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八上:2.1 地形和地势(课件59张+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八上:2.1 地形和地势(课件59张+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59张PPT)
第二章 · 第一节
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
节选
毛泽东
播放视频
问河流:为何湘江“北去”、“百川东到海”?
WHY DOES THE XIANG RIVER "GO NORTH" AND "ALL RIVERS REACH THE SEA EAST"
03
问气候:为何这“寒秋”会“层林尽染”?
Q: WHY DOES THIS "COLD AUTUMN" HAVE "LAYERS OF FORESTS DYING"
02
问地势:试看这辽阔大地,孰“高”孰“低”?
ASK ABOUT THE TERRAIN: JUST LOOK AT THIS VAST LAND, WHICH ONE IS "HIGH" AND WHICH ONE IS "LOW"
01
TERRAIN AND TOPOGRAPHY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我有一个期待
TERRAIN AND
TOPOGRAPHY
观、寻、析、画
“观”——能运用相关图文资料,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并认识到地形、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
01
“寻”——能够说出我国某区域中主要的山脉、地形区名称及分布特点,了解区域基本特征,感受祖国大好山河。
02
“析”——能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地形地势分布的总体特征及地理意义,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03
“画”——学会绘制简要的山脉、地形区分布示意图,并能简要的分析家乡主要的地形地势特点及影响,在生活中能够运用地形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04
学习目标
概念区分
地表的各种各样的形态。主要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01
地形
01
指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
01
地形区
02
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态势。包括地表形态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差或坡度的陡缓。
01
地势
03
01
平原
A
01
华北平原
B
01
东北平原
C
01
高原
D
01
盆地
E
01
西高东低
F
地形类型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观”——地形类型
Terrain and Topography
TERRAIN TYPE
山地
33%
高原
盆地
丘陵
平原
26%
19%
12%
10%
- 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
P24图2.3 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山地
33%
高原
26%
盆地
19%
平原
12%
丘陵
10%
- 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
P24图2.3 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我国的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山地?
山区?=山地?
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山区(p23)。
山地
崎岖的高原
丘陵
平原面积狭小
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2/3
THE PROPORTION OF MOUNTAINOUS AREAS IN THE TOTAL AREA OF THE COUNTRY
我国的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 ,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
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P23图2.2 中国地形的分布
知识补充
SUPPLEMENTATION
山脉:成条带状分布,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
山脉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
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 ,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
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
知识补充
SUPPLEMENTATION
山脉:成条带状分布,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
山脉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
东—西走向
南—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弧形
东北—西南走向
常见的山脉走向有以下几种
合作探究——“寻”
结合图2.6,小组合作完成相同走向的山脉判读
P25图2.6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
第1组
东西走向山脉
Group 1
第2组
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Group 2
第3组
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Group 3
第4组
南北走向山脉
弧形山脉
Group 4
大巴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贺兰山
六盘山
喀喇昆仑山脉
台湾山脉
长白山脉
巫山
雪峰山
阿尔泰山脉
天山山脉
小兴安岭
祁连山脉
秦岭
南岭
大别山
昆仑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
阴山山脉
燕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武夷山脉
横断山脉
唐古拉山脉
大巴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贺兰山
六盘山
喀喇昆仑山脉
台湾山脉
长白山脉
巫山
雪峰山
阿尔泰山脉
天山山脉
小兴安岭
祁连山脉
秦岭
南岭
大别山
昆仑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
阴山山脉
燕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武夷山脉
横断山脉
唐古拉山脉
脉的分布
中国陆上主要山
MAIN MOUNTAIN RANGES LAND CHINA
我国主要山脉走向 (笔记写在P25顶部!)
归纳总结
山脉走向
主要山脉
东—西
东北—西南
西北—东南
南—北
弧形
天山—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南岭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阿尔泰山脉;
祁连山脉;
小兴安岭;
喀(ka)喇(la)昆仑山脉
贺兰山;
六盘山 ;
横断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唐古拉山脉




“寻”——位于省级行政区分界线上的山脉
Terrain and Topography
TERRAIN TYPE


太行山


巫山

甘/陇
祁连山


武夷山


昆仑山
大巴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贺兰山
六盘山
喀喇昆仑山脉
台湾山脉
长白山脉
巫山
雪峰山
天山山脉
祁连山脉
秦岭
南岭
大别山
昆仑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
阴山山脉
燕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武夷山脉
横断山脉
唐古拉山脉
天山山脉、阴山和燕山
1
昆仑山脉、秦岭和大别山
2
喜马拉雅山和南岭
3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
5
长白山和武夷山
6
贺兰山和横断山
4
ASK VAST EARTH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盆地、平原、丘陵镶嵌其中。
MOUNTAINS FORM THE "SKELETON" OF THE TERRAIN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寻·地形区
四大盆地
四大高原
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
其实很简单,按照大致方位记就好
ACTUALLY, IT'S VERY SIMPLE. JUST REMEMBER THE APPROXIMATE ORIENTATION
P23图2.2 中国地形的分布
横断山脉
巫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对照地图,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表中
横断山脉
巫山
太行山脉
大兴安岭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两侧
东侧
山脉
北侧
南侧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三山夹两盆
THREE MOUNTAINS WITH TWO BASINS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昆仑山脉
天山山脉
阿尔泰山
B
C
A
D
J
I
K
F
E
G
H
L
M
N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说出地形区
NAME THE TERRAIN AREA
和山脉
点击对应字母查看
析——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合作探究
山区面积广大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24的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简要举例。
山地
33%
高原
26%
盆地
19%
平原
12%
丘陵
10%
山地
33%
高原
26%
盆地
19%
平原
12%
丘陵
10%
山区
69%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交通运输困难不利于开发利用。
山区面积确实占比很高,如果能因地制宜,也可以发现很多有利条件。
有利

