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2 课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2022 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知识目标:能够把握内容,读出词的韵律和情感。(2)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技能目标:学会赏析词句,感受词作豪迈风格。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情感目标:能够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活动一:积累字词1.正音正字发( ) 擎( ) 貂( )裘( )千骑( ) 卷( ) 遣( )2. 字词释义江城子:词牌名。密州:今山东诸城。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岁。聊: 。狂: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 。苍: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形容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太守:指作者自己。看孙郎:孙郎, 。这里借以自喻。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 。微霜: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会: 。挽: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活动二:积累文学常识1.作家作品苏轼(1037~1101),宋朝著名 、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又字和仲,号 ”,享年 66岁,南宋高宗朝乾通 6年,赠太师,追谥号“ ”。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与其弟 和其父合称为“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且与汉末“三曹父子”( 、 、 )齐名。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速记:韩柳三苏欧王曾)。 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元祐更化时,苏东坡认为新法并非完全不符合实际,故又反对彻底废除新法。绍圣绍述时,苏轼更被一贬再贬,最后直到现在的海南省。苏轼的失意与他的政治选择有很大关联。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2.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公元 1075 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阕 ,下阕 ,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3.文章体裁:豪放词。是形成于中国 的词学流派之一,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 。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 '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活动三:文章朗读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活动四:疏通文意,把握主旨。(一)全文翻译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大衣,带领随从千余膘马席卷过小山冈,威武雄壮。为了报答全城的人都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亲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当年的孙权,英姿勃发,意气豪放。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虽然两鬓已生白发,这又何妨!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也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请命,让我也能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那我一定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二)课文主题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 。(三)内容概括1、上阙:描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太守的英雄形象。(1)“狂”字总领上阙。(2)、出猎场面的壮阔:牵黄、擎苍、千骑卷平岗。(3)太守的英雄形象:亲射虎,看孙郞。弯弓劲射,英武豪迈,踌躇满志的太守形象。2、下阙:抒发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1)期盼朝廷重用:何日遣冯唐?(2)渴望为国效力:西北望,射天狼。(四)写作特色1、用典(1)亲射虎,看孙郎:引用了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比,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是以魏尚自喻,期盼得到朝廷重用。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3)西北望,射天狼:传说天狼星主侵略,所以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2、夸张: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突出了出猎场面之宏大,情感之豪壮。3、比喻:会挽雕弓如满月。运用比喻,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突出拉满弓的姿态强劲有力,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五)理解性默写1.老夫聊发少年狂, , ,锦帽貂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2.为报倾城随太守,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3. , ,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5.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诗句是: ,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7. 《 江 城 子 · 密 州 出 猎 》 中 抒 发 主 人 公 杀 敌 为 国 、 守 卫 边 疆 的 豪 情 壮 志 的 诗 句是: , , 。8.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 , 。!9.苏轼的“ , , 。”(《江城子·密州出猎》),在浓墨重彩的描绘出猎的场面后,又借用孙权射虎的典故,突出表现了自己的英勇形象。10.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1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作者以前人自喻,突出表现作者少年狂气的句子: , 。(1)“千骑卷平冈”中的“卷”换成“过”好不好?为什么?(2)上下阕中太守的形象怎样,他的特点是什么?(3)请对下阕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4)词的上片突出了一个“狂”字,热狂,如何来表现“狂”的?词的下片突出了一个“豪”字,豪迈,又是如何表现的呢?(5)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苏轼、辛弃疾词风比较苏轼、辛弃疾同为 词派,他们词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苏轼称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即已竖起了词体革新的大旗,与婉约派对阵,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突破了词传统的抒情模式和创作心态,把词的题材拓展到社会生活、个人情感的方方面面,扩大了词的境界,找回了词作者的抒情主体地位,或怀古,或讽今,多抒发文人士大夫的襟怀,影响深远,后人称之为“东坡体”。辛弃疾几乎只专注于词的创作,作品多,题材广泛,是豪放派词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豪放词人当之无愧的领袖。他的词被后人称为“ ”。比较本课所选苏、辛两首词,不难看出同为豪放一派,苏、辛词在风格上是不尽相同的。苏词豪放之中更多了些旷达、超迈、洒脱,具有浪漫气息;辛词豪放之中更多了些豪壮、劲健、悲慨,具有英雄气概。