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脊椎动物课件(共64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学上学期(2024苏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2 脊椎动物课件(共64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学上学期(2024苏教版)

资源简介

(共64张PPT)
脊椎动物
第二节
我国科学家在新疆天山山区发现了一种外形既像鼠又像兔的动物,并于 1986 年将其命名为伊犁鼠兔。伊犁鼠兔是我国特有的动物之一,生活在海拔 2 800 ~ 4 100 m 的高寒地带,新疆天山是其唯一的栖息地。伊犁鼠兔取食天山雪莲等植物,是一种脊椎动物。
我们还知道哪些脊椎动物?这些脊椎动物是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的?它们和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是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的高等类群,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有椎骨组成的脊柱。
本节关注
标题
·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具有适应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
· 脊椎动物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或负面的影响。
2.1 鱼类
生活环境
常见的鱼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
繁殖方式
2.1 鱼类
常见的鱼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水生,体表具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卵生,体外受精,变温动物。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1 鱼类
常见的鱼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鲫鱼的哪些特征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身体大多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且富有黏液,能减小水的阻力;用鳃呼吸;身体两侧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和周围生物的活动情况等。
2.1 鱼类
常见的鱼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卵生,体外受精。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1 鱼类
常见的鱼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我国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常见的淡水鱼类有鲤鱼、鲢鱼等。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1 鱼类
常见的鱼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我国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常见的海洋鱼类有带鱼、大黄鱼等。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1 鱼类
常见的鱼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①鱼类是重要的水产资源,是人与很多动物的食物。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1 鱼类
常见的鱼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②有些鱼类可以用于观赏,如水族箱中饲养的不同品种金鱼。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1 鱼类
常见的鱼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③有些鱼类以昆虫(如蚊)的卵或幼虫为食,可以控制昆虫的数量。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1 鱼类
常见的鱼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④有些鱼类携带寄生虫,食用未完全煮熟的鱼类可能使人患病。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1 鱼类
常见的鱼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⑤有些肉食性鱼类(如鲇鱼)会捕食鱼苗、虾等,从而影响鱼、虾等的养殖。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1 鱼类
常见的鱼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食用生鱼片存在什么潜在危害?
经常吃生鱼片对身体的危害包括寄生虫感染、过敏、中毒等。
例题展示
下列各选项中都属于鱼类能够适应水中生活特点的是(  )
①鳍能够协助游泳
②用鳃呼吸
③身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④体表有黏液
⑤身体呈流线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解析】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呈流线型和体表鳞片外有黏液,适于在水中生活,①②④⑤正确。③身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与水中生活无关,③错误。
C
2.2 两栖类
生活环境
常见的两栖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两栖类是脊椎动物中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但是繁殖过程不能离开水。
繁殖方式
2.2 两栖类
常见的两栖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幼体水生,用鳃呼吸,用蹼游泳,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和皮肤辅助呼吸,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变温动物。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2 两栖类
常见的两栖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卵生,体外受精。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2 两栖类
常见的两栖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黑斑蛙、中华大蟾蜍、大鲵、东方蝾螈等都属于两栖类。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2 两栖类
常见的两栖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2 两栖类
常见的两栖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①有些两栖类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在防治农林害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狭口蛙能挖土钻穴,取食白蚁等害虫。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2 两栖类
常见的两栖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②有些两栖类还可以药用,如蟾蜍的蟾酥经过加工后具有解毒、止痛等作用。
例题展示
“独坐池塘如虎居,树荫底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谜底是青蛙。青蛙生活在潮湿的陆地,又不能完全在陆地上生活,原因是(  )
A.青蛙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
B.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
C.青蛙用肺呼吸,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D.青蛙身体没有毛发散热快,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
【解析】青蛙可以用肺呼吸,但肺不够发达,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而体表裸露、湿润,有利于气体交换,所以青蛙不能完全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在水中只能用皮肤呼吸,无法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故不能长时间生活在水中。所以青娃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上生活的主要原因是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
C
2.3 爬行类
生活环境
常见的爬行动物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爬行类能在陆地上生活和繁殖,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繁殖方式
2.3 爬行类
常见的爬行动物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体表具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生,变温动物。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3 爬行类
常见的爬行植物
与人类的关系
体内受精,卵生。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2.3 爬行类
常见的爬行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玳瑁、多疣壁虎、扬子鳄、蟒蛇等都属于爬行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2.3 爬行类
常见的爬行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2.3 爬行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爬行动物
有些爬行类取食害虫,如蜥蜴取食多种农林害虫,壁虎取食蚊、蝇等。
2.3 爬行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爬行动物
有些爬行类可以药用,如用蛇胆等中药材制成的蛇胆川贝液可以止咳。
2.3 爬行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爬行动物
有些爬行类(如眼镜蛇)会对人、畜造成伤害。
例题展示
巴西龟被不少家庭当作宠物来养殖或观赏,下列说法中支持巴西龟属于爬行动物而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巴西龟为卵生
B.巴西龟既可水中生活,也可陆地上生活
C.巴西龟靠四肢爬行
D.巴西龟终生用肺呼吸
【解析】蚊子、果蝇、螳螂、蜜蜂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都有两对翅、三对足,一对触角,都属于昆虫,C正确。
D
2.4 鸟类
生活环境
常见的鸟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鸟类的生活环境多样, 包括森林、 灌丛、 湿地等多种生态环境。
繁殖方式
2.4 鸟类
常见的鸟类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和气囊辅助呼吸(双重呼吸),体内受精,卵生,恒温动物。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4 鸟类
常见的鸟类
与人类的关系
体内受精,卵生。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2.4 鸟类
常见的鸟类
与人类的关系
世界上已知的鸟类有 10000 种左右,我国有 1000 多种,比较熟悉的有灰头鹦鹉、鸳鸯、苍鹰、家鸽等。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2.4 鸟类
常见的鸟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2.4 鸟类
常见的鸟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来保护鸟类?
