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习题)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综合思维:会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理实践力:
能够动手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导航】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主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地球形状→ 环球航行→ 影像确证了地球的形状。
3.地球的大小:
【合作探究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请同学们沿着当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进行一次图上旅游,看看证明一个什么事实。
【点拨】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开始人们的直觉感知(点击“天圆地方”),到后来的猜测推理(点击“太阳和月球”),再到用事实论证(点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最后的科学证明(点击“地球卫星影像”),从这一认识过程中(点击箭头依次连接以上四图),你感悟到些什么呢(点击讨论问题) 请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2.认识地球的大小不仅可以用数字描述还可以通过批较的方法描述。用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大小 比较项目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
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约相当于飞机沿赤道飞行 小时(飞机飞行平均行速度为800千米/时)
3.用太阳和月球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太阳 我的表面积约6.1万亿平方千米,约是地球表面积的     倍
月球 我的周长约1万千米,地球周长约是我周长的    倍
4.请大家在笔记本上画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并用地球的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学习活动2:了解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自主学习】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地球 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合作探究二】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不同
2.了解了地球仪的这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给地球仪下一个定义。
3.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按照下面的步骤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1)准备材料:泡沫球、铁丝、胶布、橡皮泥、毛线、胶水、剪刀等。
(2)如图①所示,在泡沫球的中间贴上毛线,作为   ;在a、b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作为   。
(3)把铁丝的一端从一个极点穿至另一个极点,使球体能围绕铁丝旋转;余下的铁丝大致沿球体外侧弯为半圆状,将其余部分卷绕成底座,使球体能放置在桌面,如图②所示。注意极点连线与桌面的夹角大致为   ,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泡沫球略大一点。
(4)在图③a、b两个极点处裹上   ,使球体既可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又可以自由转动。
(5)在图③c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仪   。
4.地球仪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位于北面的叫北极,位于南面的叫南极,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是经线,所有的经线、纬线都相互垂直相交构成经纬网。而所有这些点和线都在真实的地球上是不存在的,它们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想出来的。
【学后反思】
【达标训练】
(23-24辽宁鞍山·开学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图,完成1~2题。
1.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球体 B.椭圆体 C.圆柱体 D.正球体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22-23湖南郴州期中)随着卫星拍照等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可以轻松测量地球的半径,从而更准确地认识地球的大小与形状。下图示意地球的大小。据此,完成3~4题。
3.现实中地球是一个( )
A.不规则的圆形
B.不规则的球体
C.标准的球体
D.两极稍鼓,赤道略扁的
4.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体积可达4万立方千米
B.若给地球量体裁衣,需要布料5.1平方千米
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赤道地区
D.地球表面任意一点到地心的半径都是6371千米
5.(23-24七年级上·福建龙岩·阶段练习)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
(2)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3)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 (相等、不相等),0°经线也叫 ,它与 经组成一条完整的经线圈,且两者经度之和为 。
(4)所有纬线当中 最长,往南北两极逐渐 ,(缩短、变长),度数相等两条纬线长度 (相等、不相等)。
(5)一架飞机从龙岩起飞,一直向南飞,最终到达的地点是( )
A.北极 B.南极 C.赤道 D.厦门
(6)人类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
A.卫星影像 B.郑和下西洋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海岸观船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主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不规则的球体 2.麦哲伦船队 地球卫星 3.6371 4万 5.1亿
【合作探究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过去人们的猜测和推理,地球确实是一个球体。
2.72 857 142 857 50
3.11 961 4
4.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 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学习活动2:了解地球仪
【自主学习】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缩小
2.