这与两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身世、气质、个性都是密不可分的。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场面盛大的“太守出猎图”。B.“卷平冈”极言速度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C.下阕借用“遣冯唐”的典故来表达情感和志向。D.最终词人如愿挽弓劲射、战场杀敌、气概非凡。2.苏轼称此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请以“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为例,分析苏词的风格特点。二、七仙中学开展“弘扬东坡文化”游五公祠研学活动,面对苏公雕像时,林志同学忍不住吟诵以下诗篇。请你参与。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林志同学说这首词气概豪迈,一个“ ”贯穿全篇,上片写出太守出猎盛大壮观的场面,“ ”三个字极言行走之快,体现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4.请结合作者的志向给同学们说说你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理解。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5.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发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了典故,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好处?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8.本词与《江城子·密州出猎》同属豪放派词作,请分析两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五、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9.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 ① ”极言行走之快,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特别突出词人的“狂气”;下片以抒情为主,写词人酒酣之后胸宽胆壮,表达了词人 ②。10.简要解释词中三个典故的含义,并分析典故与贯穿全词的“狂”有什么关联。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1.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12.本词结尾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3.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牵黄,右擎苍”刻画出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的出猎雄姿。B.“鬓微霜,又何妨”反问语气强烈,表达了词人仍然渴望报效朝廷的心愿。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词人以冯唐自比,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D.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方面来看,都体现了苏轼豪放的词风。14.结合上片内容,怎样理解词作中的“狂”?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卷”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场面之壮观,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和抖擞的精神。B.词的下片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冯唐自喻,表达词人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C.全词通过描写出猎时的场面,融叙事、用典、言志为一体,塑造了词人威武豪迈的形象。D.本词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表达他决心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16.“狂”字贯穿全词,“狂”是什么意思?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词人“狂”在何处?九、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7.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境界。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D.作者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诗人粗犷、豪放的风格。18.词中两次写到“射”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十、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9.有同学认为上片中“千骑卷平冈中”“卷”可以换成“过”,这样更好理解。你赞同吗?为什么?20.诗词中常用典抒怀,下列运用典故的诗(词)句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十一、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1.此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后人评价“着一狂字,而境界全出”。请试着品析“狂”的妙处。22.用典是这首词的特色,请任选一处,加以赏析。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3.词人运用“亲射虎”“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24.词人以“狂”字开篇,是如何来描写“出猎”这一场景的?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5.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叙事,写词人密州出猎的盛大场面;下阕抒怀,写词人请战,壮怀激烈。B.“卷平冈”三个字,极言速度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亲射虎,看孙郎”写词人在猎场驰骋,像孙权那样英勇无比,亲自射杀了老虎。D.本词结尾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26.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与本词“酒酣胸胆尚开张”都提到了“酒”这一意象。请简要说明两位作者分别借“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十四、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7.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城子·密州出猎》上片以情带景,记叙打猎场面,下片直抒胸臆,抒报国之志。B.《江城子·密州出猎》通篇押“ang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D.这两首词的“过片”特点有所不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突破了上下片内容各有所侧重的程式,下片词意紧承上片,抒情更加酣畅淋漓。28.两首词都以“白发”作为意象,抒发感情却大为不同,请简要分析。十五、阅读下面的两首古代诗歌,然后完成下面小题。【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警苍,锦帽貂,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 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9.以上两首古诗词,分别用①“ ”②“ ”三个字表达自己虽年老却不以为意仍愿为国效力的心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同是表达爱国之志,但运用的表现手法不一样:前者③ ,后者是虚实结合。30.《江城子·密州出猎》多处运用典故,任选一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 12 课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2022 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知识目标:能够把握内容,读出词的韵律和情感。