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冲出地球》教学设计(表格式)-苏教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冲出地球》教学设计(表格式)-苏教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冲出地球
教科书 书 名:科学教材 出版社:江苏凤凰出版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太空观测工具的发展历程。知道人类冲出地球的探索历程,了解火箭的工作原理。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的思维方法,归纳出人类冲出地球的探索历程。 探究实践:通过体验地球引力的活动,认识物体冲出地球需要一定的速度。 态度责任:体验到技术对航天工程的重要性,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探索太空的巨大作用。体验到研究太空观测工具发展历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人类冲出地球的历程。
教学难点: 了解物体冲出地球需要足够大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对,这就是中国天眼,它的正式名称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英文简称为 FAST, 它是利用中国贵州南部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建造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2.小结:利用这样的望远镜,可以看到这么多外面的世界,正是因为这些探索,人类冲出了地球,走向了宇宙! 二、学习新知 (一)了解人类探索太空对观测工具的发展历程。 1.哪位同学能根据你课前查阅的资料,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望远镜? 生1:伽利略望远镜是指物镜是凸透镜(会聚透镜) 而目镜是凹透镜(发散透镜) 的望远镜, 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609年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伽利略利用它观测到了月球的高地和环形山投下的阴影, 接着又发现了太阳黑子, 此外还发现了木星的4颗卫星。 生2:射电望远镜是接收和测量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的望远镜, 由天线和接收机组成。射电望远镜使天文观测突破了可见光的界限, 摆脱了地球大气及气候的影响, 帮助人类获取更多的宇宙信息。 师:这幅图大家也一定查阅资料了吧!大家一定知道,它是哈勃空间望远镜!它是安装在人造地球卫星上的一台望远镜, 由于其避开了大气层的干扰, 对太空的观测效果更好。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知用望远镜观测太空的技术不断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能够看到很远很远的宇宙深处了。当然,人们不仅用望远镜观测、探索宇宙,还进行了一系列冲出地球的实践活动。 (二)人类冲出地球的实践活动 1.出示万户图片,看,这是我国明朝的万户,他是第一个尝试利用火箭进行飞天的人, 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播放学生讲解音频:我国明朝的万户是第 1 个尝试利用火箭克服地球引力飞天的人, 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第一幅图描述的就是明朝的万户把多枚火箭绑在自己坐的椅子上作为动力装置,双手各拿一只大风筝控制方向, 结果点燃火箭后, 他和飞行器灰飞烟灭。为了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 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命名为万户山。 3.过渡:虽然万户为了冲出地球的实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他这种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永存,激励着人们不断的探索宇宙。在冲出地球中,火箭的作用功不可没。 4.教师讲解:火龙出水火箭和现代火箭。 这是后来的火龙出水火箭, 它是一种二级火箭, 第一级火箭是绑在火龙身下的四支火箭, 点燃后可推动火龙飞行, 待第一级火箭燃烧完毕, 藏在火龙腹内的火箭自动引燃, 这是第二级火箭, 此时从火龙口里射出数支火箭, 直达目标。 这是现代火箭, 它依靠发动机喷射工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推进, 自身携带全部推进剂, 不依赖外界工质产生推力。 5.同学们知道,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是什么吗? 这是承担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神舟五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同学们知道最新发射成功的载人航天飞船是哪一艘吗?没错,就是神舟十六号飞船,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令人激动的时刻吧!(出示视频) 6.冲出地球的困难有什么? 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了解了人类冲出地球的实践, 我们知道冲出地球并不容易。火箭需要携带足够的推进剂, 火箭在大气层内高速上升时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物体获得足够大的速度, 那么,如何让火箭有足够大的速度呢?这也是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 三、探究实践 活动一:体验地球的引力 1.火箭冲出地球并不容易,必须要超出地球引力,那地球的引力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2.播放科普视频:地球本身有相当大的质量,所以会对地球周围的任何物体表现出引力,所有接近地球的物体无一例外的会被地球吸引, 朝向地球质量的中心。拿一个杯子举例,地球随时会对杯子表现出引力,杯子也对地球表现出引力,不过地球的质量太大了,对杯子的引力相对自身质量来说也就非常大,加速度也就比较大,所以就把杯子吸引过去了,方向就是向着地球中心的方向,这个力就是地球引力。 3.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一起感受一下地球引力! 4.生1.沙袋、小球、羽毛都掉落到了地上。 生2.把沙袋、小球、羽毛抛向空中,重一点的沙包最先落地,而轻一点的羽毛缓慢落到地上。 5.师生总结,刚刚两位同学,都发现了这些物体掉落下来,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无论是什么物体,向上抛出多远,最终都会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落到地面,这说明地球存在引力。 活动二:制作纸火箭 1.那火箭到底如何飞向太空的呢?我们再来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2.播放实验微课 3.学生汇报:橡皮筋向下拉得越远,纸火箭飞得越高。 4.得出实验结论:纸火箭的飞行高度与弹力大小有关。弹力越大,飞的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5.同学们,那现实生活中的火箭的飞行高度是否也与速度有关呢?那现实生活中的火箭是怎样克服地心引力的呢? 6.过渡:这和它的速度有关,请同学们结合“炮弹的速度” 这段文字资料,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结:不仅炮弹如此,火箭也是这样!这里的7.9千米每秒被称为第一宇宙速度,当物体速度低于第一宇宙速度时,就会被地球引力拉回地面,我们要想脱离地球的引力,就要提高物体的速度,把物体的速度提高到 7. 9 千米每秒以上,要达到这个速度,需要很大的能量,因此每次火箭发射时都需要大量的热量。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1.太空的观测工具的发展历程:伽利略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哈勃空间望远镜 中国天眼 2.人类冲出地球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万户飞行器 中国古代火箭 现代火箭 3.物体发射速度越大,飞得越高。 同学们看,伟大的科学家就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完成了人类冲出地球的梦想,像这样的科学探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下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