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3.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 汽化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衣服中的水去了哪里?新课导入萦绕群山的雾气,天空翻涌的云海又是什么变成的?水开了从液体到气体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水沸腾了!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进行新课在气球或塑料袋中滴入酒精,挤出空气后扎紧口。放入热水中,请观察现象。现象探究:汽化现象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想想看,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又有什么变化?讨论塑料袋膨胀,酒精液体消失。塑料袋变瘪了,内壁附着小液滴。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液体去哪了?最后塑料袋里的小液滴是什么?为什么?是酒精,因为水没有进去。袋中的酒精受热变成了气体,所以塑料袋膨胀。分析结论: 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作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2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作液化。小结水“开”了这一生活用语,在物理学中我们称之为“沸腾”。1.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水沸腾时有什么特点?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思考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2.实验器材: 温度计、秒表、烧杯、铁架台、酒精灯、陶土网、水、纸盖。点击播放视频3.实验步骤: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温度/℃ 80 84 88 92 96 100 …现象 未沸腾 沸腾 …4.实验数据及图像:沸腾前,水吸热温度升高。沸腾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温度变化规律:分析思考水沸腾后,继续对水加热,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停止加热后,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实验结论: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总结归纳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不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一些物质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单位:℃液态铁 2750 甲苯 111 液态氧 -183液态铅 1740 水 100 液态氮 -196汞 357 酒精 78.5 液态氢 -253亚麻仁油 287 液态氨 -33.5 液态氦 -268.9小资料思考“小资料”中的液体沸点为什么要标注“标准大气压”?液体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1.湿衣服无论是在温度高的夏天,还是在温度低的秋天,都能变干,这说明什么?2.湿衣服弄成一团,衣服的外边干了,但是里边还没干,为什么呢 3.为什么晾衣服要把衣服展开并放在通风处?思考蒸发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因素:1.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 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大,蒸发越快。总 结加快蒸发应 用晾衣服吹头发晒鞋子烘干机晒谷稻扫积水沸腾 蒸发不同点 温度条件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温度变化相同点液体的蒸发和沸腾的比较沸点任何温度液体内部和表面只在液体表面剧烈缓慢沸腾时温度不变温度降低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蒸发和沸腾的分子运动模型蒸发沸腾汽化汽化沸腾蒸发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在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都在发生的的汽化现象。课堂小结1. 如图所示是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此图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水在AB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在AB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水在BC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水在BC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随堂练习2.《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A.升高了湿纸的温度B.增大了湿纸的表面积C.改变了湿纸中的液体D.加种快类了湿纸表面的空气 流动A3. 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A.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量D.以上说法都正确C4.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市夏季炎热,常年干旱少雨,自古就有“火洲”之称。为了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当地人们修建了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如图)。请分析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蒸发的。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及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有关。坎儿井在地下,井内的水温比外界的低,相当于降低了水的温度,它还可以减少水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减慢水面空气的流速,从而减少水的蒸发。课后作业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共21张PPT)第2课时 液化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新课导入你能解释下列现象吗?玻璃上的小水珠是如何形成的?夏天吃冰淇棱,揭开包装冒“白气”早晨树叶上的露水是如何形成的?进行新课从气体到液体点击图片播放视频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作液化。水蒸气小水珠遇冷点击画面播放1.降低温度;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气体经压缩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2.压缩体积。(局限于部分气体)水蒸气的液化图解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固体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液体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出热量。水沸腾时温度不变,那么酒精灯所供给的能量跑到哪里去了 演示实验 汽化、液化中的吸热和放热点击画面播放物态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液体在汽化过程中 热量,气体在液化过程中 热量。吸收放出实验结论液体不仅在沸腾过程中吸热,在蒸发过程中也吸收热量,可以使液体和它周围的环境温度下降。电冰箱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海洋中的水,吸热蒸发,形成水蒸气,并带走大量能量。水蒸气进入大气后,聚集为小液滴和小冰晶,形成云,并释放能量,这是大气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大气有了充足的能量,就可能形成剧烈的天气现象,如雷电、暴雨、台风等。课堂小结液化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生活现象液化过程放热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B.露是大量小冰晶吸热熔化成的大量小水珠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D.用压缩体积的办法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C随堂练习2. 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B3.在荒岛上,探险者用甘蔗酿出了美味的甘蔗酒。如果探险者发现了一架可用酒精作燃料的飞机,请设计一个从酒中分离出酒精的方法,帮他离开荒岛。可利用水和酒精的沸点不同,使甘蔗酒沸腾,将酒精从甘蔗酒中分离出来。具体方法如下:加热甘蔗酒,将产生的蒸气导入一个容器中,容器外用水冷却,蒸气液化即得到酒精。4.减慢水分的蒸发是盆栽花卉管理的关键。请设计一个能减慢水分的蒸发并给花卉浇水的巧妙方案。提示:用透明塑料袋罩住花卉,可减慢蒸发。塑料袋内因水蒸发后再液化而形成小水滴,收集这些小水滴而得到的水,可以用来给花卉浇水。5. 炎热的夏日,人从空调房出去眼镜上会起雾;寒冷的冬天,人从户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上也会起雾。这是为什么 夏天,空调房内气温低,室外气温高,从空调房走到室外,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眼镜片,液化形成小水滴,小水滴附着在眼镜片上形成雾。冬天,户外气温低,室内气温高,从外面进入室内,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眼镜片,液化形成小水滴,小水滴附着在眼镜片上形成雾。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小水珠.mp4 探究水的沸腾.mp4 液化.mp4 液化放热气化吸热.mp4 液化的两种方式及其特点.mp4 第1课时 汽化.pptx 第2课时 液化.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