(2)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技能目标:学会赏析词句,感受词作豪迈风格。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情感目标:能够把握词作主旨,体会词人的情感。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活动一:积累字词1.正音正字发(fā) 擎 (qíng) 貂(diāo)裘(qiú)千骑(jì) 卷 (juǎn) 遣(qiǎn)2. 字词释义江城子:词牌名。密州:今山东诸城。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岁。聊:姑且,暂且。狂:豪情。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黄犬。苍:苍鹰。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太守:指作者自己。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微霜:稍白。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会:定将。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活动二:积累文学常识1.作家作品苏轼(1037~1101),宋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 66岁,南宋高宗朝乾通 6年,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与其弟苏辙和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且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速记:韩柳三苏欧王曾)。 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元祐更化时,苏东坡认为新法并非完全不符合实际,故又反对彻底废除新法。绍圣绍述时,苏轼更被一贬再贬,最后直到现在的海南省。苏轼的失意与他的政治选择有很大关联。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2.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公元 1075 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阕叙事,下阕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家”。3.文章体裁:豪放词。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 '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活动三:文章朗读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活动四:疏通文意,把握主旨。(一)全文翻译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大衣,带领随从千余膘马席卷过小山冈,威武雄壮。为了报答全城的人都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亲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当年的孙权,英姿勃发,意气豪放。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虽然两鬓已生白发,这又何妨!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也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请命,让我也能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那我一定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二)课文主题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三)内容概括1、上阙:描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太守的英雄形象。(1)“狂”字总领上阙。(2)、出猎场面的壮阔:牵黄、擎苍、千骑卷平岗。(3)太守的英雄形象:亲射虎,看孙郞。弯弓劲射,英武豪迈,踌躇满志的太守形象。2、下阙:抒发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1)期盼朝廷重用:何日遣冯唐?(2)渴望为国效力:西北望,射天狼。(四)写作特色1、用典(1)亲射虎,看孙郎:引用了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比,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是以魏尚自喻,期盼得到朝廷重用。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3)西北望,射天狼:传说天狼星主侵略,所以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2、夸张: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突出了出猎场面之宏大,情感之豪壮。3、比喻:会挽雕弓如满月。运用比喻,将拉满的弓比作满月,突出拉满弓的姿态强劲有力,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五)理解性默写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2.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5.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8.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9.苏轼的“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在浓墨重彩的描绘出猎的场面后,又借用孙权射虎的典故,突出表现了自己的英勇形象。10.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1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作者以前人自喻,突出表现作者少年狂气的句子:亲射虎,看孙郎。(1)“千骑卷平冈”中的“卷”换成“过”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卷:形容飞马疾驰的样子。过:通过。“卷”写出千骑疾驰过平冈的气势,场面雄伟壮阔。“过”,经过而已,显得太过平淡。(2)上下阕中太守的形象怎样,他的特点是什么?本词作者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3)请对下阕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4)词的上片突出了一个“狂”字,热狂,如何来表现“狂”的?词的下片突出了一个“豪”字,豪迈,又是如何表现的呢?“狂”的表现:1)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2)出猎的队伍浩大;3)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4)以孙郎自喻。“豪”的表现:1)鬓微霜,又何妨;2)持节云中;3)会挽雕弓;4)西北望,射天狼。(5)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①亲射虎,看孙郎。自喻孙权,虽年纪已老, 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苏轼、辛弃疾词风比较苏轼、辛弃疾同为豪放词派,他们词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苏轼称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即已竖起了词体革新的大旗,与婉约派对阵,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突破了词传统的抒情模式和创作心态,把词的题材拓展到社会生活、个人情感的方方面面,扩大了词的境界,找回了词作者的抒情主体地位,或怀古,或讽今,多抒发文人士大夫的襟怀,影响深远,后人称之为“东坡体”。辛弃疾几乎只专注于词的创作,作品多,题材广泛,是豪放派词的集大成者也是南宋豪放词人当之无愧的领袖。他的词被后人称为“稼轩体”。比较本课所选苏、辛两首词,不难看出同为豪放一派,苏、辛词在风格上是不尽相同的。苏词豪放之中更多了些旷达、超迈、洒脱,具有浪漫气息;辛词豪放之中更多了些豪壮、劲健、悲慨,具有英雄气概。这与两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身世、气质、个性都是密不可分的。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场面盛大的“太守出猎图”。B.