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蒹葭》《重章叠句传佳话 秋水伊人咏芳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品味诗歌的意境。3.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形式。4.学会从多种角度分析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执着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2.难点: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形式。三、教学方法与工具1.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合作探究法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课件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背景介绍:如果说《关雎》是一支爱情进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场爱情马拉松,它描写了主人公对“伊人”不懈的追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蒹葭》,来重走这一段经典的爱情马拉松之路吧。(二)自主学习 体验朗读1.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一遍,在朗读过程中捕捉内心感受。2.用一个词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三)合作探究 描述画面播放《蒹葭》示范朗读,学生根据朗读情景描述诗歌画面,体会意境。问题参考:1.我发现的不同之处 。2.最打动我的是 。(四)展示交流 明确手法1.全诗三章结构大体一致,不同的地方只是个别字的调换,这种手法叫“重章叠句”。2.“重章叠句”手法,使诗歌富有音乐美,在现代歌曲中仍被广泛使用。3.播放背景音乐《我的祖国》,体会歌词中的“重章叠句”。屏显: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五)精讲点拨 理解“伊人”1.思考:追求者炽热追寻的“伊人”仅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吗,还能不能有其他的理解?“伊人”到底是谁,而一千个人心中就会有一千个伊人——是她?是他?是知音?是恋人?是贤者?是隐士?是理想、功业、前途等,不一而足。可见,《蒹葭》不仅是一首爱情恋曲,更是一阙追求者的颂歌。2.全体起立,师生合作,再次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教师:追寻的结果可能是百年好合也可能是永远追求不到,但是重要的是追寻的过程。诗歌中主人公追寻了两千多年,让我们起立,拿起课本,在朗读声中感受这种执着的精神,老师读第一节,大家读二三两节。(六)拓展延伸 任务迁移主题链接汉代诗歌《四愁诗》,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回答:1.我发现的不同之处 。2.最打动我的是 。(七)当堂检测 任务完成如果我是孔子,我心中的“伊人”是 。如果我就是我,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我心中的“伊人”是 。 如果我是 ,我心中的“伊人是 。(八)教师寄语“秋水蒹葭”之美,更是一种哲思,营造了追求理想却不可得的心境。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他求而不得但永不停下脚步,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勇气,成为后世子孙共同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