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积跬步,至千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通过勾画关键语句理清故事情节。2、理清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体会其情感上的变化。3、体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感爱。激励学生树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刘老师有一句话送给大家,请齐读(人生的精彩在于探险。——霍金)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甚至还有深陷险境的时候,但也恰恰是这一些波澜起伏造就了我们的精彩人生。本节课,刘老师就要带大家走进一篇课文,他讲述就是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冒险经历,恰恰是这一场冒险的经历让他受益终生。这篇课文就是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既然是一篇冒险的课文,刘老师也给本节课设置了5个闯关环节,带大家也来一场冒险之旅。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哪5个环节,生齐读屏显内容:第一关:阅一阅 故事第二关:品一品 心理第三关:悟一悟 成长第四关:谈一谈 心语第五关:练一练 检测通关就能获得相应的称号和老师亲手设计的私人书签哦,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进入闯关模式吧!二、教学活动第一关:阅一阅故事关(成功将获得“故事大王”称号及书签)1、出示默读要求:(1)调整坐姿;(2)默读:不出声、不指读,不回头;(3)时间:3分钟;(4)读时圈点句画你认为重要的信息(故事六要素),读完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默读时教师板书(主板书:走一步,再走一步;副板书:故事大王、心理观察员、表达小天才、创写小能手、闯关小达人)。2、明确文章六要素(学生抢答)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下午地点:费城的悬崖上。人物:“我”、五个男孩、父亲。原因:游戏玩厌,去爬悬崖。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3、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56年前,“我”在费城和几个小伙伴爬悬崖,“我”在悬崖上遇险,并在父亲的帮助下脱险的故事。师:用两个词语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就是?(学生齐答,教师板书:遇险→脱险)过渡语:从遇险到脱险,“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呢?让我们走入第二关:品一品心理关。第二关:品一品心理关(成功将获得“心理观察员”称号及书签)1、“我”遇险前后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找出相关词句并概括。课件出示参考句式:我从 中读出“我”冒险前 的心理。我从 中读出“我”冒险时 的心理。我从 中读出“我”冒险后 的心理。学生回答。(板书:恐惧)师:就在“我”非常恐惧的时候,父亲来了!父亲又是如何做的呢?请同学们进行小组闯关模式,一起探究。2、小组合作闯关,屏显要求:组内两两结合,对话19-28段(一位扮演父亲,一位扮演儿子),并概括“我”的心理变化。明确:毫无信心→信心萌发→信心倍增→巨大的成就感屏显“我”的心电图(心理变化):冒险前(犹豫)——遇险时(恐惧→信心全无→信心萌发→信心倍增)——冒险后(巨大的成就感)过渡语:在父亲的指导下我终于爬下了悬崖,得到了一个怎样的启示呢?让我们一起走入“悟一悟成长关”。第三关:悟一悟成长关(成功将获得“表达小天才”称号及书签)1、学生自由读最后一段,再齐读“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2、作者从一个自然悬崖历险的故事,想到了怎样的生活哲理?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学生回答)板书:困难→成功,以小见大。3、这一次人生经历对劳莫顿·亨特的影响有多大呢?让我们通过“助读材料”来了解。屏显“助读材料”: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侦察任务,他需要驾驶一辆上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到德军本土。他一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素文岛,这个不难。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飞临德国,不难。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在悬崖上的一课。师:他就是作者莫顿·亨特,刚开始他非常怕死,但是他自己改变了想法。他所采用的方法就跟课文题目一样,采用了“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难变成小困难,逐一克服,终于取得成功。过渡语:学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感悟呢?让我们走入第四关:谈一谈心语关。第四关:谈一谈心语关(成功将获得“创写小能手”称号及书签)1、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为一名初一学生,学了本课你打算如何做?(学生回答,教师点评)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吴强的同名现代诗《走一步,再走一步》(师生配乐朗读)3、读到此处,相信同学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者经历“悬崖冒险”后的确成长了,并且明白面对不可能要试着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这每一小步里都有足够的勇气。根据课文内容老师写了一首小诗,请同学们带着对本文的理解帮老师补一两句,使小诗内容丰富。屏显:走一步,再走一步悬崖上哭泣的少年,在打破中踏出一条成长之路。左脚的走一步,击碎了嘲笑,冲破了讥讽;右脚的再走一步,迎来了曙光,走向了黎明。若问路在何方?万水千山,路在脚下。小乌龟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赢得赛跑;北极熊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栖息冰川;我们走一步再走一步,终能走向胜利的远方。路尽天绝处,一步再一步迎来朝阳。生命在不屈中绽放,希望在绝望处迸发,走一步再走一步,积跬步终至千里,千里之外终是星辰大海!4、学生默读后仿写、展示,师生配乐朗读。过渡语:同学们,本节课你学会用默读和圈点勾画的方法梳理文章中作者的心理变化了吗?让我们来练一练检测吧。第五关:练一练检测关(成功将获得“通关小达人”称号及书签)屏显要求:默读主题丛书4第97页《捅马蜂窝》,勾画心理变化的词句,理清作者的心理路程。学生默读圈点勾画→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三、课堂小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积跬步成大步,积大步至千里。——刘老师板书:积跬步,至千里。四、布置作业A层:(起步)完善课堂笔记;学完本课,请根据你的理解与收获为本文设计一个独特新颖的思维导图。 B层:(走一步)阅读主题丛书四第116页《时光背后的蜗牛》,勾画重点语句,并画出我的“心路历程” C层:(再走一步)仿照课文,完成一篇记叙你经历的冒险小故事,至少有两次心理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