【合作探究二】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与地球实体的不同表现在:①地球仪是地球缩小了的模型;②地球仪上的能使之绕着转动的地轴,以及绘制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③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事物。
2.地球仪是人们依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和名称。所以它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
3.(2)赤道 极点 (3)66.5 °(4)胶布 (5)不会翻倒
4.地球仪既可以方便我们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又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今后,我们要经常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会并习惯运用地球仪研究地球的方法。
【达标训练】
1.A 2.D第1题,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影像,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第2题,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盖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浑天说)→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影像,即④③②①。
3.B 4.C 第3题,读图可知,地球是一个球体,其大小一般用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和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等来表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第4题,地球体积可达10832亿立方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若给地球量体裁衣,需要布料5.1亿平方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赤道地区,赤道周长为4万公里,由于地球自转,在赤道上即使一动不动,一天也走了八万里;读图可知,地球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5.【答案】(1)见图示
(2)南北 东西
(3)相等 本初子午线 180° 180°
(4)赤道 缩短 相等
(5)B
(6)C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轴是地球旋转的轴;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如图。(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它与180°经线组成一条完整的经线圈,且两者经度之和为180°。(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度数相等两条纬线长度相等。(5)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因此,一架飞机从龙岩起飞,一直向南飞,最终到达的地点是南极;要想到达赤道、厦门,需要改变方向(6)人类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影像和海岸观船不是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AD错误;郑和下西洋没有证明地球是球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教案)
第一课时
区域认知: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综合思维:会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理实践力:
能够动手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生活情境:登山的时候,在山脚下,视野狭窄,只能看到眼前的山体和树木,当奋力登到山顶,视野开阔,不仅能看遍整片山的树林,还能眺望远处的湖泊。这种生活经历和地球的形状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主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不规则的球体 。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地球形状→ 麦哲伦船队 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 影像确证了地球的形状。
3.地球的大小
[合作探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请同学们沿着当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进行一次图上旅游,看看证明了一个什么事实。
参考答案: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过去人们的猜测和推理,地球确实是一个球体。
[点拨]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开始人们的直觉感知(点击“天圆地方”),到后来的猜测推理(点击“太阳和月球”),再到用事实论证(点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最后的科学证明(点击“地球卫星影像”),从这一认识过程中(点击箭头依次连接以上四图),你感悟到些什么呢 请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2.认识地球的大小不仅可以用数字描述还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描述。用你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大小 比较项目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为7 000平方米)
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约相当于飞机沿赤道飞行     小时(飞机平均飞行速度为800千米/时)
参考答案:72 857 142 857 50
3.用太阳和月球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太阳 我的表面积约6.1万亿平方千米,约是地球表面积的     倍
月球 我的周长约1万千米,地球周长约是我周长的    倍
参考答案:11 961 4
4.请大家在笔记本上画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并用地球的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参考答案: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 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学习活动二:了解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自主学习]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地球 缩小 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合作探究]认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地球仪与地球实体的不同表现在:①地球仪是地球缩小了的模型;②地球仪上的能使之绕着转动的地轴,以及绘制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③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事物。
2.了解了地球仪的这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给地球仪下一个定义。
参考答案: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所以它是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
3.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按照下面的步骤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1)准备材料:泡沫球、铁丝、胶布、橡皮泥、毛线、胶水、剪刀等。
(2)如图①所示,在泡沫球的中间贴上毛线,作为 赤道 ;在a、b两点各钻一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作为 极点 。
(3)把铁丝的一端从一个极点穿至另一个极点,使球体能围绕铁丝旋转;余下的铁丝大致沿球体外侧弯为半圆状,将其余部分卷绕成底座,使球体能放置在桌面,如图②所示。注意极点连线与桌面的夹角大致为 66.5° ,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泡沫球略大一点。
(4)在图③a、b两个极点处裹上 胶布 ,使球体既可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又可以自由转动。
(5)在图③c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仪 不会翻倒 。
4.地球仪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地球仪既可以方便我们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又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今后,我们要经常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会并习惯运用地球仪研究地球的方法。
[总结]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位于北面的叫北极,位于南面的叫南极,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大圆圈是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是经线,所有的经线、纬线都相互垂直相交构成经纬网。而所有这些点和线都在真实的地球上是不存在的,它们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想出来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其中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让同学们重点探讨,让学生认识到对科学真理探索过程的艰辛,通过一些对比,让同学们真实的感受到地球的大小,然后通过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让同学们认识地球仪的组成和构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第一章 地球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综合思维:会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理实践力:
能够动手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领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导 入
登高望远
为什么在山下只能看到树木?而登上山顶却能看到远处的湖泊?这与地球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看视频,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
1、麦哲伦时代以前,人类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主要有哪两种观点?
2、这两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天圆地方
(直觉)
球体
(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
地球的形状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麦哲伦海峡

西

1.指出麦哲伦船队依次经过的大洋。
2.说明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意义。
为什么麦哲伦相信地球是球体,而不相信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有什么明显的缺陷?
春秋战国时期《曾子·天圆》提到“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真是天圆地方,那么半球形的天与方形的大地怎么能够吻合呢
地球的形状
确证
地球卫星影像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小结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直觉
推测
证实
确证
地球的形状
①海岸观船
海洋中的船只向岸边驶来时,先看见船的桅杆,然后才看见船身。
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②登高望远
古诗有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③月食
月食
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我们看到的缺失的部分其实是地球的影子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怎样的球体?
