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2张PPT)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一章 第二节区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新课导入目录区域整体性01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02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0301 区域整体性问题探究一材料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景观图从视频和材料的景观图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看到哪些区域要素?地形地貌生物水文土壤人口民居农业区域要素区域要素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人文要素人口、经济(农业、工业)、文化、民居……景观直接/间接反映问题探究二材料1 2005年6月,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称该系统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也是一种资源复合利用系统”,它“大大减少了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了稻鱼双丰收”。问题探究二材料2 整个系统中,水源和水质对稻田养鱼非常关键,青田县的龙现村至今仍遵循一种古老的水分配方法。水库依山势而建,水由山上顺势流下,村民将水质较好的水公平地分配到每户田里,水质差一些的就排到沟里或者塘里。材料3 悠久的田鱼养殖历史还孕育了灿烂的田鱼文化,青田田鱼与青田民间艺术结合,派生出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青田鱼灯舞。青田鱼灯舞曾参加首都建国50周年庆典、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第八届全国残运会等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问题探究二1. 说明该地区普遍采用“稻鱼共生”生产方式的自然原因。2.“稻鱼共生”生产方式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体现在哪些方面?3. 根据材料2、3,说明“稻鱼共生”生产方式对其他人文因素的影响。问题:1. 说明该地区普遍采用“稻鱼共生”生产方式的自然原因。答案:气候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水热充足,利于动植物生长;水文因素:地表径流丰富,水源充足;地形因素:地处东南丘陵,山峦起伏,注排水方便。问题:2.“稻鱼共生”生产方式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稻鱼共生”生产方式地形:将丘陵改造成梯田水文:修建水库,储存地表径流并对地表径流实行再分配问题:3. 根据材料2、3,说明“稻鱼共生”生产方式对其他人文因素的影响。答案:“稻鱼共生”生产方式当地水分配制度田鱼文化区域整体性的表现地形土壤生物气候水文人口……制度文化经济相互影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问题探究三阅读案例材料《阿曼的世界文化遗产——法拉吉》完成思考题:思考题:1.从大气环流的角度解释阿曼的气候成因。2.当地人为什么要建造法拉吉,体现了哪些要素间的关联?3.当地人是怎样利用和分配水资源的 4.法拉吉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和作用 问题:1.从大气环流的角度解释阿曼的气候成因。答案:阿曼位于西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年降水量只有100-200毫米。问题:2.当地人为什么要建造法拉吉,体现了哪些要素间的关联?答案:气候原因导致阿曼淡水资源奇缺。法拉吉把山泉水、地下水引到村落中,其中有的水渠藏于地下,以免水被蒸发;有的水渠露出地面,便于人们使用。(气候 水文 生产生活)问题:3.当地人是怎样利用和分配水资源的 答案:最初露出地表的渠水用于食用,接下来的一段渠水用于沐浴,再下去的一段渠水用于洗衣、洗器皿等,最后一段渠水用于灌溉果园和农田。问题:4.法拉吉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和作用 答案:法拉吉分布地区的各区域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尤其是严格的用水制度,保持人水协调,使得聚落和农业得以发展。区域整体性的表现地形土壤生物气候水文人口……制度文化经济相互影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相互制约区域整体性,影响区域发展思考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和工业效益差距的加大,这里的务农人员锐减,人口由青田流向其他区域,人力投入相对较大的稻田共生系统的延续面临困难。推测:青田外出人员可能流向了哪里?为何会流失?02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问题探究四材料 青田因其遍布全球的华侨人数众多而被称为侨乡。据说其总人口为48万,海外华人23万,分布在世界各国。青田因此有了“华侨之乡”的美誉。思考题1. 青田县和国外存在哪些要素的差异?其中促使青田县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结合教材P9页内容,思考依托“稻鱼共生”这张名片,青田县该如何实现经济社会进一步的发展?问题:1. 青田县和国外存在哪些要素的差异?其中促使青田县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差异: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其中促使青田县农民外出务工的最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区域差异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区域间要素流动(如人口流动)区域关联区域间要素流动的方式自然要素的区域间流动水文—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生物—野生动物的季节性迁徙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人口迁移、产业转移、区际贸易、文化交流问题:2.结合教材P9页内容,思考依托“稻鱼共生”这张名片,青田县该如何实现经济社会进一步的发展?答案:做好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依托“稻鱼共生”名片,扩大知名度,提高有机稻和渔产的市场需求量;扩展文化+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吸引外来游客。利用与外界的关联,增加本地人收入吸引人口回流有利于稻米共生系统的延续观看视频区域关联的影响案例分析材料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定位分别为: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03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案例分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材料1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位置案例分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材料2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气候图哈尔滨案例分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材料3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案例分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材料4 中国南北方矿产资源分布图案例分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材料5 工业中心的分布东北地区工业中心的分布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工业基地案例分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思考题:1.阅读教材P10页,结合材料,列表比较两个区域发展的异同。2.导致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什么规律?形成这种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5.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气温的差异,对农业熟制有哪些影响?6.绘制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因地制宜地谋求区域发展的思维导图。问题:1.阅读教材P10页,结合材料,列表比较两个区域发展的异同。比较内容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相对位置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耕地条件矿产资源人类活动 农业生产 耕作类型主要作物作物熟制工业生产 发展方向共同点 30°N ~ 33°N附近43°N~48°N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地处东北地区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稻土为主;多为水田,耕地比较分散,人均耕地面积少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大贫乏丰富的石油等资源水田耕作业、水产养殖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利用沿海临江的位置运入矿产发展重工业,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形成重化工业基地地形平坦,都位于东部季风区,是我国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区。问题:2.导致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两地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差异。长江三角洲纬度较低,年平均气温较高。松嫩平原纬度较高,年平均气温较低。问题:3.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什么规律?形成这种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答案:长江三角洲年降水量较多,呈现出自南向北减少的分布规律;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较少,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分布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原因:长江三角洲各地的年降水量主要由大气环流决定,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松嫩平原各地的年降水量既受夏季风的影响,又受地形影响。问题:4.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答案: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不利于农业大型机械化;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农业大型机械化。问题:6.松嫩平原的区域要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思维导图答案:问题:6.长江三角洲的区域要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思维导图答案:总结1.区域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和区域的对外关联性,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做到因地制宜。2.另外,区域的发展,还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从而做到因时制宜。例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不断调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逐渐由全国的粮食净输出区变为粮食净输入区;而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气候变暖,松嫩平原水稻种植面积却不断扩大。案例分析资料: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化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1. 以下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我国北方传统民居——山西平遥古城我国南方传统民居——浙江绍兴古镇问题:(1)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答案:房屋建筑的朝向:主要受光热条件的影响,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所以为了充分利用光热条件,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强。问题:(2)北方居民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答案: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问题:(3)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和房屋进深较小,房屋高度较矮,房檐较窄;南方屋顶坡度和房屋进深较大,房屋高度较高,房檐较宽。答案:南方降水多,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南方对保温要求降低和强调通风纳凉效果,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案例分析资料:2. 以下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南北方地区地理环境与建筑物差异示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方南方内墙外墙保温层内墙外墙楼间距与窗户的区别 墙体内部透视问题:(1)假设劳动力价格、地价、建筑材料单价等因素相同,修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为什么?答案:因为北方地区比南方纬度高,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比南方低,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南北方地区地理环境与建筑物差异示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方南方内墙外墙保温层内墙外墙楼间距与窗户的区别 墙体内部透视问题:(2)修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为什么?答案: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南北方地区地理环境与建筑物差异示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方南方内墙外墙保温层内墙外墙楼间距与窗户的区别 墙体内部透视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