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春有格【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行己有耻”。2.掌握“行己有耻”的要求。3.知道什么是“止于至善”。4.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习重难点】掌握“行己有耻”的要求;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1.在上面的田字格中工整的写下“青春有格”四个字。2.解读“格”的意思:(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言之有物,而行之有格也”。(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二、学习活动活动一:行己有耻1.“行己有耻”的内涵:2.阅读课文回答一下问题:(1)卢梭做的对么?(2)内心隐隐作痛说明卢梭是个怎样的人?(3)请判断下列情况是否属于知耻a.马路上闯红灯( )b.吃完零食随手扔掉包装袋( )c.公共场所大声说话( )d.中国游客大闹曼谷机场( )3.(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4.现在学校里有一部分中学生觉得吸烟很酷,于是尝试着吸烟。面对好朋友递过来的名牌香烟,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A.试着吸一次,因为他递过来的是名牌香烟。B.坚决拒绝,同时劝阻朋友也不要吸烟。C.马上跟朋友翻脸,因为吸烟有害健康。D.立即把他扭送到公安机关。活动二: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内涵:【达标检测】1.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自立。这句话是说( )A.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地生活。B.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2.巴尔扎克说:“只有那些晓得控制他们缺点,不让这些缺点控制自己的人,才是强者。”这句话告诉我们( )A.强者是没有缺点的 B.普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缺点C.当你有缺点时就不能成为强者 D.要磨砺意志,不断增强自控力3.“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美国思想家杰弗逊的这句话表明(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C.助人不仅是付出,也会有收获 D.善良要见诸行动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于这些语句中“格”的解读不符的是( )A.标准 B.改正 C.局势 D.法式5.“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世界又是纷繁复杂的、美丑、善恶交织,这就要求我们“行己有耻”。引导我们辨别是非,作出正确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个人的情感好恶B.自身的愿望C.羞恶之心D.他人的评价6.明德华兴中学吴晓芳老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对初一的8个班共370个学生作了自控力检测,统计结果显示:自控能力很强的有38人,约占总人数的10%;自制力较差和很差的为55人,约占总人数的15%。增强自控力,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 B.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情C.对任何事情都不闻不问,视而不见 D.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