。又往前走了五里路,仍不见客栈踪影。此时书生想:莫非是老头骗我?他自己嘟囔着“五里,十里”,忽然意识到,十里,岂不是失礼?五里,恐怕就是无礼。于是骑马回转,找到那位老人,恭敬地道歉:“老人家,请恕小生刚才无礼!请问多远才有客栈?”老人转嗔为笑:“附近没有客栈,你且去寒舍暂住一宿再赶路吧。”
材料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礼貌用语
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
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别送,要说“留步”。
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
请人帮助,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
麻烦别人,要说“打扰”。求人谅解,要说“包涵”。
一个人走进酒店要了酒菜,吃完摸摸口袋发现忘带钱了,便对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
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见了,他也进了饭店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
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的衣服不可。
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记帐,我就不行?”
店家说:“人家吃饭,筷子在桌子上找齐,喝酒一盅盅地筛,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筷子在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嘴,分明是个居无定室,食无定餐的无赖之徒,我岂能饶你!”
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
同样是赊账,店老板为什么前后态度不一?他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探究与分享
思考:各行各业都有仪表要求,这说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做到?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参 加 社 交 活 动 应 注 意 的 几 点
1.容貌整洁。
男生头发要短而干净,修剪好指甲。女生头发要梳理有型、洁净美观,不能披头散发。青春是自然的美,无须化妆,如果化妆也要自然淡雅。
2.服装整洁、美观、大方。
要符合民族习惯,不穿奇装异服;要与年龄、性格、气质相协调,适合社交所。参加文艺晚会等演出活动,衣着可适当鲜艳些;参加重要集会,则要深沉庄些。
3.举止规范。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与他人打闹;与人交谈时语调亲切温和;在交往中,注意站姿、坐相,举止得体,体现行为美。
程门立雪
你如何看待杨时和游酢的行为?
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今洛阳),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音zuò)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①杨时和游酢下雪天在门外静候老师的行为是尊敬老师、文明有礼的表现。
②他们的这种行为不仅赢得了老师的尊重与认可,也体现了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教养,至今广为流传。
③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礼貌待人的意识,日常生活中待人要态度谦恭,以礼相待。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从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妈妈过人行道,司机看到了,就主动停车避让。一般人看来“司机礼让行人”是应该的,但是这个小男孩却有一颗感恩的心,他向停车让路的司机鞠躬致谢。在小孩子的眼里他认为,由于他和自己的亲人耽搁了别人的事件,这样是不礼貌地行为,鞠躬以表自己的感谢。
思考:小男孩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归纳: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认识生命意义
感悟人生
课堂小结
待人礼为先
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
做文明有礼的人
礼的含义及表现
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以礼待人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