①不捣鸟窝,不摸鸟蛋,不捉鸟;
②爱护花草树木,为鸟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③向人们宣传保护鸟类的重要意义;
④认真观察和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学习保护鸟类的知识。
2.4 鸟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节肢植物
有些鸟类能取食农林害虫。
2.4 鸟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节肢植物
有些鸟类能传播花粉、种子,有利于植物繁殖。
2.4 鸟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节肢植物
有些鸟类羽色艳丽、舞姿优美,具有观赏价值,人们模仿它们创作了许多舞蹈,如我国傣族的孔雀舞、白族的白鹤舞等。
2.4 鸟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节肢植物
人们还饲养鸡、鸭等家禽获取肉、蛋等食物,驯养鸬鹚用于捕鱼,饲养信鸽传递信件等。
2.4 鸟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节肢植物
鸟类也会对人类生活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有些鸟类会携带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引起传染病(如禽流感)。
例题展示
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心脏有四腔,心脏发达,体温恒定
B.消化能力强,直肠短,飞行时可随时排出粪便,减轻体重
C.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有利于减轻体重
D.有大量的气囊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辅助肺呼吸
【解析】骨骼很轻且薄,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动力,C符合题意。
C
2.5 哺乳类
生活环境
常见的哺乳动物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哺乳类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它们有的生活在陆地上,如亚洲象、虎;有的生活在水中,如中华白海豚;有的能够在空中飞行,如东亚家蝠。
繁殖方式
2.5 哺乳类
常见的哺乳动物
主要特征
与人类的关系
体表被毛,牙齿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恒温动物。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2.5 哺乳类
常见的哺乳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哺乳类繁殖方式突出的特征是:胎生、哺乳。
繁殖方式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2.5 哺乳类
常见的哺乳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哺乳类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人类也是哺乳类中的一员。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2.5 哺乳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哺乳动物
日常生产生活中,人类饲养哺乳类以获取肉、奶等食物,也获得皮、毛等原料用于生产皮革、服装等。
2.5 哺乳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哺乳动物
有些哺乳类可以作为运输工具,如骆驼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常见的动物,它们至今仍在一些地区发挥着独特的运输作用。
2.5 哺乳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哺乳动物
有些哺乳类产生的物质还可以药用,如传统中药材“牛黄”是干燥的牛胆结石,有镇痛、解热、抗炎等功效。
2.5 哺乳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哺乳动物
有些哺乳类(如野猪和鼠类)在局部地区或一定时期内密度过高,就可能造成危害。
2.5 哺乳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哺乳动物
有些哺乳类(如鼠类)会传播疾病。
2.5 哺乳类
与人类的关系
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
繁殖方式
常见的哺乳动物
有些大型哺乳类(如虎、熊)可能会攻击人类,造成人员伤亡。
例题展示
家猪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方式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  )
A.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B.使后代数量大大增加
C.增强了后代的体质
D.减轻了母体的负担
【解析】家猪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在繁殖期间,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胎生减少了后代对环境的依赖,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 因此,胎生哺乳的优点在于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
A
巩固训练
1.在观察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时,吸取适量稀释的红墨水,滴在鲫鱼口的前方。会看到红墨水从鳃盖后缘流出,说明鲫鱼的呼吸器官是( )
A.口 B.鳃
C.肺 D.侧线
2.“鱼儿离不开水”,不属于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是:( )
A.用鳃呼吸
B.体形呈流线型
C.身体背部有脊柱
D.体表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
B
C
巩固训练
3.凹耳蛙属于两栖动物,外貌与普通青蛙相似,是我国特有物种。科学家通过对凹耳蛙超声听觉的研究,为耳聋患者改善听力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下列关于凹耳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幼体与成体的呼吸器官不一样
B.幼体不能在陆地生活
C.成体的体温恒定
D.成体需要用皮肤辅助呼吸
4.最近,科研人员在云南红河发现距今2.44亿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将其命名为“长尾红河龙”,以下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其长尾有助于其在浅海游泳
B.用鳃呼吸
C.该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D.其体表有角质鳞片
C
B
巩固训练
5.烟台市滨海景区海鸥成群飞舞,鸣叫嬉戏,吸引了游人驻足观赏。关于海鸥适于飞行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胸肌发达 B.在肺和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
C.长骨中空 D.前肢变成翼
6.图所示的是某些鸟的足,具备甲、乙这种足的 鸟类分别适应生活的环境和运动方式正确的是( )
(1)其中图乙是丹顶鹤的足,适于在沼泽地或浅水滩行走。
(2)其中图甲是鹰的足,适于空中飞行捕捉小动物。
(3)其中图甲啄木鸟的足,适于在森林的树上攀援。
(4)其中图乙是丹顶鹤的足,适于沼泽地或浅水滩游泳。
A.(1)和(2) B.(1)和(3)
C.(3)和(4) D.(2)和(4)
B
B
巩固训练
7.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善的动物。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体表被毛
B.胎生、哺乳
C.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D.生活在陆地上
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哺乳动物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
A.利用青蛙来防御稻田害虫
B.盲人利用导盲犬引导行走
C.猎人利用猎狗捕捉野兔
D.家畜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D
A
巩固训练
9.3.45亿年至2.25亿年前,两栖动物种类繁多,是繁盛时期,在此之后,两栖动物逐渐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逐渐减少,主要原因(  )
A.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
B.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不发达
C.大量的两栖动物发生了变异
D.气候干旱,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
10.下列特征中,能够使爬行动物更好地适应陆地环境的是(  )
①肺部发达 ②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 ③有脊柱 ④有卵壳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A
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