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丶发展和完善学案【学习目标】1、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2、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形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科学精神: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3.公共参与:自觉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学习难点: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预习新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邓小平理论①创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②主要内容: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创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为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内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内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地位: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2)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一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易错提示】1.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判断理由:2.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了市场化改革方向。( )判断理由:3.邓小平理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判断理由:4.“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时毛泽东提出来的。( )判断理由: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判断理由:【巩固训练】1.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不同发展时期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创立、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③科学发展观: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人民性、科学性等鲜明特质。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十个明确”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②贯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正确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③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④推动中华民族首次实现了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不同于毛泽东等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由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更与曾经实践过的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相区别。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①植根于社会主义土壤,具有以往社会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赢得国际竞争的最大优势所在③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缺陷④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形成于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立足时代之基,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提供了具体方案②顺应时代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直面风险挑战,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④坚持与时俱进,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这条道路( )①要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②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④需要继承传统文化,发展中华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2023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 )①证明了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②折射出科技发展是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③说明“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的显著优势④得益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指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与优势不是自封的,是在比较中得出来的,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中,放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大背景中,用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方法才能认识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与优势”在哪里?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道路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道路②理论特色: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当代中国实践③制度特色:能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④文化特色: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制度优势更加彰显。我们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①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③通过改革开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④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以“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能”的世界之问。深入理解这些重大论断有助于我们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把握主动,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走向成功”,从而创造新的中国奇迹。“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 )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③揭示了社会主义普遍性中包含着中国实际的特殊性④深化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阐释了中国之治的密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邓小平理论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科学发展观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④正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②对应错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③对应错误。选B。2.答案:C解析:①错误,“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②③正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正确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④错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故选:C。3.答案:B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也不同于由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更与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相区别,这是因为其植根于社会主义土壤,具有以往社会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缺陷,①③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其他传统社会主义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后形成和发展的,并不形成于革命、建设的实践中,④错误。故选B。4.答案:D解析:②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反映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应时代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与时俱进,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当代中国现实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方案。③(×):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糟粕也有精华,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答案:B解析:②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②③符合题意。①: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①错误。④: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④错误。6.答案:D解析:材料中成就的取得说明了我国的制度优势,也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理论的指引,③④正确,科技成就不能证明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而且我国目前仍然是发展中国家,①错误;二十大报告中支出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②错误。7.答案:A解析:①③:道路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制度特色:能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①③说法正确。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不是实践的“基础”,②说法错误。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全面继承”错了,④说法错误。8.答案:C解析:①:“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这不是我国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原因,①不符合题意。②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②④正确。③: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③错误。故本题选C。9.答案:D解析: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①错误。“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阐释了中国之治的密码,②④正确。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③错误。10.答案:C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