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耕牛·战马教科书 书 名:美术教材 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教学目标以《五牛图》和《五马图》为例,了解中国画的形式,探究中国画的线条特征,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2.帮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形成正确历史观、文化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画中线条的表达,提高审美感知能力。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形成正确历史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教学过程激趣导入 黄帝时代,“服牛乘马”之说。 “乾象天,天行健,故为马,地任重而顺,故为牛。”——《宣和画谱》 跟随千年艺术珍宝,从艺术的角度了解“牛”和“马”。(播放视频) 新授课程 (一)学习任务一 了解历史上各类美术作品中的“牛”和“马” 美术作品中的“牛” 云南沧源岩画 狩猎野牛的场景 商周时期 青铜器上的牛头纹饰 两汉时期 霍去病墓前石雕卧牛 魏晋南北朝 牛参与人类活动的壁画 唐 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耕牛 美术作品中的“马” 汉至魏晋 雕刻、壁画、青铜器上的马 唐代 浮雕《昭陵六骏》 唐三彩 学习任务二 认识中国画的形式 1、中国画中的“牛”和“马” 《五牛图》《五马图》 2、知识点拨:中国画的形式 中国画的形式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思考:《五牛图》《五马图》属于中国画的哪种形式? 工笔画。 (三)学习任务三 认识中国画的线条美 1、(播放视频)边看边思考:画家是如何运用线的变化,表现耕牛各个部位的不同质感的? 2、明确:韩采用简洁稍粗的墨线勾画,运笔神气生动、苍古老辣。牛背上的轮廓线,曲折有致、铿锵有力,把牛的笨拙、走路缓慢表现得淋漓尽致。刻意放大的颈部褶皱恰到好处,透露出牛的强健体魄。 3、尝试作业:练一练,用毛笔表达《五牛图》的线条。 4、(播放视频)边看边思考:《五马图》线条的独到之处。 5、对比分析《五牛图》和《五马图》的线条。 三、学力延伸 分别从墨色、构图和造型、情感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五牛图》和《五马图》。 四、分层作业设计 A层作业:在学习任务单中,找到《五牛图》的线稿进行临摹感受白描作品中的线条之美。 B层作业:在学习任务单中,找到“秦川牛”的照片,请通过观察进行写生创作白描作品。 C层作业: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创作,可以利用手绘板iPad设计,“耕牛·战马”题材的海报和logo,或采用剪纸,拼贴等形式制作“牛”和“马”的生肖剪纸。还可以采用折纸手法或运用综合材料创作立体的文创以及手工艺品。 拓展延伸 《五牛图》蕴含着中华民族在逆境中砥砺前行、顽强奋起的精神密码。 现代艺术家朱炳仁的案头摆件“五牛积福”,作为国礼赠送外宾。 播放青海玉树骑兵视频。 课堂总结 通过对历史上的“牛”和“马”的学习,探究不同时期耕牛、战马形象的审美变化,看到各个时代的古代艺术家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观念。对比分析《五牛图》和《五马图》的线条、墨色、构图、造型和情感,发现两位画家线条的不同特征,以及相似的审美情趣,感受到白描以及中国工笔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帮助学生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感知能力,在审美鉴赏活动中形成正确历史观、文化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