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科学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形状改变了教科书 书 名:科学(二年级上册) 出版社: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与要求】 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2年级:②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在对脸部和铁丝、海绵等材料用力的活动中,感知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2.科学思维:通过动手操作,了解拉、压、弯、扭是用力改变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 3.探究实践:通过探究实验,初步认识拉力大小对橡皮筋拉伸长度是有影响的。 4.态度责任: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力进行分析,产生进一步探究力对物体影响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教学难点: 1. 通过观察物体形状的改变来感知力的存在,进一步认识力的作用。教学过程玩变脸游戏,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没错!是同学们喜欢的彩泥,你们都会用它来做什么呢?你们不光有灵巧的双手,想象力还很丰富呢!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彩泥为什么可以变成各种形状呢?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是什么神奇的魔法使彩泥变身的?(播放视频)。有些同学猜测是力改变了它的形状,那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探索之旅吧! 2.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里有几个大家熟悉的卡通形象,你们想不想来模仿一下它们的样子?应该怎么做?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脸跟我们有什么不同? 生:猪八戒的脸上有大大的耳朵,鼻子又大又圆。我们可以用力拉耳朵,用力推鼻子。 刚才你用了拉和推两种方式改变了脸部的形状。那鸭子和呢?我们该怎么变出它们的脸? 生:鸭子的嘴巴扁扁的,我们可以用力捏嘴巴。的眼睛圆圆的,我们可以用力把眼睛撑开(音频) 3.小结:用力可以让我们的脸改变形状。 二、活动一:让物体改变形状。 1.如果在其他物体上用力形状也会改变吗?这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仔细观察: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气球是条状的;海绵是长方体;铁丝看上去像一条线;橡皮筋像一个圆圆的圈。 2.怎样改变气球的形状?你有什么好方法? 有同学说可以抓住气球两端再用力向外拉,将气球由短变长;我们还可以抓住气球两端用力向中间弯,将气球由直变弯;用手指向下按压,将气球中间处按下去;用力扭把气球扭成一个麻花型。一边实验一边思考:不同的方法使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哪些变化?怎样记录这些方法?(实验视频) 我们可以借助这样的图形符号来表示拉、弯、压、扭,图中的箭头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往箭头的方向用力。力是看不见的,但它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我们就知道它的存在了。 3.我们发现同一样物品可以有多种改变形状的方法。那海绵、铁丝和橡皮筋呢?你能想到哪些办法改变它们的形状?一起来试一试吧!(实验视频) 4.小结: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通过拉、弯、压、扭的方法改变了气球、海绵、铁丝和橡皮筋的形状,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对物体施加了力,力使各种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三、活动二:探究力与橡皮筋长度变化的关系。 1.在刚刚改变橡皮筋形状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是的!橡皮筋变得又细又长。你们观察得很仔细!猜一猜,如果再加一点力拉橡皮筋会怎样?有同学猜测,橡皮筋会变得更长。是不是这样呢?橡皮筋的长度和拉力大小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吧! 2.我们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实验板,橡皮筋,钩码。这个带钩子的圆柱形的金属块叫做钩码,它是有一定重量的,我们通过在橡皮筋上加减钩码数量来增大或减小拉力,同时,观察皮筋长度的变化。 我们在第一个挂钩处什么都不挂,标记出橡皮筋伸长的位置;在第二个挂钩处挂一个钩码,在第三个挂钩处挂两个钩码,大家猜测橡皮筋会怎样变化?有同学猜测橡皮筋会变得越来越长,根据上面的规律,你们认为在第四个挂钩处应该挂几个钩码?橡皮筋又会怎样变化?有同学说应该挂三个钩码,橡皮筋会比挂两个钩码的情况更长,是这样吗?我们实验来验证!(实验视频)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钩码挂得少,向下的拉力小,橡皮筋短;钩码挂得多,向下的拉力大,橡皮筋长。橡皮筋的长度与拉力大小有关 如果在橡皮筋上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橡皮筋会怎样 橡皮筋会断;这又说明什么?说明橡皮筋的伸长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我们要在一定的限度内拉动橡皮筋。 四、生活中通过对物体用力改变形状的例子。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它的应用?没错,人们用力挤压橙子使橙子发生形变,我们就喝到了新鲜的橙汁,还有我们都喜欢玩的蹦蹦床、可爱有趣的捏捏乐玩具等等,都是通过用力使物体发生大小不同的形变。 2.你们想不想知道面团、形状各异的铁器和漂亮的玻璃器皿都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一下,思考制造这些物品用都到了哪些方式方法?它们又有什么不同?(视频) 你们发现了什么?没错,这里用到了两种不同的制造工艺,一种是传统工艺,另一种是现代工艺。现代工艺比传统工艺更省力。可见,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3.虽然传统方法比较费时费力,但它们是民间传承下来的工艺,有些甚至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不只是一种技术,更蕴含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你们知道哪些传统工艺?像这个花模,糖人,面人,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我们应当把它们传承下去。 4.我们为什么要改变物体的形状呢?说得太对了!人们改变物体的形状有的是为了美观,比如花馍、糖人、面人;有的是为了实用,比如前面说到的面团、造铁、玻璃器皿,那还有其它的作用吗?有同学猜测改变形状可能会使物体更加结实,是这样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通过实验或者查资料的方法找到答案。 五、总结 大家开动脑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根据的猜测,又通过实验探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最终找到了答案,发现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而且用力大,物体形状变化大,用力小,物体形状变化小。 六、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更多的物体,当我们对它们施加外力时,它们的形状是否都发生了变化?除此之外,物体有没有出现其它变化?把你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