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4.《花之歌》学习任务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效课堂】4.《花之歌》学习任务单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花之歌》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了解花的作用及其神韵和品格,体会作者想象的奇特。(审美创造)通过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奇特的想象。(文化自信)
任务一(预习)
课前任务:(布置预习内容)1.标:标出小节的序号。2.读:熟练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查:找关于作者纪伯伦的资料。纪伯伦,_________国人,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圈:圈出课文中的四字词例如:①硕大无朋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思:理清文中脉络。1.文中写了那两部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梳理文章内容)
文章内容梳理:活动一:猜猜“我”是谁?1.轻声读 1-4 自然段,看看它像不像一个谜语,如果你觉得像,说明你读懂了作者所描写的这个事物的特征。谜底(我是谁?)谜面描述谜底特征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有说一遍……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2.作者为什么不用生活化的语言直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将谜底特征的部分连起来就是一首用生活化语言写的《花之歌》,与作者的《花之歌》有什么不一样。活动二:猜猜“我”到底是谁 把诗歌中的“我”改成“她”,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猜猜“我”到底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链接 1:纪伯伦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12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1898 年,15 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四年后返美,在接下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病魔先后夺走了他的母亲等三位亲人,他只能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社会的底层。1908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资助赴巴黎学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1911年,他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当他感到死神即将降临后,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耀眼,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写作,直到 48 岁英年早逝。资料链接 2:我宁愿是一个最渺小的人,心怀梦想以及实现梦想的愿望,也不愿意去做一个失去梦想和愿望的最伟大之人。--纪伯伦活动三:“我”在做什么把自己当作花读一读第5~7小节,这几个小节写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设:作者的情感借花来表达,全文用“我”来描述使文章含蓄而有趣,含蓄的表达是诗歌的又一特点。活动四:默读“阅读链接”中的《杨柳与水莲》默读“阅读链接”中的《杨柳与水莲》,完成表格题目现实精神杨柳与水莲说说这段文字与《花之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同样的夜,杨柳与水莲的感受为什么会不同?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课后练习)
1.仿写小试,共享诗歌之乐 每个人都是诗人,都会因某一特殊的时刻触发心底的诗意,让我们拿起笔,写写属于我们自己的诗。1)小组讨论确定写作对象。2)仿照《花之歌》每人先写一小节,交流整合为一首诗。3)交流确定这首诗要明确表达的情感,构思能表达情感的语句补充到诗歌里。4)把修改、整合好的诗歌读一读,欣赏自己小组的创作。2.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第_________人称的写法,把花赋予了人的行为和思想,想象很奇特。从文中说“我”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我”是花。
拓展资源推荐
推荐阅读纪伯伦《雨之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