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大小
足球场面积约 7 000 平方米
地球表面积约 5.1亿 平方千米
地球表面积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
72 800 000 000
728亿
1.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1.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约相当于飞机沿赤道飞行 小时(飞机平均飞行速度为800千米/时)
50
2.用太阳和月球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约6.1万
11 961
约1
约4
认识地球仪
真假地球大PK
地球仪
地球
VS
地球和地球仪有何异同?
想一想: 地球仪与地球的不同点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经纬网和经纬度、地轴等。
4、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仪是正球体 。
3.地球仪上有“一轴两极”。
“一轴”是 ,它是为了研究地球自转而假想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两极”是 和 。
北极
南极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
地轴北端与地
球表面的交点。
地轴南端与地
球表面的交点。
地轴
北极
南极
赤道
地球的自转轴。
地球的自转轴。
南极圈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北回归线
地球仪上主要的点和线
小结
任务:在地球仪上指出
地轴
北极
南极
经线
纬线
练习地球仪
A
B
D
E
C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第一课时(同步习题,后附答案)
评价一 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天宫飞船看太空,可以欣赏不一样的星空和地球。据此回答1~2题:
1.上图为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遥望地球的照片,由此推断出地球的形状是( )
A.圆形 B.椭圆形 C.球体 D.立方体
2.能够证明地球真实形状的地理事实和现象有( )
①直观感受“天圆地方” ②月食现象 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④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 )
A.4万平方千米 B.6 371平方千米C.5.1亿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千米
4.某动画片中小灰说比小喜跑得快,小喜说自己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所以跑得比小灰快。这里的“八万里”指( )
A.地球平均半径 B.地球极半径 C.赤道半径 D.赤道周长
评价二 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模型
5.(地理实践力)在地理课上选择下列物品制作地球模型,最适合的是( )
A  B  C  D
  地理活动课上,东平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选用泡沫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简易的地球仪(如图)。据此回答6~7题:
6.在地球仪上,①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
A.本初子午线 B.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
7.图中泡沫球顶部,铁丝穿过的点a叫( )
A.南极 B.地轴C.北极 D.太阳直射点
  图中明明和冬冬在进行地理实验探究,明明手持的小船模型沿着桌面和伞面逐渐向冬冬靠近或离开。读图,回答8~9题:
8.实验中冬冬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当小船沿桌面靠近冬冬时,船身逐渐出现
B.当小船沿桌面离开冬冬时,船身逐渐消失
C.当小船沿伞面靠近冬冬时,船身逐渐出现
D.当小船沿伞面离开冬冬时,船身突然消失
9.下列选项与图示实验探究有关的是( )
A.地球大小 B.昼夜交替 C.经纬线特征 D.地球形状
  地理实践课上,同学们用泡沫球制作了地球仪。据此回答10~11题:
10.下列制作地球仪的步骤排序合理的是( )
①将泡沫球固定在支架上 ②确定两个对称点作为两极 ③用小木棍贯穿泡沫球的两极 ④绘出若干条经线和纬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11.我们能够从这个地球仪上获得的信息是( )
A.沿赤道环地球一周需走4万千米
B.地球仪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C.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仪上有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
D.制作地球的外衣至少需要5.1亿平方千米的布料
12.为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七年级(1)班建立了地理之家交流群。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忙补齐他们在网上聊天的一段记录:
  高山流水:为什么古时候的人们会有“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错误认识呢
(1)碧海蓝天:这是因为  。
  天涯海角:其实,每当我仰望苍穹的时候,我都会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感觉,看来看到的不一定全是正确的。
  霞客归来:你们知道哪一事件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吗
(2)天涯海角:我知道,是   ,听说他的船队回到西班牙后收到的礼物之一就是地球的模型——   ,在该礼物上面还写着一句话,你们知道上面写着什么吗
  碧海蓝天:“你首先拥抱了我!”
  高山流水:地球和地球模型形状一模一样吗
(3)霞客归来:有差别,  。
  碧海蓝天:为什么人们把地球仪制作成正球体呢 右图是地球的基本数据示意图。
(4)霞客归来:因为   。
答案:
1.(C)
2.(B)
3.(C)
4.(D)
5.(B)
6.(C)
7.(C)
8.(C)
9.(D)
10.(B)
11.(C)
12.
(1) 古时候,科技落后,人们生活范围狭小,往往凭直觉认识世界 。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 地球仪 ,  碧海蓝天:“你首先拥抱了我!”
(3)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
(4) 地球虽不是一个正球体,但赤道半径仅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将地球按一定比例缩小制成地球仪,这种差别就微不足道了,因此人们将地球仪制作成正球体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