“卷平冈”极言速度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C.下阕借用“遣冯唐”的典故来表达情感和志向。D.最终词人如愿挽弓劲射、战场杀敌、气概非凡。2.苏轼称此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请以“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为例,分析苏词的风格特点。【答案】1.D 2.示例:苏词风格豪放乐观、旷达洒脱。“酒酣胸胆尚开张”,描写出猎后开怀畅饮,胆气更为豪壮的景象,充满洒脱豪迈之气;“鬓微霜,又何妨”写诗人年事虽高却不在意,甚至还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反问语气表现出苏轼的乐观旷达。【解析】1.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与分析。D.“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朝廷什么时候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我呢 到那时我终将把饰以彩绘的弓拉得像圆月,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军队的天狼星射下来。表述了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所以“最终词人如愿”的理解与分析有误;故选 D。2.本题考查诗词的风格特点。“酒酣胸胆尚开张”意思是:酒酣之后胸襟更开阔、胆气更豪壮。写出诗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充满洒脱豪迈之气;“鬓微霜,又何妨”意思是:鬓角稍白,又有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御敌报国。反问语气表现出苏轼的乐观旷达;所以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这两句词,可以看出苏词风格豪放乐观、旷达洒脱的特点。二、七仙中学开展“弘扬东坡文化”游五公祠研学活动,面对苏公雕像时,林志同学忍不住吟诵以下诗篇。请你参与。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林志同学说这首词气概豪迈,一个“ ”贯穿全篇,上片写出太守出猎盛大壮观的场面,“ ”三个字极言行走之快,体现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4.请结合作者的志向给同学们说说你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理解。【答案】3. 狂 卷平冈 4.“如满月”这里运用比喻修辞,作者勾勒了一个弯弓射箭的英雄形象。“天狼”喻指侵扰西北边境西夏军队。作者以形象的描绘,抒发了本人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内容理解。“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句意是: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轻狂,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冈。这首词气概豪迈,“狂”字为全篇定下纵情、豪放的感情基调;“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狩猎情绪激昂,精神抖擞。“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故第一空填写:狂;第二空填写:卷平冈。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句意为:我终将把饰以彩绘的弓拉得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本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拉满的雕弓比作满月,生动形象地描绘一个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天狼”喻指侵扰西北边境西夏军队。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本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企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以及驰骋疆场、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情怀。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5.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发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了典故,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好处?【答案】5. 密州出猎(出猎) 渴望报效祖国,为国杀敌立功 6.好处: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抒发了作者想要为国效力疆场抗击外地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解析】5.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句意是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这里描绘出太守带领随从去城外打猎的壮观场面。据此可以概括为:密州出猎或出猎。6.本题考查分析典故及其作用的能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思是: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遣冯唐”出自《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辩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仕途坎坷,此时调任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表现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杀敌报国的豪情;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8.本词与《江城子·密州出猎》同属豪放派词作,请分析两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答案】7.C 8.相同点:两首词都表现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爱国情怀。不同点:《江城子 密州出猎》表达了词人被贬密州后,渴望得到朝廷信任和重用的心情;《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解析】7.本题考查诗词理解和分析。C.结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知,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这些都是作者醉里梦里所思所见,是虚写,不是实写;故选 C。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对比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创作于作者知密州任上,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慷慨意气和壮志豪情。上片开头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迈气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过追忆早年抗金部队的阵容气概以及作者自己的沙场生涯,表达了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相同点:两首词都表现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爱国情怀。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绘了激烈的战斗场景,展现了他对战斗和胜利的渴望;而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也以打猎为喻,表达了他愿意为国家效力,保卫边疆的决心。不同点: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苏轼虽然被贬密州,但他仍然保持着少年般的豪情壮志,希望通过打猎等活动来展现自己的英勇和才能,以赢得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而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则表达了更深层次的感慨和无奈。