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四单元 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人教版)九年级上(第2课时)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核心素养目标通过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0102通过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等方法从实验中获取信息并加工。03通过收集资料、观看视频短片、阅读图表文字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整理、归纳、总结信息的方法和能力。04通过观看自来水净化过程的视频,使学生感受化学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新知导入荒漠生存之道探究新知一、自来水的净化天然水一般要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才能变成生活用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澄清透明 不含细菌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我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种水中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杂质和细菌,不宜直接饮用,只要水中的杂质对人体无害,均可以作为生活用水。探究新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沉降杂质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除去水中部分可溶性杂质,吸附色素和异味用二氧化氯、氯气杀细菌、病毒化学变化一、自来水的净化探究新知一、自来水的净化探究新知【沉淀】静置沉淀吸附沉淀加絮凝剂——明矾作用:吸附杂质使其沉降。(吸附沉淀除去小颗粒悬浮物)(静置沉淀除去大颗粒悬浮物)二、净水方法探究新知【过滤】——一种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操作过滤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漏勺 纱窗 茶隔 口罩二、净水方法探究新知探究新知一贴:二低:三靠: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步骤:一贴;二低; 三靠。滤纸低于漏斗边缘;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过滤的目的: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玻璃棒的作用:引流。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二、净水方法巩固提升1. 滤纸一定要和漏斗贴紧,不能留有气泡(为什么 )2.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为什么 )3. 过滤后的水是纯水吗?4. 过滤操作主要去除水中的什么杂质?若有气泡,过滤的速度会减慢防止液体从漏斗边缘流出不是去除难溶性的杂质过滤应该注意什么?巩固提升(1)滤纸破损;(2)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3)仪器不干净等。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那些?烧杯、漏斗、玻璃棒探究新知【吸附】:吸附剂的作用是:吸附作用。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常用吸附剂:活性炭、木炭等。二、净水方法探究新知便于活性炭充分吸收色素和异味,使净水更彻底。从下端进水的目的是什么?问题:现在得到的水可以放心饮用了吗?二、净水方法探究新知自来水净化吸附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明矾除去小颗粒悬浮物)(静置沉淀除去大颗粒悬浮物)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活性炭主要吸附色素和异味)(过滤除去小颗粒悬浮物)除去溶于水的杂质除去微生物和细菌(加入氯气,杀死细菌和病毒)静置沉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探究新知三、硬水和软水生活中现象:水壶常常结水垢,这是什么原因呢 你知道水垢的成分吗 ”水壶中的水垢 热水器中的水垢探究新知三、硬水和软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软水:探究新知长期饮硬水有害人体健康;洗衣洗不净。洗衣服不干净硬水的危害锅炉烧水,水垢过多浪费燃料,引起爆炸。生活中的危害:探究新知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水流和气流“相逆而行”提高冷凝效果蒸馏瓶中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冷凝管的水下进上出蒸馏操作中注意的问题:二、净水方法探究新知净化水常用方法的比较明矾吸附沉降净化程度最低净化程度最高水变成了纯净物固体和液体分开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部分可溶性杂质和色素异味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吸附课堂练习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A. 酒精和水 B. 食盐和泥沙C. 食盐水 D. 铁粉和铜粉2.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BD课堂练习4.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C3.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矾C. 溶解食盐 D. 加入肥皂水D课堂总结水的净化常用方法:1.静置沉淀法:简单除去水中沉淀。2.吸附沉淀法:除去水中悬浮物及沉淀。3.过滤法:较好除去水中不溶杂质。4.蒸馏法:较好除去水中可溶杂质。硬水——含钙、镁化合物比较多的水。软水——含比较少甚至不含钙、镁化合物的水。课题1(第2课时)水资源及其利用分层作业【基础培优】:1.水的“硬度”是指水中含有的钙镁离子总浓度。每升水中含有相当于10mg的氧化钙为1度。最适宜的饮用水硬度为8~18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雨水比矿泉水的硬度小 B.锅炉热水应用硬度较大的水C.过滤能降低水的硬度 D.饮用纯净水有益身体健康分层作业【能力提升】:1.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B.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C.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通过生态膜物理过滤可将河水中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同步分层练习【基础培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过滤与蒸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蒸馏能够降低水的硬度B.蒸馏时温度计有两个作用:一是测量温度,二是搅拌液体C.过滤时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蒸馏时水变为蒸气,是化学变化D.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是经过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多道工序净化制成2.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3.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 C.溶解食盐 D.加入肥皂水4.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 B.烧杯、漏斗、玻璃棒C.漏斗、试管、玻璃棒 D.试管、坩埚钳、烧杯5.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来分离的是( )A、水和二氧化锰 B、铁粉和铜粉C、酒精和水 D、泥沙和食盐【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为自来水生产的一般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 B.过滤池可实现硬水软化C.活性炭只能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投药消毒只发生物理变化2.在自来水厂将水净化并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下列措施不必要的是( )A.吸附沉淀 B.细沙滤水 C.投药消毒 D.加热蒸馏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作吸附剂的是( )A.硫酸铜 B.活性炭 C.氯化钠 D.氯气4.重庆著名湿地公园——彩云湖旁修建了一座污水处理厂,该厂可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以下有关净水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除去污水中所有杂质B.用活性炭吸附可以除去污水中的异味及色素C.自来水厂用明矾消毒杀菌D.自来水厂的净水步骤: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5.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自来水厂将天然水净化为饮用水,无需进行的操作是( )A.杀菌消毒 B.降温结晶 C.絮凝沉降 D.细沙滤水6.