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7生命最宝贵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3.7生命最宝贵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生命最宝贵》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生命诞生的过程,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来之不易。 掌握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方法和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学会分析生活中的案例,判断哪些行为是爱惜生命的表现,哪些行为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
教学 重点 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理解孕育生命的艰辛和家人为呵护生命所付出的心血。 掌握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方法和行为,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 难点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爱惜身体、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在面对生命中的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地面对挑战。
第一课时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复备课
一第一课时:生命的奇迹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生命诞生的视频,如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过程、婴儿出生的瞬间等。 提问学生:“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生命是怎样诞生的?”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奇迹和宝贵。 (二)认识生命的诞生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生命诞生的图片,如精子和卵子结合、胎儿在子宫内的不同阶段、孕妇的身体变化等。 教师讲解生命诞生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健康的婴儿的。 提问学生:“在生命诞生的过程中,你觉得最神奇的地方是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奇妙和伟大。 (三)体会孕育生命的艰辛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我是小记者” 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制定采访提纲,采访自己的家人,了解妈妈怀孕时的生活和感受。 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小组的采访结果。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妈妈怀孕时的艰辛,如身体的不适、行动的不便、心理的压力等。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体验五分钟怀孕妈妈” 活动。让学生在腹部绑上一个小沙袋,模拟怀孕妈妈的身体状态,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走路、弯腰、坐下等。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孕育生命的不易,感知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 (四)理解妈妈的爱 教师展示一些妈妈怀孕后不能做的事情的图片,如穿高跟鞋、剧烈运动、吃辛辣食物等。让学生进行 “选选看” 活动,将这些事情分为可以做和不可以做两类,并说明理由。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智慧碰撞屋” 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妈妈不可以做这些事情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妈妈在怀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对自己的爱。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小小交流会” 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 “妈妈怀孕时的历程” 的感受和体会,再次感知孕育生命的艰辛,体会自己的生命来之不易。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命的诞生是一个奇迹,妈妈孕育生命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爱。 教师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打算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宝贵和珍惜生命的方法。 第二课时:生命的呵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家人照顾婴儿的视频,如喂奶、换尿布、哄睡等。 提问学生:“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家人为了呵护我们的生命付出了哪些努力?” 引导学生思考家人对自己的爱和呵护。 (二)成长故事分享会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成长故事分享会” 活动。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家人为呵护自己成长所做的让自己难忘的事情。 学生可以讲述家人在自己生病时的照顾、在自己遇到困难时的鼓励、在自己取得进步时的喜悦等。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家人为呵护自己成长倾尽了心血。 教师提问学生:“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为什么?”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家人,珍惜生命。 (三)说说我的感受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说说我的感受” 活动。让学生围绕 “对于生命的成长,你有什么感受?” 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敬畏、对家人的感恩、对未来的期望等。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呵护生命倾心血,生命是如此宝贵,要学会珍爱生命。 教师提问学生:“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珍爱生命?” 引导学生思考珍爱生命的方法和行为。 (四)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家人为呵护我们的生命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学会感恩。 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第三课时:生命只有一次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短暂的视频,如花朵的绽放和凋零、蜡烛的燃烧等。 提问学生:“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生命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短暂和宝贵。 (二)莫莫的故事 教师讲述莫莫玩火造成悲剧的故事。让学生思考莫莫的行为为什么是错误的,以及我们应该从莫莫的故事中吸取什么教训。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莫莫故事的感受和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远离危险物品,才是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表现。 教师提问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物品需要我们远离?为什么?” 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危险物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快乐阅读吧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快乐阅读吧” 活动。让学生朗读一首关于生命的诗歌,如《热爱生命》《生命的意义》等。 学生朗读完诗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以及诗歌中传达的关于生命的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让生命更加有意义。 (四)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远离危险物品,珍惜生命。 教师提问学生:“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课时:珍爱生命在行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人们珍惜生命、积极生活的视频,如残疾人运动员的奋斗、志愿者的奉献等。 提问学生:“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生命?” 引导学生思考珍爱生命的方法和行为。 (二)请你来诊断 教师展示一些小学生的行为图片,如在马路上玩耍、挑食、熬夜玩手机等。让学生进行 “请你来诊断” 活动,判断这些行为是否是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表现,并说明理由。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行为的看法和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改正这些不良行为。 教师提问学生:“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做过类似的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有,你打算如何改正?”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三)案例小分享、一起来交流、生活阅历我分享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案例小分享” 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或听说过的关于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案例,如坚持锻炼、合理饮食、勇敢面对困难等。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一起来交流” 活动。让学生围绕 “怎样做才是爱惜身体、珍惜生命的行为?” 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生活阅历我分享” 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如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应对压力和挫折等。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热爱运动、规律作息、时刻注意安全、营养饮食等,才是爱惜身体、珍惜生命的行为,意识到珍爱生命重在行动。 (四)不爱生命担后果 教师讲述小明同学不爱惜身体、不珍爱生命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小明同学的行为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以及我们应该从小明的故事中吸取什么教训。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明故事的感受和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爱惜身体、不珍爱生命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巨大的伤害。 教师讲述 “一位妈妈对手机的‘坚守’” 的故事。让学生思考故事中妈妈的行为为什么是错误的,以及不珍爱生命会给家人带来哪些悲剧和后果。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珍爱生命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和社会负责。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积极行动起来。 教师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打算如何在今后的生活中做到爱惜身体、珍爱生命?”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提高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行为。 、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生命的宝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方法和行为,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图片、故事分享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命的宝贵和来之不易;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行为。然而,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不够高,个别学生对珍爱生命的意识还不够强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好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