他一生都致力于抗金斗争,但屡遭排斥和打击,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词中,他通过描述战斗场景和杀敌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报国无门的遗憾和愤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无奈和惋惜。五、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9.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 ① ”极言行走之快,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特别突出词人的“狂气”;下片以抒情为主,写词人酒酣之后胸宽胆壮,表达了词人 ②。10.简要解释词中三个典故的含义,并分析典故与贯穿全词的“狂”有什么关联。【答案】9. 示例:“卷平冈” 重获重用、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10.示例:“亲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这三个典故都表现了作者为国立功之志,也正是他“狂”之所在。【解析】9.本题考查对词句内容的理解。“千骑卷平冈”一句的意思为: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作者借助“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也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特别突出词人的“狂气”。下片以抒情为主,写词人酒酣之后胸宽胆壮,借助两个典故,表达了词人渴望重获重用,以报效国家,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10.本题考查对词的内容及运用典故的理解。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亲射虎,看孙郎”,孙郎,指的是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引用孙权当年搏虎的典故。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节”,即符节,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汉文帝曾派冯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处分,恢复他的官职。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被认为是主侵掠的,《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比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作者把它当作敌人的象征,表示将要紧握雕花的强弓,把他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弦上,看准那西北方的敌人,狠狠地射去。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本词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上阕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体现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据此可见,每一个“狂”字均能体现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而苏轼本人实则缺乏兵韬战略,词中抒发的情怀,不过是他的一种狂热的理想。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1.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12.本词结尾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答案】11.运用典故(引用典故)的写作手法 12.作者在结尾句表现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解析】11.本题考查写作手法。“亲射虎”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遣冯唐”运用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自己渴望重新得到任用的意愿。“射天狼”,“天狼”运用天狼星的典故,借指西夏的军队,表达自己为国抗敌的雄心。故“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都运用了用典的写作手法。12.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为: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也表现了自己愿意为国杀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3.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牵黄,右擎苍”刻画出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的出猎雄姿。B.“鬓微霜,又何妨”反问语气强烈,表达了词人仍然渴望报效朝廷的心愿。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词人以冯唐自比,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D.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方面来看,都体现了苏轼豪放的词风。14.结合上片内容,怎样理解词作中的“狂”?【答案】13.C 14.示例:“狂”即狂傲之气。外在表现是“左牵黄,右擎苍”,“狂”在自比孙权。其实,这种“狂”,其实指的是报效国家、壮心不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解释词语含义,联系文本内容,分外在表现和内心情感,意思对即可)【解析】1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C.“词人以冯唐自比”有误,应是以魏尚自比,抒发了词人希望朝廷能派遣像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的思想感情;故选 C。14.本题考查词句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狂”指人精神失常、发疯。又泛指理智失常、狂妄,引申指放荡、不受约束。词中的“狂”则是指狂傲之气。首先词人的“狂”表现在狂在外形:根据“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可知,词人行为举止狂,劲装出猎且全城百姓出动,规模盛大;其次,词人的“狂”表现为狂在内心:根据“亲射虎,看孙郎”“鬓微霜,又何妨”可知,词人以孙权自比,抒发雄心壮志,以“老”衬“狂”,充分表现出了词人豪情满怀,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结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知,词人通过运用冯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也是词人的内心的“狂”。据此作答即可。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卷”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场面之壮观,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和抖擞的精神。B.词的下片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冯唐自喻,表达词人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C.全词通过描写出猎时的场面,融叙事、用典、言志为一体,塑造了词人威武豪迈的形象。D.本词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表达他决心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16.“狂”字贯穿全词,“狂”是什么意思?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词人“狂”在何处?【答案】15.B 16.“狂”指轻狂、狂气;意气风发;狂傲;狂放,胸怀壮志词人形狂(行为狂、装束狂),从“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可看出词人心狂;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可看出词人自比孙权,可见语气之狂;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可看出词人不服老,可见心狂;词人虽被贬,但他仍然心系国家,心系百姓,渴望为国建功立业,这是进取之狂。