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教学设计(表格式)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三章 内能 第2节 内能 教学设计(表格式)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资源简介

教案
课题 内能 授课日期
教 学 目 标 (1)学生能够理解内能的概念,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并通过实例分析做功和热 传递对物体内能的影响。 (2)学生能够区分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不同,并培养探究和创造能力, 以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内能的概念,掌握内能与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2)掌握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
教学难点 (1)内能的概念及其与温度、体积的关系的理解。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的等效性的理解。
教法学法 讲授法、实验法、类比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准备 (1)准备相关的挂图和图片,包括运动员头顶足球的图片和分子运动图片,用于展 示和解释内能的概念。 (2)准备两乒乓球和弹簧,用于模拟两分子作用力,帮助学生理解分子势能的概念。 (3)准备课件,包含分析内能改变方式、两位同学的取暖方式、钻木取火过程等, 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 个性化调 整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教室的窗外阳光正好,但若想让教室里的气温上升,除了 依靠自然的恩赐,我们还能想到什么方法呢 是的,正如大家所想,我们可以开启暖气,利用电能转化为室内空气 的内能,让教室变得温暖起来。 但你们是否思考过,当我们身体感到寒冷,通过跑步取暖时,体内的 能量又是如何转换的呢 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核心概念——内能。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内能的神秘面纱,探索它是如何在我们的
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互助探究 分层提高 (1)内能的初步认知 首先,让我们想象一个场景:清晨的露珠在叶尖轻轻摇曳,这是空气 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态水的过程,实际上,这背后正是分子势能向动 能的转换,体现了自然界中内能在不同形式间的转换。 内能,简单来说,就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 作用的势能之和。 想象一下,一杯温水的分子比冷水更活跃,因此,温水的内能更高。 这表明温度是影响内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温度,间接地了解其内能水平。 (此处可展示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水的活动) (2)做功与内能的改变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直观的实验感受做功如何改变内能。 请一位同学上台,尝试快速揉搓双手,几秒后,大家是否感觉到手心 变暖了 这正是通过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手部皮肤和肌肉分子的动能和 势能,内能增加,温度随之上升。 同样,如果我们用力弯曲一根铁丝,弯曲处会发热,这也是做功导致 内能增加的例子。 (现场演示弯曲铁丝实验,观察并讨论) (3)热传递与内能的调整 继续我们的探索,热传递是另一个改变内能的重要方式。 试想,冬天里一杯热茶放在桌面上,随着时间流逝,茶水逐渐冷却, 而周围的空气却渐渐温暖,这是热量从高温区域自发流向低温区域,即热 传递的结果。 热传递依赖于温度差,直到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状态,内能不再变化。 (演示热水与室温水混合实验,观察温度变化) (4)做功与热传递的等效性 我们通过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假设有一个被压缩的空气罐,
释放气体时,气体对外做功,温度降低;而如果我们加热这个罐子,不释 放气体,罐子的温度上升。 虽然一个是通过做功,一个是通过热传递,但两者都能有效改变内能。 这说明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方面,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 (展示相关物理实验视频,辅助说明)
总结归纳 经过这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不仅认识了内能这一核心概念,还 深刻理解了它如何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发生改变,更重要的是,我 们揭示了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方面的等效原理。 内能,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其实就在我们每一次呼吸、每一步奔跑 之中,它以无形之手调控着物质世界的温度与能量流动。 记住,不论是夏日炎炎下的一阵凉风,还是冬日里一杯暖茶的慰藉, 都是内能在我们生活中的微妙展现。 让我们带着这份新知,继续在生活中寻找更多内能的踪迹吧!
课后作业 布置 (1)请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如何改变物体内能的,并尝试解释它 们之间的等效性。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温度、热量和内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撰写实 验报告。
板书设计 (1)内能的概念及单位。 (2)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 (3)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 (4)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区别与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