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依法行使权利提供者: 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依法行使权利的概念及其界限。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权利的范围、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等知识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理解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越界限,不 能滥用权利。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维护权利应遵守的程序和方式。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认识到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依法维护自身 合法权益,并在维护权利时遵循正确的程序和方式。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概念和界限,能够识别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的限制性规定。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依法行使和维护权利的能力,并认识到维护权利守程序 的必要性和好处。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保护的意义,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角色扮演法、情景再现法、探讨法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解并掌握权利行使的界限,即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2)认识个人自由和权利行使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及其他公民合法权利的重要性。 (3)掌握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以及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正确维权途径。五、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案例引入:历史建筑的悲剧 展示上海市静安区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被违法拆除的新闻图片,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问题:王某购买并拆除历史建筑,是否是在依法行使财 产权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从法律角度分析王某行为的合法性。 教师总结:明确指出任何权利均有界限,滥用权利不仅违反法律,还会 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引出本课主题依法行使权利。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法治观念的镜像——徐州大妈事件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重现徐州大妈闯红灯事件,包括大妈、交警及旁 观者。 小组讨论: (1)分析大妈言行背后的法治观念缺失。 (2)模拟交警角色,阐述应向大妈普及的法律知识。 教师点评:强调公民在行使权利时需遵守法律规定,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和他人权利。 知识深化:宪法的限制性规定 内容呈现:列举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行使的具体限制性规定,如禁止侮 辱诽谤、保护住宅不受非法侵犯等。 意义解读:讲解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平衡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增 进学生对宪法权威的理解。 活动二:球场上的权利边界 案例分析:甲队球迷过激行为的后果探讨,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由的界限 在于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及其他公民的权益。 知识拓展:结合具体实例,讨论球迷行为可能触犯的法律条款及其社会 影响。 活动三:维护权利的正确途径 情景模拟:北京吉祥航空延误事件,学生代入乘客角色,思考并表达是 否会维权以及如何依法依程序维权。 策略探讨:讲解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解决纠纷的方式,强调遵守 程序的重要性。 活动四:面对侵权,我们怎么办 案例研讨: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案例,讨论解决方式的适宜性。 方法总结:综合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维护权利的多种途径及其适用条件。 三、课堂总结与反思 总结回顾:概括本课要点,重申行使权利的界限、维护权利的正当程序, 强调个人行动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反思提升:鼓励学生分享本课学习的感悟,教师可简评学生参与情况, 提出后续学习的期望,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培养法律意识。六、课后作业(1)结合本节课内容,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的案例,分析案例中个人 权利行使的界限,并撰写 一 篇300字左右的案例分析 (2)讨论并列举出三种维护权利的方式,选择其中一种你认为最合适的,说明理由, 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七 . 教 学 资 源 拓展资源 (1)课外书籍:《法治社会的公民权利与义务》、《宪法与公民生活》等书籍,可以帮助学生 更深入地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2)网络资源: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中国立法信息网 (http://www.npc./npc/c505/)等官方平台,提供法律法规查询和案例分析 (3)实践地点:法院、律师事务所、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等,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 拓展建议 (1)课外书籍:建议学生在阅读时做笔记,对不理解的概念和案例进行课堂讨论,加深对依法 行使权利的理解。 (2)网络资源:建议教师根据教案内容,挑选合适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通过网络资 源进行自主学习。 (3)实践地点:建议学校与当地法院或律师事务所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提 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