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伟大的改革开放学案(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伟大的改革开放学案(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3.1伟大的改革开放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和历程,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性质和历史必要性。
2.理解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感悟改革开放的意义。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定“四个自信”。
科学精神: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改革开放。
公共参与: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学习重难点】
1.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和历程;改革开放的性质和历史必要性;改革开放的意义。
2.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性质和历史必要性
【预习新知】
改革开放的进程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序幕)
(1)内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 的重大决策。
(2)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开启了
和 新时期。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得以推进, 迅速发展。
2.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注意两个大脉络:改革脉络、开放脉络)
(1)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2) 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①1980年,四个 设立,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②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8年,海南建省,并开辟为经济特区。
④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1)标志:1992年邓小平 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 目标。
(2)表现:
①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②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 。
③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4.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对外开放(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
(1)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 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 作用和更好发挥 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3)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 新格局。
改革开放的意义
1.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____________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______________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__________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实践充分证明:_____________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 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___,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_____________,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______。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_________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易错提示】
1.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判断理由:
改革开放的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基于执政需要而作出的决定。( )
判断理由:
3.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
判断理由:
4.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
判断理由: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了市场化改革方向。(  )
判断理由:
【巩固训练】
1.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向前发展。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解读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
③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④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45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现在,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
①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是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③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中国的面貌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高一学生小明想要以“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为友”为题办一期展览,你将建议他选取以下资料中的部分及顺序为( )
①乡土星火,意料之外显活力
②治理整顿,南方谈话春风再出发
③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
④民心思变,邓公顺应时势开国门
⑤设立自贸区,对外开放新阶段
⑥加入世贸,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A.①→④→⑥→⑤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⑤ D.④→③→⑥→⑤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选项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③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1919),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1949),是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70周年(1954),是中美建交45周年(1979),下列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认识准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2023年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一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43199亿元,同比增长0.03%。其中,出口195543亿元,增长0.4%;进口147656亿元,下降0.5%。110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面对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态势。据此可以推断出( )
①中国保障外商合法权益,推动了外商投资收益增长
②中国经济循环有效畅通,外贸新动能得以加速释放
③中国抢抓经济复苏机遇,化解了世界经济潜在风险
④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劲,对外贸易秉持正确义利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从“鸡毛换糖”到“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从贫穷落后的传统农业小县到全国经济强市,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不断书写着市场建设、经济发展的传奇故事。这有力地佐证了改革开放( )
①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使中华民族逐步富起来、强起来
④构筑起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202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强调加大对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开展科技研发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若干措施的印发( )
①表明我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为各国发展提供机遇
②有利于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提高创新能力
③反映了国际分工和贸易全球化深入发展
④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的重大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宝安(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40多年建设,深圳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经济奇迹充分表明( )
①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
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③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某校同学在探究“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课题中,收集到如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④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而不是标志着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故①不选。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故②不选。③④:根据教材可知,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故③④正确。
2.答案:D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的看法是错误的,①排除。本题考查的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原因,而“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强调了改革,应该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况且“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强调的是要求或者措施,而不是“原因”,②排除。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中国的面貌,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④正确。故选D。
3.答案:D
解析:④: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即“民心思变,邓公顺应时势开国门”,④排在第一位。③: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即“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③排在第二位。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⑥排在第三位。⑤:2013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于上海,⑤排在第四位。故④→③→⑥→⑤符合题意。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激发了乡村活力,这强调的是对内改革,①不符合题意,②: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这主要强调的是对内改革,②不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①③符合题意。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②说法错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④说法错误。
5.答案:D
解析:①:五四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正确。
②:三大改造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
③: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错误。
④: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④正确。
故本题选D。
6.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了我国外贸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态势,没有体现保障外商合法权益,推动外商投资收益增长,①不符合题意。面对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态势,据此可以推断出中国经济循环有效畅通,经济发展韧性强劲,在对外贸易中秉持正确义利观,外贸新动能得以加速释放,②④符合题意。中国抓住了经济复苏机遇实现进出口贸易总体平稳增长,但“化解了世界经济潜在风险”的说法夸大了中国的作用,③错误。
7.答案:C
解析:义乌的发展有力地佐证了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②③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①项表述错误;材料未涉及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④项排除。
8.答案:A
解析:外资研发中心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对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开展科技研发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表明我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为各国发展提供机遇,有利于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提高创新能力,①②符合题意。加大对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开展科技研发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反映了国际分工深入发展,但不涉及贸易全球化深入发展,③不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是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的重大举措,④不选。
9.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①表述错误。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根本变革,③表述错误。②④正确切题。
10.答案:B
解析:①正确,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②错误,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而不是达到新的水平;③错误,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④正确,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