FOREST
有利

地面崎岖
交通不便
自然灾害
基础建设难度大
析——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地(骨架)
平原—3个
高原—4个
盆地—4个
丘陵—3个
东西走向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南北走向山脉
弧形山脉
影响
辩证的看待
利与弊
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堂小结
在纸上绘制山脉简图,标注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东南丘陵。
课后任务——画
TERRAIN AND
TOPOGRAPHY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IVERSE TERRAIN TYPES, VAST MOUNTAINOUS AREAS
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Terrain and Topography
TERRAIN TYPE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 -154.31米
珠穆朗玛峰 8848.86米
P27图2.9
观察P27图2.9,说出我国的海拔高低特点。
西部 中部 东部
海拔


地势:西高东低
- 图2.9 中国36°N剖面图-
海拔/米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黄河
黄河
黄河
兰州
六盘山
青岛
有两位同学各自画出一幅我国地势从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
你能说出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不同?
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
Can You Tell Me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rrain Reflected In These Two Pictures
TERRAIN AND TOPOGRAPHY
地势不但西高东低,而且呈阶梯状分布。
回顾: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的地势特征
“析”——中国地势分布
Terrain and Topography
TERRAIN TYPE
P27图2.9
>4000米
<500米
1000-2000米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类型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P27图2.9
昆 仑 山 脉
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雪峰山
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
—雪峰山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巫山
“寻”——读图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三级阶梯的山脉分界线
P27图2.9
青藏高原
准噶尔盆地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横断山脉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辽东丘陵
华北平原
山东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柴达木盆地
“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主要地形
Terrain and Topography
TERRAIN TYPE
第一阶梯 –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为主
第二阶梯 – 主要地形
高原、盆地
第三阶梯 – 主要地形
平原、丘陵
合作探究—“析”
海拔/米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特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27、P29的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简要举例。
例:对气候和农业、河流流向与交通、能源开发等的影响。
合作探究—“析”
海拔/米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 地势特征的影响-
对气候: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对河流、航运: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
合作探究-析
P29图2.11 中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
观察图中水电站的分布位置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阶梯交界处
落差大、水流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我国年平均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
P28图2.10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

























