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2. 熔化和凝固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我们曾学过很多描写雪的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你知道一片雪花有几个角吗?新课导入在显微镜下,你会发现:每片雪花都由六角形小冰粒组成。像这样有规则结构的固体叫作晶体。认识晶体进行新课钼铅矿石英巴西石岩盐黄铁矿常见的晶体:食盐、糖、海波、许多矿石和各种金属等。非晶体玻璃也是固体,但压碎后的碎块却没有像晶体那样的规则形状,所以它是非晶体。松香蜂蜡沥青常见的非晶体:松香、蜂蜡、沥青等。明矾石膏水晶食盐铜矿石祖母绿原石玻璃蜂蜡橡胶塑料松香沥青常见的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晶体有规则结构,非晶体没有规则结构。区别固体的熔化火山冰川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作熔化。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固。熔化凝固固态液态露水凝结浇注钢水冰川融化实验探究 固体的熔化的规律设计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和蜂蜡的熔化规律。分别对海波和蜂蜡两类不同的物质加热,并记录相关数据。晶体的熔化点击画面播放非晶体的熔化点击画面播放海波的熔化图像蜂蜡的熔化图像结果记录海波的熔化曲线分析: ①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B物质是固态,吸热升温海波的熔化曲线分析:③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④CD段对应的时间段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物质是液态,吸热升温。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蜂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① 蜂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 ②能看出蜂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熔化的吗?不能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度不断上升。晶体: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归纳小结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作熔点。注意: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非晶体没有熔点。实验表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_。吸收保持不变一些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单位:℃钨 3410 铜 1083 锡 232 固态甲苯 -95硼 2300 金 1064 碘 113 固态酒精 -117纯铁 1535 锶 769 海波 48 固态氮 -210钢 1515 铝 660 水 0 固态氧 -218灰铸铁 1171 铅 328 固态水银 -38.8 固态氢 -259小资料024681012143640444852566062ABCD海波的凝固图像液体的凝固液体凝固过程点击画面播放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叫作凝固点。注意: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液体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1.温度要达到凝固点;2.能够继续放热。晶体凝固的条件:固体 相同点 不同点 熔化条件 凝固条件晶体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有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和凝固过程 温度不变 达到熔点持续吸热 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非晶体 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 温度不断升高 吸热 放热比较晶体和非晶体异同火山爆发后突然间,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喷出,像炼钢炉里流出的钢水一样流淌,这就是火山爆发。岩浆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按下列顺序,在火山口周围形成具有层理构造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对火山周围矿物的熔点高低与分布的关系,你有什么推测?请和同学进行讨论。课堂小结熔化和凝固晶体与非晶体固体的熔化液体的凝固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应用1.在通常情况下,冰水共存时的温度是多少?这时的状态对应熔化曲线(如图)中的哪一段?通常情况下,冰水共存时的温度是0℃,此时的状态对应熔化曲线中的BC段。冰的熔化曲线(计算机绘制)随堂练习2.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请根据图中的曲线判断这种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该物质是非晶体。3.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根冰棍,打开包装后立刻用舌头舔冰棍,舌头就被“粘”在冰棍上了,这是为什么 舌头上有水,舌头紧贴冰棍,由于冰棍温度很低,舌头上的水放出热量,凝固成冰,所以舌头被冰棍“粘”住。4.橘农们常常在霜冻来临前给橘子树喷水,避免由于温度下降而冻坏橘子。这些措施有什么道理 霜冻来临,气温降低,橘农们给橘子树喷水,水凝固成冰放出热量,使橘子的温度不会降得太低,能避免橘子被冻坏。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熔化和凝固.pptx 凝固.mp4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mp4 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