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女娲补天》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措、混”等8个生字,随文会读“黑黝黝、粘稠、陷入”11个词。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能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3.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中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4.能发挥丰富的想象,把女娲从四处捡来五彩石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发挥丰富的想象,把女娲从四处捡来五彩石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措、混”等8个生字,随文会读“黑黝黝、粘稠、陷入”11个词。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能连起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学生阅读《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完成预学单。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梳理神话特点1.聊一聊读过哪些神话故事?2.交流神话故事的特别之处相机帮助学生梳理:关键字----神奇(神奇的想象、神奇的情节、神奇的形象、神奇的表达……)第一板块:自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1.板书课题,学生谈对题目的看法。2.互学预学单上易错的字词。 重点:惊慌失措 混乱 坍塌 传颂 功绩 3.抓“起因、经过、结果”,了解故事主要内容(1)交流预学作业2:课文和《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一样,都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那同学们能说说故事是怎么发展的吗?12自然段讲述了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人类遭遇灾难,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是起因34自然段讲述了女娲补天的过程,寻找彩石、炼石补天,斩龟腿撑天、杀死黑龙、堵塞洪水,这是经过。5自然段讲述天和地恢复了平静,人类重获新生,人们世代怀念女娲,传颂她的伟大功绩,这是结果。(汇报过程中,相机板书:天塌地陷、寻石炼石补天、斩龟腿撑天、杀作恶黑龙、燃芦荟堵缝)(2)根据交流,修改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3)试着概括主要内容。按一定顺序简洁地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就说清了这篇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试着自己连起来说一说;同桌互说。第二板块:感受神奇想象,发现创编方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神奇 哪些情节触动了你 圈画重点词句,并且与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接下来大家一起来交流。预设1:汇报:“天上顿时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②人们面临了哪些灾难:天上大窟窿,地上---深沟,洪水---喷涌而出,野兽---残害人类。③那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天上露出大窟窿后会是怎样的情景 裂开了深沟的地面又是怎样的 洪水喷涌、野兽残害百姓的画面是怎样的 ④小结:整个世界是多么可怕,人们的生活处境多么危险。谁能拯救人类呢 预设2:①汇报:女娲用五色石炼成的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了,从此天上便有了五色的云霞②点评:把天上的五色云霞想象成女娲用五色石浆补好的天空.这样的想象神奇而瑰丽。预设3:①汇报:“女娲担心补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新下它的四条腿.②那么女娲是怎样想到用大乌龟的腿来撑天的 而不是选择鸟或者其他动物来撑天呢?大乌龟究竟有多大 它的四条腿是怎样撑住天的 ④小结:乌龟的四条腿就撑起了人们头顶的天空,真是不可思议。第三板块:研读补白,创编故事1.聚焦女娲从各地拣五色石头的句子,引发创编话题。(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当女娲看到人们生活在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时,她难过极了,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可是-项巨大而艰难的工作。女娲首先得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的石头。课文是怎么写她拣石头的 找到句子读一读。(2)学生找到句子,自主朗读。课件出示: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3)引发创编话题:作者用了一-句话介绍女娲寻找彩石的过程,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那么,女娲寻找五色石头会经历怎样的困难怎样的波折呢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这处情节说清楚、说生动。2.搭建支架,想象女娲“从各地拣来五色石”的过程。(1)引导想象拣石头的地方:女娲从哪里拣来“赤”色的石头 从哪里拣来“青”色的石头.....(2)引导想象拣石过程中的困难:路途遥远、山高水深,天气多变、气候恶劣,妖魔和野兽的阻挠等。(3)面对不同的困难,女娟会会做(说想)些什么 3.尝试讲述女姻各地拣五色石的过程。1)同桌交流,相互评议:那些想象很神奇 2)集体交流.引导补充情节、丰富故事,拣五色石用了多久的时间?五色石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神奇之处?第四板块:感受品质,拓展阅读1.女娲补天的过程这么艰辛,你感受到了女娲什么精神品质?(勇敢善良、不怕辛苦、无边神力、甘于奉献)2.用自己的话说说女娲补天这个故事,女娲的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课后继续阅读,定会发现更多的神奇。3.完成课堂作业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