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西亚 教学设计(表格式)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西亚 教学设计(表格式)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西亚
教科书 书 名:地理(七年级下册)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等图文资料,说出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描述西亚的民族和宗教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区域认知) 2.运用图文材料,结合生活经验,说明西亚石油资源的地位、开发利用状况,能够列举西亚海上石油运输路线,形成石油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2.运用地形图和气候资料,概述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综合思维) 3.联系本课所学,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认识区域的基本方法对某一陌生区域加以认识并生成调查报告或进行成果汇报。(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 西亚石油资源的地位。
教学难点: 1. 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视频 :《卡塔尔世界杯》宣传片。提问:卡塔尔这个国家在哪里呢?请大家在地图上把它圈出来。 师:老师想进一步问大家,卡塔尔又属于哪一个地区呢?有同学说是中东,也有同学说是西亚,大家意见不一,那到底怎么区别呢? 展示西亚和中东区域地图: 生:观察分析 师生归纳:西亚=中东+阿富汗-埃及。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这个地区的学习。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师:了解一个地区第一步要明确地理位置,我们先来检验大家的预习成果。 任务一:结合“西亚国家和地区图”,描述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展示分享:一生上台填充板图,其余同学交流讨论预习成果,帮忙指正。 师生归纳:我们发现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介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间接打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海湾名叫波斯湾,被称作一湾、二洋、三洲、五海之地,可见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引导过渡:那肯定有同学要问了,为什么世界杯选择在卡塔尔举办,而不选择在西亚的其他国家呢? 二、自然环境特征 师: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根据所给的图文材料,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着手分析卡塔尔举办世界杯的条件,完成任务二。 任务二:请你阅读以下材料,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卡塔尔举办世界杯的条件。 卡塔尔世界杯是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办的世界杯。 材料一:卡塔尔全国地势低平,90%的地区海拔高度不到50米,最高海拔仅103米,靠近西海岸地势略高,分布着不太高的高原和一些石灰岩山丘。 材料二:不同以往,“火热”不只是对紧张的赛事本身的形容,也是对赛事举办地炎热气候的客观描述。为了让体育场内保持舒适的温度,免得运动员、观众在这“火热”里中暑,主办方采取了“豪横”的降温方式——“吹空调”。 (1)卡塔尔地势________,有利于体育场馆的建设。 (2)西亚地形以________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平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3)卡塔尔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西亚的气候类型主要以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 合作探究:在充分思考与理解的基础之上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气候类型、气候特征等方面交流答案,相互质疑助力问题解决。 能力训练:结合地形图、气候资料等说明地形地势、气候特征的判读技巧。 师生归纳:西亚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类型主要以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征炎热干燥。 引导过渡:世界杯期间,游客和运动员都喜爱当地的一种美食,它就是椰枣,椰枣由枣椰树长出,它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任务三:活学活用。 椰枣由枣椰树长出,枣椰树树干高大,耐干旱,但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枣椰树一般生长在水源较为充足的地方,人们形象地称它是“头长在火里,肢浸在水里”的果树。 (1)枣椰树在西亚可能分布在哪些地方? (2)这个地方能提供哪些适合枣椰树生长的自然条件? 能力训练:解读材料:“头长在火里,肢浸在水里”。 合作探究:在充分思考与理解的基础之上从影响农业分布的因素等方面交流答案,相互质疑助力问题解决。 师生归纳:枣椰树容易分布在水源充沛的地方,因此,两河平原是一个极佳的选择,伊拉克由于位于两河平原境内,也就成为枣椰树的主要生产国。 引导过渡: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西亚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就是水源。 三、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任务四:结合教材及生活经验说一说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会对农业结构产生什么影响?农业又如何面临缺水考验? 展示分享:一生上台指图讲解思路,其余同学交流讨论,帮忙指正。 师生归纳: 引导过渡:西亚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就是水源,在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综合作用下西亚主要发展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播放视频:《世界杯球场节水技术》。 师:不仅在球场上,在农牧业生产当中也随处可见西亚人民惜水如金的智慧。 案例拓展:以色列节水农业;西亚畜牧业及其副产品;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技术。 师:此外,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反映了炎热干旱的自然环境特点。 案例拓展:阿拉伯传统服饰;沙漠之舟——骆驼。 引导过渡:本次世界杯也被称作史上最豪华的世界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叫作“头顶一块布,全球我最富”呢?形容的就是西亚地区的人民,为什么西亚地区这么富有呢? 四、西亚的石油资源 读图析图:读“西亚地区石油资源分布图”、“西亚石油数据图表”,认识西亚石油资源的地位。 任务五:西亚石油资源的地位。 (1)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哪里? (2)读图找出西亚的主要产油国。 (3)西亚是目前世界上石油_______最大、______最多的地区,也是世界上________最多的地区,主要以______运输方式输往发达地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 合作探究:在充分读图思考与理解的基础之上从西亚石油资源的分布地、产油国、地位、外运方式等方面认识西亚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引导过渡:欢迎大家来到致富号油轮,请同学们代替船长设计运输路线,将石油又快又好的送达目的地。 任务六:角色扮演。 学生扮演船长,现西亚有个商人接到了3笔石油订单需要招标,请船长们帮忙设计运输路线并上台结合世界地图逐一说明途径点及其理由。 师生归纳: 展示分享:一生上台指图列举路线,其余同学交流讨论,帮忙指正。 拓展延申:世界油阀——霍尔木兹海峡。 认知升华:西亚产油国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 引导过渡:下面我们通过视频了解卡塔尔世界杯的建筑景观。 五、西亚人文背景 播放视频:《阿尔图玛玛球场》。 师:视频为我们介绍了球场的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所反映的西亚地区人种、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作为自主学习空间,留给大家课后探究思考。 任务七:自主学习。 (1)球场的建筑样式说明西亚地区主要是______种人,使用_______语,大多信仰________教,以这类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作_________国家。 (2)西亚是_______教,_______教和_______教的发源地,它们都把_________奉为圣城。 (3)世界最大清真寺是______________。 六、知识迁移 引导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意识到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密切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则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任务八:迁移应用。 (1)试推测,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类型以什么为主? 西亚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种植业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七、小结 八、课后实践性作业 课后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认识区域的基本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一陌生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加以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