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 做个追梦少年 表格式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 做个追梦少年 表格式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3.1做个追梦少年
教学内 容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三课《梦 想始于足下》第一课时内容《做有梦想的少年》。《做有梦想的少年》这一框题分为 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认识我们为什么有梦想;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理 解如何做一个有梦想的少年:从而树立个人志向,紧扣时代脉搏,把个人命运与国 家发展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学情分 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开启初中生活,对于新鲜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存在困惑, 对于未来更是没有具体的计划,整体而言对初中生活很茫然和无措,对于梦想更没 有清晰的概念,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重榜样的引领和示范,帮助学生及早地树 立梦想,找到前进的方向。
学习目 标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学习目标: 1.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 人生态度。 2.将个人梦想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联系起来,增强民族认同感、使命感。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做有梦想的少年。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能做有梦想的少年。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 节 一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我的梦想” 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材料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顺利导入新课。
环 节 二 :有梦想的意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核心素养目标 展示“生活观察”材料—— 展示图片“可能你的梦想是 …… ” 并设问“看到贾玲的成功,你有过这样的想 法吗 ”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1、你的梦想是什么 2、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引导学生得到知识—— 1、有梦想的意义 (1)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 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2)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 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阅读文字材料,思考问题,分享答案。 小组讨论,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资料料和设问,让学生理解做更好的自己的意义。
环 节 三 :做有梦想的少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材料“袁隆平的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少年立志, 一生追 梦。有一次,学校组织学农活动,年少的袁隆 平被田园的美景深深吸引,心中特别向往那 阅读文字材料,思考问题,完成任务。
种田园之美、农艺之乐。从那时起,他就想 长大以后一定要学农。随着年龄的增长,愿 望更加强烈,学农成为了他的人生志向。考 大学时,他说服父母:“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最终,他如愿进 了相辉学院的农艺系。在大学学习期问。他 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就这样, 袁隆平选择了与农业相伴一生,把“发展杂 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事业。他 的杰出成就不仅造福中国,而且惠及全世界。 播放视频“袁隆平的梦想”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1、袁隆平青少年时期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 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袁隆平的追梦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引导得出结论—— 2、做有梦想的少年 (1)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向是人生的 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我们要早立志,立 大志,立长志。 展示材料——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电。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电。 ——《格言联璧》 设问“你还知道哪些与志向有关的名言警 句 ” 观看视频 小组讨论,分享交流。 阅读文字材料,思考问题,分享交流
展示材料—— 8岁演电影、17岁拿世界冠军,北京冬奥会 后,很多人把苏翊鸣看作天才少年,“开挂的 人生”让他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在央视新 闻“五四”特别策划《中国UP》青春季中, 苏翊鸣淡定地回应:“苏翊鸣真的没什么了 不起,他很幸运,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热爱和 梦想。” 苏翊鸣与雪结缘却是因为拍电影。在第 一次参演《智取威虎山》时,苏翊鸣感到一 切都特别新奇,完全是抱着一个好奇的状态 去尝试新的事物。苏翊鸣既喜欢拍戏又喜欢 滑雪。后来他立志要做一名职业滑雪选手, 不仅要代表自己,也要代表祖国去拿到冠军, 为国争光。 引导得出结论—— (2)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 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 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 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 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播放视频“什么是中国梦” 设问“在生活中,你会为梦想付出怎样的努 力 ”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播放视频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分享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材料、文字材料、设问、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发挥学生主体地 位,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分享探讨中生成知识,让学生懂得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板书设 计 1、有梦想的意义 2、做有梦想的少年
作业与 拓展学 习设计 基础作业: 整理知识点,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拓展性作业: 以“梦想”为主题,绘制手抄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