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A.吸附有害物 B.杀菌消毒C.维持酸性防止变质 D.促进沉降7.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I可以除去所有杂质 B.X试剂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C.步骤III只涉及物理变化 D.净化的水是纯净物二、填空与探究1.2017年3月22日是第25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废水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操作是 (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实验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 (填序号),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除去难溶性杂质后,可利用活性炭 (填“过滤 ”、“吸附 ”或“蒸馏 ”)废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得到中水,中水不可饮用,请列举中水的一项用途: 。(3)以下是有关爱护水资源的一些具体做法:属于防治水体污染措施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洗手洗脸时随时关闭水龙头B.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C.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用淘米水浇花2、要除去水中的下列杂质应该采用什么方法:(1)水中的泥沙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的食盐:__________________ 。(3)水中的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中的有色有味物质:________________。3.运用相关化学知识填空。(1)净化水操作方法有:①沉降,②过滤,③清毒杀菌,④蒸馏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 (选填序号)。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2)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10mL水和1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和小于20mL的主要原因是___ ( 选填序号)。①分子的数目减少②分子在不断运动③分子之间有间隔④分子的大小改变同步分层练习答案【基础培优】:1. A 2.D 3.D 4.B 5.A【能力提升】:A 2. D 3.B 4.B 5.B 6.B 7.B二、填空与探究1.(1)过滤; cd; 引流(或引流、防止液体洒出等)(2)吸附; 用于灌溉(3)BC2.(1)过滤;(2)蒸馏;(3)蒸馏;(4)活性炭吸附;3.(1)蒸馏; 吸附;(2)肥皂水 ;(3) ③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水资源及其利用第2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水,水的净化是在介绍了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之后,从学科的角度介绍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过滤和蒸馏,将水的知识从自然界引到实验室,从社会引到学科,自然地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融为一体,以学科知识充实水的主题,以水的主题衬托学科价值, 两者相为补充,相得益彰,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各部分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整体提高对水资源价值的认识。核心素养目标 化学观念:通过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科学思维:通过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等方法从实验中获取信息并加工。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收集资料、观看视频短片、阅读图表文字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整理、归纳、总结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看自来水净化过程的视频,使学生感受化学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 沉淀、吸附、过滤等净水的方法。难点 过滤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播放生命吸管:已经为飓风、地震等灾难的受害者,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引入新课。 观看 通过视频引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 自来水的净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澄清透明、不含细菌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我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种水中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杂质和细菌,不宜直接饮用,只要水中的杂质对人体无害,均可以作为生活用水。分析自来水净化的过程分析生成物确定:沉淀-吸附-过滤都是物理变化,消毒是化学变化。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思考讨论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净水方法沉淀:教师出示已经加明矾和不加明矾的两杯浑浊水让学观察现象。静置沉淀:除去大颗粒悬浮物吸附沉淀:明矾除去小颗粒悬浮物得出明矾作用:吸附杂质使其沉降。过滤:步骤:一贴;二低; 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边,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过滤的目的: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玻璃棒的作用:引流。滤纸紧贴漏斗内壁,防止有气泡,使过滤的速度比较慢;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防止液体从漏斗边流出;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从漏斗与滤纸缝流出,造成过滤失败;烧杯口紧靠玻璃棒,防止滤液向外迸溅或液体冲破滤纸;玻璃棒斜靠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戳破滤纸;漏斗颈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滤液飞溅。教师提出问题:1. 滤纸一定要和漏斗贴紧,不能留有气泡(为什么 )2.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为什么 )3. 过滤后的水是纯水吗?4. 过滤操作主要去除水中的什么杂质?【问题】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学生分析找出答案。(教师引导规范学生的表达方法。)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哪些?吸附:常用吸附剂:活性炭、木炭等.吸附剂的作用是:吸附作用。除去可溶性杂质,颜色及异味.根据课本出示的图片提出问题:从下端进水的目的是什么?经过这样的操作问题:现在得到的水可以放心饮用了吗? 通过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等方法从实验中获取信息并加工。 通过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三、硬水和软水1.定义: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展示硬水的危害 思考讨论 使学生感受化学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四、蒸馏1.蒸馏瓶中加入沸石: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2.冷凝管的水下进上出:水流和气流“相逆而行”提高冷凝效果。掌握问题。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沉淀-吸附-过滤-蒸馏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 A. 酒精和水 B. 食盐和泥沙 C. 食盐水 D. 铁粉和铜粉2.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 A. 沉淀 B. 过滤 C. 吸附 D. 蒸馏3.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矾 C. 溶解食盐 D. 加入肥皂水4.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课堂小结 掌握4种常用的水的净化方法,理解硬水软水及其危害。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课题1第2课时《水资源及其利用》分层练习.doc 【核心素养】课题1第2课时《水资源及其利用》教学设计.doc 【核心素养】课题1第2课时《水资源及其利用》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