【解析】15.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B.有误,下片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喻,表达词人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故选 B。16.本题考查词句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狂”本义指疯狗或狗发疯,转指人精神失常、发疯。又泛指理智失常、狂妄,引申指放荡、不受约束。首先词人的“狂”表现在狂在外形:根据“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可知,词人行为举止狂,劲装出猎且全城百姓出动,规模盛大;其次,词人的“狂”表现为狂在内心:根据“亲射虎,看孙郎”“鬓微霜,又何妨”可知,词人以孙权自比,抒发雄心壮志,以“老”衬“狂”,充分表现出了词人豪情满怀,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结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知,词人通过运用冯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也是词人的内心的“狂”。九、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7.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境界。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D.作者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诗人粗犷、豪放的风格。18.词中两次写到“射”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7.C 18.示例:“亲射虎”指亲自射杀猛虎,表达了词人的英勇豪迈之情;“射天狼”把射杀的目标对准入侵者,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解析】17.本题考查对词的理解与赏析。C.“遣冯唐”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委婉而含蓄地表明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来重新起用自己。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信任,建功立业的心情。故选 C。18.本题考查对诗词中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的把握。第一次“射”字出现在“亲射虎”,指亲自射杀猛虎,这里通过描绘自己亲自射杀猛虎的场景,展现了词人勇敢无畏、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风貌。第二次“射”字出现在“射天狼”,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立功的决心。十、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9.有同学认为上片中“千骑卷平冈中”“卷”可以换成“过”,这样更好理解。你赞同吗?为什么?20.诗词中常用典抒怀,下列运用典故的诗(词)句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B.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答案】19.不赞同。“卷”极言行走之快,写出出猎时的壮阔场面,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而“过”字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20.C【解析】19.本题考查炼字。“千骑卷平冈”的意思是: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以席卷而过的狂风来比喻疾驰的马队,一个“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之多,行走之快,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壮志以及踌躇的英雄气概。“过”只是路过、经过的意思,没有这种表达效果。所以不能换。20.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名(一样信任我)呢?词句用了冯唐的典故,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是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建功立业的志向。A.此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写出诗人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B.诗人采用对比的手法,引用项羽的典故,将历史的兴亡与自身的不幸联系在一起,更添凄怆之感,表达出对旧制度、旧政权的痛恨;C.此句用吕尚、伊尹的历史典故,两位人物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给诗人带来了希望和信心;D.运用勒石燕然的典故,表达了守边将士们思乡盼归与功业未成归期无计的矛盾心理;故选 C。十一、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各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1.此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后人评价“着一狂字,而境界全出”。请试着品析“狂”的妙处。22.用典是这首词的特色,请任选一处,加以赏析。【答案】21.“狂”字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豪迈纵情的感情基调,抒发了词人的雄健豪放,潇洒磊落。22.(1)“亲射虎,看孙郎”。以孙权自比,表现自己不仅限于猎场称雄,更有抗敌戍边的宏愿;(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自比魏尚,是以守边有方、成绩显著的统帅期许,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3)“西北望,射天狼”为射天狼的主旨做铺垫,含蓄委婉地将自己的报国之情表达出来。【解析】21.本题考查关键词句的赏析。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再从下面“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情景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理解愿望来看,这个“狂”字,抒发了词人的雄健豪放,潇洒磊落的情感。22.本题考查写作特点的赏析。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这首词有三处用典:1、亲射虎典故出处:出自《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作用: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2、遣冯唐典故出处:《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欺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少了六个首级),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辩白后,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作用: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射天狼典故出处: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比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作用: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我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综上所述,任选一处,加以赏析即可。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3.词人运用“亲射虎”“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24.词人以“狂”字开篇,是如何来描写“出猎”这一场景的?【答案】23.“亲射虎”,词人自比孙权,表明自己勇武可用;“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词人用以表明自己的报国之志。 24.①从词人的角度,词人“锦帽貂裘”,左手牵黄犬,右臂架苍鹰,雄姿英发,气势豪迈;②从随从的角度,“千骑”突出了随从众多,气势磅礴;③从百姓的角度,全城百姓倾城而出看太守狩猎,突出了场面的壮观。【解析】23.