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九年级历史部版编版上册核心知识点(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九年级历史部版编版上册核心知识点(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次工业革命
【核心知识巩固】
1.开始国家、行业:英国、 业;
2.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的政治前提: 的确立。
3.经济前提: 迅速发展
4.开始标志:1765年代珍妮机的发明(发明者 )。
5.主要标志:瓦特改进的 ,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6.新能源、动力机器:煤、蒸汽机
7.重大成就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开始标志)
②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③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 制度最终确立。
④1825年,由 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意义: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8.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19世纪中期, 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③从 ,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9.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要走大力发展科技的道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重难点梳理】
1.比较手工工场与现代工厂制度的异同。
蒸汽机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4.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核心知识巩固】
1.棉纺织
2.君主立宪制
3.资本主义经济
4.哈格里夫斯
5.蒸汽机
7.现代工厂 ;史蒂芬孙
8.英国;18世纪后期起
【重难点梳理】
1.答案:(1)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
(2)不同点:手工工场规模较小,局限于手工技术,分工较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管理制度比较自由,容易受农时影响;机器大工厂规模较大,技术成熟,分工细致,采用标准化流水线作业,有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2.答案:生产方面,为整个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促使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生活方面,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发明了一些新的交通工具,如汽船、火车等,大大地便利了人类的出行,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3.答案: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资产阶级专政建立在社会化的大机器生产和物质财富空前丰富的基础上,使资本主义方式扩展至世界各地,保证了资本主义完全战胜封建主义。
4.答案:(1)积极影响: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使现代工厂制度得以确立,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物质基础;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使教育逐渐普及,生活内容日益丰富;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使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消极影响: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工人运动兴起;产生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诸多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