1.填出作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的名称。
FILL IN THE NAMES OF THE MAIN MOUNTAIN RANGES THAT SERVE AS THE BOUNDARY OF THE TERRAIN LADDER IN CHINA.
2. 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的名称填入表中。
Fill in the names of the four major plateaus, four major basins, three major plains, and southeast hills in the table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位置最北,降水稍多
地势最高,“聚宝盆”
紫色盆地,“天府之国”
面积最大,沙漠广布
地势低平,“黄土地”
面积最大,“黑土地”
东西狭长,“鱼米之乡”
课堂小结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
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
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昆—祁—横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太—巫—雪
影响
对气候
对河流、航运
水能资源
课堂练习
1.小明在复习时对下面的地形和河流的特征有点混淆,你能帮他选一选,以下描述我国的是( )
A.地势中高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B.地势东高西低,多数河流东流入海
C.地势西高东低,多数河流东流入海
D.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河流南流入海
1/3
课堂练习
2.我国“神舟”系列号飞船返回舱为安全着陆所选择的理想地点是( )
A.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3
3.下列山脉,既属于东北 — 西南走向,又位于南方地区的( )
A.武夷山脉 B.秦岭 C.南岭 D.大兴安岭
北方
青藏高原
QINGHAI-TIBET PLATEAU
世界上海拔最高、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世界屋脊”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牦(mao)牛
内蒙古高原
QINGHAI-TIBET PLATEAU
地面平坦
蒙古包
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
loess plateau
千沟万壑
窑洞
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
喀斯特地貌崎岖不平
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分平
塔里木盆地
Tarim Basin
我国面积最大盆地,内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胡杨林;
准噶尔盆地
The Junggar Basin
我国纬度最高的大盆地
ga
柴达木盆地
The Junggar Basin
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被称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
Sichuan Basin
内有成都平原
“紫色盆地”
“天府之国”
东北平原
Northeast China Plain
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白山黑水,沃野千里(黑土)
华北平原
Northeast China Plain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黄土)
长江中下游平原
Yangtze Plain
河湖星罗棋布
鱼米之乡2.1《地形和地势》
教材版本 人教版 适用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预计3课时
一、课标要求和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地形的特征。 课标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新课标中体现了对学生四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会阅读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中准确指出中国的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位置及知道这些地形区的主要特征;第二层次,通过观察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归纳总结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的特点:第三层次,透过中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理解山区面积广大的中国地形特点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势对农业、 交通、能源的影响:第四层次,让学生学会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辦证地看待客观地理事物,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
1.“观”——能运用相关图文资料,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并认识到地形、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2.“寻”——能够说出我国某区域中主要的山脉、地形区名称及分布特点,了解区域基本特征,感受祖国大好山河。——区域认知 3.“析”——能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地形地势分布的总体特征及地理意义,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经济发展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综合思维 4.“画”——学会绘制简要的山脉、地形区分布示意图,并能简要的分析家乡主要的地形地势特点及影响,在生活中能够运用地形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地理实践力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策略
1.重点: 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及其影响; 主要山脉、地形区的地理位置及主要特征; 2.难点: 主要山脉、地形区的识记及判读。 3.处理策略: 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地理名词的掌握及地形区的分布。
四、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应目标
导入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节选设问引入,引导学生关注地形、气候、河流影响自然环境的实例。 探究思考 通过视频、设问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关注学科融合。
环节一 引导学生先对主要概念进行区分: 地形、地形区、地势 举例让学生区分 概念区分 易混概念区分
环节二 观—地形特征 结合课本P24图2.3 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让学生直观了解中国各地形面积占比,引导学生得出我国地形特征结论; 提醒学生关键词勾画。 关注各地形面积比例,知道我国山地占比约为1/3,结合课本,得出我国地形特征结论。 关键词勾画。 掌握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 山区=山地? 山区与山地的概念区分 了解山区、山地的概念,知道面积上“山区>山地”,掌握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狭小。
转承过渡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山脉构成了大地的骨架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盆地、平原、丘陵镶嵌其中。
环节三 寻—山脉 (走向判读与名称、位置识记) 知识转承,关注山脉的概念区分,引入山脉的走向(结合方位坐标) 画出方位坐标,关注山脉的走向。 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位置、走向
发布合作探究任务: 结合图2.6,小组完成山脉走向的判读 教师指导、点拨,提醒按照走向写山脉名称 小组合作探究,识记山脉名称能够、走向、位置。
表格归纳、强调易错字、笔记完善
寻——能力提升:位于省级行政区分界线上的几列山脉
环节四 寻——地形区的判读 结合七下亚洲地形中学习到的部分中国地形区,结合P23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引导学生识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通过触控动画与超链接呈现各地形区的主要特征; 提醒学生规范补充笔记。 结合图文资料,掌握各地形区主要特征; 补充关键词,规范写笔记。 掌握主要地形区名称、分布及主要特征
结合课本P25—26活动3,引导学生灵活判读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对照地图,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表中。
补充:三山夹两盆
知识融合挑战:教师指图,学生接龙答,难度递增;或者学生指图,学生答,增加互动性。
转承过渡 山区面积广大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环节五 析——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布合作探究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课本P24的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简要举例。 影响分为两大类: 有利:林牧游矿 不利:交通、灾害、基础建设等(补充图文资料)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情况引导。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举例并简要分析 认识到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师生合作)
课后任务——画: 在纸上绘制山脉简图,标注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东南丘陵。
第二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应目标
环节一 阅读材料 展示P26图文资料,呈现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点; 提醒学生勾画关键词。 掌握中国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勾画关键词。
环节二 观、析——地势特征归纳 呈现课本P27图2.9,引导学生结合上一课时的内容说出主要地形,结合表格简单填写,得出结论。 归纳:西高东低。 结合所给地图,说出主要地形。 掌握中国的地势特征,并能说出与地形特征的区别
呈现课本P27图2.9,引导学生判读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及主要地形区,得出结论;提醒学生勾画关键词。 归纳: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读图判读,得出结论。 关键词勾画。
概念区分:地势特征、地形特征
环节三 析、寻——阶梯分界线及各阶梯上的地形区 呈现课本P27图2.9,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阶梯分界线; 提醒关键词勾画。 说出阶梯分界线上的主要山脉; 关键词勾画。 掌握阶梯分界线上的主要山脉
引导学生说出各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教师指图,学生说图。 说出各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 掌握各阶梯主要的地形类型。
转承过渡 地势特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环节四 析——合作探究 发布合作探究任务: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27、P29的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简要举例。 教师引导学生可从气候和农业、河流流向与交通、能源开发等方面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补充;提醒关键词勾画、知识补充。 小组合作,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关键词勾画、笔记补充。 认识到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与交通、能源开发的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辦证地看待客观地理事物,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知识巩固 核对答案 完成课本P28活动1、2题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师生合作)
五、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地形类型多样 1.主要地形: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2.主要山脉:(此部分可在黑板上画大致略图) (1)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燕山 昆仑山脉—巴颜喀拉山脉—秦岭—大别山 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小兴安岭、祁连山脉 (4)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唐古拉山脉 【第二课时】 二、我国地势特征: 1.西高东低 2.呈阶梯状分布 3.阶梯分界线: 一、二级阶梯:昆—祁—横 二、三级阶梯:大—太—巫—雪 4.地势特征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