本题考查用典。“亲射虎,看孙郎”意思是: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孙权射虎的典故:孙权曾骑马射虎,马被虎抓伤,他用长枪投刺,虎被吓退。此处是苏轼以孙权自比,表明自己勇武可用。“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天狼”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被认为是主侵掠的.作者把它当作敌人的象征,又利用“狼”属于野兽,当在被射猎之列的联想。这里运用典故,表示自己将要(会)紧握雕花的强弓,把他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弦上,看准那西北方的敌人,狠狠地射去。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和报效祖国的决心。24.本题考查写法理解。根据“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可知,先写词人自己“出猎”的样子,头戴锦帽,身穿貂裘,左手牵黄犬,右臂架苍鹰,雄姿英发,气势豪迈;根据“千骑卷平冈”可知,写的围猎场面,“千骑”突出了随从众多,气势磅礴;根据“报倾城随太守”可知,写的是围观的场面,全城百姓倾城而出看太守狩猎,突出了场面的壮观。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5.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叙事,写词人密州出猎的盛大场面;下阕抒怀,写词人请战,壮怀激烈。B.“卷平冈”三个字,极言速度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亲射虎,看孙郎”写词人在猎场驰骋,像孙权那样英勇无比,亲自射杀了老虎。D.本词结尾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26.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与本词“酒酣胸胆尚开张”都提到了“酒”这一意象。请简要说明两位作者分别借“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25.C 26.《渔家傲·秋思》通过写“酒”,表达了守边将士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本词写酒酣之后心胸开阔、胆气豪壮,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解析】25.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C.有误,“亲射虎,看孙郎”,是说词人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而不是说他亲自射杀了老虎;故选 C 。26.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意思是: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借浊酒一杯,袒露出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本词“酒酣胸胆尚开张”意思是:我痛饮美酒,心胸仍然开阔,胆气更为豪壮。写酒酣之后胸宽胆壮,结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可知,这里的“酒”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十四、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7.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城子·密州出猎》上片以情带景,记叙打猎场面,下片直抒胸臆,抒报国之志。B.《江城子·密州出猎》通篇押“ang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D.这两首词的“过片”特点有所不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突破了上下片内容各有所侧重的程式,下片词意紧承上片,抒情更加酣畅淋漓。28.两首词都以“白发”作为意象,抒发感情却大为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27.C 28.《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苏轼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依然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自己,让自己有机会建功立业;《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表达辛弃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解析】27.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C.根据“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知,这是作者在梦境中对于往日军营生活的回忆,应为虚写。选项中“实写军旅生活”有误。故选 C。28.本题考查诗歌情感主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鬓微霜,又何妨”意为: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联系后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名(一样信任我)呢?可知,“鬓微霜,又何妨”表达苏轼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年老力衰,斗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十五、阅读下面的两首古代诗歌,然后完成下面小题。【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警苍,锦帽貂,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 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9.以上两首古诗词,分别用①“ ”②“ ”三个字表达自己虽年老却不以为意仍愿为国效力的心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同是表达爱国之志,但运用的表现手法不一样:前者③ ,后者是虚实结合。30.《江城子·密州出猎》多处运用典故,任选一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29. 又何妨 不自哀 用典 30.(1)亲射虎,看孙郎(自喻孙权,虽年级老,仍有少年狂气,意气风发)(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自己)(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解析】29.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①词中“鬓微霜,又何妨”是说,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据此可知填写“又何妨”;②“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可是诗人却“不自哀”,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据此可知填写“不自哀”;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名(一样信任我)呢?这里作者运用典故,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到边疆抗敌。据此可知填写“运用典故”。3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用典的分析。“亲射虎,看孙郎”,即“孙权射虎”的典故,出自《三国志》,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遣冯唐”出自《史记》,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而获罪削职。冯唐为之向文帝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射天狼”出自《晋书》,“天狼”是星名,词中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作者借此典故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喻指要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2课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pdf 第12课 江城子·密州出猎(导学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